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数千年来,涌现出了如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等诗坛大家,更有无数佳篇绝作,脍炙人口。 但也有那样一些诗人,他们的生平不为人知,一生仅有一首诗留存,而仅这一首诗,却足以让他们在璀璨诗坛上觅得一席之位,惊艳了千古。 一、金昌绪《春怨》
金昌绪,唐朝余杭人,身世已不可考,这首《春怨》是他唯一的传世作品。 这首诗很明显是一首闺怨诗。 春愁秋悲,女子的心事最是婉转动人。历史上写这类的诗作不在少数,较有代表性的一首,如王昌龄的《闺怨》,“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而金昌绪的这首诗则以其诗意的委婉含蓄,可与《闺怨》比肩。 诗歌首句似平地奇峰,突然而起。一般来说,黄莺儿是教人欢喜的鸟儿,可诗中的女子却为什么要“打起黄莺儿”,让它不再啼叫呢? 在三四句,我们找到了答案。 因为女子怕惊醒了自己的梦。什么样的梦呢?去辽西的梦。 辽西即辽河以西,是由中原进入东北的必经之路,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战争频繁。 那么也许你又要问了,为什么女子想要做去辽西的梦? 也许是有亲人在辽西?也许这个亲人就是女子的恋人?他又为什么要背井离乡? 诗人以层层倒叙的手法,引导读者一点点寻觅答案,最后又不说破,留给我们无限想象。 二、崔郊《赠婢》
关于这首诗,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据说唐代元和年间,秀才崔郊寄住在姑母家。姑母家有一婢女,生得姿容秀丽。 两人间互生爱慕,情感愈深。 但后来姑母由于家境原因,将婢女卖给了显贵于頔。 崔郊对婢女念念不忘,寒食节那天,他在于頔府邸外苦苦等待,终于等到了外出的恋人。 两人一时百感交集,崔郊便写下了这首《赠去婢》,表达失去所爱的悲伤。 后来于頔读到了这首诗,不禁被深深打动,于是让崔郊将婢女领回,还赠予了两人万贯钱财,成就了一段美好姻缘。 三、狄归昌《题马嵬驿》
狄归昌,唐代诗人,官侍郎,光化中,历尚书左丞。 据记载,公元880年冬,黄巢率领的农民军一路北上,先后攻占了洛阳、潼关、长安,并称帝,国号大齐。 唐僖宗李儇(Xuān)仓惶逃窜,一路经当年唐明皇躲避安史之乱的马嵬驿,奔成都逃命。 便是在这个时候,狄归昌写下了这首《题马嵬驿》。
马嵬驿里,六军不发,他们将安史之乱的所有罪过推到杨贵妃身上,逼迫她自尽于此。 可如今,再没有杨贵妃了,唐王朝的大厦之倾又该怪谁呢? 从商纣王妲己、周幽王褒姒到唐明皇杨贵妃,人们总将国家的灭亡推脱到女子身上,来掩盖君主的昏庸。 而这首诗却是对“女子祸水论”最大胆的质疑,如何不振聋发聩? “何如海日生残夜,一句能令万古传”,但有诗人呕心沥血,哪怕孤篇残卷,亦可流芳千古! 参考文献 江建高.唐诗“孤篇”浅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