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何,肠癌越来越多?与这5个习惯有关,最好一一改掉

 营养师雪姐姐 2019-12-12

肠道,其长度,约为身高的4~5倍,蜿蜒曲折。

肠道病变,十分隐匿,尤其是肠癌,早期症状不易被察觉。

近年来,肠癌肆虐全球,发病率以年均2%的速度上升,并且趋于年轻化。

55岁的王女士,大约一个月前出现大便次数增多,大约每天六到十次,大便呈水样便,有时伴有少量便血。最开始以为是吃坏肚子了,到小诊所就诊,误诊为急性胃肠炎,吃了几天药没见好,就到大医院做了详细检查。

经肠镜检查发现,距肛门17厘米处可见环周肿物,经病理检查,结果竟是癌,也就是乙状结肠癌!

近几年,肠癌发病率、死亡率越来越高,且呈年轻化趋势。

为何,肠癌越来越多?

与这5个习惯有关,最好一一改掉

1、偏爱肉类

俗话说“穷时伤胃,富时伤肠”。

肠癌,是一种典型的“富贵病”,在过去,人们吃的不好,但粗纤维摄入较多,而现代人们生活好了,更偏爱吃肉了,致使摄入的蔬菜过少,粗纤维摄入不足。爱吃肉,是肠癌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

粗纤维摄入不足,会降低大肠的蠕动,致使粪便积压在肠道中,刺激胃黏膜,久而久之,会引发癌变

2、

久坐不动

现代人的工作多数是在办公桌前,一坐久坐几个小时,就连上下班也有代步工具,很少运动,长期如此,会导致肠道蠕动功能减慢、减弱,而粪便里的有害成分,会在结肠内滞留,刺激肠黏膜。

此外,久坐的女性,会使腹腔、盆腔、腰部血液循环不畅通,容易导致肠道免疫屏障功能下降,增加结肠癌的发生。

3、吃快餐

现代的上班一族长期吃快餐,尤其是中午,饮食过于单一,热量高、缺乏粗纤维。

还有一些人晚上在外用膳,油脂多、蛋白多等饮食结构,增加了肠道病变的发生。

4、

不爱喝水

美国研究表明,每天喝5杯水的女性比喝少于2杯水的,患结肠癌几率降低45%;男性每天喝4杯水比喝少于1杯水的,患癌几率降低32%。

多喝水对消化系统、血液等都有好处,可预防肠癌、膀胱癌、前列腺癌等。

5、

经常熬夜

晚上睡觉是身体排毒的最佳时期,若经常熬夜,会导致排毒无法正常进行。

长期如此,身体内的毒素会堆积,循环往复,使身体代谢功能减弱,体质变差,诱发癌变。

瑞典乌普萨拉大学一项研究表明,睡眠不足能够改变身体内肠道菌群的平衡,而这种情况会导致一些代谢功能的障碍,如引发肥胖、糖尿病等。

一旦“排便”出现3个症状,最好去查下肠镜

1、便便形状改变

排便后,最好多看一眼,正常的大便,呈现出圆柱形条状。

一旦大便条变细、或呈扁条状、槽沟状、细条状等,需警惕肠道癌变。

多是肠道内有肿瘤物质,压迫粪便所致。

2、便中带血

大便带血,除了痔疮,一定要警惕肠癌。

持续性、慢性带黏液便血,血色暗红,通常与粪便混在一起,需警惕肠癌。

痔疮导致的便血,往往出血与大便分离,一定要做好区分。

3、排便习惯改变

当大便次数增多,但每次排便不多,甚至没有粪便,只有一些粘液、血液,且有排便不尽的感觉,可能是肠道癌变了。

还有可能便秘后出现腹泻,或大便开始时干燥而末端变稀,或反复交替出现便秘与腹泻,都可能是肠道癌变信号。

养护肠道,预防肠癌,坚持这样做:

1、喝点植物茶水,润肠通便

生活中,经常喝点润肠道的茶水,可减少便秘的发生,有益肠道健康。

用一些润肠排毒的小植物,搭配泡水,对于肠道健康有益。

用婆婆丁,搭配苦苣,做成婆婆丁苦苣茶,一起泡水喝,有助于肠道排毒,改善肠道菌群,助力肠道健康。

婆婆丁,随处可见,被称为“排毒草”,有助于人体排毒,此外,还可以促消化,有益肠道健康。

苦苣,是一种“药食两用”的小植物,其根茎,富含低聚果糖。

这是一种“不消化性”低聚糖,不能在人体小肠内消化吸收,但能够被大肠中的微生物发酵,产生乳酸和短链脂肪酸,有益肠道健康。

此外,还可改善体内菌群,排毒清肠、改善脂质代谢、调节机体免疫系统,提高免疫力、促进矿物质吸收等生物活性。

这两种,搭配在一起,泡水喝,润肠排毒,改善便秘,保护肠道健康,预防癌变,十分有益。

2、远离重口味食物长期重口味饮食,会不断刺激胃肠,增加体内炎症反应,加速肠癌的发生。

饮食上,应保持清淡、少油少盐,多用蒸、煮、炖等方式。

3、粗细搭配

食物吃得过于精细,也是导致肠癌发生的诱因之一。

肠道健康,离不开膳食纤维等营养素,因此,保护肠道,要注意夏粗细搭配。

五谷杂粮,新鲜的果蔬,都要适当多吃一点。

4、少坐多动

久坐,会导致肠道蠕动减弱,代谢废物,滞留在肠内。

久而久之,刺激结肠粘膜和肠壁,损害肠道健康,增加肠癌风险。

《国际癌症杂志》报道,每周散步时间,超过1小时,患肠癌的风险,就能降低30%。

因此,生活中,要注意,少坐多动,走走路,散散步,健康更有益。

5、戒烟忌酒,减少肠道负担

想要保护肠道,烟酒,还是能戒则戒了吧。

燃烧的烟草,产生的有害物质,会增加包括肺癌和大肠癌在内的,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率,吸烟会增加结直肠癌的风险。

研究证实,吸烟者,比非吸烟者,死于结肠癌的风险性要高34%,吸烟的年头越长,结肠直肠癌的死亡率越高。

研究证实,饮酒者,比非饮酒者,死于结肠癌的风险性要高。国外研究发现,每天饮酒男性的乙状结肠癌,死亡率,为不饮酒者的5倍。

所以,预防肠癌,烟酒,还是尽早戒掉的好。

6、控制体重,避免肥胖

肥胖,会增加罹患肠癌的风险。

肥胖者,脂肪堆积,还会增加消化道的负担,妨碍正常消化,脂肪的代谢产物最终容易转化为致癌物质。

此外,肥胖者,膳食纤维摄入相对较少,而膳食纤维,有助于增强肠蠕动,有助于消化、分解脂肪,一旦,缺少缺少膳食纤维,还易发生便秘,增加直结肠癌的风险。

所以,生活中,要注意,迈开腿,多运动,控体重,避免过于肥胖。

7、多筛查,早发现

肠癌的筛查,一定不要忽视。

尤其是,40岁以上的肥胖人群。

有肠癌家族遗传病史、肠道息肉、经常熬夜久坐的人,及时完善肠癌筛查。

40岁后,每年做一次大便隐血试验,每5-10年做一次结肠镜检查。

50岁后,每五年查一次乙状结肠镜/ 结肠造影/ CT结肠成像,每3年做一次大便DNA检查。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麻烦联系删除,谢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