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致良知专栏9 | 为善去恶是格物

 孟溪ProbeT连山 2019-11-29

稿源:长沙晚报
2019-09-26 8:47

  ■青山闲人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阳明全集·语录三·钱德洪录》

  今译:既无善念也无恶意时,心就处于一种本体状态;既有善念又有恶意时,心就处于萌动状态;能够分辨善念恶意时,心中的良知就已经显现;只要坚持善的、去除恶的,心中的格物功夫定会不断增强。

  这四句话,看起来就像一首打油诗。

  但它打出来的,绝不是普普通通用以“养身”的花生油、菜籽油……

  它打出来的,是中国心学史、世界心学史上顶级的润心、美心、养心之“精油”。

  那是 1527 年的秋天,已经被朝廷冷落了六年之久的阳明先生,突然间又变成了“香饽饽”,被任命为“总督两广兼巡抚”,负责平定广西思恩、田州发生的叛乱。临行前的那天晚上,也许是预感到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每况愈下、大限将至,阳明先生便在自家花园的“天泉桥”上,再次向学生钱德洪、王汝中阐述了“四句教”的要义,并一再叮嘱,“以后与朋友讲学,切不可失了我的宗旨!”

  这“四句教”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我们不妨通过一个比喻来了解:一个人的初心就像一块未曾开垦的肥沃的土地,寒冬时节,这块地上既没有种上“善”的禾苗,也没有长出“恶”的杂草,这种状态下,就是“无善无恶心之体”。

  一到春天,万物复苏,农夫们在这块土地上种上了“善”的禾苗,同时,一些“恶”的杂草也伴随着生长,这种状态下,就是“有善有恶意之动”。

  天气一天比一天暖和,“善”苗与“恶”草同时长大长高,这种状态下,精明智慧的农夫一定要有一把标尺,能够分得清楚哪是“善”苗,哪是“恶”草。如此便步入了“知善知恶是良知”的境界。

  在以“良知”为标尺分清“善”苗与“恶”草以后,农夫们便以果敢的举措拔掉了田地里的“恶”草,同时适当地施肥浇水,让“善”苗茁壮成长,及至秋天结出丰硕的果实。这种状态下,就算是达到了“为善去恶是格物”的更高境界!

  这“四句教”既然被阳明先生视为其心学的宗旨,那它的重要性究竟在哪里呢?

  答案很简单:第一,这“四句教”的第四句话“为善去恶是格物”,是阳明心学与程朱理学的分水岭;第二,在程朱理学为天下人修身成圣指出的旧的路径外,阳明心学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我们先来分析第一个答案。《大学》中列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修身八条目,这是阳明心学和程朱理学都认可的。两派的根本区别在于,对“格物”的理解不同。朱熹的理解是,“格”,为至和到的意思;“物”为物理,即事物道理的意思。所谓格物,就是要通过学习研究,穷尽物理。

  而阳明先生的理解是,“格”是去的意思,“去其心之不正”;“物”,是物欲、私欲的意思。所谓格物,就是通过致良知,去除物欲,为善去恶。

  千万别小看了这点理解上的差异,这一差异,实质上就成了阳明心学与程朱理学的主要分歧,而且是源头上的分歧,是出发点上的分歧。

  接下来,我们分析第二个答案。由于在出发点上出现了严重分歧,从而直接导致了二者所指划的修身道路的差异。朱熹为天下人所指的道路是什么呢?我们只要读一读他在《补〈大学〉格物致知传》中的一段话,就明白了: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唯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粗精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朱熹给天下人指出的这条修身之路,是极为复杂烦琐的。他的一个最起码的要求就是,要先穷尽“天下之物”之理。可天下之物有多少呢?据现代科学的最新统计,有 870 多万种,这还不包括海洋中 90% 的未知物种。即使在朱熹所处的那个时代,已经认知到的恐怕也有几十万种。要把几十万个物种的道理一一弄明白,这得要花多大的精力呢?

  一个人即使是活上一百岁,一生也就三万多天;即便是从一出生就开始研究“物理”,即便是一天能悟透一种物理,一生也只能是三万多种啊!谁又能穷尽天下之物理呢?而不能穷尽天下之物理,按朱熹的说法,就不可能知天之理,就不可能“豁然贯通”,就不可能做到“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

  由此可见,朱熹给天下人指出的是一条“理有未穷、知有不尽”的路,是一条烦琐哲学的路,是一条漫长的、劳而无功的、永远无法达到目标的路!

  程朱理学的这条道路,为什么会被封建王朝的统治阶级如此地喜欢和吹捧呢?主要是因为他们为了维护自身的阶级利益,不愿意看到天下人的觉醒,不愿意看到整个中华民族主体意识的觉醒。他们更愿意看到天下人,尤其是读书士子皓首穷经,永远成为其思想的奴隶、心灵的囚徒。

  与朱熹相反,阳明先生给天下人指出的则是一条简单的、快捷的、实实在在的、通过努力就可以达到的路。这条路,用四个字概括,就是“格物成圣”;用八个字概括,就是“格除物欲,即可成圣”。阳明先生曾多次对他的学生强调:“功夫难处,全在格物致知上。”只要一个人能够以自己心中天生的良知为标准,除去恶的,坚持善的;除去丑的,弘扬美的;除去私欲,保持公心,那他(她)就是一个圣人。而这一切,与他(她)的地位高低、读书多少、能力大小等都没有关系。

  由此可见,阳明先生与朱子之争,乃“主义之争”,而非“私人之争”。这一点,阳明先生也曾反复告诫他的学生:我的学说与晦庵先生有不同之处,是因为“入门下手处有毫厘千里之分,不得不辩”。阳明先生讲的“入门下手处”,不正是格物吗?

  须怜绝学经千载,莫负男儿过一生。历经四百多年的风雨洗涤,阳明心学的格物即可成圣的观点,被另一位伟人在 1939 年《纪念白求恩》一文中作了进一步的提炼和升华。他说:“我们大家要学习他(白求恩)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这种人,难道不是儒家所谓的圣人吗!这种人,在毛泽东思想的培育下,一批又一批地集中地涌现出来了,如张思德、雷锋、刘胡兰、王进喜、欧阳海,等等。他们的地位都不高,属于普通战士或工人;他们的文化程度也不高,属于“半文盲”。但他们都具有“圣人”的根本特征——“大公无私”,即处处为别人着想,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他们光辉的品质和高尚的行为,感化和影响了整整一代人乃至几代人!

  作者简介

  青山闲人,湖南衡阳人氏,自幼好书画,喜文学,爱读历史,趣悟哲学,曾著有《三千年中国改革成败得失》《老子的答案》《高明的力量——中庸心解》。潜心研究阳明心学数载,于昆仑山下、三江源头悟其精髓,从阳明全集中精选出其中165句嘉言,形成了《王阳明——心学语录的天人之境》一书。该书以深入浅出之风格,以通俗易懂之语言,以阳明先生亲身实践之故事,进行解读印证,以使更多的人觉悟良知之学,实践良知之学。

【作者:青山闲人】 【编辑:黄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