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之音为意

 天鹅作文 2019-12-10


古人在研究诗词文章时,最常用的一个字是意。如诗意、意思、意境、题意、文不逮意等等。这说明,意与诗词文章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古人对意是怎样解释的呢?汉代许慎著的《说文解字》里是这样解释的:“意,志也。从心察言而知意也。从心从音”。意思是说,用心观察他人的言语就能知道他人的意愿。意是由心和音组合的会意字。我觉得,如果用现代语言概括的话,意就是从心里发出的声音。心是什么?古人认为,心不仅是动物的内脏称为心脏,还是人思考的器官。孟子讲“心之官则思”就是这个意思。现在我们知道了,心不是思考器官,大脑才是思考器官。即使如此,我们汉语中还是把思考器官作为心的一个意思,比如心神不定、随心所欲、一心一意、处心积虑等等。

既然意是从心里发出的声音,那么,这个声音又是什么呢?综合分析古人对意的定义,我觉得,这个声音可以理解为思想、观点、情感、情绪、想法、态度、好恶、志向、论点、主题、看法等等,也就是人对世间万事万物有所感受后所做出的结论,这个结论就是“意”。从心里发出的声音如果用线条和色彩画成图画表现,称为画意;如果用音符谱成曲来表现,称为曲意;如果用动画和声音制成电影来表现,称为影意;如果用口语来表现,称为言意;如果用字组合成文章来表现,这就是文意。

今天我们基本不用意这个字来分析文章了,取而代之的是“中心思想”、“主题”、“论点”等词。思想一词来源于日本,主题一词来源于法国,都是上个世纪初白话文运动时,被留学日本和法国的中国白话文倡导者引进来的。

舍“意”这个字而用“思想”、“主题”、“论点”等词来分析文章、指导写作是今天的一大缺憾。文化是传承的。我们的先人已经写了5千年的汉语文章了,积累了如天高地厚般的写作经验了。他们所创造的“意”,承载了中国方块字特色的写作理念和方法。“思想”、“主题”、“论点”这些词本来就是“意”这个字的应有之义,当我们用“思想”、“主题”、“论点”这些词解释不了文学现象的时候,还会搬出“意”这个字来使用。比如,我们还经常将确立中心思想或文章主题称为立意,经常说文章的新意、创意、意境等等。既然如此,我们何不干脆直接用“意”这个字不是更好?更接中国文化之地气?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一篇很优美的散文。老师在讲解该文的中心思想时,大都是这样的:“文章通过描写荷塘月色美丽的景象,含蓄而又委婉地抒发了作者不满现实,渴望自由,想超脱现实而又不能的复杂的思想感情,为后人留下了旧中国正直知识分子在苦难中徘徊前进的足迹,寄托了作者一种向往于未来的政治思想,揭露了当时蒋介石社会的统治黑暗和作者一心救国的爱国热情。”我感到疑惑的是,难道这真的是作者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吗?查遍作者的所有文章和话语,也未看到这样的表述呀!这是不是强解人意?如果我们用意这个词来理解朱自清的这篇文章,就会发现,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并没有那么复杂,它在开头就点出来了,那就是为了表达自己“这几天心颇不宁静”的情绪。对这种情绪,作者又用一段独白加以进一步说明:“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大作家们最清楚,写文章是让人看的,不是出谜题。所以,他们文章的“意”大都直接用一句话写出来,或在题目,或在开头,或在结尾,连中间段落的都很少,更不用说隐藏在文中让读者归纳总结了。

阅读文章的时候去寻找意,会很快而且也会很好地领会作者写文章要向读者传达的中心意思。同样,我们写作文的时候,注意写意,就会写出很不错的文章。没有意的文章,是没有生命的,哪怕文采再好也没有价值。像明代被称为青词这种文章,用词用句可谓华丽到极致了,有的人还靠写青词当上了宰相呢。但是,青词流传下来了吗?恐怕今天很少有人知道青词这类文章了。相反,即使是很朴素的语言,如果有了新意,那也是一篇佳作。古代的许多流传下来的诗歌,都体现了这一点。例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就是用通俗的语言,表达了登高才能望远这样一个意。

世界因为有了万事万物而美丽,文章因为有了意而精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