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文献,学病理-Merkel细胞癌 (一)

 binho900 2019-12-09

引言

Merkel细胞癌是原发于皮肤的神经内分泌癌。统计学分析表明,Merkel细胞癌的5年疾病特异生存率为30-64%,而病变局限者这一数值可超过90%;IV期的Merkel细胞癌中位生存时间仅为6个月。56%的Merkel细胞癌患者在活检时临床会认为是良性病变,因此病理准确、及时的诊断出该病,具有重要意义。

推荐阅读

外科医师、肿瘤科医师、皮肤科医师、病理医师、病理技术员、规培学员、在校医学生、患者、健康人群。 


Merkel细胞癌是皮肤原发的神经内分泌癌,由于该肿瘤转移、复发及致死的风险较高,因此病理准确、及时的诊断出该病具有重要意义。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Memorial Sloan-Kettering Cancer Center)病理专家Pulitzer曾在《Surgical Pathology Clinics》杂志专门发表文章介绍了该肿瘤,为帮助大家更好的掌握该病,我们选择其中要点为大家编译介绍如下。

一. 概述及临床表现

Merkel细胞癌主要发生于年龄较大的白人,男性多见。患者年龄范围较广,40岁至百岁之间均有报道,年龄中位数65-70岁。最常受累的部位为日光暴露处,如头颈部、肢体。

从临床及病理学特征来说,该肿瘤可分为两组:一组为Merkel细胞多瘤病毒(Merkel cell polyomavirus,MCV)阳性、形态学单一、CK20阳性,另一组为MCV阴性而形态学具有异质性。最多见为第一组,约占所有病例的80%,患者年龄稍轻,且四肢及头颈部发生比例近似,有时可见于臀部或其他非日光照射部位。这组病变多(>45%)表现为肉色至紫色,呈凸起的结节状,临床常考虑为良性,如囊肿、丘疹、皮肤纤维瘤、脂肪瘤及淋巴瘤等;约10%会考虑为皮肤癌。第二组患者则多表现为头颈部日光照射伤害所致肿瘤,临床多诊断为恶性(58%),仅15%会考虑为良性。临床常表现为上覆痂皮,周围具有日光性角化、晒斑、毛细血管扩张等。除上述两组患者外,还有少数患者会表现为淋巴结肿大,经活检证实为皮肤原发灶未明的转移性Merkel细胞癌。

二.镜下特点

Merkel细胞癌的典型表现为蓝染的小圆细胞肿瘤,染色质呈胡椒盐样。大部分情况下,肿瘤细胞相对均一,细胞核圆形至卵圆形,染色质分布均匀,无明显核仁,核膜清晰,胞质稀少,可见大量核分裂及核碎片。细胞较小时可出现核铸型及挤压人工假象。组织学检查应注意:有无伴随其他类型肿瘤(如鳞状细胞癌,高达15%的病例可出现;或基底细胞癌),是否有上皮受累(即肿瘤细胞位于表皮内)或皮肤附属器受累,肿瘤组织形态(周边是浸润性、还是界清结节样),细胞大小(小、中等、较大)及细胞形态。

 1. Merkel细胞癌一例,低倍观表现为真皮内结节状肿瘤。

 2. Merkel细胞癌的细胞学特征,胞质稀少,细胞核圆形、染色质胡椒盐样,核仁不明显。

 3. 混有其他肿瘤的Merkel细胞癌,本例即可见两种形态细胞:一种为小细胞成分,细胞核圆形,伴挤压人工假象;另一种为上皮样形态,其中可见较大的鳞状、角化细胞。

 4. Merkel细胞癌(肿瘤主体位于图中左下角),在上方表皮内呈Paget样浸润。

低倍镜下肿瘤主要位于真皮内,表现为一个或多个结节,也可累及深部皮下组织,肿瘤周围淋巴管内常见微小瘤栓。

5. Merkel细胞癌,真皮深部扩张的淋巴管内可见瘤栓。

大部分Merkel细胞癌会表达细胞角蛋白,最具特征性的是95%的病例会出现CK20或Cam5.2的核旁阳性和/或胞质阳性;也可表达神经内分泌标记,最常见为Syn、CgA、CD56、NF。TTF-1及CDX-2阴性。据报道,约60%的Merkel细胞癌会表达p63,且可能与总生存时间更短、疾病特异性生存率更低有关。CK7一般阴性,但偶有病例报道称阳性。

6. Merkel细胞癌免疫组化检测CK20,阳性结果不一,可为斑片状阳性,也可弥漫性核旁逗点状阳性,部分细胞则为细胞膜阳性。

免疫组化中约55%至90%的病例MCV阳性。MCV阴性病例中NF也多为阴性,这些病例在CK20阴性Merkel细胞癌中更多见,且会独特的表现毛囊干细胞(follicular stem cell)标记、p53阳性比例更高。

7. Merkel细胞癌免疫组化检测MCV,肿瘤细胞核弥漫阳性表达。

三.预后

Merkel细胞癌的疾病特异性生存率很难确定,因为该病绝大部分发生于年龄较大患者。50-76%的Merkel细胞癌表现为皮肤的局灶病变,由于患者主要为60-80岁患者,因此大部分预期寿命与无病患者相同。Merkel细胞癌常见复发,完整切除者也有部分会出现复发,甚至切缘距离大于2.5cm时也会有患者复发。局部淋巴结转移常早期出现,且可远处转移,如肝、骨、肺、脑、远处淋巴结。如病变累及非皮肤的部位时,则半数以上会出现死亡。

相关研究虽病例数量较少,但也可证实病变分期对于预后影响显著:5年生存率在I期患者为69%,病变局限时为64%,局部淋巴结转移时为39%,远处转移时为18%。最近纳入更多病例数量的研究表明,病理证实淋巴结阴性、病变局限于皮肤而无深部结构受累时5年生存率54-63.8%,而有深部结构受累(如筋膜、骨骼肌、软骨、骨)和/或临床检查淋巴结阳性或前哨淋巴结检查阳性时,5年生存率降至26-40.3%。原发肿瘤的大小,仍以2cm作为预后判定的阈值。I期(<2cm)及II期患者镜下淋巴结检查,可以更明确的对5年生存率做出预测。未见皮肤原发灶、但淋巴结有转移的患者似乎预后更好,应单独考虑。

其他影响Merkel细胞癌患者预后的指标有:是否伴有其他的病变(如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是否有影响免疫的相关情况(如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淋巴瘤、移植后相关免疫抑制等)。随着研究的深入,相信免疫状态、MCV是否阳性、分子或形态等指标均会纳入预后评估中。

(未完待续~)

参考文献

Merkel Cell Carcinoma[J].Surgical pathology clinics,2017,10(2):399-408.

DOI:10.1016/j.path.2017.01.013

【版权声明】本文不允许转载,欢迎转发朋友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