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第一篇《上古天真论》记载了黄帝对于生命的第一个问题——古今健康长寿的重大差异究竟是什么原因?是时代不同了,还是养生之道失传了?是天道的原因,还是人道的原因? 对于这个问题一般的人都会怪罪于外在的条件,认为肯定是现代社会已经与以前大不相同了。实际上世道有没有变呢?岐伯的回答是世道并没有变,天道也没有变,而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变化了,生活习惯变了,生活方式变了。 实际上《黄帝内经》整本书就是往内观看我们的五脏六腑,观看我们的气血怎么流动,然后内炼。通过调整气血、调整经络、调整脏腑来达到健康,达到长寿。所以内求实际上是为我们指出了正确认识生命的一种方法、一种道路。这种方法跟现代医学的方法是不同的,现代医学是靠仪器、靠化验、靠解剖来内求。中医则是靠内观、靠体悟、靠直觉来内求。 在《黄帝内经》中,生命物质起源于精;生命能量有赖于气;生命活力表现为神。精气神,为人之元气,整个生命活动,全赖于“元气”,元气禀赋于先天而滋养于后天,是人体能量的源泉,与不同的脏器结合就产生不同的功用。所以元气虚弱,就会使人体的各个功能处于低迷抑制状态,也就构成了疾病的根本原因。人之初元气来自于父母之精,出生以后,主要来自于饮食水谷精微的滋养和补充,同时还要借助睡眠中阴阳交替之和,自然界的清气吐纳之和(氧气),而水谷精微的滋养和补充主要依赖于五脏六腑功能之和。 这些运化而成的气和血,在经络中循环,经过人体的脏腑、体表以及全身各部的通道,而经络就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 另外,《黄帝内经》告诉我们,人类作为自然的产物,养生要符合自然规律,要守天时。违背自然规律就会造成五脏六腑的失衡以及经络的堵塞,在一个顺应自然的环境中,调理身心平衡就可以达到养生的目的。 守天时、补元气、通经络、清三浊、保持五脏六腑的平衡,是一个人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五要素,是人体健康的基础设施。哪一个方面出问题都会影响健康。这是《黄帝内经》给与我们养生的明确方向。 ——选自杜铭《看图学养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