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第三章,无为而治

 道德经不言之教 2019-12-10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译文:社会治理不要崇尚贤能,使人民不争(贤能之名);不重视难得的货物,使人民(因为难得之货)去当强盗;不能显示出欲望(圣人的嗜好),使民心不乱(为逢迎圣人嗜好)。

 圣人治理天下,对于人民要: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使人民没有见识、没有欲望,使所谓智者不敢乱来。以无为的方式(治理天下),那么就能够无不治。

解释:道德经的治国主张:无为而治。

道德经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科学著作,提出以道治国的社会治理方案,就是要依照客观规律治理国家,以民为本、“无为而治”。

国家由人民组成,国家治理的目的在于保障人民的利益,这是国家治理的客观基础和客观规律,以民为本就能得到人民的拥护,实现“无为而治”。

无为而治,是中国最古老、最重要的治国思想,是黄老之学的重要内容,可以追溯到中国文明的人为始祖黄帝,长期为中国文明接受。中国文化反对秦始皇、汉武帝、隋炀帝等战功显赫、穷兵黩武的帝王,而对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等和平时期大加歌颂。其实,秦始皇统一中国、推行郡县制、建设长城,隋炀帝建设大运河,都对中国开疆拓土、国家建设做出了极为重大的贡献。

国家可以进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短期治理,更应该按照自然规律,以民为本进行治理。好大喜功、炫耀财富、贪图享受,偏离了以民为本的客观规律,为社会治理带来困难。政府所提倡的,往往会得到社会的过分相应。提倡仁义,儒生成群;提倡宗教,遍地先知;政府补贴、骗子大量出现;提倡科技,科技园区到处设立。这样的事情,古今中外,不胜枚举。

现代国家治理提倡民主、自由,就是要减少政府对人民日常生活、生产、经营等活动的干扰,是无为而治的现代表达。政府无为,人民民主、自由。

虽然,使民无知,是愚民政策的体现,不符合现代社会治理观念。但是,知识、欲望、智慧也是辩证的。知识、欲望和智慧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但贪婪的欲望和不当使用的知识、智慧对社会是有害的。

古代文化多认为欲望、智慧对人类有害。旧约宣称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因偷食智慧之果、具有智慧而有罪。佛教认为欲望是痛苦的根源,提倡禁欲。

违法犯罪屡禁不绝,多数是智者不当利用知识、智慧,为社会和自己带来不幸。杜绝贪婪、防止智慧、知识不当利用,仍然是现代文明必须重视的。

有知识的人因为掌握知识,能够为社会治理带来更大的贡献或破坏。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领袖黄巢、洪秀全,是有文化的读书人;现代社会,经济和职务罪犯往往有较高的智商、学历,利用自己的知识、智力危害社会;两次世界大战的根本原因是德国人、日本人自认为更为优秀,要获得更多的生存空间。

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人类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但是也发明了大量的先进武器,人类自相残杀的能力空前提高,原子武器的发明使得人类能够毁灭自己,现代工业制造大量的财富,也带来严重的污染和破坏。越南战争在东南亚留下大量地雷,至今仍然难以排除;切尔诺贝利的核爆炸,使得周边的土地长时间无法居住;工业时代的污染,使得主要工业国家国土受到严重污染,长期难以根治。现代社会知识、智慧的不当利用,可以带来更为严重的后果。

现代社会,管理欲望、智慧和知识是个人修身、社会治理的重要方面。

道德经前三章是道德经的综述,大道定义,性质内容以及由此得到的治国原则以及道德经的目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