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何全世界的国家都不敢用中文签订条约?西方人或许永远不会明白

 360QAQ 2019-12-04

《增订解人颐新集》中有句著名的无标点符号句子,即“下雨天不留客天留我不留”,从中加入不同的标点符号,或是不同位置的标点符号,意思就大不相同,可见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为何全世界的国家都不敢用中文签订条约?西方人或许永远不会明白

商业交易等场所都可能要签订合同,在签订合同前,都习惯逐字逐句,仔仔细细阅读合同内容,以免后面什么差错,而为何全世界的国家都不敢用中文签订条约?外国人可能永远不会明白。

“条约”在狭义上指的是以条约为名称的、有关政治、经济、法律等重要问题的、有效期较长的国际协约,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签订,如1966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1967《关于各国探索和利用包括月球和其他天体在内外层空间活动的原则条约》。

为何全世界的国家都不敢用中文签订条约?西方人或许永远不会明白

需要了解的是,三个或三个以上国家签订的条约称为多边条约,在历来的条约中,使用最多的是英语和法语,但并不使用中国文字;中国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汉字从现今已知的甲骨文起,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

《易.系辞下》记载:“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说的是中国人最早是使用结绳记事,如记载一个部落战胜了另一个部落,从中获得了三十只鸡,四十个男性战俘,那么就会将一根粗绳摆成横向,涂成红色意为“成功”、“喜庆”。

为何全世界的国家都不敢用中文签订条约?西方人或许永远不会明白

下面就有两根竖向的绳子,代表获得三十只鸡的战绩的那根用麻绳编织,编织时绑上鸡毛,上段打上“三”,结尾打个大结;而代表获得四十个男性战俘的战绩的那根也用男性头发混合麻绳,编织成“中等粗细”,意为“男性”,上段打上“四”,结尾再打个大结。

为何全世界的国家都不敢用中文签订条约?西方人或许永远不会明白

经历时间的推移,中文字就出现了,出现后并经久不衰,汉字组字的基本原理是“六书”,《说文解字》中“六书”原理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汉代学者将汉字的构成和使用方式归纳成这六种类型。

每个汉字可以作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或副词,是根据字的上下文和语调而定,一音能够代表69个字中的任何一个,“shi”能够代表59个字,“ku”能够代表29个字具有多义的特点。

为何全世界的国家都不敢用中文签订条约?西方人或许永远不会明白

可以说汉字语言是世界上最复杂的语言,有独体字与合体字的区别,仅有独体字是纯粹的记号文字,合体则是由独体字组合组成,而且中国的语言文字不同于世上任何其他国家,没有字母,不要拼字,没有文法,也没有词类。

虽然汉字文字优美,内蕴深厚,可因为汉字多义,用在条约中显然不太明确,将会给日后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因此全世界的国家就不敢用中文签订条约,中国也不列外。

为何全世界的国家都不敢用中文签订条约?西方人或许永远不会明白

相比中文,法文用法严谨,条约不容亵渎,有关法律条文这种严谨的重要文件,在国际上也就会使用法文,联合国是将法语作为第一书写语言,将英语作为第一发言语言。

为何全世界的国家都不敢用中文签订条约?西方人或许永远不会明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