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伤寒】背诵条文第28条

 ll无为 2019-12-09

编者按

“中医世家网”邀请“姚院长”先生为所有希望学习《伤寒论》的读者详解伤寒论条文,每天一条。我们在此转载分享,欢迎大家加入学习微信群,扫文末二维码入群。

背诵条文第28条: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汤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又是争议条文)

这条不是个桂枝汤证,但是他以为是,所以用了桂枝汤。为什么以为是呢,因为他有头项强痛,翕翕发热,看到这症状,就以为是了,然后喝了无效。

这里没有说这是太阳病,也没有说恶寒或者恶风,就当他没有,也没提到脉浮,前面条文有说:太阳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还有说: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他这里没提啬啬恶寒,淅淅恶风,所以他其实不是个桂枝汤证。

或下之,这个人为什么会想到要用下法呢,因为有个心下满微痛,翕翕发热,他可能以为是胃气不和,来点承气汤类的。

现在有症状就是“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他用个“仍”,表示原来就有这些症状,现在还是没解除。

头项强痛+无汗,这种是运化水湿的功能失常了,水停在体内,头和颈部这位置容易感受到肌肉紧张痛。话说这里无汗,如果是个太阳病,也不会用桂枝汤啊,要发汗也应该来点麻黄才是。翕翕发热这是阳气闭郁在内了,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透点热出来。水液代谢失常,所以小便也不利了。心下满微痛,这种是胃有点胀痛,心下就是胃,不是胸满,要是胸满就去芍药了。干嘛胃胀痛,这不是食物堵了,是气滞了。

这个已经不是个表证了,就不用汗法了,运化水湿的主要是脾,我们按健脾祛湿来治,他后面药方那里有写,小便利则愈。所以不用桂枝了,加了茯苓白术,来健脾,利尿。这两个药都有利尿功能的。

他这是跟着桂枝汤讲的,而且是有人前面用了桂枝汤,所以就用桂枝汤来改,像大枣跟这有关系吗?没什么关系,如果抛开先入为主的桂枝汤观念,不一定会用上。

争议性的去桂枝还是去芍药,我觉得就是去桂枝,这不要当个表证治,就不纠结是不是去桂枝了。

但是不管是去桂枝还是去芍药,好像都有治愈的案例,所以才会争,用逆向思维看,说明这两个都是无伤大雅的配角,现在能健脾利尿的茯苓白术才是主角。


附子补充==》
个人认为是去芍药加白术茯苓,因为桂枝是用来解表的,芍药为阴药,收敛固涩之品,与解表不符合,老师们,请高见。

胡希恕(《胡希恕讲伤寒论》)==》
《医宗金鉴》将其改为“桂枝去芍加茯苓白术汤方”。因为“头项强痛,翕翕发热”说明表还未解,需要用桂枝。

“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说明气上冲,使小便不往下行,因此利尿药里常有桂枝。

这个本来是个中风证,因为小便不利,影响汗不出,导致气上冲得厉害,所以“心下满,微痛”。

这个方子是桂枝汤去芍药加白术、茯苓。白术、茯苓都是利小便的用药,区别如下:

  • 白术性温,是利尿的药物,它健胃的作用多,但健胃的作用限制于胃有停水。如果一个人小便不利,但胃没有停水,反而上边还有热,白术这个药是不能用的,猪苓汤就没有用白术。

  • 茯苓性平,也是治胃有停水,利小便很有力量。在利尿中,治疗神经官能症的机会比较多,如心跳、烦躁、失眠等。

》》编者注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方
芍药
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切)、白术、茯苓各三两,大枣十二枚(擘)

上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小便利则愈。本云桂枝汤,今去桂枝,加茯苓、白术。

来源:“中医世家”公众号(ID:zysjcomcn)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