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式太极拳之“三劲”

 见素抱朴780 2019-12-09

练吴式太极拳讲究用意不用力,是指不用拙力,但暗劲或闷劲不能丢。所谓暗劲闷劲就是意念劲,具体指“三劲”,也就是行拳时在意念支配下,保持掤劲、根劲、腰劲永远不丢失。

什么是掤劲?掤劲就是练太极拳时的张力。下盘,行拳有如骑水牛,裆要撑圆,两腿如夹住牛背,也就是说裆内有合劲;上盘,行拳无人似有人,也可形像地比喻抱着孩子挤车,我们抱着自己孩子挤车,出于母爱父爱,我们的手臂会自然膨起一种张力,来保护孩子,生怕别人把自己怀中的孩子挤着。但是,这种张力又要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如果张力太大,一是挤了别人,二是怀中的孩子也易掉下去。这种拓又含地保护自己孩子的张力,就是掤劲。

什么是根劲?根劲就是练太极拳的母劲来源。挤车抱孩子,要想不让怀中的孩子被人挤着,除手臂有掤劲保护外,身体还要站稳,要身稳必须两脚稳,脚稳要求暗劲扎地,而且两脚劲要随人挤动而相互转移。这与太极行拳相同,练太极拳要求下盘沉稳,八面支撑,同时要随招势需要,脚下的暗劲要虚实转换,偏沉则灵,双重则滞。练太极拳要培根,就好比一棵树,根深才会叶茂,才能抗住大风的催击。练太极拳立身中正,下盘沉稳,是脚劲扎地的表现,脚下不乱动,根节则明,打出的拳才显劲道。《拳论》讲:力发之于足,行之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太极拳的母劲根源在脚,行拳时脚应该时刻要舒展吸地,但涌泉穴要空。脚扎地给大地作用力,落地生根,而大地会给脚一个反作用力,便是行拳发力的本源。前面所说的掤劲,其劲源就在于根劲的节节贯穿而来。

什么是腰劲?腰劲是行拳中的腰胯带动力。拳论曰:其根在脚,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这说明腰胯劲连接身体上掤劲和下根劲,起着枢纽的作用。如何发挥好这个枢纽作用,跟丹田内气带动有关。练对太极拳,腰腹丹田处就会有一个内气充足的球体,像一个大轴承,丹田内转,内气催行,助腰胯转动更有劲。要更好的体现腰胯带动力,就要以腰身带臂,拳谚有“水流船不走”之说。假如我们腰身是水,那么手臂则如船,行拳尽量用腰胯带动,充分体现脊柱行拳的意境。

总之,练吴式太极拳要突出重点,一定要抓住掤劲、根劲和腰劲去练。只有不丢掤劲,拳架才漂亮,防身才能招架。只有根劲不失,功夫才能日渐上身。只有用好腰劲,才能发挥枢纽作用,确保根劲运达末梢,使掤劲不丢。

吴式太极拳之“三劲”

丹东颖国太极学堂张颖国

2019.12.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