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魏书生教出的学生怎么样?

 刘福兴 2019-12-02

我的观点是:魏书生教育出来的学生也就是普通人,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为什么呢?因为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都是靠众人吹出来的。



2015年以前,我一直在国外做翻译。后来为了有更多时间教育好儿子和女儿,就转行做了一名人民教师 。从而我也有幸见证了全员造假之奇观。

这个行业假货很多,其中最著名的假货就是所谓的“名师”,既所谓的优秀的教育工作者。



2015年九月,有幸参加了市里组织的新教师岗前培训。负责培训的人,都是全市的名师以及教育专家。但他们的讲座让人大失所望。要么是排山倒海的教育理论,要么就是事无巨细的个人经历。课后,我还专门找到一个专家请教该如何转变学困生,结果就得到一句回复: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要因人而异。从这个时候开始,我就很好奇,这些人到底是怎样成为名师的……



10月全省准备开展青赛课,学校先进行了第一轮选拔。这时我的师傅让我赶紧参加。理由是:这是成为名师的捷径。也是评职称必要的条件之一。于是我就毫不犹豫的参加了,并且认真备教材,备学情,备学生。并提心吊胆的上了一堂试教课。结果不出所料,被领导批的体无完肤。结果是:教案重写,课件重做,第二天上午继续试教第二次。第二次试教的结果仍然是不合格,继续修改教案,修改课件。但我觉得奇怪的是,第二次试教的教案和课件都是按照领导的意思去做的。似乎领导对我的执行力感到不满意,又提出了新的建议和方案。就这样又继续施加了第3次第4次,第5次直到第6次,基本上按照领导的意思完完整整的,将他的意图呈现出来之后,基本上把所有全年级的班都已经试了一个遍之后,我才被允许参加校级的青赛课。



就这样我满怀信心和希望的去参加了我人生的第一次青赛课。但结果却是让我大失所望的。因为我名落孙山。原因有2点:第一,领导的意图想法,方法方式都是非常好的。但是那不是我的东西,根本无法驾驭。就像前面那位专家所说的。具体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方式去教学是要因人而异的。穿别人的鞋走自己的路,给评委的感觉就是手忙脚乱,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具体在干什么,自己都不知道下一步该干什么。第二,其他参赛老师的表演非常地出色。所有设计安排以及活动的呈现,都给人感觉非常热闹,耳目一新,就像是一部功夫片。给评委的印象就是:精彩,全程无尿点。

赛后我仔细的反思了自己的课以及总结了其他老师的课。得出这样一个惊人的结论:比赛能不能获胜,最关键的就是你的表演是否精彩。而学生本人是否高效的学到了有用的知识,这些已经无足轻重了。

后来当我把这件事情都已经忘得一干二净的时候,突然接到了教育局教研室教研员的电话。考虑到我出色的英语口语水平,他们邀请我去省里面担当这个青赛课的主持人,要求全程英语主持。接到这个邀请之后,我非常高兴,竟然因祸得福,终于有机会展现自己了。但是后面的所见所闻让我认识到,这根本不是我的舞台。我也再一次见识了,老师们更加疯狂的表演。



有一堂比赛课让我印象非常深刻。首先是她的课件极其华丽酷炫,技术含量之高,让我们这种屌丝只能顶礼膜拜。其次是她操着一口流利的英式英语让人肃然起敬。最后是她的活动丰富多彩,学生们在40分钟内忙的不亦乐乎,看客们也是全程无尿点。第一名,“实至名归”。但是我在出场通道里听见出来的学生说了一句:完全没听懂老师在说什么,感觉像是被操纵的木偶……看来每个人都在忙着展现自己,而忘了学生最想要的是什么。但无论怎样,名师就这样诞生了……



我们学校情况是这样的,只要老师在外面比赛获奖,回到学校之后,校长会给他们一个新的称号,叫做明星教师。然后所有的资源都会向他们倾斜。无论是好的科任老师,还是好的生源,甚至先进的多媒体设备都会优先配给他们。生均经费当中也会专门拨出一部分给他们做教学研究。他们也会经常代表学校甚至代表全市去外面参加各种活动,做各种演讲,跟各种有头有脸的人人物进行接触,以明星教师的身份。就这样名师的地位,再一次得到了巩固和加强,并以极快的速度传播开去,人人为其奔走相告。就这样,名师——优秀的教育者的名字深入人心,广为流传。

我想,魏书生先生出名的方式也应该是大同小异。至于他的学生怎样,我们并没有详细的数据。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是:我们已知的名人当中,并没有他的学生。所以我断定:魏书生的学生都是普通人。但优秀教育者的头衔确实是“实至名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