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叫叫阅读 | 大语文时代来临,别让自己成为孩子学习路上的“绊脚石”

 香光庄 2019-12-08
刚刚开学没几天,家长们发现孩子带回来的教材有什么改变吗?

关注教育热点的家长可能知道,今年秋季新学期开始,全国所有中小学生的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都统一使用部编版教材,此前这三个科目上使用多种形态教材的局面将一去不复返。


语文的变化,小心你承受不来
作为最重要的一门学科,语文教材的变化,是所有家长、老师最关心的问题!原国家副总督学、教育部基教司原司长王文湛说。

一年级就有《论语》


古诗文大量增加,新的语文教材一年级到六年级古诗文128篇,增加87%
初中语文的古诗文增加51%
明年高考要求学生背诵的古诗文由60篇增加到70篇

细心家长会发现,小学一年级语文园地里有《日积月累》,要求孩子背诵并默写。这栏经常会出现文言文和古诗,一年级下册已经要求背诵并理解《论语》选段“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了!

面对新课改,语文老师早已转变了教学方法,刷题练习不再是应对考试的技巧,而日积月累的阅读,才是学好语文的关键。

每天阅读至少30分钟,是许多语文老师对孩子们提出的硬性要求。

 

中高考:得语文者得天下


从前的我们信奉一句话:“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可孩子们面对新中考、新高考,那信得是“得语文者得天下”。

部编本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曾说:“语文高考最后要实现让15%的人做不完。高考命题方式正在进行大的改革,而且在悄悄地改。

教改后考查大量有关语文的超纲内容、考查全科素质已成为标配,临时抱佛脚没有指望。

若孩子还只是在课堂上听听课,不早点培养阅读习惯和能力,不在课后进行大量地、系统地、多样化地阅读,Ta可能就会成为做不完高考题的那15%。

数学在今后的命题中要大幅度降低难度,区分度也会较大下降,理科的拉分空间变小;
只有语文的广度、难度提升,因此语文在高考总分中区分度会最大,最容易拉开学生档次。
 

中高考:“大语文”已成为未来教育趋势

如果你还不知道大语文,那你就out了!

什么是大语文?大语文其实是包括了语言文字认知文学常识传统文化素养阅读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等综合素质在内的“大语文教育”。
从前老师只教语文教材、孩子只读教材、老师把教材作为语文学习的全部。
这样的“小语文”教学培养的孩子,有良好的语文素养吗?
有阅读和思考能力吗?
有写作能力吗?
有演讲能力吗?
没有!

未来,阅读是一切学科的基础,不仅语文阅读增加篇幅,其他学科试卷也增加了阅读量。

阅读量少、语文水平欠佳,都会使做题速度、理解水平等受到很大影响,所以会出现考生连题都没时间做完的情况。

如果你依然说自己的孩子没时间读书,等同于说要自己的孩子放弃所有学科。
家长的选择比孩子的努力更重要

家长们必须要知道的现状是,这两年,各年龄段的升学考试中,语文考试越来越灵活,大语文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比如幼升小,几乎每校必考的看图说话,考察的就是孩子的表达能力、想象能力

而听故事或看书回答问题,考的就是阅读理解力

跟着老师念儿歌,考的是记忆力语感

另外,考察孩子对节日习俗、古诗的认知也越来越常见,这些都是大语文中的传统文化部分,这部分内容的比重也越来越高。

而这些能力的养成,与阅读有着密切的关系。

关注叫叫的家长,孩子大多属于学龄前或刚刚上小学,有的孩子已经识了些字,能够进行一些简单的阅读;而有的孩子却对阅读不感兴趣,不会主动阅读,不会享受阅读。

为什么年龄差不多的孩子,阅读能力会差这么大呢?

也许你是这样的想法:
孩子还小,不认字,翻翻绘本就不错了。
阅读?那是上小学以后才需要考虑的事。

但聪明的家长已经看清了未来大语文的趋势:
宝宝的阅读要从3岁抓起!
阅读,是一切学习的基础!


所以,究其原因,关键不在孩子是否努力,而在家长给孩子选择什么样的阅读养成之路。

面对大语文时代的到来,是任由孩子玩手机看动画,考试成绩被拉开巨大差距?还是从小进行系统全面地阅读训练,游刃有余地应对各类学科的学习?

选择,在你。

还是那句话,阅读,一旦形成习惯,就像呼吸一样自然。

对孩子来说,阅读也好、从阅读中学习写作、学习语文也好,不是负担,而是一种需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