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易要天地人和,老子却说天道无亲

 知常不病 2019-12-27

人生于天地之间,上奉天苍,下履地黄,在天地之间休养生息。俯仰之间,上望日月星辰风云雨,下视丘泽河川草木岗。再看我中华民族,从蛮荒到文明,用勤劳开天辟地斗寒暑,也用智慧尊天贵地敬鬼神。

由远古至今朝,天地人一直是我们这个古老民族永恒的话题。

易要天地人和,老子却说天道无亲

立天之道曰阴阳,立地之道曰柔刚。阴阳莫测,天道易变;刚柔相济,地道易简。

所以天是变化无穷尽,天不变则生机无;所以地是稳固无疆广,地不固则万物覆。

乾高坤远,上下四方,生死不由人,动由天定,静由地主。天地有人,如人腹内有心。人为万物之灵,人心亦与天地万物交感相通。

易要天地人和,老子却说天道无亲

人心即感天之易变,感应苍天变化万千;也知地之易简,知晓大地简复有常。

所以天地立人重在心。人心交互感易一一就是交易。这交易的人心使人无时无刻都在感知、认识、权衡、判断之中。

老子有言: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所以人要从天地之中取法,人心更要依道顺德而用才正确。

易要天地人和,老子却说天道无亲

《易》云: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

告诉人们:天空高高在上,而大地在人的脚下,乾坤所代表的天地的位置就确定了。高高在上的和在人脚下的罗列出来,高上与卑下的事物的地位就排定了。运动与静止有了规律,阳刚和阴柔就明确分开了。

易要天地人和,老子却说天道无亲

又云: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

告诉人们:各种事情根据类别而聚集,万物根据类别而分为不同的群体,吉祥与凶险也就产生了。在天上的日月星辰呈现出它们的形象,在地上的山泽草木呈现出它们的形态,世间万事万物的变化就体现出来了。

易要天地人和,老子却说天道无亲

再云: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

告诉人们:日月不停的运转交替,形成了有寒冷有暑热的季节变化。效法天道的成为男子,效法地道的成为女子。天道主管一切生机乃至原始契机,地道发挥作用而孕育万物生成。

易要天地人和,老子却说天道无亲

还云: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

告诉人们:天道凭借变化来主管一切,地道凭借简化而成就一切。通过认识变化规律使人更容易掌握规律,通过简化遵从的表现方式使人更容易把握遵从。学习天道规律就会得到天助,学习地道遵从就能得到成功。

所以,人在天地间最有效、最有利、最有用的灵犀心性就是要与天地之道相和,这就是“天地人和”。

易要天地人和,老子却说天道无亲

旬子说: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舍其所以参,而愿其所参,则惑矣。

告诉人们:天有天时,地有地利,人有人治,这说明人有自主可与天地并立。舍弃自身能够独立的自主权,而甘心情愿地任由天地摆布,那就错了。

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告诉人们:天自有其演进的规律,并不会因为尧帝贤明就多待一会儿,也不会因为桀纣暴虐而突然失控。

由此可知,天有天道,地有地道,人有人道。但天道在上,地道在下,人不法上下就会始乱终弃。因此老子指明,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

所以老子还有言:“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易要天地人和,老子却说天道无亲

正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天道是刚健有力的,人就要像天那样,努力向上,不断进取,永不停息;而地道是宽厚包容的,人就要向大地学习,有着无与伦比的承载育化能力。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也最终成为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写照。

总之,天道无亲,天地也不仁,人只有问天地取法且不与天地争高下,才会天地人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