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动心

 億贒師院 2019-11-30

【原文】

爱问:“'尽心知性’何以为'生知安行’?”

先生曰:“性是心之体,天是性之原,尽心即是尽性。'惟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知天地之化育。’'存心’就是没有'尽心’。'知天’的'知’犹如'知州、知县’的'知’,是自己分上事,己与天为一。'事天’如子之事父、臣之事君,须是恭敬奉承,然后能无失。尚与天为二,此便是圣贤之别。至于'夭寿不贰’其心,乃是教学者一心为善,不可以穷通夭寿之故,便把为善的心变动了。只去修身以俟命,见得穷通夭寿有个命在,我亦不必以此动心。'事天’,虽与天为二,已自见得个天在面前。'俟命’,便是未曾见面,在此等候相似,此便是初学立心之始,有困勉的意在。今却倒做了,所以使学者无下手处。”

【译文】

徐爱问:“'尽心知性’为何是'生知安行’者的事呢?”

阳明先生说;“性是心的本体,天是性的来源,尽心就是尽性。《中庸》中说过'惟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知天地之化育。’'存心’就是还没有'尽心’。'知天’的'知’字就像'知州、知县’的'知’一样,指自己份内的事情,'知天’就是已经和天合二为一了。'事天’就像儿子侍奉父亲、臣僚侍奉国君一样,必须恭敬对待,小心应承,然后才能没有过失,但是尚且天人一分为二,这就是圣人和贤者的分别之处。至于要求此心'夭寿不贰’,乃是教初学者一心为善,不能以际遇的困窘、通达或者寿命的长短,就把为善的心变动了。只管去修养此身的过程中以等待自己所不能掌握的命运,能明了困窘、通达或者生命的长短是命中注定的,我也不必为此而动摇了自己修养的心性。'事天’虽然还是分自己和上天为二,但是已经看清'天’就在自己前面。而'俟命’就是还没有和天(命)见面,在这里等候一般,这就是初学者立志的开始,有个迎难而上、挫而愈勇的的意思在。而朱熹先生却把次序弄颠倒了,所以使得初学者没有个下手的地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