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火神派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加味治疗虚损医案案例

 踏遍青山的中医 2019-12-08

李某,女,48岁。患头痛、眩晕约10年。1971年3月逐渐加重,经常昏倒,头晕如天旋地转,头项及四肢僵直,俯仰伸屈不利,身觉麻木,一年中有半载卧床不起。某军医院诊为“脑血管硬化”及“梅尼埃综合征”。1974年11月就诊:

卧床不起,神志不清,心悸气喘,呼吸困难,头剧痛频繁,自觉似铁箍紧束,昏眩甚则如天地旋游。头项强硬,手足厥冷,全身水肿,不欲食,只略进少许流质。两手麻木,感觉迟钝,小便短少,大便先秘后溏。经期紊乱,每月3~4次,色黯黑,血块甚多。面色苍白,眼胞双颧水肿,眼圈乌黑,舌质暗淡,苔白滑浊腻,脉微细。此证属太少二阴脾肾阳虚日甚,已成虚劳。法宜调阴阳,利气化,逐水饮,以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

桂枝10 g,生姜60 g,甘草、大枣各30 g,麻黄10 g,细辛6 g,炙附子60 g(久煎),3剂。

1.png-sy

二诊:神志渐清,头剧痛减,可半卧于床,原方再服8剂。

三诊:身肿、手麻稍有好转,神志已清;仍头痛眩晕,肢体尚觉沉重,稍动则气喘心累。苔腻稍减,病有转机,唯阳气虚弱,阴寒凝滞已深。方药虽对证,力嫌不足,原方附子加重至120 g;另加干姜、炮姜各60 g,以增强温经散寒、祛脏腑痼冷之效。连10剂,头痛、眩晕著减,可起床稍事活动。原方附子减至60 g,去干姜、生姜,再服10剂。

四诊:头痛止,轻度眩晕。活动稍久,略有心悸气喘。水肿已不明显,头项及四肢强直感消失,四肢渐温,食纳增加,诸症显著好转。但痼疾日久,脾肾阳虚已甚,须进而温中健脾,扶阳补肾,兼顾阴阳,拟理中汤加味缓服:

党参、干姜各30 g,炒白术、炙甘草各20 g,炙附子60 g(久煎),茯苓20 g,菟丝子30 g,枸杞子20 g,鹿角胶(烊)、龟甲胶各30 g(烊),肉桂12 g(研末,冲服)。服上方月余病愈。(范中林治案)

原按:此例迁延日久,病情复杂,酿致沉疴,而出现多种衰弱证候,故病属虚劳。按六经辨证,其手足厥冷,心悸神靡,食不下而自利,舌淡苔白,实为太阴、少阴同病,一派阴气弥漫。《金匮要略》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方,原主“气分,心下坚…水饮所作”。尤怡注:“气分者,谓寒气乘阳气之虚而病于气也。”今变通用于本例,以寒气乘阳之虚而病于气之理,温养营卫,行阳化气,助阳化饮,发散寒邪,诸症迎刃而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