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芋头

 闻理书屋 2019-12-03

○芋头(植物小品之十五)

  芋头又称芋艿、芋奶、芋鬼、蹲鸱、香芋、毛芋、芋艿、土芋、土芝、山芋等,简称芋。《诗·小雅·斯干》云:“君子攸芋”,《说文解字》曰:“芋,大叶,实根,骇人也,故谓之‘芋’,齐人亦呼为‘莒’。”《广雅》将水芋称之为“藉姑”,也叫作“乌芋”。其原产于中国、印度、马来半岛等热带沼泽地方。初为野生,经自然和人类栽培、驯化和系统选育,形成了现在的优良品种及变种。中国的栽培历史非常悠久,战国时期的《管子》篇中就有芋的记载,西汉农书《汜胜之书》也有芋头的记载。
  芋头,芋头的品种很多,主要分旱芋、水芋两大类。水芋离不开水,必须长年生长在水田里。旱芋多种植于山地、田里,一年一种。芋头绿叶如盖,花开清雅如马蹄莲花般好看。不过因为气候和水土的原因,只有在南方才能开花。清人谢墉《食味杂咏》云:“香芋:腊蔓生,味甘淡,别有一种香气,可供茶料,故名香芋。苏松人家尚之。”
  唐朝诗人对芋头情有独钟,如杜甫的“莫嗔老妇无盘飦,笑指灰中栗芋香。”;张籍的“山桥晓上芭蕉暗,水店晴看芋草黄。”;韦庄的“芦刀夜鲙红鳞腻,水甑朝蒸紫芋香。”;郑谷的“江楼客恨黄梅后,村落人歌紫芋间。”;薛逢的“林峦当户茑萝暗,桑柘绕村姜芋肥。”那种对人生的感悟,源之于对自然的深厚缘分。诗人们用从容的闲适心情,去观察大自然的杰作如芋头这般的雅致,轻灵,抒写于笔端,作成绝佳的诗句。读唐诗人写芋头的诗。有一种常人所难以企及的静美、澄旷、回归田园的喜悦。往往荡涤读者之胸襟,给人以恬澹宁和的无尽遐思。
  清人袁枚的《随园食单》有一味“芋煨白菜”曰:“芋煨極爛,入白菜心烹之,加醬水調和,家常菜之最佳者。惟白菜,須摘肥嫩者,色青則老,摘久則枯。” 有诗人以其意作《芋菜图》,并题诗曰:“当年咬嚼菜根香,何惧艰难百味尝,日日楼台张盛宴,岂知心灵是家乡。”诗后补注:“作芋菜图感现代人为失却精神家园而追寻不已,其实我心即心,心归自然乃是。”耐得住寂寞,不求闻达,守着自己心中的纯净,如芋头其叶,其花,其实真不容易。
  芋头可作菜,煮、炒皆宜,亦可蒸煮食之充饥,蒸芋头、烤芋头,芋头羹、芋头菜、芋头糕、芋头饼,小小的芋头能变化出几十道饭菜,且香腻爽口,酥糯味醇,清润嫩烂,入口即化。不过若天天吃顿顿吃,也难免生腻。东坡被贬海南,小儿子苏过见父亲总是吃芋头,非常难过,便研究以芋头和菜一起蒸煮,作《玉糁羹》。苏过东坡吃后大为赞赏:“过子忽出新意,以山芋作玉糁羹,色香味皆奇绝。天上酥陀则不可知,人间决无此味也。”并写诗记之:“香似龙涎仍酽白,味如牛乳更全清。莫将南海金薤脍,轻比东坡玉糁羹。”
  陆游也有《病中杂咏》诗赞美“玉糁羹”:“击壤林间送此生,欣欣东作到西成。泥深宿麦苗初长,叶落柔桑眼已生。枹鼓无声盗衰息,文书简出吏清平。西游携得蹲鸱种,且共山家玉糁羹。”
  所谓大家者,从不依规矩,不守程序,即便是饮食,也追求人性的解放,个性的舒展,和艺术同化,与艺术同归。大家者,才思绝妙超群,品格也极为高贵,修持之功确实非比寻常。透过对芋头细微的描绘,把人生真趣蕴含于平淡之中,安之若素,潇洒豁达。现今世上有多少人有如此心境呢?
  “夕雨红榴拆,新秋绿芋肥。(王维《田家》诗)”中秋节前后,芋头成熟了,一窝里不但有大芋艿(芋母),还有大大小小的小芋(芋头)。寓意着人丁兴旺,团团圆圆。南方人中秋节吃芋头的习俗,也许就是讨这个口采吧。清代文献还记录着南方人结亲时互赠芋头,以示结缘之意的风俗,也说明了人们对美好生活得追求。
  最后再读一首唐诗僧贯休的《怀邻叟》诗:“常思东溪庞眉翁,是非不解两颊红。桔槔打水声嘎嘎,紫芋白薤肥濛濛。鸥鸭静游深竹里,儿孙多在好花中。千门万户皆车马,谁爱如斯太古风。”只是企望能看完这篇拙文后,能明白愈是金钱得社会愈是要保留着淳朴和亲近自然的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