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3、话说中医智慧(2)

 中医开讲了 2019-12-02



 让我这个没有智慧的人来解说“智慧”,深恐说不清楚,只好再借助尝试用28种思维技巧中的“转化思维”(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遇到障碍时,把问题由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使问题变得更简单、更清晰。)法来分享我对“智慧”的理解,也算是对上讲“话说中医思维”的个补充。我觉得最好的办法就是借助于古人的智慧。
   我在第七讲“话说秀才学医”里面进行了字里寻“文化”,和第八讲“疼痛科的故事”里面进行发字里寻“医”,这次不是要到字里寻“智慧”。
   先说“智”。
   智[zhì],汉语汉字,矢口日,矢,即是箭。口即是口。日即是太阳。表义为口中言语如箭出口而说太阳。内义为,知日,知太阳也。知太阳之阴阳也。太阳之阴阳者,见之则为阳,不见之则为阴,如日夜,日出后见日光为日,日没(mo)后不见日光为夜,而太阳本身自古至今从未有未无,未生未灭,未阴未阳。广义为明万物阴阳之本,知万物阴阳之变化,对事物的过去现在未来的变化对答如流,胸有成竹。智姓。”
详细解释:形声。字从知从日,知亦声。“知”义为“说的准”、“一语中的”。“日”指“日子”、“每天”。“知”与“日”联合起来表示“每天都能一语中的”。本义:聪明一世、一生聪慧。 以上是百度百科给的答案。
   我们再看看先贤们又是如何教诲我们的。
   贤人君子明乎盛衰之道,通乎成败之数。审乎理乱之势,达       乎去就之理。时至而行,顺机而动。——黄石公
   所以知之在人者谓之知。知有所合谓之智。——《荀子》
 语曰:“仁不轻绝,智不轻怨。”——《战国策》 四时 能变谓之智。——《管子》
 然后智生于忧患。——《荀子》引《孟子》

   我对“智”字的理解是:知道、了解事物变化的本质规律如同知晓每天日落日出一样熟悉,智者知阴阳也,知天时,顺天意。
 庄子云:“知其道者,必明于理;明于理者,必达于权(权衡);达于权者,必达于衡”儒家曰:“法本乎理,理本乎情,事必合理,理必通情(情为社会良序公德)”,故有“导之以理,约之以法,躬之以行”之说。
 对“智 ”的注解,用《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中的“知其道者,法于阴阳”这句话最贴切不过了。也就是知道其中的道理,遵守阴阳变化规律者为智。

   再说“慧”字。
   还是先来个百度百科。
   基本解释:1. 聪明,有才智:聪~。智~。颖~。~黠(聪明而狡猾)。~心。 明 董其昌《节寰袁公行状》:“公(袁可立)生而早慧,与辟嬉戏,即为登坛部署兵马状,人共奇之。”
   先贤又是如何论“慧”的呢?
   慧,儇也。——《说文》注:“慧,儇,皆意精明。”
   知或谓之慧。——《方言》
   亟见窕察谓之慧。——《贾子道术》
   柔质受谏曰慧。——《周书·谥法》
   中医:眼睛清明。身冷若冰,眼睛不慧,语言不休。——《伤寒论》
   我对“慧”字的理解还得从“慧”字的组成结构说起,“慧“字由:”“丰”、“丰”、“彐”、“心”组成。
  先说“丰”。
  字源解说:丰,甲骨文(“未”的变形,枝叶茂盛的树木)(土,土埂),表示种植在土埂上高大茂盛的树木。古人在帝王所赐的土地四周种植高大茂盛的树木,以标志所属的地界。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土”写成“十”形的。造字本义:形容词,封地四周作为地界标志的草木,长势旺盛,枝叶茂密。隶书继续简化字形,连篆文字形中的“屮”形也不见了。由于“豐”(禮,礼)字包含两个“丰”的字形,古籍也常假借“豐”(禮,礼)代替含义毫不相关的“丰”,以致古代字书误将读音本为 lǐ 的“豐”(禮,礼),读成“丰”的读音 fēng。《汉字简化方案》用“丰”(fēng)合并简化“豐”(lǐ )。

   “慧”字的“丰”字,第一个“丰”字“表示种植在土埂上高大茂盛的树木”,寓意为智慧是以丰富的知识、文化为前提的;第二个“丰”字“古人在帝王所赐的土地四周种植高大茂盛的树木,以标志所属的地界。”故有“丰碑”一词之说,寓意为有“慧”的人是懂规矩、守规矩的。 古文中“豐”(禮,礼)字包含两个“丰”的字形,又寓意“慧”具有礼仪之内涵。
   再说“彐”(音jì)字。
  《说文解字》:「彐,豕之头」,猪头的意思;亦作“彑”,部首用字。曾作“雪”的简化字,后停用。
从《说文解字》中些不得要领,但如果我们从有“彐”组成的其它字中如寻,帚,灵,录就能得出“彐”字的基本意思了,有“彐”组成的都有“动脑”或“动手”的共性。那么是否能够得出“慧”还必须“理论联系实际”、“知行合一“、”学以致用“呢?
    最后这个“心”字我想就不用多解释了吧。“慧”必须走“心”融会贯通,有心法。
  通过对“智”、“慧”二字的寻根究源,我们是不是能感觉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如果能通过这种方式,抛砖引玉让大家在“字”(中国汉字)里“黄”(《黄帝内经》)间中将学习中医变成一种享受,汲取到中医的精髓我会感到万分荣幸。
  关于“话说中医智慧”,我们下期接着讲。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欧阳敏余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