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习质量评价:SOLO分类理论,可观察的学习成果结构》学习笔记之

 太行森林 2019-12-09

      SOLO分类理论是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有阶段性,从低到高依次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不同的阶段之间有质的飞跃。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

       然而,实践证明皮亚杰的理论仅仅是一个天才的假设,真正的儿童心理要比这一理论复杂得多。在皮亚杰的理论基础上,香港大学教育心理学彼格斯(John  B.Biggs)教授首创了SOLO分类评价理论,彼格斯认为,一个人回答某个问题所表现出来的思维结构,与这个人的总体的认知结构是没有直接关联的。一个人的总体认知结构是一个纯理论性的概念,是不可检测的,彼格斯称之为假设的认知结构(hypothetical   cognitive  setructure),英文的缩写为HCS。而一个人回答某个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思维结构却是可以检测的,彼格斯称之为“可观察的学习成果结构”(structure  of  the  observed  learning  outcome),英文的缩写为SOLO。因此,尽管很难根据皮亚杰的分类法认定学生处于哪一个发展阶段,但却可以判断学生在回答某一具体问题时的思维结构处一哪一个层次。

      SOLO分类评价理论是一种学生学业评价方法,是一种以等级描述为特征的质性评价方法。这种理论不仅有完整的体系,而且有坚实的实践基础。彼格斯和他的同事在澳大利亚和香港做过大量的实验,使该理论与历史、地理、数学、英语等学科的评价结合起来,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因此,SOLO分类理论成为了中国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学习学习评价的理论基础,被专家应用于新课程改革,制定了2017版新课标中思维结构评价体系,这将影响新高考下学习的学习成绩如何评定。也为一线教师在教学改革中如何界定学生的思维结构处于哪一个层次和阶段提供了理论基础,对于教学改革具有革命性的意义,这也是我研读这一本书的目的。 

       

        彼格斯还认为,决定个体的认知水平的因素有两个,一是思维操作模式,由所利用元素(如语句、符号等)的性质和水平与思维操作的类型所确定;二是在某种思维操作模式下的反应结构的复杂性。基于这两点,彼格斯假设:不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当他们在学习新的知识时,认知的发展是有阶段的;不同的认知发展阶段之间,存在着认知水平上质的跃迁,即不可能以简单的量的积累来实现不同阶段之间的水平跃迁。通过对认知发展的思维操作模式的分析,彼格斯提出,可以从能力、思维操作、一致性与闭合、应答结构四个方面区分学生的回答的水平。彼格斯和科利斯与他们的团队分析了近两千名学生以开放式试题的回答,并按个体应用时所表现出的复杂性和层次变化特点,确认了五个不同的思维水平层次,即SOLO的五个层次。SOLO分类理论把个体认知发展的思维操作模式划分为四种方式:感知运动方式、直觉方式、具体思运方式、形式思运方式。每一种思维操作模式下的学习结果都分为五个水平,构成了螺旋式上升的水平层次。学生对某个问题的学习结果由低到高划分为五个层次:前结构(无结构)、单点结构、多点结构、关联结构和抽象拓展结构,具体含义如下:

1.前结构层次(prestructural):学生基本上无法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只提供了一些逻辑混乱、没有论据支撑的答案。

2.单点结构层次(unistructural):学生找到了一个解决问题的思路,但却就此收敛,单凭一点论据就跳到答案上去。

3.多点结构层次(multistructural):学生找到了多个解决问题的思路,但却未能把这些思路有机地整合起来。

4.关联结构层次(relational):学生找到了多个解决问题的思路,并且能够把这些思路结合起来思考。

5.抽象拓展层次(extended abstract):学生能够对问题进行抽象的概括,从理论的高度来分析问题,而且能够深化问题,使问题本身的意义得到拓展。

SOLO分类理论的基本特点可概括为以下:

 从上述分类法中我们首先可以看到,彼格斯提出的思维分类结构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层次类型,具体说来就是从点、线、面、立体、系统的发展过程,思维结构越复杂,思维能力的层次也就越高。其次,SOLO分类的焦点集中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质',而不是回答问题的'量'。虽然没有量的支撑,质是无从体现的,但针对'质'的评价与针对'量'的评价的确大有区别。例如,传统高考历史题目中的主观题评卷,我们就习惯于把答案细分为若干个采分点来打分,这基本上就是一种针对'量'的评价方法。SOLO评价不在乎学生答对了多少个与标准答案相近的字眼,更不在乎学生写出了多少字,只是力求从学生的回答中分析出他能够达到哪一思维层次。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重视学生地理学习过程中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思维表现可以人不同角度评价,其中之一就是对思维结构的评价。思维结构评价操作的关键点有:(1)提供给学生开放式问题,让学生回答问题的思维过程可见,形成学习结果;(2)使用结构化的评价方案,通过对学习结果的分层来判断学生思维发展状态;(3)教师可在后续的教学中针对存在的问题给予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指导。

例如:在城市地理学习中评价学生的思维结构

(1)设计需要学生回答的题目。如:用“手”比喻,哥本哈根由老城区(手掌)和五个向外延伸的新城区(手指)构成。为什么哥本哈根新城区会形成这种空间格局?注意:要在学生学习的基础上命题或提供必需的资料背景(略)

(2)参考思维结构评价相关理论,制定评价标准。

(3)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见表6-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