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2章——27薛涛《送友人》

 乐水无涯 2019-12-08

​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薛涛《送友人》)

    ——扫眉才女,落寞一生

《送友人》

薛涛

水国蒹葭夜有霜,

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

离梦杳如关塞长。

    薛涛(约公元768~832年),唐代女诗人,字洪度。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因父亲薛郧做官而来到蜀地,父亲死后薛涛居于成都。居成都时,成都的最高地方军政长官剑南西川节度使前后更换十一届,大多与薛涛有诗文往来。韦皋任节度使时,拟奏请唐德宗授薛涛以秘书省校书郎官衔,但因格于旧例,未能实现,但人们却称之为“女校书”。曾居浣花溪(今有浣花溪公园)上,制作桃红色小笺写诗,后人仿制,称“薛涛笺”。

    女诗人幼年随父亲流寓成都,父亲死后,家庭十分贫困,十六岁堕入乐籍,脱乐籍后终身未嫁,后定居浣花溪。据《名媛诗归》说:“涛八九岁知音律,其父一日坐庭中,指井梧示之曰:‘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令涛续之,即应声曰‘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父愀然久之。”父亲听了之后,非常惊讶于女儿的才华,但更觉得这是不祥之兆,“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这不是典型的交际花的暗语吗,虽然当时没有这个说法,父亲作为最亲近的人,也怕女儿沦为迎来送往的风尘女子,冥冥之中的一点担心而已吧。然而,造化弄人,世事难料。父亲薛郧因亏空钱粮,抑郁而终,她则受牵连被没入乐籍,成为官妓。薛涛十六岁时,诗名已遐迩皆闻,更因其颇具姿色,通音律,善辩慧,工诗赋,迫于生计,薛涛堕入乐籍(卖艺不卖身,类似现代文工团的演员,不过那时地位比较低下),在当时颇具名气。

    唐德宗贞元年间,著名将领韦皋被朝廷任命为四川节度使,镇守巴蜀之地。新官到任,又是长官,自然免不了隆重的欢迎仪式。在一次宴会上,薛涛作为侍宴乐工与韦皋第一次碰面。蜀中官员贴近韦皋说道:“这就是薛涛,色艺俱佳,尤善诗文,大人可当面考她一考”。韦皋哈哈一笑,对薛涛说:“听闻你善长诗书,今日可否当众赋诗,也一展你的才华丰姿。”薛涛忙自谦道:“贱女才浅学疏,既无高门就读,又无名师点拨,在众位大人面前实不敢卖弄,不过大人如若不弃,我愿试上一试,请大人命题吧。”此时庭前正有一株盛开的牡丹,韦皋说:“就以此牡丹为题吧。”薛涛略作沉吟,而后轻挽素袖,轻舞玉手,铺纸润笔,一首咏“牡丹”一挥而就:

    去春零落暮春时,泪湿红笺怨别离。常恐便同巫峡散,因时重有武陵期。

    传情每向馨香的,不悟还应彼此知。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

诗人写牡丹从去年暮春的牡丹开篇,去年春天,牡丹花开得特别热闹,但暮春的来临依然凋零了牡丹花的热情。牡丹花的花期究竟敌不过暮春的到来。只一个“怨”字,把离情说得令人心痛。后一句“因何重有武陵期”用武陵渔人发现桃花源及传说中的刘晨、阮肇遇仙女的故事来说看到牡丹二度重开的欣喜。末一句“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诗人爱牡丹之深,在相会的短暂欢愉过后平静下来,再默默无语显然不够。就想在栏边安枕席,倚着枕头,沐着清幽的月光,叙相思之苦,中间一个闲字表达诗人在相聚后的恬淡、怡然。来日方长,再苦的别离也已熬到头了,以后的日子就是长相厮守,其中“闲”字包含无限惬意。薛涛边书边诵,吟咏一停,在场的文人雅士无不拍手叫绝。韦皋虽是一员武将,但也颇通文墨,深深地被女诗人的才气和处境所打动。于是就将薛涛留在了幕府之内。

    韦皋对薛涛相待甚厚,给予了非常好的照顾,所以在这段时间里,薛涛的琴棋书画、诗词歌赋都有长足的进步。韦皋也因为得到薛涛这位才貌双全的名妓而颇为得意。一次,身为太子校书的刘禹锡到成都来谒访杜甫草堂,刘禹锡对薛涛的诗才已有耳闻,特别是见到她的《牡丹》诗之后,更是见之若渴,特地到韦皋府上拜访,求一睹薛涛之芳容。薛涛也久慕刘禹锡的诗名,且这次刘禹锡又是过路,不能久留,更增加了薛刘之间的惋惜之情,于是薛涛在宴会上当即赋“七律”一首,这就是本文开篇提及的《送友人》。

    “蒹蒹苍苍,白露为霜”,在这“悲哉秋之为光”的季节,相迎却又是送别难得相见的友人,当是格外难堪。蒹葭与山色共苍苍的景象,令人凛然生寒。《诗经·蒹葭》中那种友人远去思而不见的意境,隐喻其间。“千里自今夕”使人联想到“千里佳期一夕休”、“隔千里兮共明月”等名句,表现出相思情意的深邃与执著。“关塞”之“长”,使“梦”都难以度越,更何况“离梦杳如(杳如黄鹤)”了,江相聚又离别之情推向更高之巅……当时刘禹锡读后,不由得为之扶案称妙:“薛校书实为一代才女,今得相会真是三生有幸。”

    薛涛的才华惊艳古今,但是个人的幸福却没有因才华出众而有丝毫改变,也许自她没入乐籍那一天就注定了她一生的落寞孤苦。当然她的情感生活也不是古井无波,这里不得不提到我们的大诗人元稹。薛涛与元稹算是一见钟情。当时薛涛三十八岁,而元稹小薛涛十一岁。当时薛涛在诗坛已有盛名,令元稹十分仰慕,只恨无缘一面。直到元和四年(公元809年)元稹任监察御史,奉使按察两川,才有机会托人与薛涛相识。三十八岁的薛涛,成熟且有魅力,才情俱备,虽不复当年那样花样貌美,但也风韵犹存,深深地吸引了亡妻的元稹。二人一见如故,共同赋诗吟词,好不惬意。已近不惑之年的薛涛,对迎来送往的诗妓生涯早已颇感厌倦,见到元稹,即有托身相许之意。她还作过一首诗《池上双鸟》:“双栖绿池上,朝暮共飞还;更忙将趋日,同心莲叶间。”表达了她追求真情挚爱愿与元稹双宿双飞的愿望。然而此一段缠绵缱绻的情感,却因数月后元稹离蜀返京,从此天涯两分而告终。薛涛在《赠远》诗中是这样描绘的:“知君未转秦关骑,日照千门掩袖啼。闺阁不知戎马事,月高还上望夫楼。”大约两人分手之际,元稹曾答应过了却公事之后,会再来成都与薛涛团聚。但世事难测,实际情形并不如约定的那样,元稹后来仕途坎坷,官无定所,在后来频繁的调动之中,原本比薛涛年轻的元稹,自然不能坚守爱情,加之唐代官吏与妓女交往并无禁令,元之移情别恋,也就在所难免。尽管分手之后,两人也还保持文墨往来,但元稹似乎只是应付,并非如当日之信誓旦旦了。薛涛只有远望长安,掩袖悲叹,像所有盼望丈夫归来的妻子,在月缺月圆的时候,登楼寄托一份怀旧的哀思。两人也许算得一段佳话;但从薛涛个人的角度来说,却是一幕遥远凄清的回忆。最终,元稹52岁时,在武昌得病暴亡。第二年,终身未嫁的薛涛也跟着郁郁而终,终身未嫁,时年64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