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了裁掉你,那些老板和HR有多努力?

 timtxu 2019-11-29

11月25日,网易发布一则“说明”,针对过去几天被炒得沸沸扬扬的“裁员门”道歉。终于将舆论的怒火稍稍冷却了一些。

其实,裁员并不是一件新鲜事,企业通过裁员来压缩成本也是一个相对常见的经营手段。但是这次网易裁员事件之所以能够引起大家如此高度关注,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其形式太过粗暴,简单来说就是有点太不近人情了!

为了裁掉你,那些老板和HR有多努力?

不过海恩法则告诉我们,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这就意味着,当今天这位网易员工的裁员事件被放到阳光下,背后是成千上万个遭受到不公的被裁员工。

科技君从网上搜到了一些资料,发现裁员这件事,并没有表面上这么简单!

目的都是为了钱

文章开头,科技君就提到了,裁员并不是一件新鲜事,当企业经营不善,或者战略方向转移,无论是为了压缩成本还是调整业务,适当的裁员都是一个相对常见的经营手段。但是我们今天讨论的并不是正常的“裁员”。

什么是“正常的裁员”?按照《劳动法》的规定,企业裁员需要符合相关规定条件,向主管部门通报裁员人数规模,然后提前向员工下达书面形式通知,并给予相应经济补偿,才算完成了一次裁员程序。

为了裁掉你,那些老板和HR有多努力?

之所以裁员这个话题变得如此敏感,每次放到互联网的舆论中心都会触碰到人们心里的那根神经,就是因为一些企业为了逃避责任减少开支,裁员时不想给赔偿费或者说想少给赔偿费。

在利益的矛盾之下,劳动者和用人方站在了天然的对立面上!

花式裁员手段不一

近两年来,国内互联网行业增长停滞,融资困难,不少创业公司甚至是科技巨头都陷入了裁员风波。

但是小伙伴们或许会发现,很多企业并没有用上“裁员”这个不太好听的名词。而是用上了“人员优化”“架构调整”“组织升级”,似乎“裁员”这个词变成了《哈利波特》里的伏地魔,人人都知道它的存在,但就是不敢提到它的名字。

为了裁掉你,那些老板和HR有多努力?

改头换面之后,“裁员”的名字各不相同,形式更是五花八门。

降薪调岗,给你降低工资,把你调离原部门,到一个你不擅长的岗位,甚至把你“发配”到离家千里之外的分公司去,这些都是小意思。更有甚者,像网易这次的裁员事件一样,孤立你,威胁你,在工作中处处找你麻烦,请假不批、绩效打D。

这些手段,无非都是想要逼迫员工主动离职,好让公司省下一大笔裁员赔偿。为了不花钱或者少花钱裁掉你,HR和老板真的很努力。

应对裁员,保护自己

那么,针对这种变相裁员,该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呢?虽然大家不一定能够学习到这位网易策划的经验,但是科技君这里还是有好几个妙招的。

首先,要有敏锐的职场嗅觉,当公司开始主动找茬的时候,可能就是变相裁员的开端,这时候作为员工千万要遵守公司规章制度,千万不能给对方留下把柄。比如打卡准时,请假走流程,工作保质保量。

为了裁掉你,那些老板和HR有多努力?

其次,工作内容和交流内容尽量走正规渠道,并保留备份。这样一旦扯起皮来,作为弱势方的员工也好保留有力证据保护自己。

最后,大家可以向有关部门申请劳动仲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当然,大家也可以尝试在求职网站上投投简历,看到有好的机会就去尝试,说不定能找到比上家公司更好的职位呢。这样主动跳槽,皆大欢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