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明代思想家、军事家和教育家,阳明心学创始人,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文治武功兼备之人物。 阳明先生自幼聪明,十二岁便立下“读书做圣人”的志向。年轻时,擅长诗赋文章,后又遍读朱子著作,学习朱子格物学说时曾格竹七天,大病一场,终无所得。 阳明先生一生光明磊落,以匡扶社稷为己任,以追求圣道为志向,是“立德、立功、立言”真三不朽圣人。由他创立的致良知学说简易而广大,其思想深度穿越500年时空,对于日本等东亚国家均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王阳明至今北国人推崇,那是因为他的思想,他的为人处世的方式以及智慧影响了国人。 看透了人性的复杂俗话说:“人心隔肚皮”。意思是说猜透人心就好比隔着表皮来分西瓜的好坏一样,经常买西瓜的人有经验,能够分辨西瓜好坏,然而要想猜透人心却是难上加难! 但王阳明看透了人性,看透了人性的复杂。他一辈子提倡做人要善良。曾经说过:“愿你有菩萨心肠,更有金刚手段”。 因此王阳明的《传习录》中提到:“天地虽大,只要心存良知,心怀善念,哪怕只是凡夫俗子,也有可能成为圣贤。” 那我们面对人性的复杂的时候,该怎么办呢? 王阳明给了我们答案: 让自己保持善良,永远怀有感恩之心,永远不要让别人抓住把柄。面对小人时,更得有金刚手段,我们善良,但我们不会被小人欺负! 道出了道德的本质1529年1月9日,江西南安。 泊于青龙浦的舟船上,一个高贵的灵魂离开了这个人世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阳明先生用自己一生时光所凝练出的这八字,不仅慷慨地告知了我们答案,更给予了我们莫大的启示与信心。 “心即理”是起因,“知行合一”是过程实践,“致良知”是根本目的。三者形成一个整体,缺一不可。也就是一个人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有发心、智慧、能量!三者合一!才能让成就的一番事业一起永不落,三者缺一自己的事业的结局就会出现大起大落,或者起起落落的人生! 用王阳明的话来说,道德的本质就是知行合一。 只要心存善良,遵从内心,看透人性的复杂,明白道德的本质,活得自然是自在! 想要了解更多王阳明心学的朋友,建议大家读一读这两本书,一本是《传习录》,一本是《王阳明传》。 在我迷茫的时候,在职场上不顺心的时候,我就会读一读。30岁的时候,我遇到了人生最大的坎,一时间,我觉得身边的人都太复杂了,社会也太复杂了,不知怎么办的时候,我遇见了王阳明。 看完这两本书,我顿时醒悟!我理解了人性的复杂,不再抱怨那些所谓的朋友,我也懂得了人生,释然了那些给我使绊子的人,我想,只有自己的智慧才能拯救自己! 不要再为鸡毛蒜皮的小事而斤斤计较;不要再为想不开的烦心事而彻夜不眠;不要再为看不惯的人和事而据理力争。 但是遇见小人,你也一定要有金刚手段,看准时机,一举反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