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乡镇中学大溃散:在校生从高峰期3000跌落至300多

 作家楚夫 2022-05-30 发布于广东

乡镇中学门口流动书摊
长假回到湖北孝感应城郎君镇上,遇到熟悉的中学老师,随口问起在校生人数,知道只剩下300多个。
有人给出了更确切的数据,说是320人。若数据准确,意味着5年在校生近乎减半。
5年前,也是这位中学老师告诉我,在校生有614个。
镇上许多年里只剩下这一所初中,这所初中的在校生数,就是镇上留守初中生的人数。
乡镇中小学学生流失窘况记录在笔者2015年出版的拙著《大国空村》那篇《留守孩子:学生只有高峰期五分之一》里,该校高峰期有约3000个学生。
一个镇初中在校生从3000到300多,呈现了乡镇教育的落寞。
长假里去了家乡城市最小的镇级机构南垸良种场,拥有2万亩良田的南垸,今年将中学撤并到了一河之隔的邻镇天鹅中学——前湖北首富刘宝林的家乡中学。撤并前,南垸中学只剩下13名在校生,当年只有7人参加中考。
查询家乡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2年,应城市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24300人。2018年,应城市普通初中20所,在校学生1.11万人;普通高中5所,在校学生6687人。即普通中学在校生17787人。
意味着应城市普通中学在校生6年减少6513人,减幅26.8%,超过四分之一。
将全市初中在校生数降幅与郎君中学在校生数降幅进行比较,能清晰地看出,全市在学生整体流失的情况下,乡镇学生正加速向城区流动。
这样的趋势是怎样形成的?乡镇中学为何留不住学生?家乡许多进城陪读的父辈祖辈用行动告诉我们,乡镇中学教育质量比不上城区中学,家长愿意舍近求远,让孩子进城接受更好的教育,不惜付出陪读的代价。
近几年,一到升学季,就有家乡家长千里迢迢回乡,到城区重点中小学为孩子找学位,不少家长如愿,显示家乡城市重点中小学学位并不难找。
家乡人反映,随着应城外国语学校2017年9月正式开学,这所民办学校与重点中小学的生源战就开始了,城区学校学位此后稀缺度下降。
2年前,从家乡另一座城市朋友那儿获悉,城区学校班额过百是常态,因为很多乡镇学生涌进城里,追逐城区优质学位,乡镇村级学校空心化严重。
在60后70后80后求学的年代,乡镇里除了中心中学,部分片区也有中学,目前家乡城市一个乡镇一般只有一所中学,并开始出现南垸这样没有中学的镇级机构。
于是在心里发问,乡镇中学向何处去?要不要新一轮乡镇中学撤并,部分乡镇不再设立中学?
2019-10-15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