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进与退之间该如何选择 | 正念运动

 心理諮商張老師 2019-12-06

在受伤的情况下,或许运动员都曾有过疑惑,是应该坚持下去,还是应该选择放弃?教练员、家人、朋友都有着不同的意见,而我们内心似乎也有着一些或强或弱的声音。他人的意见是要听的,然而决定却需要自己来做。如何培养这种决断力呢?我们先来看两个运动员的例子:

约翰·比格娄,在1979年获得了美国最佳划船手,但同时损伤了后腰椎间盘。不幸的是,在1983年他再次受伤,因此他一次划船用力不能超过5分钟,5分钟训练就要休息三分钟。

然而他依然选择为入选奥林匹克国家队的单人划艇项目而努力,凭借着对自身局限的了知,他非常小心地训练,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我们很难想象一个有着慢性疼痛,5分钟训练就要休息3分钟的运动员是如何坚持下来的。大家都可以感受到运动员内在强烈的信念,以及明确的目标。

同时,我们可以看到,他能够去尊重和超越自己身体的极限。他没有因为受伤而放弃继续比赛,同时也没有勉强自己去突破身体的极限,而是微妙地处于一种平衡中,带着身体的伤痛继续去完成内心的目标。

另外一位运动员——贝尔达德·萨利米科达西比是一位伊朗的举重运动员,在2012年奥运会上他在第一次试举中举起了545磅,和抓举分数加一起,已经稳居第一。

但由于他还有两次试举的机会,观众们催促着他去打破由他的教练创立的世界纪录。在一次失败的试举后,他拒绝继续,哪怕观众催促着,哪怕整个场面热火朝天。

在后来的采访中他提到在几次举重之间自己休息的太久了,身体已经“凉了下来”,去冲世界纪录是不明智的,有很多的其他场合可以去尝试。

在奥运会的赛场上,在所有人的热烈的情绪氛围中,贝尔达德选择了遵循来自身体的内在信息,这里面蕴藏了对自我深刻的认知和尊重。

在正念的训练中,我们提倡去聆听和遵从自己的身体所传达的信号,而非去听从所谓的“权威”和“标准”。

当我们透过这种“觉察”认识到自身的局限,明确了目标,用温柔和耐心的自我关怀在极限的边缘探索,我们会感受到一种笃定。

渐渐地,我们和自己联结起来,不再受到外界种种声音的干扰,变得越来越清楚自己要去哪里,可以做些什么。

然而这样的能力绝非一蹴而就,我们需要在日复一日的练习、生活中保持和自己的联结,和当下的联结。只要保持稳定持续的练习,改变会在不经意间到来。

作者 | 龙小猫

编辑 | 巨鹿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