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曾仕强:全世界订条约都不用中文,为什么?

 老刘头焱 2020-10-15

世界上有一个伟大的国家,她的每个字,都是一首优美的诗,一幅美丽的画。这个国家就是中国。——印度·尼赫鲁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汉字的存在更是其中精髓。在中国人眼里汉字是中国文化之根、国家统一之本、国人立命之神。在全人类看来,中国汉字乃是一座想象力的宝库,堪称中国四大发明之外的第五大发明。无论从何处来看,汉字存在的本身便是一种艺术。

曾仕强:全世界订条约都不用中文,为什么?

一、“全世界订条约都不敢用中文”

天道有缺,任何事物的存在都不可能是完美的,凡事皆有利弊,汉字的存在不外其中。一如曾仕强曾在一档节目之中阐述了,“全世界订条约都不敢用中文”。为什么会产生这一状况?究其原因西方人永远不懂中国人、中国字。

西方人的文字语法普遍是严谨的,无形之中有着条条框框的限制。而汉语的存在以及语法是极其松散的。

曾仕强:全世界订条约都不用中文,为什么?

汉字没有动词与时间性,有着非常大的弹性,一个字拥有双重甚至多重意思是屡见不鲜的,而对于同一句话经由不同人、不同角度去解读所得到的结果亦是完全不同的。而且中国人的思维亦是善于“巧立名目”“牵强附会”的。

西方文字尤以法语最为标准精确,“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但是汉字所表述的含义相较之下是非常笼统的,对于使用的情况也没有严格的划分,普遍可以运用在各个场合,却能够表述出多种意思,更有甚者同一个字在一句话之中多次出现却拥有着不同的含义。

曾仕强:全世界订条约都不用中文,为什么?

因此,对于那些考取中文相关资格的外国人而言,汉字的不够精确“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无异于一场噩梦,不乏某些外国人将中国汉字称为世界最难的文字 。正是因此缘故方才形成了“全世界定条约都不敢用中文”。

毕竟,任何条约的存在都是严密无比的,不能够存在一丝一毫的漏洞与疏忽,否则就会为缔结条约的国家双方或者多方留下无法想象的争议与祸端,为条约的存在增添一份不确定性。

因此也就注定了“全世界定条约都不敢用中文”这一事实的发生。

假定国际之间的条约使用中文来签订,那么会发生的现象不必多想,生活之中的例子比比皆是。

“借条”与“欠条”之间通俗来看是没有什么区别的,所表述的意思也都是一方欠另一方钱或物的本质,但是仅仅一字之差在法律之中的意义便大相径庭。

没有约定还款期的借条和欠条之间,借条的法律效力最长可达20年,而欠条则视为双方以往经济往来的一种结算,仅在出具3年之内具备法律效力。

这便是汉字的精妙之处,一字之差便有着千差万别,同样这也是汉字令人苦恼之处,有时候亦是一字之差便令人步入深渊。

曾仕强:全世界订条约都不用中文,为什么?

二、中国人的逻辑思维

汉字的形成源自于无数中国古代人的智慧,而作为中国人的产物其中自然也融入了中国人为人处世的特征以及社会的概念。

对于外国人而言,真理是越辩论越清晰的,而对于中国人却不存在这个道理,往往双方之间的辩论是越来越混淆事实的。中国人自古以来便善于巧立名目,混淆黑白,而这一特质也融入到了文字之中。

当我们把一件事情的结果看作“2”,那么一方的观点会觉得由“1+1=2”而来,那么与此同时另一方却认为是从“1×2=2”得来的。虽然结果相同但是两者之间的逻辑思维却是大相径庭,对于发生同一结果的事物各执己见毫不相认。

一如“白马非马”便能够凸显出中国辩论的智慧以及中国人不同逻辑思维的表现。白马究竟是不是马?几乎任何一个人都会下意识回答白马就是马。

曾仕强:全世界订条约都不用中文,为什么?

然而如果换一种方式来看,建立在白马就是马的基础上作为转换所得出的结果就是,马就是白马?这显然是不正确的,因此马并不是白马,白马亦并不是马。

这就是‘白马非马’之中所表现的东西。白马的确是马但是两者之间是一种从属关系。那么从中便可以呈现出中国人是善于“巧立名目”的。

对于同一件事情的发生,可以有“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效果,终究是不能达到通过辩论来解决矛盾的目的。

如果中国人能够通过辩论将问题解决,那么多数事件是没有必要上法庭的,而法律存在的意义便不乏在中国人宽泛的观念之上施加一个范畴,以此来作为辩论的根据。汉字的存在亦是被融入了这种特属于中国人的思维。

曾仕强:全世界订条约都不用中文,为什么?

因此“全世界订条约都不敢用中文”这一事实亦是造就在中国人这一思维之上,否则一项条约发生分歧之后,双方从谁的角度来看都是占理的,那么这项条约的约束力以及意义也就丧失了。

而在中国人内部的协议之中,因为中文一字之差导致事实黑白完全被颠倒的例子亦是屡见不鲜的,常常一个人并没有错,错就错在一字之差的疏忽便要因此而背负与自己无关的“黑锅”,甚至于一生为此付出代价。

而除却这些,中国人的思维惯例之中亦是善于“断章取义”的。往往从一件事物的“利己性”出发,中国人会下意识的“添油加醋”“避重就轻”以此来一定程度的歪曲事实。

一件车祸发生之后,肇事者在讲述过程之中会用尽全力为自己寻找可以开脱的理由,而对于受害者而言亦会想尽一切办法来“夸大事实”,使得自己能够得到更为优厚的补偿。

因此,中国人几千年所传承而来的思维是存在着一定弊端的,当然这也是形成中国特有社会气息的一大根据。

曾仕强:全世界订条约都不用中文,为什么?

三、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矛盾与冲突

“全世界订条约都不敢用中文”这一现象发生的背后并不仅仅是外国人无法理解中国字、中国人,而是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直接冲突与矛盾所致。中国人素来是谦逊、委婉的,而这一特质便与西方人的直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中国几千年发展而来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而外国人并没有这些。因此对于中国人而言外国人的直接是令人厌恶的,而西方人眼中模棱两可的中国人是不可理喻且无法理解的。

但是两者之间究竟孰好孰坏是没有答案的。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都是优异的,但同样是具有着缺陷的。

曾仕强:全世界订条约都不用中文,为什么?

中国文化相较于西方文化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中国人不够直接,因此而衍生出许多的世俗观念,通常在看到一名成功人士后会率先去了解他的家庭背景,看看他成功的背后有着父母几分作用。

听到同一句话之时下意识的会问“这句话是谁说的?”,在得到答案之后再予以评价,一句话的内容并不足以代表它有着几分道理,而说话的人是谁却能够呈现出这句话的意义……

诸如此类现象不胜枚举,在中国社会之中也是广泛存在,而这些行为亦是每一个人潜意识之中形成的,平日里不加以探索是难以洞悉的。

曾仕强:全世界订条约都不用中文,为什么?

中国文化能够经由几千年延续传承,并且在西方文化入侵之后依旧不改其本质,那么足以证明这份文化实质上对于中国人而言是合适的,亦是优越的。

因此对于中国文化我们已经积极传承与弘扬,这些无形无质的文化气息一如中国汉字一般,乃是我们中国人傲立于世界之林的一大资本所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