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犹太人口数量占世界总人口0.25%,却控制着世界上三分之一的财富。诺贝尔获奖者27%都是犹太人。 美国流行一句话:全球财富在美国,而美国人的财富一半都在犹太人手里。 爱因斯坦、马克思、毕加索、巴菲特、索罗斯、洛克菲勒、扎克伯格、高盛、默多克、莱曼兄弟、华纳兄弟、摩根、黑格尔......
这些名字你一定非常熟悉吧!他们统统都是犹太人。 经济发达是优秀人才的结果,而人才优秀一定是教育的结果。 任正非曾多次强烈号召华为所有的员工学习犹太人的优秀特质,他非常推崇犹太的教育,还向大家推荐文章“以色列崛起之迷”。
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犹太家庭到底怎样教育孩子的。 1、启蒙教育 犹太民族有着2000多年的流浪历史,房屋被毁、财产被抢、被驱逐、被猎杀...... 所以在犹太家庭里,孩子稍稍懂事,母亲都要问孩子这样一个问题:“假如房子被火烧了,你将带着什么逃命呢?” 多数孩子会回答:“带上钱财。” 这时母亲会进一步启发他:“不对,有一种东西没形状、没气味、没颜色,你觉得是什么呢?” 如果孩子还是答不上来,母亲会让孩子牢牢记住:“宝贝,你要带走的是智慧,因为只有它是别人无法抢走的。” 所以“智慧”这两个字,在孩子小时候就被深深地刻入脑海中。正是因为对智慧的推崇,对教育的重视,才会让这个民族,屡败不倒。 犹太家庭的孩子,在不识字时,妈妈会在书上滴一滴蜂蜜,让孩子去舔,以此告诉孩子,书是甜的。 他们还有个传统,书柜一定放到床头,如果是放在床尾,就会认为是对书的不敬。 犹太人平均每人一年读书64本,而我们中国每年平均阅读量仅为0.7本。
2、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阅读中也要保持思考,他们很重视对孩子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犹太人必读书《塔木德》里有这样一个故事。 教士问:“有两个人从烟囱里掉下去,一个满身脏,一个却很干净,谁会先去洗澡?” 年轻人答:“当然是脏的人先去了。” 教士说:“你错了,脏的人看干净的人会想,我身上一定也很干净;而干净的人看到脏的人会想,我身上一定也很脏。所以,是干净的人先去洗澡。” 教士又问:“两个人又掉进了烟囱,谁会先去洗澡?”
年轻人不加思索地回答:“干净的人先去洗。” 教士说:“你又错了,那个干净的人在洗澡时发现自己并不脏,而那个脏的人正好相反。他明白那个干净的人为什么干净了,所以这次脏的人跑去先洗澡了。” 教士继续问:“他们第三次从烟囱掉下去,谁又会先去洗澡呢?” 年轻人答:“那个脏的人啊” 教士说:“你又错了!你见过两个人从一个烟囱掉下去,一个干净,一个脏的吗?” 这告诉孩子:这世上没有完全标准的答案,只有不断发问,不断思考,才会越来越逼近事情的真相。
犹太家庭提倡质疑能力,孩子都是在提问中长大的,因此他们从小便养成了独立思考的习惯,这点和我们恰恰相反。 3、培养孩子独立生存能力 中国家长的教育观念,再苦不能苦孩子,四五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团团转,凡事大包大揽,他们努力挣钱,让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毕业后为孩子的工作发愁、为孩子买房发愁。 这在犹太人来看实在不可理喻,他们会教孩子小的时候就独立担当,从小就有赚钱和养活自己的意识。 在犹太家庭,孩子三岁开始认识金钱货币,慢慢让孩子明白,所有的东西不是你要就有的,孩子的食物和照顾这些都是要靠自己的劳动去换取的,所以家务活都被孩子抢着干,从而来换取自己所需要的东西。 财商也是从娃娃抓起,孩子们自打会算数时就会通过做小生意提升赚钱能力,还要教他们管钱,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只买所需杜绝浪费。并且告诉孩子正确的使用金钱,以及了解金钱的局限性,亲情、友情无价。
从小便对孩子进行财商培养,是犹太人成为世界最富有的民族原因。 父母的不能陪伴孩子一生,孩子终将独立,对孩子最大的爱是培养出适应社会的孩子,具有独立生存的能力孩子。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不要想着给孩子买房,要想着让孩子给你买房。 都说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家长才是孩子的起跑线,因为你的三观、经济能力,学识修养,道德三观,眼界品味,决定了你的孩子从哪开始跑,往哪跑,怎么跑。
愿我们都能在犹太人的教育理念中,有所成长。育儿先育己,和孩子一起成长才是王道。 以上与诸位共勉! |
|
来自: 双btforrdcx8vz > 《文件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