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送教经验交流材料

 育智学校孙卓 2019-12-10

用耐心与爱心铺起送教之路

——“送教上门经验交流会”发言稿

柳河县育智学校  孙卓

   送教上门这种教学形式,以前没有经历过,所知不多,更谈不上什么经验。在刚接到送教工作时,我的心情是忐忑的,因为我不知道应该准备什么,不知道应该怎样去进行教学活动,甚至我还想如果遇到突发事情的话该怎么办。通过这几次送教活动,我基本上了解到这种特殊教育的方式和模式。下面我把这几次送教活动的做法和所思所想做一简单的总结:

    一、及时了解学生及其家庭的基本情况

送教上门,是学校与家庭教育好重度残疾儿童的一道桥梁。通过送教,我们能了解到弱势群体的生活、学习状况、更能感受到这些弱势群体家庭对温暖的渴望与需求。送教,不仅仅是送的一种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更重要的是让这些重度残疾的孩子不在学校,却能享受到学校的教育,使他和他的家庭感到没有处在一个“被遗忘的角落”。

通过与家长的沟通,我们可以了解送教学生家庭的基本情况,了解孩子的情况,与孩子惯用的沟通方式、孩子喜欢做的事情、孩子的牌气、性格等以及孩子智障原因和生活自理情况等,我们要对每一个送教对象进行了深入分析,根据这些情况我们安排好每个孩子的送教时间、送教内容,和下一步需要深入评估的内容,为后面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然后再对学生进行学科知识讲授。

这个孩子叫吴明瑶,是一个很文静的女孩。刚看到她觉得这应该是一个很正常的孩子,但通过学校的测评和与家长沟通还有与孩子的接触后,才知道这个孩子是先天贰级智力残疾。在给她送教讲课的过程中,才知道她与正常的孩子差距在哪里。

与家长的充分沟通,了解家长对我们送教方面的需要,与家长取得互动,赢得他们的支持和认可,我们才能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个性化教育方案。采取适合孩子的教学方法,同时让家长也参与到孩子的教育和训练中,使教育效果更强,这一点也是我们完成送教任务的保障。

二、根据学生的需求,教师的主次地位要动态调整

送教时两位老师一组,针对不同的学生老师有主有次。处于次位的老师要给送教的各个环节拍照,给送教过程留下影像资料,还得负责与家长有效沟通。还有一点是如果学生需要,处于次位的老师也得变成主位的老师。

下面我举个例子,讲一讲我第一次送教的事:和我一组送教的老师是小爽,第一次送教正好校长辅助我们组。我送教的学生叫林姿涵。这个学生超级好动,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会超过两分钟,给她讲什么也不听,嵌板、拼图、绘本你给她拿出来她就抢到一边去,根本不跟我们的节奏走。而且她那天表现的特别兴奋,一会去校长那拿本书让校长讲,一会又去小爽那让她干这干那。校长和小爽也是非常有经验和耐心,最后帮我完成了送教任务。从这个事例我就觉得我们送教的老师就得好好的利用时机,虽然有主有次,但到需要时都得变成主位,这样才能完成我们的送教任务。

三、教师对送教学生要有极大的耐心

我们去送教的学生都属于智力或身体重度残疾的类型,要让他们在认知、感知等方面的水平有明显提高是相当困难的。我们在送教前要认真备课,做好充分的准备,注意因材施教,从简单常识教起,运用游戏形式,以生动的语言、形象的动作、丰富的表情来感染学生的情绪,表扬、鼓励孩子,帮助孩子建立学习意识树立信心;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也是送教上门的重要教学内容,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就要耐心地将动作分解,每一个动作都重复多次,更多的是手把手地教孩子,直到孩子能较为熟练地掌握。

在教学的环节中,教师还要关注孩子的各方面变化,比如情绪的变化、身体的状况、衣物的增减等。也就是说我们不仅给孩子送知识、送快乐,还要让学生和家长体会到温暖和关爱。

开展“送教上门”是一项长期的特殊教育工作,其中的点点滴滴都饱含着我们对特殊儿童的一片爱心和责任心,饱含着我们对特殊教育的付出和努力。

这项工作平凡而艰辛,但只要是孩子们需要,我们将会义无反顾把工作持续下去,不断学习、探索、完善送教工作,把它做实做好。常言道,只有无微不至地浇灌与培育,苗儿才会茁壮的成长。我们努力着,我们也收获着。我们会通过不解的努力,早日让这些孩子快乐起来,奔向美好的明天。

2019.12.5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