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打太极拳,怎样才能做到“中庸”?

 觅书时代 2019-12-03
 太极拳的“中庸”,其实就是粘黏连随、不丢不顶!太极拳善巧,喜虚、拢、诈、诱之法。处世为人,做到中庸不易,打太极拳做到中庸更是难上加难!

中,正也,指持中、中和、适中;庸,常也,指常规。中庸指处理事物的适度,是一种方法和哲理,指把握处理事物的适度。中庸是儒学哲理思想的核心体系,不仅在《论语》里进行了论述,而且在孔子之孙孔思所著的《中庸》进行了专论。收载于《礼记》,为儒学四大经典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和、持中、适中、和谐,主张任何事情都要有一定的适度,适可而止,无偏无倚,不太过也无不及。这个适度即所谓中庸,也包括为人处事在内等。

太极拳在平时对练中或对敌时,对手与我或用手、肘、肩、腿、膝等,其距离远近各不同,其中点因而有别。如对方距我仅二寸,我在二寸中求中,距我三寸,我在三寸中求中,以此类推。如此,方能得机得势,无过不及。双方均在随时注意对方之态势,不会在那里让你去打他,所谓“移形换步,刹那不同”。“进、退、顾、盼”,这“中”随时间变动,必须默识揣摩,才能随心所欲。设敌人自前来攻击我,我身向左闪,步未移而形已换,敌人若不及时回头,即觉重心顿失,如以手牵之,未有不跌出者。是以两人相对,总以不失“中定”为是。

有太极前辈说:“中土不离位,守住中土往外打。因此,我们在平时行功走架过程中,身必须中正安舒。中正者,不偏不倚,无过而不及,神自然得中之谓也,安舒者,百赅自然舒适,不紧张用力是也。太极拳视立身中正为第一要素,行拳走架与推手都是以保持自己和破坏对手的平衡为依据,立身中正不偏方能支撑八面,静如山岳,动若江河。身法正者,身桩端正,无所偏倚,虚灵内合,“以周身自然为妙”,则是说太极拳讲“纯任自然”全身动作内外相合、上下相随,没有丝毫勉强、不协调和不自然的地方,完全符合人体运动规律。

太极拳经论中没有提到“中庸”但其所谓:“无过而不及,随曲就伸”,“不偏不倚”、“立如平准,活似车轮”,实际上都在讲是在讲“中庸之道”。《十三势行功心解》云:“立身须中正安舒,支撑八面”,《十三势歌》云:“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 尾闾中正,则立身中正,立身中正,不但身心安舒,神气贯顶,如与敌交手,且可周游六虚,支撑八面。

我国特别重视“中庸之道”,以中庸为处事接物以及做人的准则。作育人才,以养成中正的品格为理想,处事接物,以赞美中庸与中道为可贵。如果人人都把握这中庸或中道的正义,是十分的不容易。因此,无论太极拳的教者或学者,均应详知“中庸之道”并能适切而恰当地运用,才能获得圆满而完整的功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