分享

韦力:谈芷兰斋七种珍藏背后的故事

 闻道山人 2019-11-28

编者按: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国家图书馆建馆110周年,为了迎双庆,全面阐发中华传统文化典籍精髓,国家图书馆举办了“中华传统文化典籍保护传承大展”,汇集了全国20多个省40余家公藏单位、30余位私人藏书家的珍贵藏品330余种,展示了公私藏构成的完整藏书体系。在民间藏品征集的过程中,藏书家基于爱国和爱书的情怀,都非常踊跃参与,其中著名藏书家韦力先生综合各种因素,精中选优,提供了七件珍藏,每一件都极具代表性。

木版画中的奇作,被郑振铎先生赞为“没有一刀败笔”的《坐隐图》在此次大展中亮相。《坐隐图》系《坐隐先生精订捷径奕谱》卷首所附长卷一幅,由版画名手汪耕绘、新安刻工黄应组刻,为万历时期版画的代表作。中国木刻画在万历时期可谓登峰造极,其中徽派、建安派、金陵派尤为突出,大放异彩,三者中又以徽州版画价值更高,徽州版画中以皇室刻本最有名,《坐隐图》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也因此登上了《中国美术全集·版画卷》的封面。韦力先生带来的这部《坐隐先生精订捷径奕谱》并非孤本,国图亦有收藏,但两者也不完全相同,而是各有独特之处,其中国图藏本牌记是红色的,芷兰斋所藏牌记则是蓝色的。作为中国古籍中最大幅的插图版画,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木刻版画,《坐隐图》必须“展中有名”。

此次大展私人藏书中年代最早的要属芷兰斋所藏北朝写本佛经《大智度论》。《大智度论》为佛学基础著作,内容极为丰富,被喻为“佛教百科全书”,对中国佛教影响深远,是历来中国佛教各宗所依用援引的重要论典。敦煌本《大智度论》写卷存世数量较多,总数在200余号。作为南北朝写本,此本较传世本减少了许多后代辗转抄写产生的讹误,校勘精良,极具校勘价值。特别的是,除正面外,此卷背面还有唐乾宁四年(897)的历书,每日干支纳音下注建除十二客,亦属难得。

大展中还有一部重要手稿——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明太傅朱文恪公手定册立光宗仪注稿》。明代立光宗是中国历史上很有名的一个掌故。当时万历皇帝宠爱郑贵妃,更是将郑贵妃的儿子福王朱常洵视若掌上明珠,早就有废长立幼的想法,却遭到大臣们的反对。传说万历皇帝还曾一生气几十年不上朝,直到晚年才同意立朱常洛为太子,可以说是极为难得了。此稿即为明万历年间朱常洛被封为太子时,其老师朱国祚为其所写册立仪程。朱国祚是朱彝尊的祖父,明代状元,此稿本自然可称得上明代名人手稿的代表;其次,此稿中的内容涉及明末三大案(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关涉明末最重要的一段史实,具有浓厚的传奇色彩和史料价值;此外,此稿从阮元到王国维,一直流传有绪,王国维的《观塘集林》中有记录。
经史子集四部中的宋元版孤本代表是《茅山志》。《茅山志》是古代很有名的志书,记载了与茅山和茅山教派有关的朝廷诏告、自然山水、建制沿革、仙真事迹、碑刻诗文、道教经典等内容,为学者研究茅山以及茅山道教历史文化提供了翔实的资料,具有重要的文献校勘辑佚、道教史料、文学史料以及科学等价值。尤为难得的是,此书自元代刻印,后世亦不断翻刻,到现在也在影印,但各个版本始终都缺一卷,所以研究者普遍认为当年原稿就已失传,不存这一卷。此次展出的《茅山志》卷九卷十残卷,即可补元本之缺,亦可补明以后版本之缺。

古今印谱中开本最小者、流传至今仅存四部的《锦囊印林》,为清汪启淑辑,清乾隆十九年(1754)汪氏香雪亭刻钤印本。汪启淑,杭州人,著名藏书家。当年朝廷编修《四库全书》征集底本,献书最多的四家,乾隆皇帝各赏了一部《古今图书集成》,汪启淑就是这四大家之一。藏书之外,汪启淑也是古今藏印谱最多的人,他一生制作了27种印谱,已知最有名的是《飞鸿堂印谱》,开本最小的就是《锦囊印林》。此本流传极少,到现在为止,公共图书馆仅著录有两部,一部藏在上海图书馆,一部藏在西泠印社,为印谱收藏大家张鲁庵旧藏。而韦力先生通过多年搜集,找到了两部从日本回流的《锦囊印林》。是谱每面钤二印或四印,每印均注有释文,总录印二百余方,有宋晟序。

讲到碑帖,通常会强调宋拓的重要性,但其实金石学发展到清乾嘉时是又一个高峰,这就要论及金石学中的重头——“龙门四品”。清代乾嘉学派一个很重要的分支就是金石学研究,其中一个重要人物就是黄易(黄小松),而黄易最重要的发现就是龙门造像。自从他将龙门造像彰显于世后,新发现越来越多,由龙门二十品、龙门五百品,到现在的龙门一千五百品,但还是以黄易发现的龙门四品最具代表性,此次展出的杨大眼魏灵藏造像记和始平公孙秋生造像记,均属“龙门四品”之一,且为黄小松旧藏。 
此本在流传过程中还曾为翁同龢所藏,并得到了他的喜爱,翁同龢专门书长跋于后,并作《小松载书图》,这也是我们见到的唯一一幅翁同龢的画。就连包裹用的布包袱,翁同龢日记中也有记载,他因得拓本后极为欣喜,连夜请夫人做了两个布包袱,意义非凡。

来源:藏书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