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兰亭集序》,体会那场三月盛会的内涵

 偷得浮生半曰闲 2019-12-02

最初知道王羲之,自然是因为他“书圣”之称号,据说他自小苦练书法,几乎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在五六岁时,书法已经写的很好,7岁时的他在当地已经有一些名气了。又一次午饭时间,母亲把馍馍与蘸酱一同端给他,谁知他直接拿着馍馍沾着墨汁食用,浑然不觉。

而他所作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不仅书法为人称道,其中所描述之内容更是丰富多彩。

《兰亭集序》,体会那场三月盛会的内涵

永和九年的一场盛会

那日是农历的三月初三,正是“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王羲之与一众好友相会与会稽山阴的兰亭上,临溪而坐,饮酒赋诗,畅谈人生。文人雅致,因此所选聚会之地景致也甚美,正如文中所言:

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急湍,映带左右……

其中“流觞曲水”短短四个字,便把当时之雅趣描写的淋漓尽致。原来他们把水引到亭子里环形的水渠里,又把酒杯飘浮于水上。而众人又环绕着坐在水旁,伸手便可去到水中漂流的酒杯,既方便又不失风雅。

《兰亭集序》,体会那场三月盛会的内涵

生与死的大讨论

众人吟诗作对,甚是畅快,不知不觉中便聊到了人生中一大哲学问题——生与死。

古人的观点“死生亦大矣”,王羲之等人显然非常认同,文中如此描述: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可见王羲之等人认为,无论是“悟言一室之内”还是“放浪形骸之外”,静与动各不相同,各有各的趣处,人生在世短短数十载,世事无常,苦与乐并存,若都能欣然往之,且乐在其中,从而“不知老之将至”。因此不禁产生感慨,时光飞逝,生死岂能置之度外?正如文中所悲叹“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把死和生看作一样是虚妄的,把长寿和短命看成等同是荒诞的。

《兰亭集序》,体会那场三月盛会的内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