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爆竹声中一岁除】没有爆竹的新年,依然要幸福

 江山携手 2019-12-09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今年开始,上海外环线以内禁放烟花爆竹,大家果然都是良民,十分模范地遵纪守法。彻夜静悄悄的,往年守岁到半夜时候,响彻云霄的鞭炮声没有响起,许多睡眠不好的人,也放心大胆、舒舒服服睡了一个好觉——昨天的春晚,大家都说是加长的“新闻联播”,估计看完的比往年更少。今天早晨起来,阳光灿烂,上海空气也很好。移风易俗,在一个时刻要为空气爆表而发愁的大都市里显得很为迫切。


但是,“爆竹声中一岁除”。除旧迎新,没有爆竹,还真又少了一点年味,而年味本来就不多了。农村生活过的人都知道,竹子油分重,是很好的柴火。但是它是空心的,一节一节的。如果不剖开,里面是密闭的,遇火一烧,里面空气膨胀,形成高压,快要烧穿的时候,“砰”的一声炸开,轻则火灰裹着火星四溅,重则把锅底炸裂。这就叫“爆竹”。真正大自然的产物。

隋唐发明火药后,人们很快学会用火药做成了人工爆竹,就是鞭和炮。鞭炮制作不复杂,用纸把火药一层层卷得很严实,两头用黄土堵死,从火药里安放一根引线,引线一端露在外面。点燃引线,引燃火药,把纸炸开,产生响声。我们老家皖西山区,把小的爆竹叫“鞭”,把大的爆竹叫“炮”。过年,每家每户都要买几挂大鞭,至少超过一千响,现在五千响、一万响也很常见。大年初一,老宅子的各家招呼着一起出来,拿出各家各户最长的大鞭,迎接新年。大人把鞭炮绕在竹竿上,或者晒衣服的竹架上,点好后,快走两步跑开,鞭炮声密集而响亮。常常是一家连着一家,前面燃到快结束了,后面一家点上。农村里聚族而居,一个老宅子住几户,乃至几十户。不同宅子放的时间不一样,山冈起伏,看不到宅子,但声响完全听得出。鞭炮声此起彼伏,谁放得多,谁放得少,竟有互相比较的意思。

  

除了大鞭,更多是小鞭。大小,指的是串在一起的鞭的个数,究竟以多少来划分,并没有固定的数字。小鞭,一般百把响,所以也叫“百子鞭”。春节第一次放鸡鸭出来,第一次开猪圈的门,都要放一挂小鞭。小孩子常常在口袋里揣上小鞭,拆开来,一个个地放。走家串户,主人家常常塞一挂小鞭。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得到,这就看小孩子乖巧不乖巧,嘴巴甜不甜,还有父母亲的人缘好不好了。谁口袋里的鞭多,谁就很自豪地接受小伙伴们的羡慕嫉妒恨。

鞭炮炸开后,一地的红纸屑。孩子们就在里找没响的鞭炮,通常是引线烧没了,但没有炸,捡起来,拗断,把中间的黑色火药集中在一起,用火柴点着,刺啦,一阵蓝色火焰,几公分高,很好玩。大人看到,总是黑着脸制止,怕伤了眼睛。有调皮的小孩子把鞭塞进纸烟里面,把烟丝塞好,诡笑着递给大人。如果没有识破就中招了,抽着抽着,砰的一下,吓一跳,好在小鞭的威力小,不会有实际的风险。

(散装的小鞭)

鞭比较单一,就是长短之分。炮的花样多一些。宛若婴儿手腕粗的圆柱体,站稳在空地上,点燃,迅速跑开,真有震耳欲聋的感觉。有一种双响,点燃后在地面响一声,飞到空中后完全炸开,又响一声,有一种春雷震天的感觉。还有拉炮和摔炮,拉炮两头一根线,猛的一拉,炸开了;摔炮,使劲往地上一摔,炸响。拉炮和摔炮通常比鞭大不了多少,比“炮”要小许多。

改革开放后,有了烟火。小孩子可以玩的烟火,虽然绚丽,但缺点是声响小很多,也比较贵。所以代替不了鞭炮。“爆竹声中一岁除”,声音是很关键的。

(新年穿新衣,放鞭炮)

  “桃枝堪辟恶,爆竹好惊眠”,爆竹是中国新年的传统,山坳村头随时响起的爆竹声,时刻提醒着新年。

如果怀念新年的鞭炮声,不妨回到小城市,回到农村。虽然青山绿水,加上民乡俗,都在离我们远去,但是心情可以自己调节,多出去走走吧。幸福要自己去创造,幸福的感觉要自己去寻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