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袁安碑》的书写性刍论书体的演变(一)

 鸿墨轩3dec 2019-11-28
书法报 2019-11-28 12:39:00

人们普遍认为,碑与帖的重要区别在于书写性的表现。简牍帛书之所以备受青睐,在于它们所具有的强烈而直观的书写特质。在秦汉小篆碑刻遗存中,就不乏具有鲜明书写性者,在另外一些朝代的碑刻中这些又凤毛麟角。东汉的小篆碑刻出土较少,这些特征就更显弥足珍贵了,所以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究此议题,就不能不重新审视东汉《袁安碑》(图1)了。《袁安碑》是汉代篆书的典型代表,更以其承前启后的独特地位,成为一座显现书体演化的范模。其不仅影响了一代代书法大家,至今也在启发着书法人在书写中的倾向与思维。当代学者费声骞先生评价此碑:“笔画瘦劲,纤而能厚,结体宽博,运笔圆匀,碑字清晰,可供学篆取法善本。”个中其实尽言此碑的书写性。探讨此碑的风格特征,不可单从表象而论,而要从“隶变”这一角度,究其源流与规律性、探其轨迹与必然性。

从《袁安碑》的书写性刍论书体的演变(一)

图1 《袁安碑》拓片

一、《袁安碑》较之秦篆,凸显其在书法史上的地位

《袁安碑》全称《汉司徒袁安碑》,东汉永元四年(92年)立。原石出土地点不详。1929年在河南偃师县城南辛家村发现,现藏河南省博物馆。碑高1.53米,宽约0.74米。篆书,共10行,满行16字,下截残损,每行各缺1字,故现存行15字。碑阳仅存139字,碑侧有明万历二十六年题字。碑中间有穿,位置较低。碑文内容简单,无赞颂铭辞,内容主要记载袁安一生的仕历生平。与《后汉书·袁安传》记载大致相同。袁安少学孟氏《易》,永平三年(60年)二月以孝廉除郎中,自此步入仕途,官至司徒,永元四年三月卒。此碑发现较晚,字口如新,书法浑厚古茂、雄朴多姿,是汉代篆书的典型代表。该碑文字刻工精良,字体结构宽博,线条柔中寓刚,如同手书一般,为汉代碑刻珍品之一。与1923年河南洛阳出土的《袁敞(袁安第三子)碑》如出一人之手。

从《袁安碑》的书写性刍论书体的演变(一)

河南偃师地方志《偃师县风土志略》说《袁安碑》:“碑以方折之笔作篆法,若与秦小篆相比,则用笔多起伏变化,亦含装饰意味。此体可谓改变了秦篆呆板而成灵活的状态……不能不说这是书法上的一个大的进步。”将此碑与秦李斯所书《峄山碑》(图2)作对比:《峄山碑》庄重威严,用笔极为整饬,规律性很强。秦统一六国后,“书同文”实为当务之急,因六国文字繁杂多变,秦统一后的朝廷用书极为不便,给统一后的国家政令、军事和颁行诏令等带来很大困难。李斯等人在秦篆、秦隶、金文、六国文字等的基础上,创制出小篆这一书体。与此同时,也规范了篆书的书写,使中国文字当时在很大程度上得到真正的统一。秦朝的政权只有短短十几年,文字的统一却在其后的汉王朝建立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两汉时,人们并未完全搁置秦小篆,在应用中多将其用于碑额、匾额等,但用于整篇碑文的书写则极为少见。《袁安碑》面世之前,便有《袁敞碑》出土,《袁敞碑》的碑文不仅是小篆,且书写性亦强,它们成为汉代小篆碑刻的两大名碑、汉篆的代表之作。

从《袁安碑》与《峄山碑》的比较可看出它们之间的明显不同:《峄山碑》线条粗细一致,折笔为圆,结体宽博,庙堂之气凛然。而《袁安碑》除了有庙堂气,还多了率真气质,折笔显方,结体峻拔。《峄山碑》有皇家气象,但单字视之,不免板滞。而《袁安碑》由于书写性的显现,灵气十足,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秦小篆过于整齐的风格。《袁安碑》虽然出自秦小篆,但由于书写性所致,不仅有折笔的运用,而且许多竖画也并非高度整齐划一,且有了倾斜与弧形的出现。可以看出,《袁安碑》的用笔和结体确实顺应了汉人宽博的气度和率真的胸怀,亦可说明《袁安碑》的书写是对秦小篆的继承与升华。

《袁敞碑》由于漫漶损毁极大,给学习和研究带来不便。而《袁安碑》现世较晚,字口较为清晰,除下端横排一行缺损外,其余百余字如鲜出,使研究者如获至宝,后人更是临习取法有加。这充分说明,汉代出现了篆书的复古思潮且绵延不断,人们也从汉代篆书中能够寻找到先人的书写痕迹。到了东汉,出现书写性极强的《袁安碑》《袁敞碑》是不足为奇的。这也是书体形成之后亦在发展之中的一个很好的说明。

(文/金 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