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讲伤寒】刘渡舟老先生:理中汤类的加减证治,内附医案3则

 吕康悠然 2019-11-29

大师讲经典

导读

理中汤类,指的是理中汤、丸,桂枝人参汤,甘草干姜汤三个方剂而言。这三个方子,应以理中汤为代表,其他方剂则是由理中汤加减变化而成。

本文为大家总结了刘渡舟老先生应用理中汤、桂枝人参汤,甘草干姜汤治疗疾病的临床经验。

3分钟读完,你就能学会理中汤的临证加减经验。

理中汤

是治疗太阴脾气虚寒证的主方。

脾居中州,依赖脾阳的运化功能而升清降浊,运化水谷精微而为后天之本。

若中阳虚衰,脾阳不运,则寒湿不化,升降不利,即形成了太阴为病。

其症状表现为:腹泻益甚,腹胀不减,时腹自痛,不欲饮食,脉沉迟无力,舌淡苔白。

治用理中汤温中暖寒,健脾运湿,使腹泻止则病愈。

理中汤(又名人参汤),由人参、白术、干姜、炙甘草组成。

方中用人参、甘草以补脾气之虚;干姜、白术以温脾寒而化湿。

服理中汤后,要经食顷的时间,须饮热稀粥升许,避寒保温,勿揭衣被。

理中汤有随证加减之法,录之以供参考

若兼见脐上筑的(即脐上悸动之意),为肾气发动之兆,应去白术而加桂枝降逆平冲;

若呕吐频繁的,为胃气上逆之候,则应去白术而加生姜和胃止呕;

若腹泻为甚的,虽然有吐,还得用白术补脾以止泻;

若心下悸而小便少者,则为夹有蓄饮之征,可加茯苓以利其小便;

若口渴而欲饮水的,则属脾虚而津液不布,则应增加白术的剂量,补脾以行津液;

若中寒甚而腹痛者,则应增加干姜的剂量以暖脾寒;

若腹不疼而胀满为甚的,则应去掉白术,而加附子以助阳消阴寒之凝结。至于理中丸,它的药物同理中汤一样,只是改汤剂为蜜丸如鸡子黄大。

以沸汤和丸研碎,温服,日三丸、夜二丸为准。

若服药后腹中未热者,亦可增加到三四丸,量病情轻重而定。

理中丸的适应证有二: 

一是治吐泻而不饮水的寒性霍乱;

二是治大病瘥后,胸上有寒的“喜唾” 之证。

医案一则

余在青年时期,一次因食生冷而致脾寒作泻,乃就医于某老中医。

诊毕授以理中丸,嘱曰:白天服三丸,夜间服二丸。余服药一日,下利依旧,腹中仍疼胀。乃问于老医,胡不效耶?曰:腹犹未热?答:未觉。曰:第服之,俟腹热则病愈矣。

后果然腹中发热而病愈。当时颇奇其术之神,后学《伤寒论》)理中丸的方后注,方知出自仲景之手,而更叹老医学识之博

桂枝人参汤
桂枝人参 汤即理中汤加桂枝。此方治疗太阳病的外证未除,而大便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的“协热利”证。

《伤寒论》中的协热利有两种情况,一是表里皆热的葛根芩连汤证,二是表里皆寒的桂枝人参汤证。两者虽皆名“协热利”,但有寒、热的不同,临证之时,务须注意寒热病情,不得混淆。

医案一则

陈某,19岁。

头疼身痛,发热恶寒,大便作泻,每日四五次,无红白黏液,腹中绵绵作痛,切其脉浮弦而缓,舌苔薄白而润。

前医用“藿香正气散”未能取效。

余辨为表里皆寒的“协热利”证,遂用桂枝人参汤,令其先煮理中汤,后下桂枝,日、夜服之,两剂而愈。

甘草干姜汤
甘草干姜汤就是甘草和干姜组成的方子。但甘草必须蜜炙,干姜必须炮黑,甘草的剂量应大于干姜一倍之上。

此方在《伤寒论》治疗误发少阴之汗,而手足厥冷之证;在《金匮要略》则治疗肺痿吐涎沫,不渴,遗尿,小便频数,头目眩晕,而多涎唾之证。

总的来说,此方温肺、脾两太阴之寒,达阳气、行津液为其所专,临床疗效较佳。

据余所知,经方中用两味药组方治病的,有桂枝甘草汤之治悸,芍药甘草汤之治挛,甘草干姜汤之治寒,赤石脂禹余粮汤之治利,皆是药简效专,用之令人称奇。

医案一则

刘某,男,30岁,小学教师。

患遗尿症甚久,日则间有遗出,夜则数遗无间,良以为苦。

医咸认为肾气虚损,或温肾滋水而用桂附地黄汤;或补肾温涩而用固阴煎;或以脾胃虚寒而用黄芪建中汤、补中益气汤。

其他鹿茸、紫河车、天生磺之类,均曾尝试,有效有不效,久则依然无法治。吾见前服诸方于证未尝不合,何以投之罔效?

细诊其脉,右部寸关皆弱,舌白润无苔。口淡,不咳唾涎,口纳略减。小便清长而不时遗,夜为甚,大便溏薄。

审系肾脾肺三脏之病,但补肾温脾之药,服之屡矣,所未能服者肺经之药耳。复思消渴一证,肺为水之高源,水不从于气化,下注于肾,脾肾而不能约制,则关门洞开,是以治肺为首要,而本证亦何独不然。

景岳有说:“小水虽利于肾,而肾上连肺,若肺气无权,则肾水终不能摄。故治水者必先治气,治肾者必先治肺”。

本证病缘于肾,因知有温肺以化水之治法。又甘草干姜汤证原有遗尿之源,更为借用有力之依据,遂给予甘草干姜汤。

炙甘草24克,干姜9克(炮透),日二帖。三日后,遗尿大减,涎沫亦稀。

再服五日而诸证尽除。

然以八日服药16帖,竟愈此难治之证,诚非始料所及。

1

END

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