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哲学是什么

 红楼情梦情 2019-12-08

       这是一篇综述类文章,有大量借鉴,也有自己的认识与理解。哲学是什么,不是一个定义可以解决的,还是让我们了解一下哲学的内在发展逻辑,才能更好的理解和把握哲学的基本内涵。我们认为,哲学的外在目的就是追求绝对真理,不满足于科学真理。哲学所借助的方式主要是追问与反思,追问的对象是宇宙和世界;反思的对象是人自身。哲学的发生是源于人的理性的逐步成熟,并在追求绝对真理的过程中和在建构本体论的理论过程中不断完善理性的逻辑结构,或思维结构;这是哲学的内在积淀。两者相辅相成,在宇宙的镜像中认识理性结构,也在完善理性结构中认识宇宙。康德哲学的意义就在于明确认识了思维的限度,也规定了人的认识所建立的是人的世界。物自体既给信仰留下了位子,又确立了人的思维的认识界限。 随着量子力学的发展,也随着黑格尔给传统的本体论画上圆满的句号,绝对真理只能存在于思维逻辑的结构中,充其量只是一种逻辑真理,况且还不是唯一的逻辑真理,完善的逻辑真理并不是绝对真理。因而,在逻辑实证主义的质疑下,分析哲学或语言逻辑哲学大行其道,现象学、存在主义也广泛流行;前者是思维逻辑的进步,后者是生命意义与人生价值的揭示。法国哲学比较激进和通俗,他们的反传统的哲学思想,已经渗透到具体的学科中去,建构了老学科的新的知识范畴,让人眼前一亮,引发了众多共鸣。无论是福科还是德勒兹,都具有另辟蹊径发展现代哲学的探索。

       可能的结论是:我们可以建构人类的世界与宇宙,并与我们的思维结构相似。绝对真理也许不是现实的存在,却可以引领我们的思维结构不断完善,可以激发我们的无限探索,不断延伸人类思维的触角,互相激励是思维与世界和宇宙之间的最佳联系方式。认识世界与认识自己,协同建构世界,正是哲学发展的主旋律。也许哲学的地位不如从前,因为科学替代了很多哲学的重任。但这一切并不能完全排除哲学与哲学思想在人类进步中的重要性。 如今,哲学是科学的科学的地位已经下降,也担当不起追求绝对真理的重任,因为,绝对真理遭到质疑而搁置。今后的哲学除了不断渗透到具体的学科知识之外,重心依然是个体的人或生命,认识自己才能更好的认识世界将变成共识。海德格尔的此在的意义,既不是黑格尔的绝对理念或精神,也不是笛卡尔主体与客体的二分,而是在时间中确立人与世界的天然联系和在时间中人在大地上建构世界,确认向死而生的存在方式。虽然此在依然具有形而上学的性质,却是第一次从过程中认识存在与世界;把静态的逻辑推理,还原为历史的动态过程。简言之,黑格尔从上帝推演到抽象的人,而海德格尔试图从具体的人,推演人道合一。无论是存在先于本质还是存在先于意义,是,才能所是。人与世界就是一个互相建构互相确认的过程与整体。这与量子力学的观念非常接近。

       哲学一词在我们的古代典籍中是没有的,它来自19世纪日本的学者西周,是他把源于古希腊的西方哲学思想翻译为哲学。在中国则是由晚清的学者黄遵宪最早把哲学一词从日本介绍到中国来的。所以要讲哲学一词,就要从古希腊哲学说起。而现在通常所说的中国哲学思想,是指中国典籍中一些同古希腊哲学与西方哲学相似、相通的思想内容来说的,比如:先秦诸子百家、魏晋时期的玄学等等,其中最具有哲学内涵的是道家对于道的先验假设和宋明理学。按照海德格尔的考证:古希腊早期思想家赫拉克利特最早用了爱智慧的这个形容词。对于赫拉克利特来说,在他那个时代还没有出现哲学这个词,而赫拉克利特所说的爱智慧的与后来所说的真正的"哲学"不是一个意思。赫拉克利特所说的"爱智慧"中的"爱"指的是:事物之间的和谐一致、相互适应的意思。智慧指的是:所有存在的东西都在存在之中,都属于存在,都集合于存在之中。因此,早期哲学都是对于存在的追问。而传统哲学对于存在的不同理解,可以区分唯物与唯心、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一元与多元。早期古希腊的哲学,提出一统一着一切的东西;智慧类似于万物一体。所以爱智慧在赫拉克利特那里,就是指人与万物合而为一的一种和谐一致的意思;这也就是中国传统哲学中所讲的天人合一,这里的天取其万物之意,而不是指意志之天、道德之天。

        爱智慧中的爱就是把人与万物协和起来、合一起来的意思。因为对万物一体的爱是人和万物合一、人和存在合一。古希腊人认为人对万物合一的爱是最值得惊异的东西,也是最值得珍惜的东西,也就是存在者统一于存在中的思想。于是,由爱到渴望的转变是一种由人与存在合一、和谐一致到人与存在的相互外在性的转变,通过这种转变,爱智慧就变成了后来的哲学。哲学不再是先前的爱智慧的意思,而是对哲理的渴望与追求。这种追求所追问的问题从此也变成了什么是存在者。哲学的任务就是追问存在性。柏拉图认为存在者的存在性是理念。因而传统哲学开始表现出对终极真理的不断追问。对概念系统的追求,才把人与概念看成彼此外在的东西了。柏拉图对于西方哲学发展的方向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他认为哲学就是要追求事物的真理。柏拉图发现,有的理念是能够相互结合的,有的则不能,于是就逐渐形成和发展出一套概念间结合或关系的思想操作规范,这就是逻辑。最初的逻辑是形式逻辑,是亚里士多德整理的。形式逻辑遵循的是概念的同一性,以普遍概念统摄特殊概念,康德发现在概念的同一性中以大统小的思想方式会导致悖论,后来,黑格尔在批评康德的过程中发展出辩证法,用这个游戏规则,对立的概念不是被排除、被消灭,而是能够统一到另一个概念中。   

       所以,海德格尔认为苏格拉底、柏拉图以前的早期思想家,如赫拉克利特、巴门尼德等人,应该叫思想家,而不应该叫哲学家。从苏格拉底、柏拉图开始,逐步把抽象的概念如:思维与存在、普遍性与特殊性、本质与现象、一与多、质与量、必然与自由等概念当作一种独立于人以外的东西来加以追问;哲学就是以进入这样一些抽象概念的王国为最终目标的学问,对于哲学的这种定义,在西方统治了几千年。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哲学。一直到黑格尔死后,现当代哲学才改变了这种定义。哲学是什么这个问题在西方哲学史上可以分为三个不同阶段来回答。第一阶段:是苏格拉底、柏拉图以前古希腊早期思想家们的回答:哲学是爱智,即: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人与万物融合为一。第二阶段:是从苏格拉底、柏拉图到黑格尔这几千年来的传统哲学的回答:哲学是把存在当作独立于人以外的概念来加以追求而建构的理论体系。第三阶段:是黑格尔死后,现、当代哲学家们的回答:哲学是讲人与世界交融合一的生活世界的意义的学问。简言之,可以概括为生命哲学、存在主义和语言分析哲学;这是对生命与文化的终极追问。 

       康德发现了传统哲学的最根本困境,即人的此在的有限性,领悟到形而上学奠基在主体基础上的不可能性;绝对普遍的概念是不能从经验的概括中得到的。休谟专门为此作了论证,他证明,从经验中抽绎不出因果这个观念,这里的因果就是一个绝对普遍的概念。康德接受了休谟的观点,但是他认为,虽然经验中抽取不出绝对普遍的概念,我们脑子里是存在着的,不然,人类就不可能有数学、自然科学这样具有普遍性的知识。数学和自然科学知识的普遍性表现为,那些知识中所作的判断不会有例外,也不会因人的好恶而改变。既然经验事实中抽绎不出普遍性,知识的普遍性必定是人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整理经验的结果,用康德自己的话说即是以范畴表达的先天认知能力。形而上学不能建立在有限性的基础上。从形而上学知识的源泉上说,它不是经验的,而是先天的,也就是只能出自于纯粹理性的。康德用超验一词,并借助时间和空间概念,试图调解和突破大陆理性派哲学和英国经验派哲学的矛盾与局限;虽不圆满,康德最终搁置"物"的彼岸性,发现了二律背反的悖论,从而给现代哲学以更大的启示。

       黑格尔在评价笛卡尔哲学的意义时曾这样说:笛卡尔事实上是近代哲学真正的创始人,因为近代哲学是以思维为原则的。哲学在奔波了一千年之后,现在才回到这个基础上面,我思故我在。可以说第一次确立了主体的人的地位。我思考,所以我存在,一个思考着的理性自我成了人的主要标志,现代性中的理性主义观念从此也便确立下来。理性主体使人一跃而成为宇宙的主宰、万物的精华和尺度。而后来的启蒙主义者更是秉持着理性主体的知识和智性之光照亮前程,启迪并引领人们走出黑暗、蒙昧与遮蔽,走向更加光明、进步的未来新世界的。所以,康德在回答什么是启蒙时这样认为:它是指人走出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所谓不成熟状态,则是指:如无他人的指引,则无能力使用自己的理智。这种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其原因不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如无他人的指引则缺乏决心和勇气去使用理智。要有勇气使用你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

       由此看来,正是欧洲18世纪的启蒙主义运动,进一步奠定了现代性的理性基石。笛卡尔,他的哲学第一原理是我思故我在。由于我是一个有限的东西,是一个非广延的思维实体,因此,单凭思维实体自身无法确证非思维的广延实体之存在。因此,笛卡尔必然推演出:上帝在,故我在。胡塞尔的解决方式是:先验还原——先验主体——先验主体的纯粹意识与超越之物的意向性关系,即客体。胡塞尔试图借助描述现象学的悬置原则将一切有关客观与主观事物实在性的问题都存而不论,并把一切关于存在的判断加上括号排除于思维之外,就是为了切断理性与信仰的关系。传统哲学从柏拉图到黑格尔,完成了形而上学的完美体系。绝对精神的先验设定,让整个宇宙成为了绝对精神的演化:物质—植物—动物—人类—自我意识—绝对精神的回归,一切都是上帝安排好的;都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显现的内在动力是矛盾,因此,绝对精神比牛顿假设的第一推动力高明,也比道可道,非常道的道更具辩证的活力。由于黑格尔把传统哲学推向高峰,理论上几近完美,把宇宙的发展与人的发展融为一体,把自在与自为由对立走向统一,他是传统哲学的完美的终结者。

       然而,逻辑实证主义对传统哲学提出了根本性的批评,认为传统哲学的基本命题,无法证明其真伪,因而不具备科学性;数学家哥德尔的不完备性定理,也证明了任何一个形式系统,只要包括了简单的初等数论描述,而且是自洽的,它必定包含某些系统内所允许的方法既不能证明真也不能证伪的命题。因此,哲学的先验假设,是无法证明其真伪。如理念、上帝、物自体、物质的终极概念、绝对精神等,都无法证明其真伪。但是,没有先验的假设和终极的推导,又无法建构哲学的理论体系,这就是哲学的现代困境。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不仅粉碎了数学家两千年来的信念。他告诉我们,真与可证是两个概念。可证的一定是真的,但真的不一定可证。哥德尔的不完备性定理的影响远远超出了数学、哲学的范围。2002年8月17日,霍金在北京举行的国际弦理论会议上发表了题为《哥德尔与M理论》的报告,认为建立一个单一的描述宇宙的大统一理论是不太可能的,这一推测也正是基于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美国《时代》杂志曾评选出20世纪100个最伟大的人物,在数学家中排在第一的就是哥德尔。

       那么,哲学究竟是形而上学的理论体系,还是理性思维的科学论证?事实是传统的本体论满足了人对外在世界的好奇,形成了人类的思维结构和逻辑,以及认识世界的方法;哲学的认识论研究了人的思维的特性、形式、意义与局限;它们共同为科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叔本华、尼采和帕格森的哲学思想,对传统哲学带来了巨大的思想冲击;实证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在逻辑上给予传统哲学作出了颠覆性的批判,现象学的方法论也把传统哲学的形而上学问题悬置起来,现代哲学在困境中匍匐前行,在转折时及时转向人的存在。冯友兰指出,王国维在三十岁以前,已经研究了叔本华和康德哲学。但是到了三十岁,王国维放弃了哲学研究,其原因具见于他的《自序》:"余疲于哲学有日矣。哲学上之说,大都可爱者不可信,可信者不可爱。余知真理,而余又爱其谬误伟大之形而上学、高严之伦理学与纯粹之美学,此吾人所酷嗜也。然求其可信者,则宁在知识论上之实证论、伦理学上之快乐论与美学上之经验论。知其可信而不能爱,觉其可爱而不能信,此近二三年中最大之烦闷,而近日之嗜好所以渐由哲学而移于文学,而欲于其中求直接之慰藉者也。"

       当我们知道形而上学是建立哲学理论体系的必经之路;当我们知道形而上学具有先天的逻辑悖论;当我们清楚形而上学无法被科学所证实;当尼采宣布上帝死了之后,上帝、灵魂、诸神依然在我们的心中。由此可见,人类也是在理性与信仰、理性与感性之间徘徊,当你思考人生的意义时,也会碰到感性与理性、理性与信仰的困惑。由此可见,人是目的的真正含义,这个人不单单是人类的整体,更重要的是单个的个体,即具体感性的人才是文明的最终成果与目的。哲学以个体生命作为研究对象,这是时代的进步。 那么,哲学是什么?我们无法给出一个完整的答案。我们只是简单描述了哲学发展的内在逻辑。但是,自由的永恒的追问与探索,是哲学的本质。德国哲学家狄尔泰最早用生命哲学一词来表示他的哲学,生命哲学家不满意黑格尔所主张的严酷的理性,也不满意自然主义或唯物主义所依据的因果决定论,认为这些思想是对个性、人格和自由的否定。狄尔泰认为,传统哲学把物质和精神割裂开来并各执一端的观点是错误的,哲学研究的对象不应是单纯的物质,也不应是单纯的精神,而应该是把这两者紧密联系起来的东西——生命。

       狄尔泰说,生命,只有生命才是哲学研究的对象。生命哲学并不反对自然科学和理性,但必须提高意志、情感的地位,才能穷尽生命的本质。狄尔泰断言,哲学的研究与精神科学的研究相同,而与自然科学研究相悖。他反对当时西方盛行的实证主义所主张的要求一切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化,认为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学科。在狄尔泰看来,孔德所首创的实证主义坚持自然科学是人类文化的典型,夸大了自然科学方法,把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化,是对活生生的生命的抹杀,是对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的否定。齐美尔继承了狄尔泰的生命哲学的思想。他断言世界的本原是生命,生命不是实体而是活力,是一种不可遏止的永恒的冲动,即生命是一个生生不息的创造过程。所谓生命超越生命,指生命有超越生命自身的能力,不断创造出他物。柏格森认为生命冲动或生命之流是世界的本质、万物的根源。他认为生命不是物质,而是一种盲目的、非理性的、永动不息而又不知疲惫的生命冲动。这种冲动变化是在时间上永不间歇地自发地流转。故称为绵延或生命之流;它像一条永流不息的意识长河,故又称为意识流。

       柏格森的绵延是个颇为神秘的范畴,他说,人们能直觉到自己的绵延,但用概念来表达绵延却是不可能的。在柏格森看来,这种生命冲动或生命之流却是一种心理意识的活动。他说生命是心理的东西。绵延、生命冲动等同于作为心理意识活动的主体的我。但是,柏格森不只是把生命冲动当做是人的自我,而是进一步把它当做周围世界的基础和本质,也就是认为我们周围的一切事物是由生命冲动所派生的。人的本质也就是世界的本质。生命冲动就成了一种派生万物的普遍存在的神秘力量。他说,上帝与生命是同一个东西。因此,柏格森得出结论说,科学或理智的认识只能认识物质世界,认识假象,获得暂时的相对真理,而不能得到生命的、永恒的绝对真理或世界的本质。他认为,只有直觉才是把握或认识宇宙的本质即生命或绝对真理的惟一工具。他所说的直觉指用自我的生命深入到对象的内在生命之中,以达到生命之流的交融。他说:所谓直觉,就是一种理智的交融,这种交融使人们自己置身于对象之内,以便与其中独特的、从而是无法表达的东西相符合。所以柏格森说,真正的哲学是一门不用符号的科学。

       鲁道夫·克里斯托夫·奥肯把自己的哲学称为精神生活哲学,在哲学史上与狄尔泰、柏格森等相并,也可以把欧肯看做文化哲学家。他认为哲学不应以抽象概念为中心,应该以活生生的生命或生活为中心。而生命或生活是一个进化的过程,初级阶段是自然生活,高级阶段是精神生活,其最高境界是将个人的精神与隐伏在人类历史过程中的精神生活系统和统摄宇宙的精神统一起来;与尼采正好形成对比,他认为,在道德法律永恒的责职面前,人们无法用个人的权力和过于自负的个人能力来维持自己的意志力。奥肯认为,要求从自然的表面强制和历史因果锁链造成的无路可逃的压迫中解放我们人类的并不是超人,而是自觉与宇宙智力相调和而形成的强烈个性,因此,这是极富独立性的存在。他说:功利主义,不论采取什么形态,都跟真正的理性文化不能并立,而且完全背道而驰。任何智力活动如果不以其自身为目的就会堕落。欧肯认为,一个民族无论大小,只有孕育了富有真正智力生活文明的民族,才对人类有所贡献;只有那些在有限的短暂生存中将前途依托于永恒生命的启示中的民族,才对人类有所贡献。

       存在主义哲学,从某种意义而言,是生命哲学的延伸。他们的核心概念是存在,是个体生命的存在。海德格尔思想的核心是:个体就是世界的存在。并且只有人具有意识到其存在的能力。海德格尔还认为,人预示到不可避免的死亡,死亡导致痛苦和恐怖的经验;存在是偶然抛入和强加给我们的。海德格尔认为,存在是对存在者的超越。前期海德格尔用语言来诠释此在意识世界的生存论建构,语言就是人类的精神家园;后来海德格尔更是沉迷于诗性语言,最后探求本真之道。海德格尔认为,在存在论意义上,此在甚至先于真理,唯当此在存在才有真理;真理由于此在的展开而体现为澄明。这样,在向死亡存在的存在论论证,开启着此在本源性生存之境。操心、烦和畏作为此在之生存论机制,让此在生存的可能性从存在论上展开, 最后随着先行决心的开启,时间性这一此在生存意义得到揭示。海德格尔探索存在问题的思想过程就其具体的内涵来看,大致经历了早期的以此在现象学方式求存在之意义;中期是追溯希腊思想之源,通达真理之无蔽,阐发荷尔德林诗之内涵;晚期是归于大道之言说。海德格尔整个探索过程,是在传统存在论及其表达方式的背景下开展的,他试图突破传统存在论的对象化思考方式,消除主体与客体的界限。

       雅斯贝尔斯认为,客观存在不能用概念来把握,而只能加以体验。雅斯贝尔斯认为,实存的自由是不确定的。试图通过客观理性的分析解决自由的问题是不能成功的,因为这种分析不能认识自由的本性。既然我的自由选择是无条件的,那么,实存的选择就不能来自任何客观活动的冲突。然而,自由活动并不是一种盲目的活动:人意识到他的活动,他知道他做什么,没有这种知识就没有自由。我的这种自由预设了我的认识规则或价值等级。选择自由,即人的自由活动不可能没有规则。但是,这种规则必定是内在的个人的规则,而不是外在的和普通的规则。雅斯贝尔斯断言:绝对而根本的悲剧意味着,无论如何都只有死路一条。但这又恰恰是悲剧走向超越自身的基础和起点。雅斯贝尔斯认为,在目睹悲剧的时候,发现毁灭本身乃是实在的胜利。超越的内涵包含了雅斯贝尔斯乃至整个存在意义的存在之本真的深刻思想。雅斯贝尔斯于是指出:悲剧只有在超越一切不幸的知识时才会显现。超越是自由选择的升华,雅斯贝尔斯说,没有超越就没有悲剧。

       萨特认为自由是人的本质属性,人的一切行动都是自由选择的结果。这种自由是绝对的、无限的。他认为,假如存在确实先于本质,那么,就无法用一个定型的现成的人性来说明人的行动。简言之,不容有决定论,人是自由的,人就是自由。他认为,人的一生就是一连串的选择,无论我们的存在是什么,都是一种选择,甚至不选择也是一种选择即你选择了不选择。自由就是选择的自由,这种自由的选择是无条件的,不需要什么根据和标准。因此人愿意自己是什么,他就能成为什么。他的格言是不冒险,无所得。萨特主张人的问题才是哲学的根本问题,必须把人召回来并作为哲学的研究对象加以研究,从而解释现实世界。他认为存在主义是一种唯一给人以尊严的理论,并从本体论上把人作为哲学的根本问题加以研究。人,不外是由自己造成的东西,这就是存在主义的第一原理。这一原理,也即是所谓的主观性。萨特的出发点是强调哲学应研究人的问题,并承认人生活在某种环境中,强调人的价值及责任问题。萨特认为,存在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补充。他强调人应对自己的选择及其行为负责,加强人们的道德责任感。

       维特根斯坦特立独行,鄙视财产,他把从他父亲那里继承来的巨额财产转赠给他的两个姐姐,自己搬出豪宅,当园丁和旅馆的行李搬运工,后来又去做小学教师。他先后拒绝担任牛津大学教授和洛克菲勒基金会提供的研究基金,他继承了逻辑实证主义的基本立场,他的哲学主要研究的是语言,他想揭示当人们交流时,表达自己的时候到底发生了什么。他主张哲学的本质就是语言。语言是人类思想的表达,是整个文明的基础,哲学的本质只能在语言中寻找。他消解了传统形而上学的本质,为哲学找到了文化符号的新方向。例如,在日常语言中,我们常用同一个是表达完全不同的意思,或作为连词,或作为符号,或作为"有"的同义词。但在逻辑上,这个词出现在不同的地位有着不同的意义。他认为整个哲学都充满了这种由于语法形式的误导而带来的混淆,而要根除这种混淆,关键就是要避免在不同的地方使用相同的符号,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使用符号逻辑句法语言。弗雷格的逻辑符号体系即概念文字和罗素与怀特海在《数学原理》中建立的逻辑体系正是这种语言。其实,这是人的文化生命与人类本质,是对存在主义哲学的补充与升华。

       他的主要著作《逻辑哲学论》和《哲学研究》分别代表了横贯其一生的哲学道路的两个互为对比的阶段。前者主要是解构,是通过对语言的逻辑分析,解决语言能够表达和描述世界的问题,从而让哲学成为语言学问题,哲学必须直面语言,"凡是能够说的事情,都能够说清楚,而凡是不能说的事情,就应该沉默"。后者在解构之后的建构,因为日常生活的语言是生生不息的,这是哲学的基础和源泉,所以,哲学的本质应该在日常生活中解决,在游戏中理解游戏。德里达的《人文科学话语中的结构、符号和游戏》、米歇尔•福柯《词与物》、伽达默尔的《真理与方法》,布迪厄的《语言与符号权利》等,都是对语言符号的哲学分析,有的侧重结构主义,有的侧重解释学;延续了维特根斯坦的哲学道路。细心的读者也许发现了:如果哲学无法建构理论体系,就只能进行精细的哲学分析和多元解释,这或许是哲学的进步,也或许是哲学的悲哀。丢弃了哲学的形而上学的内核,哲学还是哲学吗?分析与解释可以成为哲学的未来方向吗?目前的哲学现状就是如此,我们只能拭目以待。

       美国的实用主义哲学,其核心概念是经验,经验观念与人的行为和活动有内在联系;经验是无所不包的整体;经验与自然是一致的;经验是真正的实在。其基本精神从个人的活动出发,研究和解决与人有关的哲学问题。强调人的生活本性是自由民主,而自由民主的实质是人在一切方面都可以进行自由的实验。由于实验是具体的,所以人的认识和真理都是具体的相对的。一切都是偶然的、相对的、反对决定论,反对一元论,主张多元论。经验活动既创造了认识的对象,同时也创造了活动的主体。实用主义主张人的本质是活动,人以自己的事业和达到自己的目的的行动为中心,因此效果、实效和有用性是检验人的思想和行动有无意义的标准。总之,实用主义的主导精神是重行动,反空谈;重实际效果,反空洞理论;重实用,反对形式虚夸;重相对,反绝对化;重多样性,反对机械的一致性;重偶然性,反规律性;重探索、假设、实验、创新,不重视旧的东西。探索、实验、求实、进取是实用主义的基本精神。主张真理具有工具性,观念的性质在于它的功用或价值。这是哲学社会化与生活化的一种尝试,具有文化意义。

       总之,哲学的主流有本体论哲学、认识论哲学、实证主义哲学、生命哲学和语言分析哲学等,如果说,笛卡尔和康德发展了认识论哲学,是哲学史上的哥白尼式的革命,那么,逻辑实证主义,提出了可证实性原则后,传统哲学的命题,形而上学的理论体系遭到了致命的质疑,具有颠覆性的意义;在叔本华、尼采思想的影响下,在胡塞尔的方法论的影响下,生命哲学、存在主义哲学应运而生,影响久远;维特根斯坦的奇峰突起,卡西尔在《人论》中提出的人类符号学,都把眼光投向了更具深意的语言文化符号,引领哲学不断走向深入。法国哲学家拉康认为,意识的确立发生在婴儿的前语言期的一个神秘瞬间,此即"镜像阶段,之后才进入弗洛伊德所说的俄狄浦斯阶段。儿童的自我和他完整的自我意识由此开始出现。刚开始,婴儿认为镜子里的是他人,后来才认识到镜子里的就是自己,在这个阶段,婴儿首次充分认识到自我。从镜像阶段开始,婴儿就确立了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对立。换句话说,他人的目光也是婴儿认识自我的一面镜子,他人不断地向自我发出约束信号。在他人的目光中,婴儿将镜像内化成为自我。

       因此,拉康从镜像阶段的理论又引出了关于个性或人格的想象、象征和现实三个层次的学说。想象的层次就是通过镜像阶段把有意识的、无意识的、知道的、想象到的都记录下来,形成世界的图象。象征是一种符号性的东西,是对世界的象征的知识,它类似于结构主义语言学中的能指者,它的各种因素只有联系起来才有意义。想象的东西与象征的东西结合起来就是现实,因而现实并非客观的事物,它只是通过人的主观所形成的现象,而客观事物在他看来只是一种未知数。我们认为哲学的进化也类似于镜像的诞生与发展,人类在自然的镜像中诞生了自我,哲学就是人类自我的成长史,婴儿将镜像内化成为自我,这是哲学诞生的起步阶段,以古希腊哲学思想为代表。而自我是一系列异化认同为基本构架的伪自我,是一种超现实的幻象,这可以类比为传统哲学的形成与发展,以柏拉图和黑格尔哲学为代表。拉康认为,真实自我建构的不可能和现实自我的被证伪,可以类比为现代哲学的困境,如逻辑实证主义的质疑。拉康说:主体的历史是发展在一系列或多或少典型的理想认同之中的。这些认同代表了最纯粹的心理现象,因为它们在根本上是显示了意象的功能。这可以类比为以维特根斯坦为代表的语言符号哲学。整个哲学史的发展就是人类自我成长的历史;从这个角度看中国哲学的幼稚与早熟,其实就是自我成长不够健康的标志。我们是一个缺乏自我成长土壤的民族。

       柏拉图指出,惊奇是哲学家的标志,是哲学的开端。哲学让万物脱去了种种俗世的遮蔽,而将本真展现出来。亚里士多德说:哲学源于求知的本性。黑格尔认为:哲学是一种特殊的思维运动,哲学以绝对为对象,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爱因斯坦认为:如果把哲学理解为在最普遍和最广泛的形式中对知识的追求,那么,哲学显然就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十八世纪德国著名浪漫派诗人认为:哲学是全部科学之母,哲学活动的本质原就是精神还乡。冯友兰把哲学定义为:对于自然、社会、人生的系统反思,即对人类精神的反思。从发生论的角度看,哲学是对世界、社会、人生的终极追问与思考;就社会作用而言,传统哲学完成了对真理的逻辑建构和理论体系的建立,显现了人的思维形式、思维方式和思维局限,为建立知识理论与体系打下了理论根基;从客观意义的角度看,哲学建立了必然与自由相融的真善美的超验理想世界,开创或积淀了时代精神,展现了文明的阶梯与进程;就进化发展而言,哲学是对生命与人类意义的普遍追问和永恒假设;是对任何具有普遍意义问题的永恒追问与理论解释。简言之,哲学从理性信仰走向理性科学,并不时回头徘徊。

       哲学源于理性,终结于理性,始终行走在信仰与科学之间,因而具有艺术的永恒魅力。站在文化之巅审视,有人说哲学本来就是诗,而且是至高之诗;诗本来就是哲学,而且是至纯之哲学。哲学乃智慧之诗,诗乃性灵之哲学;哲学乃大道之诗,诗乃本心之哲学。只有在哲学之中,诗才获得至真至善至美之自由。因此,不仅人们通常所说的庄子、尼采、海德格尔、雅斯贝尔斯的哲学是诗,老子的哲学、黑格尔的哲学都是诗。因此,哲学和诗都是对真理与自由的无限追问与探索;然而,诗用直觉与生命感悟真理与自由。如果有了这样的基础再去学习哲学,你可以在选择中更清晰地看到自己。其实,哲学就是通过假设认识未知世界。黑格尔建构了以绝对精神为核心的一个理性世界和逻辑世界。没有任何感性的丰富性,从人文的角度看是对康德哲学的倒退,尽管不是黑格尔的初衷。从现代哲学看,无法证明真伪。其后的叔本华和柏格森都是非理性主义者,他们继承和改造了康德哲学的结构而建构了形而上学的理论体系,很具有讽刺意味。

       哲学是因为好奇而推知未来世界和理想世界。柏拉图的理想国,是人类智慧的第一个伟大蓝图,整个西方哲学基本都是围绕柏拉图而展开。他是人类智慧的伟大导师,他的洞穴理论直插人心,让人反省。康德的理想社会过于纯粹,黑格尔的理想世界过于绝对。柏拉图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启示。我们认为,哲学是因为有了深刻的感悟而建构一个理想世界或纯粹的世界、逻辑的世界抑或神的世界。把感悟理论化系统化绝对化就是建构哲学的过程。现代哲学重分析、解释与解构,建立了以量子力学为基础的现代哲学观念,传统哲学已经终结,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赞成霍金的观点,哲学已死。但哲学对时代的问题给出自己的理论,如康德哲学提出了人是目的的伟大蓝图,康德的三大批判就建立了纯粹抽象的理想世界。哲学提供时代的理念与精神,叔本华、尼采、狄尔泰、柏格森和胡塞尔、海德格尔、萨特、德里达等哲学家都提出了具有时代精神的理念。哲学渗透到各门学科中去是一种趋势,尤其是法国的现代哲学家。如福柯与德勒兹。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哲学无法证明其真伪,只能沉默不语。但是,哲学不只是科学,依然有信仰的成分。哲学的使命,是固守传统,还是开拓创新;回归哲学的原初,爱智慧是一个可以大大拓展的概念。哲学也不只是逻辑,否则哲学就死亡了。霍金就是这样认为的。因此,卡西尔的人是使用符号的动物,是会使用和创造符号的动物。这是当今哲学的发展趋势。提升了人的素质,从劳动、意识、理性到使用符号,标志着人的本质特征是文化动物。然后再逐步进化成超人,实现尼采的理想。生命与文化的双重奏,柏克森与卡西尔的融合,海德格尔与维特根斯坦的融合。这是好的哲学命题,期待天才。哲学始于对绝对的追求与证明,又终结于对绝对的怀疑悬置与抛弃。哲学始于对个体的排斥,又重生于对个体生命的研究。始于自然之道、人是目的和绝对理念,重生于人之本源、人的文化和自由超越。哲学证明绝对无限,艺术显现绝对无限。从自由的角度看,感性之花是艺术体验的自由,哲学之花是思维逻辑的自由,心灵之花是精神信仰的自由。相信与信仰既源于对生命有限的恐惧,也源于灵魂的寄托与滋养,更源于对生命与世界的感悟与直觉。对于科学与理性的迷信,放不下自己,会丧失信仰的力量。艺术、哲学和信仰都是人的创造,为何要厚此薄彼呢。

       哲学是逻辑的分析与建构,海德格尔的逻辑分析精细深刻;维特根斯坦则建构了语言的游戏规则,建立人文科学的意义。但却终止了哲学的发展。哲学是对不可能的绝对或上帝献出自己的智慧。哲学是人类的自我突破,也是人类的自我救赎。哲学、艺术与宗教都是人的精神家园。纯粹理性的理想王国、情理交融的感性艺术、源于相信的信仰世界、加上探索求证的科学知识,构成了这个多维文化空间的地球;一切源于意志欲望以及相互制约的社会体系的动态平衡,文化就是两者互动的产物。叔本华认为,具有最高思想能力的人的特征是,他们对事物的判断都是直接、明确的。因此,每个真正独立思考的人,在精神领域内全然是位君主。我们认为,在做君主之前,必须做真正思想家的学生。真正的独立思考,取决于一个人的追求与理想,取决于你自己的深刻感悟,取决于你的知识结构与哲学素养。自我与上帝是不断融合的过程;你可以独树一帜,但你却不是上帝。哲学就是激励你在认识自我建构自我的过程中认识世界,也是建构与解构的不断重复,也是分析与综合的不断融合,更是认识与反思的不断探索。呼唤哲学复兴,也许徒劳无功。但中国必须经历哲学的洗礼,必须经历灵魂的净化与升华。哲学与信仰依然可以焕发现实的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