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十来年学拳路13

 qyq434 2019-12-01

回忆第二次学拳老师所讲的推手方面的道理,当时我还不明白。经过多年练拳以及推手的实践,功夫有了长进。现在结合老师当时讲的道理,说一说我个人在推手方面的体会。

推手大体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化劲与发劲。

初学推手只是练习,通过练习推手进一步去体会拳上的道理。这也就是说,练习推手不是两人打架。无论是单推手还是双推手,彼此双方以沾粘的手法,互相搭手。此时身心内外要不留拘束,将周身松开,心神意气要沉下去。彼此双方,一沾一走,你来我去,松腰坐胯,含胸拨背。两臂要松松地掤起来。

初学推手动时作不能太快,化掉对方来力要以听劲为主,松腰坐胯,我顺人背。在接触点上有了听劲,每一动处处在先,沾粘跟随,不丢不顶。在身势之内,要含藏灵机。无论对方来手或快或慢,都要将周身完整松开,转腰松跨,两腿要松软软地,总要有弹性才行。两臂从形式上,一般都是松松掤起来,与胸部高矮相称。当对方推来时,两臂要走得圆满,或上或下,或左或右,都不可以有出棱角、呆板僵滞、停顿等现象。要时刻注意,头是领起来的,脊梁是竖起来的,是拨起来的。当对方来劲儿时,胸部要有含化,腰腿要转变灵活,周身上下要完整一气。如能有随屈就伸的功夫,化即可以发。

在推手练习方面,仅凭松柔与轻灵的练习还是不够的。初学推手时,这样容易推浮了。如果有条件能够经常在老师的身边,有老师带着推手练习。这样子就可以根据个人不同的阶段,老师给一些重手法。有了重手推法,进一步地才可以把腰腿功夫逼出来。不过这个重手是松松的、软软的、重重的、沉沉的,是灵活的。并不是大的气力、大的拙力死死地去卡着它,捉着它,是松软,是沉重。在走化时,掤得要圆满,意气要充实。这样子练才能把身法、身势松沉的味道体现出来。不然就容易练浮了。意气不沉下去,脚上的根力就升不上来。所以在推手这个阶段是很要紧的。

太极拳推手时是讲松讲灵,这个松这个灵不能是浮浮飘飘的。能推出重手法,须身心内外,身势完整松开,方能做到。在这个阶段要推得熟练,要在四正推手和打轮方面多去下功夫。两腿前后一虚一实,不能换步换得太勤了,不然腰腿上的耐力就推不出来,根力也就不稳,发劲时就不充实。在化劲时,对方来力,一松一转,腰腿上没有好的根力,要将对方的来力,轻松地化掉,就会有一定困难。所以在这个阶段,练习推手的功夫,要踏踏实实地去练。要将四正推手推得熟烂,你沾我走,毫无缺陷。能沉得下心来,脑筋方面静下来,有好的对手,将推手的味道不断地去体会。在推手的道理方面不断地要增加细致。双方搭上了手,如能一气上钟点地推,这个推手是很有意思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