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好的背单词方法

 辛雷谈学习 2021-03-18

死记硬背单词的缺点如下

1死记硬背太枯燥,难以坚持。

大多数人都无法坚持与完成的方法不必使用

2形成理解偏差

孤立的背单词往往只能记住单词的一种或者几种汉语意思,但英语单词并不与汉字一一对应,英语单词的引申词义、辨析、搭配很难真正掌握,常见的现象就是你句子里的单词都认识但还是翻译不出来或者翻译的有偏差。

3易混淆

单词背多了以后,单词与单词之间会形成干扰,容易记忆混淆,背的越多,混淆越严重。

4阻碍阅读的流畅性

流畅性也就是大家说的语感,要达到流畅阅读,你不仅需要记住单词,你对单词的反应速度和单词在不同语境中的灵活掌握能力要求都极高。最常用的几百个英语单词覆盖日常口语和书面语的40%~50%,最常用的2000多个英语单词则覆盖日常口语和书面语的80%以上,对于这些单词,记忆仅仅是最低要求。

5

无法训练猜词能力和硬看能力。

猜词和硬看是两种很重要的英语考试能力。

目前流行的学习方法并不重视猜词能力,如果你每天“尝试和猜测”几百、几千甚至几万个单词,那么,你的英语就可能在几周到几个月内大幅度提高。比如由英语班里倒数、上课听不懂,几个月内成为英语最好的学生之一。

一般的,要能做到:每天“尝试和猜测”几百个英语单词,你每天至少得持续阅读英语“新文章”三个小时以上;要想做到每天“尝试和猜测”几千个英语单词,你每天至少得持续阅读英语“新文章”六、七个小时以上;要想做到每天“尝试和猜测”几万个英语单词,你每天至少得持续阅读英语十二、十三个小时以上,这时,你阅读的英语文章必须是连贯性很强的文章,例如一本英语长篇小说,而且,这本小说的背景、场景或者想到知识你应该很熟悉或者非常喜欢。

6干扰你其他科目的记忆

人的记忆极限是无穷大的,但是单位时间内你的记忆容量是有限的,比如一个人一分钟只能在头脑中回忆出20个单词、30个数学公式、两道政治大题答案,如果你英语单词占用太多记忆容量,你的政治、专业课、数学难题就想不起来了。

常见的现象就是你平时明明记得很好的知识点,到考试就怎么也想不起来了,平时能答出五个点,考试的时候你只能想出三个点,这是因为考试对记忆容量的考察范围超出了你的容量。

今天想分享一个看《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掌握英语单词的方法,可以解决上述背单词的弊端。

1

对于钱钟书来说,无论是《辞海》、《二十四史》、《全宋词》、《牛津词典》、《韦氏词典》等等各种各样的经典书籍,他拿来就读,而且往往读起来就是数个小时,他经常越读越投入,越读心情越好、越读越来劲。

2

任何一门学问都是有很多变化的。像英语这种长期形成的,约定俗成的一种科学的一门学问,那么它的变化几乎是无穷的。所以看《牛阶双阶词典》要在身体放松、心情轻松愉悦、不刻意凝聚自己、不刻意提高“狠劲”学习时越平静轻松,学习的阻力越小,越能体味单词、句式的变化和精妙细微之处。

3

在词典时,对某个字(词)的解释,可以看做是“思维支脚”(定位);

这个这个字的反义词、近似词等,可以看做是“思维钩子”(联系、区别);

某些例句,可以看做是“思维漩涡”(运用);

而对于这个字可用于哪些方面的说明,一些奇特的、怪异的用法,则可以看做是“思维限制”和“思维极限”(范围)。

死记硬背单词,往往只是掌握了单词的“思维支脚”。

你拿来一本《牛津高阶双阶》,把字典摊开了,随便翻到某一页,然后开始往后读,用一只手指头按住,一只手指头翻译,按住汉语的意思读英语句子,一般读两遍两三遍。读的过程中边读边体味、自己猜这个英语句子的意思,回读然后再翻开手看一下原版书里面的翻译,如果有理解偏差就纠正一下,没有理解偏差就接着往下读。

一个单词有好多词意,牛津词典里的单词词意就比较多。

一般的词典里的一个单词如果有一两个意思,那么牛津词典里就会有三四个意思。那么一般词典里有的单词有四五个意思,那牛津里可能有七八个、十多个。

像have这个单词,牛津高阶里边有30多种意思。那么30多种意思你怎么看呢?就放在一起看,产生词感。一项一项地看,也可以跳着看,这30多个太多了,有半页纸或一页纸,那就不用全看完,挑着看、跳着看,比如,have有30种意思,你可以只看十几种,看烦了不想看了,就可以不看have了,再看另外一个单词。随便翻,也不一定翻到下一页。

这样的好处是什么呢?你就觉得很好玩,在不感到厌烦的情况下,就把have的30种意思看完。

4

速度要快,但不能太快,比如你看了半遍也不管看懂看不懂,那就是无效学习了,所以要在刚产生似有似无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就要赶紧看下一句。

5

持续时间与词感、句感、语感的产生:

如果你的速度比较快的话,比如我看个两三分钟、四五分钟、半个小时的,就会对某一个单词或者多个单词产生词感。

当你看完have这30种意思看完之后,have这个词的词感可能不一定产生,但可能某个其它的词会有一点点感觉。

如果你一直持续地看超过两三个小时以上,有可能某些句感就产生了,然后再持续看,不干别的,做到一天看七个小时的牛津词典,就会产生段落的感觉,产生语感语法的感觉。

为什么产生语法的感觉?这就是重复和循环互推。

循环互推是数学里面经常用到一个方法,比如一元二次方程、韦达定理,还有根与系数的关系都可以互相互道。还有向量与几何图形,某个向量跟另外一个向量是倍数关系等。那么英语也是可以循环互推的,只是更加巧妙。

比如说你原来对虚拟语气掌握不是很好,做了好多虚拟语气的语法题目还没掌握好。

现在看了七个小时的牛津双阶词典,这七小时之内你可能看了数千个句子,那数千个句子可能有几十个句子都是虚拟语气。如果你看的时候碰到虚拟语气,用心的、更加关注的去看虚拟语气,那么就有可能产生对虚拟语气的这种语感。

6

由于考研时间、精力有限,我们不需要把词典上的词汇从头到尾挨个看,而要有选择的看。只看词典上考试范围内的单词,或者只看自己熟悉的单词。

7

其他词典:

除了《牛津高阶》,大家也可以看《柯林斯词典》,我前几天又买了一本《柯林斯高阶词典》,《柯林斯》的单词量和难度介于《牛津中阶》与《牛津高阶》之间,牛津词典风格更偏古典,而《柯林斯》更加现代。或者大家可以把这两本一起对比着看,这两本词典对单词的解释都是不一样的,这样更容易产生学习兴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