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悦乐的境界

 昵称48898074 2019-12-10
乐——第二届“论语一百”夏令营主题演讲(八)


        悦乐这两个字它是表现为心灵的一种情境,我们叫作。而这种境界啊,是高明的境界,它是一种结果。所以我们今天讲这一个题目啊是不大应该的,因为这是一种境界,一种最后的境界。比如孔子说,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就读书来讲,“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就做人来讲,也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最高的境界。但是我们为什么还要讲这一个字呢,一方面是因为《论语》第一章有这样的观念,二方面呢,我们也必须要理解这个传统。虽然这个传统一般人比较不说,刚才说过我们理解儒家,都从儒家的艰苦奋斗、安贫乐道这里说起,讲到安贫乐道里面有乐了。但是我们今天要讲乐,比安贫乐道还要更进步,我们要讲“乐是心之本体”这个意思。


        周濂溪曾经教导二程兄弟。二程兄弟年轻的时候,曾经去拜访周濂溪,周濂溪他的生命非常的畅达舒坦,所谓的光风霁月,周濂溪他的学问境界也很高,就从乐这个地方来看,他有乐的这种表现,比如说他是“绿满窗前草不除”啊,他的生活是非常的雅致的,也可以说非常的坦然的。绿满窗前草不除,春天来了,田间的草长高了,甚至长超过了窗子,或说从窗口望去,一片的草地,草都长高了,但是他不去除草,叫绿满窗前草不除。有人问其故,为什么这个草不去剪一剪呢,把草除掉呢?他说:“与自家生意一般。他说这些草啊跟我自己心中的生意一样。生意生意是什么意思呢?就是生物的生生不息之意;春天来了,草长了,他可以从草在长这个现象啊,观出天地生物的气象。周濂溪也喜欢看鸡雏,刚刚孵出来的小鸡,鹅黄鹅黄的,这么小它就会跑来跑去,叽叽地叫,非常地可爱,也充满生机。周濂溪就从天地的生物,就是生长万物、生生不息来观一种气象,这种气象跟自己的心灵是应和的,是跟自己的生意是一般、一样。你看这一种人生的境界,在这里我们就可以体会出一种境界,这种境界可以称之为悦乐,也可以称为潇洒)古人叫作光风霁月——光风就是光天空一片地开阔,清风徐来;霁月就是或许是刚下过雨,然后乌云散了,月亮浮现出来——用这些景象作一种人格的形容。光风霁月,非常地洒脱,这个洒脱里面就含了一种悦乐的情操。


        周濂溪就是这样的人。二程兄弟去拜访他的时候,周濂溪就教他们做一种工夫,叫作寻孔颜乐处:你去追寻,你去寻找,孔颜就是孔子跟颜回,孔颜的乐处,他们乐在什么地方?各位,你《论语》读完马上就可以想到一些章节讲孔子跟颜回的乐趣。一般人,刚才我们说了,读《论语》往往会想到孔子是一个丧家之犬,是“厄于陈蔡”、“君子固穷”,他非常地坚忍不拔,“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知其不可而为”的这种大担当,我造们常会想到这些形象。一提到颜回呢,一般人当然马上想到“不迁怒,不贰过”,然后又想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又想到颜回曰“一箪食,一瓢饮”,在困苦当中,“居陋巷”,又想到颜回早死…好像是一个很悲切的一个生命,很努力甚至痛苦的生命,我们一般人常如此看。


        但是周濂溪说要寻孔颜乐处,这会让我们马上想到《论语》中有關的章句。孔子的乐有哪些章句呢?有两处可以代表:“哀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再有一章,“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是孔子自己讲他的乐。至于颜回的乐在哪里呢?就刚才那一句,你不要只注重上半段,所谓“子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这叫孔颜乐处

        周濂溪要二程兄弟去寻孔颜乐处,去寻找孔颜乐在什么地方。有这种教导,表示周濂溪他的人格有这种倾向,甚至有这种境界,才对他们兄弟有这种教导。所以程明道他说,自从见了周茂叔,周茂叔就是周濂溪,他的字茂叔——说见了周茂叔之后,吟风弄月而归,有吾与点也之意啊。说自从我们去周濂溪那边请教之后,我们回家啊,是吟风弄月——晚风习习,他们在风中吟诗;弄月,在月光中赏月一这样子一路地走回家;“有吾与点也之意”,有一种吾与点也这个“吾与点也”就是孔子问诸弟子的志向,大家都讲完了,曾点最后讲,曾点的志向是什么呢?“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孔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有吾与点也之意”),明道领悟到了这一章的意思,或者是有这一章的心境。这个“吾与点也之意”,牟宗三先生称为曾点传统,所以悦乐传统可以用曾点传统来作代表。


        刚才说到,“哀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路没有回答。子路在这个地方还算很精细啊。我们说子路啊,常常是率尔而对曰,孔子问诸弟子的时候,都是子路先说。但是这个时候哀公问孔子于子路,这个问题就不一样了,问的问题是什么呢,让子路没话讲了,就不回答了?他问,请问你们老师是何等样的人物啊?子路不对,子路居然不回答。各位,子路为什么不回答?子路不是很喜欢表现的一个人吗?他为什么不回答?他不能回答、他不敢回答,因为他尊重老师,而且他知道自己并没有完全理解老师,不能把握老师的学问要领,所以他就不敢回答。这才是真正的尊敬老师、这才是真正的理解老师,了不起的子路啊!他这个时候如果回答的话,那就不象样了,所以子路不对。各位,你要知道孔子门徒啊,对孔子的敬重,几乎是不敢赞一词,对于老师不敢评论一句话。所以这个时候子路就不回答了。后来呢,他跟孔子讲,说今天国君问我,你们老师是何等样的人物,我想了想居然答不出来…请问老师,你自己想一想,你是什么样的人物呢?所以孔子说“女奚不曰”,那你怎么不这样回答呢?这不是很容易回答的吗?你就这样说嘛,说什么啊,“其为人也”,就是我们老师的为人哪,“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他是发愤而忘食,废寝忘食啊,“乐以忘忧”,他没有忧愁,他从早到晚、一年到头都是悦乐的,“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这个乐啊,乐不知道他年纪已经老了。我每看到这句话我都很惭愧,因为我天天对着镜子看看我这个朝如青丝暮成雪,哎呀我就感叹自己,垂垂老矣啊!读到这一句我就非常惭愧,应该来学孔子,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而且呢,孔子这样讲“汝奚不曰: ‘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这两个字最快乐啊。


        就是如此罢了,就是这样子而已啦,还有什么特别的呢!所以子对于自己的认定,对自己的评价是如此
        各位,孔子说如此而已,你把这一章好好再体会,这叫“如此而已”吗?哪一个人能够发愤忘食啊?哪一个人能够乐以忘忧啊?哪一个人能够不知老之将至啊?所以啊,圣人之言就是如此地平易、如此地自然,但如此地真实、平易之中又是如此地艰难,不容易啊!所以古人体会得很好——朱子说, “圣人之言本身平易,而平易之中其旨无穷” ,圣人之言平易而圆满。
                                            编辑:小满



                   良知四句教: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龙溪四无说:
         “若悟得心是无善无恶之心,
                  意即是无善无恶之意,
                  知即是无善无恶之知,
                  物即是无善无恶之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