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误吞枣核,图钉,绣花针,十二指肠异物穿孔该如何处理

 将臣gfl0l09u7e 2019-11-29
病例介绍
病例一
患者 41 岁,男性,工人 。
主诉:腹部疼痛 19 天。
现病史:19 天前中午进食鸡腿后感腹痛,以上腹部为主,持续性隐痛,无恶心呕吐,无呕血便血等,就诊于当地医院普内科。
查腹部 CT 提示胃内高信号,查胃镜胃内未见异常,予以抑酸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腹痛未见明显缓解,1 天前来我院就诊。 
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等无殊。
查体:心肺无殊,腹软,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
完善术前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术前四项等无殊。急诊 CT 提示十二指肠位置高密度影,考虑异物。
患者CT影像
术前诊断十二指肠异物,异物已经穿出肠管,故行急诊手术探查:术中发现异物为一枚绣花针,部分穿出肠管,位于横结肠系膜根部,紧贴结肠中动静脉。 

病例二
患者女性,54 岁,主诉:腹痛 10 小时。
现病史:患者 10 小时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痛,为持续性,程度不剧烈,伴恶心呕吐,无其他不适。
当地医院查血常规:白细胞 19.6 ×10e9/L,中性粒细胞 89.2%。
CT 提示:双肾门水平后腹膜不规则气体影,游离气体?十二指肠水平部肠壁增厚,周围模糊,左侧肾前筋膜增厚。
患者为进一步治疗来我院就诊,急查全腹增强 CT:十二指肠水平部远端腔内异物伴后壁穿孔,十二指肠炎及腹膜炎形成,提示十二指肠后壁穿孔(图 1 和图 2)。
图 1  CT 平扫期见十二指肠水平部远端腔内见斜行走行条片状致密影(箭头所示处)

图 2 十二指肠水平部后壁周围见多发囊状游离气体影(粗箭头所示)和条片状致密影(细箭头所示)
追问病史:早餐有进食红枣。
查体:腹平坦,肝脾未及,移浊阴性,上腹部压痛,反跳痛可疑,未及包块。
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 20.7 ×10e9/L,中性粒细胞 92.5%。
急诊行剖腹探查,术中见十二指肠-空肠交界处一穿孔,约 1*1 cm,周边可及少许肠内容物,伴肠管水肿,远端 10 cm 处肠管内可探及一硬质尖头枣核(图 3)。
 术中见枣核穿孔
手术予取出枣核,行穿孔修补,局部冲洗放置引流管后结束手术。
消化道异物的处理流程
根据上述流程图,多数异物可自然排出。难以自然排出者,如尖锐异物、腐蚀性异物及磁性异物等,可首选经内镜下取出。
而当存在内镜治疗禁忌证时,如严重的心肺疾病、异物导致大量出血、异物导致严重感染或异物为毒品袋或内镜治疗失败,应选择外科手术。
总结
消化道异物在急诊室并不少见,其中绝大部分(80%-90%)可以通过自然腔道排出,另外 10%-20% 患者则需要经过内镜、外科干预等手段来帮助异物排出。
常见的异物包括鱼刺、骨片、枣核、牙签、假牙和金属等。枣核属食源性异物,误吞后容易被患者忽视。文献报道误吞枣核后肠穿孔比例高达 50% 以上,这与枣核两端尖锐、容易穿刺肠壁密切相关。
枣核消化道穿孔临床表现往往缺乏特异性,患者可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发热及腹膜炎体征等。腹痛部位因穿孔部位的不同而不同。
部分消化道穿孔如果穿孔处细小、隐蔽,或穿孔时间较长、局部形成包裹,或穿孔至腹膜后等导致临床症状、体征不典型。
实验室检查常提示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明显升高。腹部 CT 对明确诊断有重要价值,多可明确异物位置、大小、形状、临近结构、有无穿孔及其对周围脏器的影响,有利于临床医师对消化道异物进行综合评估。
绣花针在报道的异物中相对比较少见,文献报道误吞枣核后肠穿孔比例高达 50% 以上,这与枣核两端尖锐、容易穿刺肠壁密切相关,按此理论误吞绣花针肠穿孔比例应该更高,危害更大。
大多数异物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常常因为异物粗大、不易消化而引起胃肠道梗阻,或者异物尖锐刺破气管、食管和胃肠道粘膜引起出血、穿孔等。本例绣花针穿孔也没有特异性表现,仅表现为上腹部隐痛。
手术是绣花针穿孔的唯一治疗方案,手术方式主要参考经典的消化道穿孔手术方式,一般为取出绣花针、修补穿孔。术中需要注意的是:绣花针两端尖锐,又可在肠管中移动,故可能引起多处肠壁损伤,术中需仔细探查,而不能限于一处穿孔。
术中需要注意的是:枣核,绣花针等异物两端尖锐,又可在肠管中移动,故可能引起多处肠壁损伤,术中需仔细探查,而不能限于一处穿孔。
其他异物穿孔病例

01
鱼刺所致胃穿孔
02
甲鱼骨所致胃穿孔伴肝脓肿
03
假牙所致结肠穿孔

04
棒棒糖塑料棒所致升结肠穿孔
05
牙签所致十二指肠球部穿孔
06
喝粗茶后茶梗引起胃穿孔
08
筷子所致十二指肠穿孔
09
误吃混在菜里的酒杯碎片致胃穿孔
10
消化道布满图钉

患者经观察保守后异物完全排除体外


编辑:贾俊君|刘海洋
投稿及合作:liuhaiyang1@dxy.cn
题图及文中图片:作者提供及丁香园站友提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