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互联网+《中基教材》整合版-5

 大多山宅翁 2019-12-12

第七章        

(说明:文中蓝字标题,为教材之内容;红字标题,为学习、理解教材所设之内容。)

                                                      病因相关链接

《中医病因病机学》主编 陶汉华- 在线阅读 http://www./read/a321e6429f37dfff.html

《中医病因病机学》主编 何裕民- 在线阅读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8/0326/158698859.shtm

《中医病因病机学》_  http://www.100md.com/index/0L/50/bb/26/Index.htm

《病因赋》注解-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3/0331/19/1003261_275131318.shtml

《病因赋》白话讲记-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0109/21/17718732_621384784.shtml

病因(多项)- http://www.360doc.com/myfiles.aspx(途径:馆藏→基础→病因)

一、      

导致人体发生疾病的原因,称之为病因,又称作“致病因素”、“病原”(古作“病源”)、“病邪”。疾病是人体在一定条件下,由致病因素所引起的有一定表现形式的病理,包括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种完整的过程。疾病病因作用于人体之后,导致机体的生理状态被破坏,产生了形态、功能、代谢的某些失调、障碍或损害。换言之,病因是指能破坏人体生理动态平衡而引起疾病的特定因素。病因包括六淫、疫疠、七情、饮食、劳倦、外伤,以及痰饮、瘀血、结石等。

病因包括致病原因和条件两方面的因素,两者在疾病发生中所起的作用不尽相同。致病原因是指那些能引起疾病,并且赋予该疾病特征性的各种因素。条件是除原因以外,与病因同时存在的促进疾病发生发展的有关因素。病因学说,就是研究致病因素及其性质、致病特点和临床表现的学说。

根据邪正交争的理论,中医学认为,无论外感六淫,还是内伤七情、饮食劳逸,在正气旺盛,生理功能正常的情况下,不会导致人体发病。只有在正气虚弱,人体功能活动不能适应诸因素的变化时,才会成为致病因素,使人发病。

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原因和结果是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因果之间可以互相转化。在某一病理阶段中是病理的结果,而在另一阶段中则可能成为致病的原因。例如,痰饮和瘀血,是脏腑气血功能失调所形成的病理产物,但这种病理产物一旦形成,又可作为新的病因,导致其他病理变化,出现各种症状和体征。这种病因和病变的因果关系,是通过人体脏腑功能失调而发生的。 

李德新讲:概    

病因,又称作致病因素,又称作病邪。把病字去掉,又称之为邪气;把气还去掉,用一个单音词来表述,叫邪。在中医历代文献当中,通过上述的术语来表述病因。什么叫做病因呢?病因是导致人体发生疾病的原因。就中医病因学而言,病因包括了六淫、疠气、七情、饮食、劳逸、外伤,以及痰饮、瘀血、结石、毒邪等等。我们在病因学讲具体内容的时候还进一步来讲它。在这里同学们只需要记住什么是病因?注意是导致人体发生疾病的原因,这是一。同学们还需要明确,中医所说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有的是引起疾病的真正原因,如后面我们讲的疠气,有的是导致疾病发生的条件。注意中医学病因学所说这个原因,包括了真正的原因,也包括了疾病发生的条件,更重要的是条件。不能将西医的病原学这个观点,用这个观点来理解中医的病因。这是学习中医病因学的概念的时候应注意的。实际上中医确定这个因,后面我们讲中医病因学的方法论,是从因果关系来分析,判定何者为因的?

李德新讲:什么叫做病因学说?

这个同学们是必须得记住的。病因学说是研究致病因素的性质、致病特点及其临床表现的系统理论。大家注意,我们定义病因学说:

其一、 研究病因的,就(是)邪气,致病因素的性质、致病特点。

其二、这个特点所导致的临床表现,也就是说,如果说性质和特点算作因的话,那么临床表现就是这个因所导致的果。将因和果统一起来,确定何者为因?就是从因果相统一的观点来探讨疾病发生的原因,探讨疾病这个原因在疾病发生过程中,各自起什么作用?这是同学们记忆病因学说的定义的时候要特别注意的。这个定义也体现了中医病因学的方法论,将因和果统一起来考虑,那么这也进一步地加深同学们对病因定义理解。我解释病因,它与将来同学们学习的病原微生物学、西医的病原学有本质差别的道理所在。

前面提到中医病因学是从因果的关系来探讨疾病发生发展的原因。    

《中医病因病机学》文章 : 中医病因学说的概念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内部各脏腑组织之间以及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保持着相对的动态平衡,从而维持着人体的健康与正常。一旦这种平衡状态受到破坏和发生紊乱,就会发生疾病。引致人体相对平衡状态紊乱或破坏而发生疾病的原因就是病因。从广义的概念出发,病因不但包括了引起疾炳的原因,还包括了同时影响与作用于病因和机体双方的其它因素。研究各种致病原因和因素的致病特点、致病规律及其相互关系,以指导疾病治疗和预防的科学,就是中医的病因学说。它足中医学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病因病机学》文章 : 中医病因学说的沿革

中医学对于病因的认识,是在其独特的理论体系指导下加以认识和论述的,并且主要是从致病因素加以认识和分类的,从而形成了独特的中医病因理论。首先是以阴阳学说对疾病的原因作出朴素的解释和分类。如《素问?调经论》说: "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这里所说的"邪",就是对致病原因和因素的概括,并分为阴、阳二类。其次是正邪相争的概念在病因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认为: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这种重视和强调内因在疾病发生上的重要性的认识,是非常可贵的。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中对病因作了归纳,提出"千般庆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 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以此详之,病由都尽"。这也是对病因的又一分类和概括。至宋代陈无择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从天人表里立论,称六淫所感为外因,七情所伤为内因,饮食、劳倦、房室、跌仆、金刃以及虫兽所伤为不内外因。这就是中医病因学中的"三因"学说。其后,不少医家又概括为"内因"和"外因"两大类,如陆士锷在《医学南针?治病总论》中说: "内因、外因为病之根源,兹分两种,便于认证也"。传统上一般将风寒暑湿燥火的六淫和戾气等称为外因;将七情、房室、饮食、劳倦等称为内因。以上种种分类方法,虽然在对病因的认识上和辨证治疗上,超过一定的积极作用并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但由于致病因素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因而不免失于笼统和简单,值得重新加以归纳划分。

根据中医关于致病原因和因素的丰富内容,可以将致病因素划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l.气候异常。《素问?生气通天论》说: "春伤于风,邪气流连,乃为洞泄;夏伤于暑,秋为痿疟;秋伤于湿,上逆为咳,发为痿厥;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四时之气,更伤五脏。"清?喻嘉言倡"秋伤于燥°一说,又补充了这一内容。实即包括六淫致病和时令气候因素两个方面。

 2.地土方域。此与气候因素有密切联系,但又有区别,包括地质特证及风俗习惯等因素在内。如《素问?异法方宜论》提出,由于居处水土地势之不同,生活习惯之异殊,有所谓"东方之域"、"西方之域"、"北方之域"、"南方之域"、"中央之域°,其致病各有不同的论述。

 3.时行疫病之气。《巢氏诸病源候论?殃注候》说: "人有染疫病之气致死,其余殃不息,流注子孙亲族,得病证伏与死者相似,故名为殃注。"明?昊又可在《温疫论》中提出: "夫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神异气所感。"这种异气、戾气和疫病之气,实际上就是指的生物性致病因素。 以上三者可称之为"自然因素"。

 4.饮食劳倦。包括饮食不节、饮食偏嗜及过度劳累等。如《素问?五脏生成篇》说:"多食咸,则脉凝泣而色变;多食苦,则皮搞而毛拨: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胎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同书《痹论》又指出: "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本病论》说: "饮食劳倦即伤脾"。

5.房室劳伤。纵欲不节常可导致身体虚弱,百病丛生,甚至病入膏盲而不可救药。《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 "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张景岳也说:"思想无穷,所愿不得,欲火摇心,真阴日削,遂致虚损不救。"充分说明房劳伤精致病的重要性。

 6.情志因素。中医学传统上将此列入内因之中。其实,情志所伤,既有因于外界刺激而引起的,也有由于内脏病变所致的。如《素问?宣明五气篇》说: "精气并于心则喜,并于肺则悲,并于肝则忧,并于脾则畏,并于肾则恐,是为五并,虚而相并者也。"《调经论》又说: "血有余则怒,血不足则恐"。这种精神活动的反应超越常度,又能反过来影响内脏的功能,如《素问?五运行大论篇》即有"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的论述。

 7.体质因素。这是内因的主要方面。不但影响着疾病的感受,而且司以影响到疾病的演变相转归。如素体阳虚则易感寒邪,病后多从寒化;素体阴虚则易感温邪,病后多从热化。小儿之体稚阴稚阳,为病则易虚易实,易寒易热等。此外,性别与发病亦有密切关系。经带胎产诸疾显然为女性所特有,而遗精、阴痿等症则为男性所独具。另如胎传,则是在妊娠期间疾病由亲传子,包括遗传所致,或通过胎盘直接传入。《幼幼集成?胎病论》中有胎弱、胎毒、胎寒、胎热、胎搐等论述,在"杨悔疮证"一节中更明确指出是"由于父母胎毒传染所致"。除疾病外,先天禀赋与胎传亦直接有关,而禀赋强弱又与日后体质状态密切相关。 以上可视为引致疾病的内在因素。

8,痰饮、瘀血等。曲于疾病或脏腑功能失调而产生和形成的病理产物,在一定阶段和条件下,又可成为另一些疾病发生形成的原因,这就是因果转化的关系。此可称之为"内生因素°。

除上述而外,诸如金刃、虫兽、跌仆等各种外伤,药物和食物中毒,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或直接损伤人的形体、脏腑,或间接影响人体脏腑气血的功能,故亦为疾病发生形成的重要原因。凡此可统称之为"其它因素"。

由此可见,中医对致病原因的认识,是综合性的多病因或多因素说,这是中医病因学的一个显著特点。这种多病因学说辩证的综合性,突出地表现在:

l.多种外因可以同时发生致病作用。如风、寒、暑、湿、燥、火可以单独致病,也可以相合致病。如湿邪兼寒,则为寒湿;兼风,则为风湿;兼热,则为湿热;兼暑,则为暑湿;风、寒、湿三气可杂至而为痹证等。

2.外因与内因总是同时发生作用,并导致不同的证候类型。"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没有内因之虚,单有外因之邪,并不完全都酿成疾病。既有外邪,又有正虚,则必然形成疾病,并且其证候类型往往决定于内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如"寒"邪作用于阳虚内寒之体,往往形成直中三阴之证。而"寒"邪作用于阳热亢盛之体,则化热较快,并多易形成里热实证。又如同为感受湿邪,阳盛者易于燥化、热化,阴盛看则易于湿化、寒化等等。

3.新病与旧病往往相互作用而使病理过程复杂化。如"新感引动伏邪", "新病引动宿疾"等。《灵枢?贼风》篇所说:"此亦有故邪留而未发,因而志有所恶,及有所慕,血气内乱,两气相搏"而发作者,均属此种情况。

4.某些内生性病理产物,有时可以相互作用,互为因果,循环往复而使病情复杂化。如痰和瘀是因脏腑功能和气血流行失常而发生的两种病理产物,二者又可以互为因果、互相转化而为病。庸容川《血证论,咳嗽篇》说, "须知痰水之壅,由瘀血使然,但去瘀血则痰水自消", "血积既久,亦能化为痰水",即是说由瘀血可以化生痰水。而《灵枢?百病始生》又说:"汁沫与血相搏,则并合凝聚不得散,而积成矣"。则是说明痰与血相并而成瘀成积的病理。指病因作用于机体而产生疾病的途径与乃式,以及致病因子与抗病能力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求得恰当的防治措施。病机是指人体疾病时内在的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病理变化的机理。

病因、发病与病机是整个疾病三个密切相关的环节,彼此紧密关联。特定的致病因子,作用于特定的对象,具有特定的发病方式和特定的病理过程,从而形成特定的证候类型。这是受因果规律的必然性所支配的。由于病邪种类不同,受病条件不同,受邪部位不同,加以病者体质强弱的不同,必然导致临床证候的千变万化,在病理上也各有其特殊规律。另一方面,由于内在因素的作用和影响,在不同的病因引致的不同疾病的病理变化中,又存在着相同的病理机制和共同的一般规律,也可以表现出相同的证候类型,后者更为深刻地反映和揭示着疾病的本质。也就是说,不同的病因,可以有相同的发病和共同的病机演变。因此,在了解不同疾病、不同病理变化的特殊规律的基础上,掌握疾病发生发展的共同规律,更能有助于对疾病本质的深刻认识,更能有效地指导疾病的辨证治疗。

二、病因的分类

在中医学术发展过程中,历代医家提出不同的分类方法。如《黄帝内经》的阴阳分类法,汉·张仲景、宋·陈无择的三因分类法。阴阳病因说,把风雨寒暑等外来病因归属于阳,把饮食喜怒等内生病因归属于阴。张仲景按传变把病因概括为三个途径,把经络受邪人脏腑归为内所因,病变局限于浅表的归为外所因,房室金刃虫兽伤归为其他病因。陈无择把病因与发病途径结合起来,明确提出了三因学说,把六淫外感归为外所因,七情内伤归为内所因,饮食劳倦虫兽金刃归为不内外因。陈无择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提出的。三因学说”,对病因的分类比较系统、明确,对后世医家影响较大。古人这种把致病因素和发病途径结合起来的分类方法,对临床辨证确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本章根据疾病的发病途径及形成过程,将病因分为外感病因、内伤病因、病理产物形成的病因,以及其他病因四类。

三、中医病因学的特点

李德新讲:中医探求病因的方法

这就是中医学的病因学说的方法论,也是中医的特色、特点。中医理论体系是一个独特的理论体系,在探求病因这个环节上也体现出来。中医探求病因的方法,一言以蔽之,同学们先记住叫由果导因,记四个字,叫由果导因。我们前面定义病因学说这四个字,指出来了因果关系,病因的性质、致病的特点及其临床表现。我们最后确定是什么因?是根据临床特点来确定的。根据临床表现看它反映什么?按着哪个病因的特征?最后推及它是什么原因?这个过程,就因果关系、思维过程来看,叫由果导因。这个由果导因也进一步认证了中医学的思维方法、中医对生命现象的认识。中医对脏腑的认识叫以象定脏;中医对健康也是以象定健康,根据表现的生命现象;对疾病同样是以病理现象定何者为病;病因,也同样是以象为据,确定它为何种原因?具体我们把它分成两个方法处理了,就是中医探求病因的方法。实际我们是从方法论来说的,(就是)一般的规律。

一)、整体观念

中医学认为,人体内部各脏腑组织之间,以及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因此,中医学将人体与自然环境,人体内部各脏腑组织的功能联系起来,用整体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来探讨致病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变化中的作用。中医学,在天人相应统一整体观的指导下,用普遍联系和发展变化的观点,辩证地探讨了气候变化、『饮食劳倦和精神活动等在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奠定了中医病因学的理论基础。如肝属木,在四时应春,在六气为风,在五味为酸,在志为怒,在体合筋,开窍于目,与胆相表里。故气候异常变化的“风”,情志过激的“怒”,饮食失调的“酸”等均可成为引起肝脏发病的原因。肝一旦发病,就会导致肝脏功能系统之胆、筋、目等产生病理改变。

二)、辨证求因

一切疾病的发生,都是某种致病因素影响和作用于机体的结果,由于病因的性质和致病特点不同,以及机体对致病因素的反应各异,所以表现出来的症状和体征也不尽相同。因此,根据疾病反映出来的临床表现,通过分析疾病的症状来推求病因,就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从人体的反应状态和生活条件变化及治疗手段等因果关系,总结出规律性的认识,从症状和体征来推求病因。以病证的临床表现为依据,通过综合分析疾病的症状、体征来推求病因,为治疗用药提供依据。这种方法称之为:辨证求因、审症求因”,这是中医特有的认识病因的方法。就症状而言,如周身游走性疼痛或瘙痒,因风性善行,风胜则动,故确认其病因为“风”邪。把这一临床表现和产生这一表现的一切因素,都概括为“风”邪,这就是辨证求因。临床上,不管实际致病因素多么复杂,只要人体出现了“风”这种反应状态,就可以用“风邪”来概括之。治疗时只要用相应的。祛风”药物,就可使临床症状消失,当然也同时消除了病因及其病理反应。只有采用辨证求因的方法认识病因,把对病因的研究与对症状、体征的辨析联系起来,才能对临床治疗起指导作用。

李德新讲:辨证求因

它最能代表中医病因学特征,也是中医推求病因的特点。辨证求因在中医文献上,也常常叫“审症求因”,就是审察的审,审症求因。那么审症求因的思维过程是什么呢?大家看这个示意图,根据中医发病学的原理,邪正交争的结果,导致生理功能的异常,而表现出异常的生命现象,这个异常的生命现象是通过症状和体征表现出来的。把症状和体征,用另外一个术语来表述它,叫做临床表现。就是患者找你来看病,他表现各种各样的不健康的现象,用诊断学的术语叫临床表现。一个医生,按照四诊,望闻问切诊断的方法来搜集这些临床表现。按照中医学的理论确定是什么疾病?这一种疾病在一种特定的时空下,找你来看病的此时此刻,它反映了这个疾病的什么样的本质?最后定义为它,用中医学的证候学语言,是属于什么样的证候?证候,第一要审定它、判定它是阴证?还是阳证?接着就要考虑、判定,这个证从整体上反映来的性质是属寒?还是属热?初步定位这一组病变,这个证候反映的部位,是在表?还是在里?其中最重要的是判定,是寒?还是热?这是最主要的辨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思考,进行定位的思考,到底是哪一脏、(哪)一腑啊?是某一经、还是某一络呢?比如说,它累及到心,心火盛,表现为热的属性。心阳气亢盛表现为阳盛则热,体现出那个证候叫心火炽盛证,或者叫心火上炎证,按规定起个名称。这个证候,它的属性叫火,火是热的属性,表现为病变的性质属热,辨证结果得出来一个心火上炎证。当你判定是心火盛的时候,这个火字,由辨证的结果得出这个结论,就推出来了,它的病因是火,部位在心,根据他的临床表现判定他属热,他有火。比如表现为心烦、舌尖痛、脉快、小便红、黄。这些症状同学们现在都不需要记,将来学习病机学、证候学的时候都会进一步来学习。我们这里举个例子,就是辨证,在考虑寒性和热性的时候,就看症状的属性。舌尖痛、红。红属阳性、属热。小便黄,和白比较,黄、红属热,定之为热。最后说舌尖,我们前面讲过舌,舌,将来《诊断学》还进一步讲,舌的不同的部位与五脏系统相关,舌尖和心相关。舌尖这个部位发红,我们判定部位在心,由这个窍可以反应内脏的病变,在心,红属热,我们说心有热。那么“热之极”,将来学习六淫的时候,火邪,叫“热之极谓之火”,火的热的程度非常严重,把它定义为火。由此,根据它那个舌尖红、痛、小便黄、乃至脉快,仅就舌尖就可以定它为心火。为什么表述这一证候的术语,最后规范叫心火上炎证呢?我们在讲五行的时候就讲过,火性炎上,根据这个理论,我们就可以定义辨证的结论叫心火上炎证。在确定这个证候的时候,在下结论的过程中,根据他的临床表现,我们确定心是有火,这就叫做辨证求因。最后通过辨证的结果找出什么因呢?火邪为害。就火邪作用到机体,具体来说,作用到心,那么人体的正气和邪气交争的结果,火邪战胜了人体的正气。具体来说,就是从局部来说,这个火邪战胜了心的功能、心的正气,导致疾病发生部位在心,这个过程就叫做辨证求因。这个过程集中体现了,在病因的作用下已经产生的结果,就是通过临床表现而表现出来。中医学判定他是哪种病因?不是开一张化验单、做个透视、做个CT来判定的,而是通过这些临床表现,运用中医的理论来分析它。更确切地说,利用中医的病因学理论,来分析这些症状和体征,它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属性?根据它的特点和属性,推及它属于哪一种原因?这就叫做辨证求因。换言之,中医学确定疾病的原因,是根据病因作用于机体以后,所产生的病变的结果,根据这些病变的结果,运用中医理论进行分析,做到条分缕析。按临床表现的症状、体征,确定它的特征。看这个特征属于哪一类、哪一种疾病的特征?由特征、性质,就临床表现抽象出来它们的特征和属性,然后按照病因学去推及它,最后确定是如何?它属于哪一种病因?这就体现了中医学病因学的方法论,叫辨证求因、审症求因,即由果导因。这种方法论取决于中医学的思考方式,强调的是现在疾病的状态,病人所表现的结果,逆向思维,来由果导因。不是事先确定是什么原因,然后推出它的结果。这个思维方式和现代医学截然相反。这一点也体现出来中医学的思维方式。这种病因学的方法论也决定了中医学认识疾病的思维方式,它也提示同学们在学习中医病因学的时候,必须注意,不仅仅记住致病邪气的性质和特点,还要同时记住每个性质和特点,通过临床表现,判定其具有什么特征?它的特征性的症状和体征。我们就是根据特征性的症状和体征反推回来,它具有什么性质?再进一步导出它是何原因?正因为这样一种思维方式,所以中医学非常强调学习中医的人,必须加强临床实践,时刻不能够脱离开临床实践,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学会严密地观察病人,学会正确地掌握望闻问切的诊疗手段,正确地认识机体一旦出现邪正交争的结果,出现疾病的时候,都会表现出哪些显著的,或者不显著的各种各样的病理变化。那么这些各种各样的病理变化转化为中医的术语,怎样来定义它?这是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必须时刻注意的。就是在病因学里面,病因学是研究病因的性质、致病特点及其临床表现。而我们在这讲中医病因学的特点,也就是中医考察病因的思考方式,叫由果导因。那么研究中医病因学说,研究重点、思考的重点在临床表现。所以学习这一章,我们通过它的方法论来进一步提示我们如何来学习病因学这一章。由此也强调了临床实践的重要性。离开临床实践,没有办法确定中医的病变;离开症状、体征,没有办法确定其病因。它也提示我们,要想掌握中医的临床思维方式,就必须加强临床实践,而不能靠开几张化验单,做物理、化学检查,就能确定病因。它和现代医学是截然相反的,现代医学是由因导果,我们是由果导因。

在概说里面,我们除了讲中医病因学的方法之外,还需要说明的就是中医对病因的认识。我们知道由果导因,后面我们讲的病因,就是病理产物和病因之间的关系,在体内产生病理产物。前面我们曾经提到过痰饮和瘀血,它本来是邪正交争的结果,机体生命物质在互相转化、气化过程中,所产生的有害于机体的产物,形成的病理产物,是由因导果。可是这种结果,这个病理产物,一旦停留在体内以后,由于它是病理产物,就是因为它对机体无用,有损害机体的作用。病理产物一旦形成,它反过来作用于机体,会导致机体生理功能受到损伤,从而发生疾病,因此它又作为一种病因出现了。就痰饮和瘀血而言,在病因学范畴里面,它既是因又是果,是因和果的统一、它是一个双刃剑。这里它也体现了中医辨证求因,正确辩证地处理因果关系。这是一点,同学们需要注意的。

第二点,在中医病因学里,关于因果关系,是一个非线性的因果关系,即因不仅仅都有一个果;反过来,一个果也不是仅仅就对应一个因。是什么样一种情况呢?我们在前面讲五行的时候提到。五行生克制化关系和五行互藏提到是它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事物的因果律的认识,是一个非线性的因果律。中医病因学在处理因果关系的时候,也同样遵循这样一个思想,就是一因多果,一果多因。这是同学们在学习病因学的时候,必须很好的把握这个思想。至于说一因多果,产生了哪些果?那就看我们从病人的具体情况,来判定它是这个因和几个果相关系?那么这个病人所反映出那个临床表现这个果,一个症状可能对多种原因,究竟它何种原因?那要靠我们用中医理论来判定它有几个原因?这一个果有几个原因?这就是学习中医病因学必须把握的几个基本观点,也是中医学的思维方法所决定的。换言之,是中医理论所决定的。

我们在讲病因学说的概说,主要是反复强调中医病因学的一些学术思想,就是它的基本观(病因观),这个是体现了中医的思维方式;它是体现了中医理论的特点和优势,这一点又是最难学的、最难把握的。

                                  李德新讲:问诊求因

望闻问切。问诊,就是详细了解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通过患者回答,他自己主诉,在什么环境下他得病?吃了药以后、经过治疗以后,他有些什么反映?那么现在他有哪些地方不舒服?把这些都叫做病理变化的象,通过病史来了解象的变化过程。通过现在患者主诉,了解他有哪些地方不舒服?这个不舒服,是通过症状、体征表现出来的。那个症状和体征,就是病理变化之象,就是异常生命过程的象。我们了解问诊求因,大家看,问什么呢?向患者询问发病,是怎样得的病?受了什么刺激得的病?外界环境如何、机体内在环境如何?受到什么刺激?要问他原因!问治疗经过。他得病以后有哪些不正常的反应?用什么办法治疗?治疗的结果如何?现在又表现出哪些地方不舒服?即哪些地方与他过去健康相比是异常的,用诊断学的语言就叫做症状和体征。注意这里问诊,主要是患者自身的感觉,属于症状范畴内的异常现象。甚至他可以介绍生活行为方式的异常,都属于症状范畴。主要(是)自我感觉,不是医生观察来的,就是通过自我感觉发病的条件和原因、治疗经过,以(及)现在患者感觉到不舒服的地方,通过自我感觉的症状表现出哪些异常的生命现象?根据这些生命现象,我们医生来分析。用什么来进行分析呢?用病因和机体的邪与正的关系来分析。来分析他为什么会发病呢?医生要根据中医学发病的基本原理,那就是邪正交争。患者已经发病,并且经过了治疗过程,至今还没有好,仍然表现出某些异常的生命过程,那就是说,已经发病。医生的头脑里反映出来的结论是邪正交争的结果,邪胜了正气,才出现上述的异常生命过程、异常生命现象。在此基础上,你认识到邪气占了上风,邪胜正而发病。进一步根据他的异常的生命现象,自我感觉那些体征、症状,来按照中医学的理论(病因学理论)来看,到底是哪一种病因?总体我们已经知道了,所以发病,邪气占胜了正气。哪一种邪气呢?根据什么来判定呢?是在问诊的过程中,了解了患者现在还表现出哪些异常的生命现象?这些异常的生命现象是通过症状而表现出来的。医生就是根据这些症状,按照中医病因学的理论看这一组症状和那一组症状,它所表现的特征具有什么样的属性?什么特征?这些特征和属性,按照中医病因学的理论、病因的性质和致病的特点,看他属于哪一类?属于哪一种?最后导出这个邪正交争是哪个邪气与正气相争?从而确定出来病因。这就是最简单的方法,仍然体现了由果导因。我们医生的着眼点是这个患病的机体,现在面对着你,你通过询问,他来回答,问诊,他告诉你,在哪些条件下得的病、在什么环境下得的病?得了病以后,会出现哪些不健康的征象?又通过什么治疗,目前还有哪些地方不舒服?即表现在异常生命过程,还有哪些指征?医生就是根据他的临床表现,按照中医病因学的原理,根据他的临床表现反推回来,他具有什么特征?这个临床表现,体征、症状具有什么特点?它反映了什么属性?根据它的特点和属性往回推,它属于中医病因学的哪一种邪气?哪一类邪气?最后确定是哪一种邪气?是六淫?是七情?还是痰饮?还是瘀血?这个过程就体现了由果导因的过程。这是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叫问诊求因。            

《中医病因病机学》文章 : 辨证求因与审因论治

病因作用于人体而产生疾病,疾病则以证候的形式表现于外。通过对证候的仔细观察,并结合时令气候、情志改变和体质因素的,全面分析,以探究和认识其病因的过程,称为辨证求因,亦名审证求因。这里的"因",既包涵了引致疾病的原因,又包涵了疾病的病机所在。通过辨证求因,可以透过证象,认识和掌握疾病的原因和病变本质,以便针对病因病机进行防治,而从根本上控制疾病,这就是审因论治,也就是"治病必求其本"的思想。

外观的证候是内在的病理变化的反映,二者一般是一致的。如《灵枢,本脏篇》说: "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在《外揣篇》中说得更为明确:"内外相袭,若鼓之应桴,响之应声,影之似形"。《丹溪心法》对此作了进一步发挥,说: "欲知其内者,当观乎外;诊于外者,斯以知内。盖有诸内者形诸外,茍不以相参而断其病邪之逆顺,不可得也"。这是非常正确的。证候是现象,病变是本质。现象是本质的反映,本质决定着现象;证候和病变又是结果,病因是引起证候和病变的原因。透过现象可以探求本质,通过结果去分析原因,这就是辨证求因的认识论基础。

此外,也有不少病情比较复杂,并且其证候表现与病变本质不相一致的,如《千金方,论大医精诚》所说:"病有内同而外异,亦有内异而外同"者。因此,辨证求因还需要经过一般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和去伪存真的功夫,才能正确了解其病理本质。这就要求做到:

1.求其有无,责其盛虚。《素问?至真要大论》说:"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就是说明在审证求因过程中,不仅应分析已有证候特征,抓住主证,同时还要对应该出现而没有出现的证候,进行深入探求。《丹溪心法?审察病机无失气宜论》中说: "别阴阳于疑似之间,辨标本于隐微之际。有无之殊者,求其有无之所以殊:虚实之异者,责其虚实之所以异。"只有这样,才能求得真实的病因和病机所在。

2.识别"假象",区分真伪。证候表现往往是复杂的,受到内外因素的多种影响,有时会出现诸如寒极似热、热极似寒和"至虚有盛候,大实有赢状"之类的假象。如《景岳全书?传忠录》说:"病起七情,或饥饱劳倦,或酒色所伤,或先天不足,及其既病,则每多身热,便秘,戴阳,腹胀,虚狂,假斑等证,以为有余之病,而其因实由不足。"在这种虚实夹杂、寒热疑似的情况下,尤宜注意仔细辨析,不可犯虚虚实实之误。又如因进食有色食物而形成的染苔,因情绪紧张或羞怯而引起的脉数、面红等,均应加以注意区别,以免疏忽误诊。

综上可见,中医病因的内容相论述,是比较全面而广泛的,它上及天文,下及地理,中及世态人事,诸如六淫疫邪、时令气候、饮食起居、房室劳倦、虫兽所伤,几乎无所不包。对致病因素和致病原理的所有方面和具体环节,如病因.发病及病机之间的相互关系、内外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等等,都有深入的认识和详细的论述,对于阐明疾病发生与病机演变,以及辨证治疗,具有高度的理论价值和实际的指导意义。

第一节 外感病因

外感病因,是指由外而人,或从皮毛,或从口鼻,侵入机体,引起外感疾病的致病因素。外感病是由外感病因而引起的一类疾病,一般发病较急,病初多见寒热、咽痛、骨节酸楚等。外感病因大致分为六淫和疫疠两类。

《中医病因病机学》文章: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是指自然界对人体起致病作用的因素,包括天时因素、地理因素和生物因素三个方面。天时因素包括了风、寒、暑、湿、燥、火的六气与六气太过的六淫,以及时令、节气变迁和气候变化。地理因素包括方位异殊、居处高下与水土习俗等地理环境和生活条件。中医学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充分地认识到人与自然界息息相通,自然之气是人体生命存在的条件。而时令气候又是按照一定规律更替和重复的,如春暖、夏热、秋凉、冬寒。人类长期生长在这样有规律的环境中,逐步地适应了这种变化,因而不致影响健康造成疾病。如果自然界的气候和环境发生了急骤的变化,如四时之气太过、不及,或未至而至,或至而未至,或至而太过等,形成暴寒、暴热,或因居处环境的骤然改变等,都会给入体带来一定影响。当人体失去了对反常气候和异常环境的调节、适应能力时,就会使体内平衡、稳定失调而发生疾病。至于戾气、虫毒等生物性致病因素,常乘正气之虚侵袭人体而致病,轻则一人受病,重则多人俱病或延及一方,是自然因素中一种特殊的致病因素。

以上三种致病因素在致病作用上,常互相影响,互为条件,或相合入侵人体,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如不同的地域即有不同的气候,气候因素在地理因素的致病作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不同的时令、气候相地理环境,则分别有利于不同戾气、虫毒的生长繁殖,助长病邪对人体的侵袭和毒力。《灵枢?百病始生》说: "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就说明这种关系。

一、    

一)、六淫的基本概念

1、六气

所谓六气,又称六元,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正常的自然界气候。六气的变化称之为六化。这种正常的气候变化,是万物生长的条件,对于人体是无害的。由于机体在生命活动过程中,通过自身的调节机制产生了一定的适应能力,从而使人体的生理活动与六气的变化相适应。所以,正常的六气一般不易于使人发病。   

李德新讲:什么叫六气?

六气在中医文献上,又称作六元。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正常的自然界气候变化。把变化去掉,就是指六种正常的自然界气候,它叫做六气。这种正常的自然界气候的变化,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我们讲天地人三才一体,人与自然环境是一个统一体。中医学,或者中国传统文化,非常强调自然界这六种气化,对于人的生理、病理的影响,所以我们病因学把六淫放在最首位。这和咱们是一个农业国家,和人们生存关系最密切的是自然界的气候(有关)。从文化史来说,就是基于这样一个原因,所以中国人特别注意机体与环境的关系,特别是自然环境的关系。中医学也在病因学里特别强调和六气的关系。风、寒、暑、湿、燥、火六气的运动变化,称之为六化。将来学五运六气的时候要讲,我们这里面提到过六气和六元,六气又称六元。六气一旦按照阴阳消长的规律变化起来,又叫做六化。

2、六淫

所谓六淫,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阴阳相移,寒暑更作,气候变化都有一定的规律和限度。如果气候变化异常,六气发生太过或不及,或非其时而有其气(如春天当温而反寒,冬季当凉而反热),以及气候变化过于急骤;(如暴寒暴暖),超过了一定的限度,使机体不能与之相适应的时候,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于是,六气由对人体无害而转化为对人体有害,成为致病的因素。能导致机体发生疾病的六气便称之为“六淫”。固然气候变化与疾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但是异常的气候变化,并非使所有的人都能发病。有的人能适应这种异常变化就不发病,而有的人不能适应这种异常变化就发生疾病。同一异常的气候变化,对于前者来说,便是六淫了。反之,气候变化正常,即使在风调雨顺,气候宜人的情况下,也会有人因其适应能力低下而生病。这种正常的六气变化对患病机体来说又是“六淫。了。由此可见,六淫无论是在气候异常还是正常的情况下,都是客观存在的。在这里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人们体质的差异、正气的强弱。只有在人体的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时,六气才能成为致病因素,侵犯人体而发病。就这一意义来说,六淫是一类因六气变化破坏了人体相对动态平衡,能引起外感病的致病因素。“六淫”又称“六邪”。

李德新讲:什么叫做六淫呢?

简单说来,就是六种正常气候的变化的结果,六化的结果,表现为非正常。怎样理解非正常呢?由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转化为导致机体发生的条件。在这种情况下不叫六气?这时候的风、寒、暑、湿、燥、火,叫做什么?叫做病因。我们把这个思想抽象出来,定义六淫。六淫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

3、外感六淫与内生五邪

外感六淫属外感病的致病因素,称之为外邪,而内生五邪,则是指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所产生的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热(火)等五种病理变化,属病机学范畴。内生五邪的临床表现虽与风、寒、湿、燥、火等六淫致病特点及其病理反应相似,但为区别于六淫之外风、外寒、外湿、外燥、外火(热),故冠以“内”字,称为“内生五邪”。内生五邪的临床表现,一般都没有表证,多表现为或虚证或实证或虚实夹杂证。外感六淫作用于机体后,引起脏腑阴阳气血功能失调而产生的病理变化,其临床表现,多有表证,而且多属实证。单纯暑邪伤人,一般无表证可见,但常兼湿邪,称为暑湿,则有表证。只有外邪直中时,才径见里证。

外感六淫与内生五邪,一为致病因素,一为病理结果,虽有区别,又有密切联系。六淫伤人,由表人里,损及脏腑,则易致内生五邪之害。内生五邪,脏腑功能失调,则又易感六淫之邪。

李德新讲:六气转化为六淫的条件:

1)、要从六气入手考虑

我们先考虑六气。六气的变化与一年四季的变化是相适应的。按照四季的变化,阴阳变化的规律,消长规律,与四季相应,这是在正常状态下。当它处于异常状态下。

其转化的条件:①六气发生太过或不及,用中医的术语说。所谓太过和不及,就是季节的变化,应该是暑,而且暑属于热邪。过暑,就是太过;寒,太寒。就是这种六气的变化,它变化的结果超过了正常应该有的水平和度。这几年我们国家、整个全球都是,气候的变化不正常。比如冬季,在不同的月份、不同的时期,整个的一个季节,按照二十四节气,它应该很冷,现在应该冷,而且冷得很厉害,这就是太过;应该冷,没达到正常冷的程度,这就叫不及。在这样的条件下,也是说,正常六气的变化,处于太过、不及的情况下,就易于由六气转化为六淫。这个时候这个寒,冬季的寒,那个寒不叫六气之一了,它已由六气转化为六淫了。这是就六气而言,它转化为六淫的条件,就是它本身发生太过、不及。太过、不及包括两成意思:1.因时而来,但它表现为阴阳消长所应该具备的那个状态,超过了正常,或者说不及正常;2.不按照正常的时间的规律而出现。当热的时候冷;当冷的时候热。是从时间来推移的,在不同的季节,出现了反常的气候改变,就是与本身季节应该出现的六气的变化相反,出现另外一个季节气候变化,中医叫做“非其时而有其气”。在这两种条件下,意味着六气转化为六淫,这是一、六气转化为六淫的条件。

2)、要从机体的正气对六气的适应能力入手。

中医非常强调,从正气来分析,六气转化为(六淫的)条件,转化为病因。我们前面在讲体质的时候讲到,体质强,正气盛;体质弱,正气就弱。盛衰、强弱:就体质而言,当正气处于正常状态,我们称之为盛、称之为实。尽管六气已经转化为六淫,可是由于体质强,就是正气强盛,它自身的正气的适应能力,足以和外界的不正常的六气,即六淫相适应,结果邪和正矛盾斗争的结果,不得病,就这个正气盛而言,不得病。对这个正气盛的人来说,这个个体来说,尽管他所接受的刺激是不正常的六气,按我们定义是六淫,可是他接触这种刺激以后,对他来说,对这个个体来说,并没有发生疾病。对于这个个体而言,他所接受这个六淫,因为没得病,对他来说就是六元,是六气,而不能称为六淫。大家注意这个观点,不管这个六淫是个什么样、变化到什么程度,对这个人侵袭以后,他本身靠他正气的作用,交争的结果没有发病。尽管是属于六淫的范畴,可是对这个个体来说,由于没得病,对这个机体来说,就不能称之为六淫,而仍然是六气,他能和这个外界环境取得平衡,这是一。在机体正气虚弱的情况下,六淫和它交争的结果,容易得病,这个好理解,邪气战胜这个正气;最需要注意的,尽管外界自然界气候的变化是正常的,属于六气范畴,但由于这个个体正气虚弱,难以与外界的正常的六气相适应,对他来说,这个正常的六气,足以使这个个体发生疾病。在这种情况下,对这个个体而言,这个正常的六气,使他发生了疾病。这个六气,对于他来说,就叫做六淫,而不叫六气了。从邪和正两个方面,我们来分析六气转化为六淫的条件。这里面体现了中医学发病学一个最基本的思想,在强调邪和正之间的关系时,非常强调正气的作用。中医学有一句话叫“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我上面分析六气转化为六淫的条件,就是根据这样学术思想,来分析、来剖析它们之间的关系,来分析六气转化为六淫的关系。它也再一次告诉我们,医生考察是不是构成病因,不仅仅看外界六气的变化的太过、还(是)不及,更重要的是从机体本身正气着眼,重在考察这个机体本身,对外界风、寒、暑、湿、燥、火,它们之间的适应关系。从而确定,外界那个风、寒、暑、湿、燥、火,是六气呢?属于生存的必要条件呢?是保证健康的条件呢?还是成为六淫呢?是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呢?这一点是正确理解六淫概念的最基本的条件。希望同学们去认真地理解。否则的话,就会走向另一方面,就不能正确地理解中医的学术思想。

《中医病因病机学》文章:六淫概念

是指风、寒、暑、湿、燥、火等六气的反常变化。在正常情况下,六气随春、夏、秋、冬四季有规律地变化,起到化育万物的作用。这就是《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的:"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亦即《素问?天元纪大论》所说: "寒暑燥湿风火,天之阴阳也,三阴三阳上奉之;木火土金水火,地之阴阳也,生长化收藏下应之"的道理。所以,正常的气候变化是不会使人致病的,故称为六气,即言六种正常的气候。当六气反常,超过人体适应和抗御能力,并侵犯人体引致疾病时,则称为六淫。淫者,邪也,甚也,有侵淫之意,即淫邪。六淫既是外感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又是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六淫在中医病因理论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在中医病因中,六淫不仅仅是一个气候变化失常的概念,更重要的是致病邪气的概念,并且是一切外感病邪的总称,所以又称之为"六邪",即风邪、寒邪、暑邪、湿邪、燥邪、火邪等。六淫所致的疾病,主要是外感病,是外感病的主要致病原因,只是六淫病邪的致病与时令气候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已,所以有"外感不外六淫,民病当分四气"之说(《温热经纬?陈平伯外感风温篇序》)。例如伤寒六经病的中风、伤寒和温热病的暑温、暑风、湿温等疾病,就其证候表现和疾病演变来看,是难以用风、寒、暑、湿等单纯的反常气候因素来加以解释的,实际上是风、寒、暑、湿病邪在起著作用。而且上述这些疾病又是具有传染和流行性质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六淫病邪甚至包涵了邪毒致病的因素在内。所以吴又可说: "夫寒热温凉,为四时之常,因风雨阴晴,稍为损益。假令秋热必多睛,春寒因多雨,亦天地之常事,未必致疫也。"(《温疫论?原病》)因此,六淫实际是包括气候失常、季节变化、外感病邪乃至大气变化等致病因素在内的总概念,是多种外因性致病因素的总称。也是所有外邪包括戾气、疫毒和所有外感疾病属性分类的划分。一切外邪和外感疾病离开六淫的属性,无论对于病邪的认识和疾病的辨证治疗,将难以入手。不过,六淫致病往往是与时令气候互相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

六淫概念的相关链接:

“万恶淫为首”——“六淫”究竟是什么?  http://www.100md.com/html/book/81113/51679.htm

六淫与六气有何不同-  http://www2.100md.com/htmlcontentb.asp?url=/html/201005/0588/5819.htm

解析外感六淫-  http://www.100md.com/html/DirDu/2006/11/28/34/72/09.htm

二)、六淫致病的一般特点

1、季节性

六淫致病与季节的关系:由于六淫本为四时主气的太过或不及,故容易形成季节性多发病。如春季多风病,夏季多暑病,长夏初秋多湿病,深秋多燥病,冬季多寒病等,这是一般规律。但是,气候变化是复杂的,不同体质对外邪的感受性不同,所以同一季节可以有不同性质的外感病发生。

李德新讲:季节性

是指六淫致病所表现出来的病理变化形成的疾病,具有鲜明的时尚性,表现为季节的时相性。将风、寒、暑、湿、燥、火,大家回忆一下,在讲五行学说,对于自然现象的分类,有个五气。每一种气,气和六气的变化与五行相类,归成一系统。而五行和四季,按照五行的规律转化为五时,和它相适应。根据这样一种思想,体现了六淫致病的鲜明的季节性。比如,春季的时候,春属木,它们是一个系统,而六气变化,风属木,所以说春季的时候多风病;夏季多暑病;长夏多湿;秋季多燥;冬季多寒,这是一般规律。注意这里面强调是一般规律,并不等于在其他季节的情况下,不会出现风、寒、暑、湿、燥、火,冬季照样可以出风病;秋季照样可以出寒(病)、出湿(病)。就是一般的规律,六淫致病有个特点,表现为鲜明的季节性。

2、地域性

六淫致病与环境的关系:工作或居处环境失宜,也能导致六淫侵袭而发病。如久处潮湿环境多有湿邪为病,高温环境作业又常有暑邪、燥热或火邪为害,干燥环境又多燥邪为病等。

李德新讲:地域性。

因为地域是指地理环境来说的,还指工作环境说的。比如地理环境不同,常常形成特殊的气候类型,表现为六气的变化有所区别,所以六淫致病,又和地理环境有关。例如南方,长江以南,多阴雨、多潮湿,那么生活在这样的地理环境的人得病,易于感受湿邪;到北方,多寒冷、多干燥,在这个地理环境下的人,那么感受六淫邪气,多感受寒邪,是讲地理环境对人的影响。生活工作环境,就是人们在不同的生活工作环境下,感受六淫之邪,也有它的特殊性。比如炼钢工人、铸造工人,在高温作业的这个环境里进行工作,他就容易感受火邪和暑邪。这是生活工作环境,体现出来风、寒、暑、湿、燥、火的变化,所以产生这种变化,它体现了地域性,六淫致病的地域性。

3、单一性与相兼性

六淫邪气既可单独致病又可相兼为害。其单独使人致病者,如寒邪直中脏腑而致泄泻,其由两种以上同时侵犯人体而发病者,如风寒感冒、湿热泄泻、风寒湿痹等。

李德新讲:相兼性

是指六淫致病,风、寒、暑、湿、燥、火,常常是互相结合起来,同时侵袭机体,很少有仅仅是一种六淫侵袭机体,多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时侵袭机体,有这样一个规律。所以我们在探索病因、辨证求因的时候,要全面考察六淫侵袭到机体以后,通过它的临床表现判定它有几种成分存在?是一种呢?还是两种呢?还是三种呢?比如同学们将来在学习《临床内科学》的时候,讲那个痹证关节炎,长期浸泡在水湿环境里面,比如沿海的渔民,经常出海,容易得痹证,西医叫关节炎。中医看从外界环境六气的变化对他有所影响,判定关节炎、痹证,它的病因是风、寒、湿三者同时侵袭机体,导致痹证的发生,叫做“风寒湿三气杂合而为痹”。那么这个病和这个病因的关系,叫风寒湿的关系,就体现了六淫致病的相兼性。

3、转化性

六淫致病以后,在疾病发展过程中,不仅可以互相影响,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其病理性质可向不同于病因性质的方向转化,如寒邪可郁而化热,·暑湿日久又可以化燥伤阴,六淫又皆可化火等等。这种转化与体质有关,人的体质有强弱,气有盛衰,脏有寒热,因此,病邪侵人人体,多从其脏气而转化。阴虚体质,最易化燥,阳虚体质,最易化湿。另外,又与邪侵久暂有关,一般而言,邪气初感,不易转化,邪郁日久,多能转化。

李德新讲:转化性

不论哪种邪气,单一的也好,是相兼也好,一旦侵袭机体以后,在机体的病变发展过程中,它们的性质常常互相转化,其中以寒邪和热邪的转化表现最为突出。初始可以是寒邪侵袭机体,但在疾病的病理演变过程中,原来的寒邪可以转化为热邪;反之,初始可能是表现为热邪,但是在疾病的演变过程中,由热邪可以转化为寒邪。它也体现了六淫侵袭机体以后所发生的病理变化,性质发生改变,讲的是病理变化的性质改变。这不仅讲六淫可以互相转化。再回到我们前面讲中医确定是不是六淫?是辨证求因。是根据病理变化来分析,是寒邪还是热邪?实际上六淫的相互转化性,是指六淫侵袭机体以后,反映出的病理变化的属性的变化,本质上是这样的。用阴阳学说来理解,也体现了阴和阳之间的相互转化。但这种转化要有条件的。比如感冒,开始时候发冷,冷得厉害,那么过一阵可能是热得厉害。初始的时候是寒邪侵袭了机体,为什么过了一个阶段以后表现为发高烧呢?用六淫的一般特征来理解,这就体现了六淫致病它的相互转化性。

4、外人性

六淫为病,多有由表人里的传变过程。六淫之邪多从肌表或口鼻而入,侵犯人体而发病。六淫致病的初起阶段,每以恶寒发热、舌苔薄白、脉浮为主要临床特征,称为表证。表证不除,由表人里,由浅及深。故六淫致病,多有由表及里的传变过程。即使直中入里,没有表证,也都称为“外感病”。所以,称六淫为外感病的病因。

中医病因学说中的六淫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加以抽象概括而来的。六淫为病,除了气候因素外,还包括了生物(如细菌、病毒等)、物理、化学等多种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所引起的病理反应在内。

李德新讲:外感性。

所谓六淫致病的外感性,就是风、寒、暑、湿、燥、火侵袭机体的途径,是由表入里,从肌表口鼻侵入人体。我们在前面讲经络学说的应用的时候讲到,经络是外邪入侵的通道,六淫侵袭肌表,然后沿着络脉、经脉、腑脏,由表入里,层层深入。就这个意义说,六淫侵袭机体的特征,它致病特征表现为外感性。也正因为这样,将六淫所致的疾病,称之为外感疾病;也正因为是这样,前面我们定义六淫的时候,说六淫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强调其外感性。

上述是指六淫侵入机体以后,它致病的特征和性质、它的一般规律。注意反复强调它是一般规律,不是绝对的。六淫,从现代环境科学来看,除了气候因素之外,还包括生物学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等多种因素在内。现代环境科学,从环境的改变,如果就环境的变化而言,作为有害因子侵袭机体的话,作个病因的话,那么按照中医来思考,都应该属于外感的范畴。但是中医学外感六淫,仅仅讲了六种致病因素,还不能囊括现在的生物学因素、大气的物理变化和环境的化学因素在内,那么这些就为我们中医病因学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到目前为止,我们用中医理论还难以圆满地解释外界环境的变化,特别是生物学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的变化对人体的损害作用。这就需要同学们今后在学习过程中,去进一步发展它、完善它。所以它是中医病因学当前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同学们将来有可能在中医理论当中进行原始创新的关键问题。

《中医病因病机学》文章:六淫致病的特点

一是有明显的季节性,乃至地区性 ;

二是有一定的致病途径和比较固定的病变部位,或从口鼻而入,或从肌肤内侵,或自上而受,或从下先伤,或以肺胃为主,或以脾胃为重,或逞入厥阴心肝等 ;

三是为病有一定传变次第,一般多始于皮毛肌表,逐渐传入经络脏腑,即自表入里,由浅而深:四是相兼为病与互相转化,如风寒、寒湿、暑湿,湿热之相兼为病,寒邪郁伏可以化热,暑湿含化可以化燥化火,热极可以化火生风等。

另外,由于脏腑功能和气血津液失调而产生的类似风、寒、暑、湿、燥、火的病理变化,一般称为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内热等,总称之为"内六淫"。虽与六淫致病有一定关系,但因不属于外邪致病,故此处不作讨论,可参见"六气病机"一章。

六淫致病特点的相关链接:

六淫致病,不可小视_  http://www.100md.com/Html/Info/News/721/72168.htm

内经论六淫致病-  http://www.100md.com/html/201202/1314/1041.htm

)、六淫的性质及其致病特点

李德新讲:六淫的性质及特点学习的方法

六淫的致病性质,体现出什么特点?致病特点、临床表现有什么特征?把这三者联系起来学习,不要孤立地记住它是它的性质。

1、风

李德新讲:什么叫做风邪?风邪是指在六淫当中具有轻扬开泄,善动不居特性的邪气。

1)、自然特性

风具有轻扬开泄,善动不居的特性,为春季的主气,在一年二十四个节气中,大寒、立春、雨水、惊蛰四个节气为风气主令。因风为木气而通于肝,故又称春季为风木当令的季节。风虽为春季的主气,但终岁常在,四时皆有。故风邪引起的疾病虽以春季为多,但不限于春季,其他季节均可发生。

《中医病因病机学》文章:自然特性

风为春令主气。然四季接可发生。风邪侵犯人体的途径,多从皮毛而入。侵入人体后使营卫不通而发为寒热等证,如《素问?风论》说: "风气藏于皮肤之间,内不得通,外不得泄,……胰理开则洒然寒,闭则热而闷。"临床上,风邪所致的疾病是多种多样的,故内经又说: "风之伤人也,或为寒热,或为热中,或为寒中,或为厉风,或为偏枯,或为风也"(同上),这是由风邪的性质及其特点造成的。

2)、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

1)、轻扬开泄

风为阳邪,其性轻扬升散,具有升发、向上、向外的特性。所以风邪致病,易于伤人上部,易犯肌表、腰部等阳位。肺为五脏六腑之华盖,伤于肺则肺气不宣,故现鼻塞流涕、咽痒咳嗽等。风邪上扰头面,则现头晕头痛、头项强痛、面肌麻痹、口眼歪斜等。风邪客于肌表,可见怕风、发热等表证。因其性开泄,具有疏通、透泄之性,故风邪侵袭肌表,使肌腠疏松,汗孔开张,而出现汗出、恶风等症状。

李德新讲:轻扬开泄

怎样理解它有轻扬开泄的属性?轻扬开泄的属性是指风邪具有轻清、升散、向上、向外的特性。它的这个属性的致病特点,根据轻清、升散、向上、向外这样的性质,它的致病特点表现为易于侵犯人体的上部、肌表,体现为上、外。体现上部,风侵袭人体的上部,肺为五脏六腑之长,所以就内在的脏腑而言,肺为华盖、肺为娇脏,风邪最容易侵犯人体的脏腑的肺,导致肺的宣发肃降功能异常。比如最常见的伤风感冒,它一定会出现咳嗽,这个咳嗽的特征就反映了风邪轻清、升散、向上向外的特征。感冒不仅咳嗽,而且还会出现发冷发烧。发冷发烧,中医说肺宣发卫气,护肌表的功能失调,就是肌表的卫邪的功能失调,体现了风邪侵袭机体向外的特征。怎样理解风性开泄?前面讲两个字,轻扬的属性,它那个性质、它的致病特点、它临床表现的症状特点。怎样理解风邪开泄的属性呢?风邪开泄是指风邪具有疏通透泄的属性。这个属性,表现为它的致病特点是指风邪易于导致肌腠开疏,或者叫肌腠开泄,它表现的症状特点就(是)易于出汗。汗孔开张,易于出汗。与恶寒相对,称之为轻微的恶寒,叫做怕风。用中医的术语叫做恶风。注意这个恶风和恶寒,统属于恶寒范畴。但是恶风和恶寒,恶风较恶寒为轻,将来我讲寒邪的时候进一步讲它。这就是风邪的第一个性质和致病特点,轻扬开泄的性质和它的致病特点。什么是轻扬?什么是开泄?它具体的致病特点是什么?就按照这样一个思维方式来掌握风邪的第一个性质和致病特点。

《中医病因病机学》文章:轻扬开泄

风为阳邪,其性轻扬,具有向上向外、升发开泄的特性,故风邪致病多见于肌表及人体上部,所谓"伤于风者,上先受之"(《素问?太阴阳明论》),"风气藏于皮肤之间"(《风论》),故使人胺理开疏,卫气开泄,而现溱溱汗出,淅淅恶风

2)、善行数变:

风善动不居,易行而无定处。“善行”是指风邪具有易行而无定处的性质,故其致病有病位游移,行无定处的特性。如风疹、荨麻疹之发无定处,此起彼伏;行痹(风痹)之四肢关节游走性疼痛等,均属风气盛的表现。“数变”,是指风邪致病具有变化无常和发病急骤的特性。如风疹、荨麻疹之时隐时现,癫痫、中风之卒然昏倒,不省人事等。因其兼挟风邪,所以才表现为发病急,变化快。总之,以风邪为先导的疾病无论是外感还是内伤,一般都具有发病急、变化多、传变快等特征。

李德新讲:善行数变。

善行,它具这样属性。什么是风邪的“善行”呢?是指风邪具有易于行走而无定处这样一个性质。这个性质表现在临床特征上,它的致病特征上,具有病变部位游移不定,走行而无定处的特点,症状具有动的特征。疾病的部位,忽儿此,忽儿那。比如我们西医所说的皮肤病的荨麻疹,中医叫做风。讲,它忽尔发痒,这儿起个包,骚痒,忽儿那儿起包,叫行走不定。这就是风邪善行的一个特征,即它的症状的主观的感觉,有走窜的特征。从外观看,某些病理变化的部位,它行无定处,就是病变的部位、症状,患者的感觉,有走窜、走动的特征,动的特征,就是走窜不定的特征,这是第一、“善行数变”里面“善行”。善行强调一个行,就是动态,病位要动态,症状、患者自己的感觉要动态,症状的表现有动态,行。

数变。数变的属性,强调一个变,是指风邪致病,具有变化无常、发病急骤这样一个特征。它的致病特点,也是风邪致病以后,病变的性质具有变化的特点,这样的属性,善于变化的属性,表现为致病特点,它的病理变化,变化无常,发病急。前面从“善行”举了一个荨麻疹。荨麻疹这个特点,不仅表现为病位游移不定,而且也表现出来数变,忽儿好,忽儿发病。

中风,我们定它有风邪,就是中风,中于风,将来这个风,其病变不完全是外感的风,但是它具有外感风的特征。高血压脑出血,全身抽搐,我们说动,强调它行,它有风的属性。而且迅速就昏迷,乃至于死亡。如何来解释呢?数变。就(是)发病急、变化快。在讲前面的课程中曾经提到,小孩感冒以后,发烧,很快会出现印堂,就是鼻根那地方发青,很快小儿抽搐,中医说叫有风,术语叫抽风。为什么说有风呢?它发病急,变化快,体现了“数变”这样一个属性,它的致病特点有这样一个特征,这就叫做风邪的善行数变。

《中医病因病机学》文章:善行数变

"善行"是指风邪致病多无固定部位,有游走不定的特点。如《素问?痹论》说: "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其证"各在其处,更发更止,更居更起,以右应左,以左应右,非能同也,更发更休也"。说明为病发无定时,证无定处。"数变",是指风邪为病,具有发病急骤,变化迅速和容易转化为其它病变的特点。故《素间,风论》说: "风者,"善行而数变","至于变化,乃为他病也"。就是对风邪致病特性的生动概括。

3)、风性主动:

“风性主动”是指风邪致病具有动摇不定的特征。常表现为眩晕、震颤、四肢抽搐、角弓反张、直视上吊等症状,故称“风胜则动”。如外感热病中的。热极生风”,内伤杂病中的“肝阳化风”或“血虚生风”等证,均有风邪动摇的表现。

李德新讲:风性主动。

实际上我们在讲善行数变,已经讲到动字,讲了行和变,实际是动态的概念,已经讲到了。风性主动,《内经》讲叫“风胜则动”。怎样理解“风性主动”呢?是指风邪具有动摇不定的属性。表现为致病特点、病理变化具有动的特征。比如抽搐、震颤。所谓震颤,可以为头不断地震颤,不管别人问他什么事情?不管他同不同意?他永远是点头。到老的时候,肝阳上亢,那么有风,他总点头,你问他什么?那不管内心不同意,他都表示OK,同意;也有的人到老了以后,这个手总动,坐着不停地动,倒不是小孩坏毛病,坐着那个老动啊,跷二郎腿啊,手足那个不停地动,是另外的问题。他总是不自觉地无法控制地动,中医把这个叫什么呢?用症状描写叫做震颤。震颤,这个症状表现为特征,动摇不定,总是在点头,总表示同意。正常的,咱们头不能乱动啊,他就是不管谁说啥,不管他想什么?总是不断地点头,频频点头,表示同意,把这个叫做震颤,表现为动摇不定的特征。抽,是指手脚抽筋,往一起抽,抽搐。抽,就有拘急收缩这个动作。小孩发高烧,突然抽了,仰放平在床上,用手颈后上伸进去,从腰伸进去,中间悬空了,就像拉了弓似的,反过来一样,叫做角弓反张,表现为症状特征——角弓反张,同时又在不断地动,而不是静止的,把这些都叫做具有动摇不定的特征,都属于“风胜则动”的改变。所以反过来,震颤,一看有震颤这样的症状表现,我们立刻想到他表现的特点动摇不定,再往前推,他是风邪的属性,因此,就定他有风。就根据震颤,就定他有风了。这是第三个性质,“风胜则动”。实际上传统上讲“风胜则动”,是包括了“善行”,包括了行和变,只是在动里面突出强调症状的动摇性、运动性。

《中医病因病机学》文章:风性主动

这是从风在自然界的表现具有流动性和使草木物体摇动的特点,结合临床风邪致病多具有震颤、动掉和抽搐等征象,取模拟象而总结、概括出来的。在人体,这种摇动可以是形体的,也可以是感觉的。属于形体的,如口噤、项强、震颤、抽搐、拘挛、咬牙断齿、角弓反张、双目上视等;属于感觉的,如头目眩晕、筋惕、肉润等。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风胜则动",《至真要大论》说的"诸暴强直"和"诸风掉眩",都是指风邪的这一特性而言。

4)、风为百病之长:

风邪是外感病因的先导,寒、湿、燥、热等邪,往往都依附于风而侵袭人体。如,与寒合为风寒之邪,与热合为风热之邪,与湿合为风湿之邪,与暑合则为暑风,与燥合则为风燥,与火合则为风火等。所以,临床上风邪为患较多,又易与六淫诸邪相合而为病。故称风为百病之长,六淫之首。

李德新讲:为百病之长。

怎样理解风邪为百病之长呢?是指外感病因的百病之长。记住一句结论:

1. 按照排列顺序而言,我们前面讲风、寒、暑、湿、燥、火,风邪为六淫之首。

2. 风邪为外感病因的先导。也就是说,在六淫当中,风邪侵袭人体的机率最大。其意思是指除风以外,六淫当中的寒、燥、湿这些邪气常常依附于风邪而侵袭机体。也就是说,风邪常常是率领着寒邪、湿邪、燥邪侵入人体。从这二层意思来理解,风邪是外感病因的先导。一言以蔽之,在六淫侵袭人体过程中,风邪是最多见,由风邪引起的外感病最多见,是其一;其二、风邪常常和其他邪气相兼,起到先导作用,与寒邪、与湿邪、与燥邪结合到一起,并且起先导作用来侵袭机体,引起外感疾病,就这个意义来理解,风为百病之长。

《中医病因病机学》文章:风为百病之长

风邪致病最急,变化最多,最速。故《医方考?中风方论》曰:"风者,百病之长,得天之象,故其发也暴"。其次,六淫中其它几种病邪亦每多随风邪相兼为患,如风寒、风热、风湿等等。另外,风邪侵犯部位较广,无处不到,也就最易侵袭人体,故《证治要诀》谓其"天地之间无所不入,一蹿不塞,来不可御。人之一身,缜密者少,疏漏者多,风乘之也,轻则为感,重则为伤,又重则为中。"由此可见,风邪是外感病的主要致病因素,故《素问?风论》说: "风者,百病之长也"。

5)、风与肝相应。

风为木气,通于肝。外感风邪可导致胃脘痛、腹胀、肠鸣、呕吐、泄泻等。这是风邪伤肝,木盛克土所致。

李德新讲:风与肝相应

要认识到外感的风邪和内脏肝相适应。我们前面讲脏腑的时候,说肝气与春季相通应。在春季,肝气当令:(1)易于得肝病;(2)原有肝病日益加重。我们在这里讲,风邪与肝相应,用五行讲叫风气通于肝。外感的风邪致病,他不仅可以出现发冷、发烧、咳嗽、头痛,他还可以出现胃痛、腹泻。如何来理解这些个病理改变呢?仅仅是个外感风邪感冒,他为什么出现了呕吐、腹泻、胃痛这些症状呢?甚至泄泻呢?上述这些症状,都是脾胃功能失调的改变。为什么说风邪会出现脾胃功能失调的改变呢?风邪与木气气化相通,肝属木,由于风邪侵袭人体,深入内脏,导致肝疏泄功能失调,而累及到脾土,累及到中焦,引起了肝脾不调、肝胃不和的结果。

最后这一点强调的是,六淫当中的某一种邪气,一般规律,咱们这里仅仅讲风邪,外感的风邪与内在的脏腑肝木气化相通。所以,风邪为害,我们前面讲首先从表侵袭人体的肺,它也易于引起肝的功能失调,那么肝的功能失调,首当其冲是肝旺必克土,必然出现胃肠道的症状。将来同学们学《内科》的时候,学西医病,胃肠性感冒;将来学中医病的时候,有的人感冒就是表现为腹泻。他的病理机制是如何呢?如何根据这个既发冷、发烧,又腹泻,把这两种病理现象结合起来,如何来推及到病因呢?突然受外界环境改变,发冷、发烧,你想到具有风性轻扬开泄的特征。你认识到这一点,定下来了,那么另外他那个腹泻、恶心呕吐,如何来解释呢?腹泻和呕吐,是肝脾不调、肝胃不和的表现。再往前推,肝与木气化相通,把这两者综合起来,判定这个感冒与风邪有关。通过这个来进一步体现辨证求因;也体现人体的内脏和环境之间的相通应,气化相通。讲六气的变化、讲气化,外界环境的气化和内在机体内部的气化,它们之间的关系。

综上所述,风为春令主气,与肝木相应。风邪为病,其病证范围较广,变化为快。其具体特点为:①遍及全身:无处不至,上至头部,下至足膝,外而皮肤,内而脏腑,全身任何部位均可受到风邪的侵袭。②媒介作用:能与寒、湿、暑、燥、火等相合为病。③其致病的特殊性,风病来去急速,病程不长,其特殊症状也易于认识,如汗出恶风、全身瘙痒、游走不定、麻木以及动摇不宁等症状。临证时,发病在春季与感受风邪明显有关者,均可考虑风邪的存在。

2、寒

李德新讲:什么叫做寒邪?寒邪是指六淫当中具有寒冷、凝结特性的外邪,寒邪为害,统称为外寒病。

1)、自然特性

寒具有寒冷、凝结特性,为冬季的主气,从小雪、大雪、冬至,到小寒计四个节气,为冬令主气。寒为水气而通于肾,故称冬季为寒水当令的季节。因冬为寒气当令,故冬季多寒病,但也可见于其他季节。由于气温骤降,防寒保温不够,人体亦易感受寒邪而为病。

李德新讲:自然特性

寒邪是冬季的主气。在气化上,与脏腑的肾相通应。寒邪发病的季节,以冬季多寒病,但四季皆可出现寒病。

《中医病因病机学》文章:自然特性

寒为冬令主气,故寒邪致病多见于冬季。其它季节虽亦可有,但不若冬季之甚。故《伤寒例》曰:"冬时严寒,万类深藏……触冒之者,乃名伤寒耳。其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而以伤寒为毒者,以其最成杀厉之气也。"并以"寒毒"称之。尤其冬时感寒,为病最重。寒邪所致的疾病,因其所伤部位不同,可分为伤寒和中寒两种。伤寒是指寒邪伤于肌表,中寒则指寒邪直接中于脏腑。

2)、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

寒邪以寒冷、凝滞、收引为基本特征。

1)、寒易伤阳

寒为阴气的表现,其性属阴?故寒为阴邪。阳气本可以制阴,但阴寒偏盛,则阳气不仅不足以驱除寒邪,反为阴寒所侮,故云“阴盛则寒”,“阴盛则阳病”。所以寒邪最易损伤人体阳气。阳气受损,失于温煦之功,故全身或局部可出现明显的寒象。如寒邪束表,卫阳郁遏,则现恶寒、发热、无汗等,称之为“伤寒”。若寒邪直中于里,损伤脏腑阳气者,谓之为“中寒”。如伤及脾胃,则纳运升降失常,以致吐泻清稀,脘腹冷痛;肺脾受寒,则宣肃运化失职,表现为咳嗽喘促,痰液清稀或水肿;寒伤脾肾,则温运气化失职,表现为畏寒肢冷、腰脊冷痛、尿清便溏、水肿腹水等;若心肾阳虚,寒邪直中少阴,则可见恶寒蜷卧、手足厥冷、下利清谷、精神萎靡、脉微细等。

李德新讲:寒易伤阳

寒邪易于伤阳,叫易伤阳气。是指寒邪容易损伤人体的阳气。其致病特点,在损伤人体的阳气之后,它致病特点表现为机体的病理变化,寒邪为患,或者表现为“阴盛则寒”,或者表现为“阳虚则寒”,这是它的致病特点。它表现出的临床症状特点,表现为机体的全身,或者是局部有明显的寒象,是指全身的症状表现,或者局部的症状表现,按照阴阳属性,分为属阴的属性,就是具有寒象。比如前面提到那个感冒,讲风邪的时候也讲感冒,风邪侵袭肌表,肌表的卫气与邪气相交争的结果,邪气战胜了卫气,发生了感冒,他可以同时存在发冷、发烧,但是他这个冷的程度就比寒邪为低。我们前面讲一个症状的概念叫恶风,不称为恶寒。同样是感冒,他是寒邪侵袭机体,既发冷又发烧,一定是发冷重,用中医规范的术语讲叫恶寒,不叫恶风。恶寒和恶风就区别了是寒邪还是风邪?全身可以表现为明显的寒象,以怕冷、手足不温为特征;局部表现的明显寒象是指局部的某一个症状,它属于寒性。比如《内经》讲“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小便清白,和小便黄赤相比较而言,我们判定这个排泄物,白颜色,属寒性。这皆(是)局部的。比如说人体的腹泻,在腹泻状态下,那么所便出来的排泄物是水样的、清稀的、没有臭味的,具有这样的特征,我们就定它有寒。将来同学们在诊断学里面学习症状学的时候,根据症状来判定寒热属性,那里面会详细地讲到。这里只要求同学们记住寒易于损伤人体的阳气,或者表现为阴盛,或者表现为阳虚。它的临床特点是全身可以(有)明显的寒象,或者是局部也表现出来寒象,记这个规律就可以了。

《中医病因病机学》文章: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出于寒为冬令主气,凛冽冰寒,其性属阴,故易伤人阳气。伤于表则卫阳郁伤,恶寒畏风,毫毛毕直;伤于里则脾肾阳伤,腕腹冷痛,下利清谷,肢冷不温。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阳盛则阳病"。阳病即阳气受伤而衰微。阴气衰微,则温煦气化作用失常,而出现气不能化、形无以温等一系列寒证。

2)、寒性凝滞

凝滞,即凝结阻滞之谓。人身气血津液的运行,赖阳气的温煦推动,才能畅通无阻。寒邪侵入人体,经脉气血失于阳气温煦,易使气血凝结阻滞,涩滞不通,不通则痛,故疼痛是寒邪致病的重要特征。因寒而痛,其痛得温则减,逢寒增剧,得温则气升血散,气血运行无阻,故疼痛缓解或减轻。寒胜必痛,但痛非必寒。由于寒邪侵犯的部位不同,所以病状各异。若寒客肌表,凝滞经脉,则头身肢节剧痛;若寒邪直中于里,气机阻滞,则胸、脘、腹冷痛或绞痛。

李德新讲:寒性凝滞

寒性凝滞。凝滞,是指寒邪具有使机体运行的气血凝结阻滞的意思。它的致病特点集中一个字,同学们记住一个字,叫痛。它为什么痛呢?寒邪侵袭机体有使人体内的气血运行发生凝结阻滞,凝结阻滞的结果使气机不通。中医理论解释叫“不通则痛”。因此,寒性凝滞这个性质表现为临床病理现象的特征集中在一个字上,就是痛。所以《内经》也讲叫“寒胜则痛”。这个疼痛可以是全身的,也可以是局部的。它的特点“得温则减”,就是保温以后,疼痛可以减轻。注意寒性凝滞,寒邪具有凝结阻滞的属性,它能使机体内的气血运行阻滞、凝结,导致气机不通而疼痛。前提是寒邪,不仅寒邪可以引起气血凝滞、气机不通,其他邪气也可以。如何来区别是寒邪导致的疼痛呢?就根据寒邪的属性,这里疼痛“得温则减”,逢寒增剧。根据这个来定它是寒邪。否则的话,疼痛的性质不一定为寒。记住一句话,“寒胜必痛,痛非必寒”,这也体现了中医辩证思维,用辩证的观点正确地、科学地处理因果之间的关系。

《中医病因病机学》文章:寒性凝滞。

凝滞即凝结相阻滞不通之意。人体气、血、精、津液的运行,全赖阳气的推动。当人体遭受寒邪的侵袭,则阳气受伤,或闭郁不通,这时气、血、精、津液即因阳气之温煦推动能力减弱而运行迟缓,甚则凝闭不通,出现恶寒无汗,唇甲发绀,气血稽迟,营卫壅滞,脉紧,脉迟,以及因气血流通不利而见疼痛等一系列凝滞不通的证象。

3)、寒性收引

收引,即收缩牵引之意。寒性收引是指寒邪具有收引拘急之特性。“寒则气收”。寒邪侵袭人体,可使气机收敛,腠理闭塞,经络筋脉收缩而挛急;若寒客经络关节,则筋脉收缩拘急,以致拘挛作痛、屈伸不利或冷厥不仁;若寒邪侵袭肌表,则毛窍收缩,卫阳闭郁,故发热恶寒而无汗。

李德新讲:寒性收引

寒性收引。寒性收引是指寒邪具有收缩牵引的属性。它的致病特点是易于使人体的气机收敛,表现为腠理闭塞,筋脉拘急。腠理闭塞,寒邪侵袭机体所出现那个伤风感冒。前面讲他怕冷,寒邪伤阳,表现为发热恶寒,就是以恶寒为突出,恶寒重发热轻,寒邪侵袭机体以后,它有收这样一个属性,所以表现为肌腠固密,收而不是开。风邪是开泄,那么寒邪就是收敛,收敛的结果汗孔不开张,表现特点为无汗。肌腠开疏与风邪相对,风邪为开,这个为收,一开一合,一泄一闭。风邪就是有汗,而寒邪就是无汗。感冒以后,用无汗这个症状来表示肌腠的病理状态处于闭塞的状态。冷,寒邪为害,表现为筋脉拘急。有收敛拘急性作痛,这种疼痛是拘急样疼痛。这个拘急,表现为寒的收引。将来学习《内科》的时候讲痹证,患者告诉,“大夫,我的一条腿疼,那么疼的结果呢?其中一条腿,好像一条腿短,或者伸不直”,说伸不直,有拘急的感觉,他自已感觉到我的一条腿长,一条腿短,实际两腿一样长,只是他不敢像正常的腿同样伸直。那么把这个状态叫什么?叫拘急状态。关节炎就根据这个特点,前面说风寒湿三气杂合而为痹,三种邪气同时侵袭机体,他才出现这个腿痛。可是他表现为伸不开腿,自觉感觉腿短,伸起来痛,更痛,我们把它描绘为医学术语叫拘急样作痛。拘急体现了引,往里头缩,体现出引、缩这个特征。那么引和缩这个特征反映这样一个性质,这个症状的属性,属于寒邪的属性,这个时候我们就确定以寒邪为主。这是腠理闭塞,筋脉拘挛,寒主收引表现出的临床的特征、致病特点。将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的特点,高度地抽象出来:1.记住一个冷;2.记住一个痛;3.记住一个收。这三个字,就把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高度地概括出来。

《中医病因病机学》文章:寒主收引

收引即收缩、牵引之意。寒邪侵袭人体,常会使皮肤、胰理、筋脉收缩、挛急。如寒邪客于肌表,则胰理紧密,毛窍闭塞,卫阳闭郁不能外达,而出现恶寒、无汗、肌束、脉紧等,若寒邪客于经络关节,则可使经脉拘急,出现肢体屈伸不利或冷厥不仁。所以《素问?举痛论》曰: "寒则气收"。

                                                            4)、寒与肾相应  

寒为水气,通于肾。寒邪侵袭,寒水泛滥,则尿少,水肿;寒水过盛,上制心火,则心痛、心悸、肢厥等。

李德新讲:寒与肾相应

寒邪在气化上与内脏的肾相通,就这个意义讲,冬季多寒病,冬季为寒水之性,冬季多寒病。冬天容易导致肾的病变,寒邪侵袭机体以后,它侵袭到肌表,为什么它会累及到肾呢?就是因为两者气化相通,它反映了脏腑的某一脏,与外界的六气的变化,与季节的变化。哪一个阶段气化相通?体现了人体的内脏与四时阴阳的相通应,这样一个原理

总之,寒为冬季主气,与肾水相应。寒病多发于冬季,但也可见于其他季节。寒邪为病,其致病特征是:寒为阴邪,易伤阳气,故寒邪致病,全身或局部有明显的寒象。寒胜则痛,所以疼痛为寒证的重要特征之一。因寒则气收,故其病有毛窍闭塞、气帆收敛、筋脉拘急的特珏,表现为无汗、拘急泎痛或屈伸不利等。

3、暑

李德新讲:什么是暑邪?

暑邪是在夏至以后,立秋以前,自然界的火热之邪。暑邪为病称之为暑病。

1)、自然特性

暑为火热之邪,为夏季主气,从小满、芒种、夏至,到小暑四个节气,为暑气当令。暑邪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发生在夏至以后,立秋以前。暑邪独见于夏令,故有“暑属外邪,并无内暑”之说。暑邪致病有阴阳之分,在炎夏之日,气温过高,或烈日曝晒过久,或工作场所闷热而引起的热病,为中于热,属阳暑;而暑热时节,过食生冷,或贪凉露宿,或冷浴过久所引起的热病,为中于寒,属阴暑。总之,暑月受寒为阴暑,暑月受热为阳暑。

李德新讲:自然特性

暑邪有个重要的特点,就是鲜明的季节性。换句话说,在六淫当中唯有暑邪发生在一个特定季节,就是暑邪独见于夏令,因此称暑属外邪,并无内暑。暑邪的概念掌握这两点就可以了。至于说暑邪可以分阳暑和阴暑,就是指暑邪致病表现出的异常的病理现象,按照阴阳属性划分,分为阴和阳。将来同学们在温病学里进一步地学习。

《中医病因病机学》文章:暑的自然特性

暑为夏令主气,独发于夏季,为火热所化。《"素问?五运行大论》曰:"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其性为暑。"说明暑为天地火热之气。

2)、暑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

暑为火所化,主升散,且多挟湿。

1)、暑性炎热

暑为夏月炎暑,盛夏之火气,具有酷热之性,火热属阳,故暑属阳邪。暑邪伤人多表现出一系列阳热症状,如高热、心烦、面赤、烦躁、脉象洪大等,称为伤暑(或暑热)。

李德新讲:暑性炎热

暑性炎热,这是它第一个性质,是指暑邪具有酷热的性质。因为暑是盛夏的火气,具有酷热的特性,因此,暑邪致病的特点是引起全身和局部表现出来鲜明的实热症状,比如高热,心烦,烦躁,脉洪大等中暑表现的特点,它表现出的一派的炎热症状,表现的炎,火的炎,炎热,就是热,表现为实热症状。这是火邪的第一个性质,它的致病特点,临床表现的特征。

《中医病因病机学》文章: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曰:"少阳大至为火生。"《丹溪心法,中署》曰:"暑乃夏月炎暑也,盛热之气者,火也。"可见暑为火热邪气,其性炎热而属阳。故暑邪伤人可出现高热、烦渴、汗多、小便短赤、脉洪数等一系列火热炎盛证象。是以《素间?生气通天论》说 "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体若燔炭,汗出而散。"

2)、暑性升散

升散,即上升发散之意。升,指暑邪易于上犯头目,内扰心神,因为暑邪易人心经:散,指暑邪为害,易于伤津耗气。暑为阳邪,阳性升发,故暑邪侵犯人体,多直人气分,可致腠理开泄而大汗出。汗多伤津,污液亏损,则可出现口渴喜饮,唇干舌燥,尿赤短少等。在大量汗出同时,往往气随津泄,而导致气虚,故伤于暑者,常可见到气短乏力,甚则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之中暑。中暑兼见四肢厥逆,称为暑厥。暑热引动肝风而兼见四肢抽搐,颈项强直,甚则角弓反张,称为暑风(暑痫)。暑热之邪,不仅耗气伤津,还可扰动心神,而引起心烦闷乱而不宁。

李德新讲:暑性升散

暑性升散。升散是指暑邪具有上升、发散的属性。升,它的致病特点是指暑邪最容易侵犯人体的头面,扰于心神,因此中暑常常表现为心烦,甚者神昏,突出表现为这个暑热之邪内扰心神,心神失守的临床特征。散指暑邪,因为属于阳热之邪,因此它容易伤津耗气。暑邪侵犯人体以后,易于导致肌腠开泄,肌腠开泄的结果就会出现大汗出的特征。注意,不是一般的汗出而是大汗出。我们在前面讲气和津液的关系的时候讲到津能载气,暑邪侵袭肌体,使腠理开疏,汗大出,汗出过多的结果损伤人体的津液。因此中暑的患者口渴,喝水,这是暑邪的散的特性,导致机体大量流失汗液,汗过多而伤津,我们前面讲过津汗同源,汗为津液所化,过多的出汗必然损伤人体的津液,这是暑邪一个致病特征,伤津。在大量汗出的同时,津不能载气,气必然随汗而脱,这叫气随津脱,或者叫气随液脱,由伤津最终导致耗气,会表现出气虚乃至气脱的临床特征。气虚之极中医叫气脱,后面病机的时候再进一步地来讲,定义气脱以及它的病理机制和临床特征。在这里面,请同学们从暑邪的性质推出它致病特点,从而掌握它的重要临床特征。升,是指暑邪暑性炎热,这个升最容易向上升,侵犯神明,表现神明的症状。散,散是暑邪侵袭肌表,腠理开疏而大汗出,汗多伤津,导致耗津的结果,那么暑邪为害临床特征表现一派津亏特征。随着大量的伤津,津不能载气而气随津脱,或者叫气随液脱,因此最终结果导致气虚,甚者出现气脱。中暑的患者严重的就可以休克,神志不清,手脚不温,中医把它叫气脱,轻的气虚,重的气脱。

暑性升散,是一个难点,它耗气散津。为了便于讲,语言的表现形式就是耗气(伤津),实际从因果关系看的话,是暑性升散,伤津耗气。它的机制,我们前面讲气和津的关系的时候就是津和汗的关系、气和津的关系。难的地方在此,讲述它的特点,它的机制,用我们前面讲的知识来分析它。不是先耗气后伤津,它的特征是先伤津,气随津脱而耗气,表现为全身气虚,乃至气脱的临床特征。

《中医病因病机学》文章:暑性升散,易伤津耗气。

暑为阳热之邪,侵犯人体,常致胰理开泄而多汗。《灵枢?岁露论》曰:"暑则皮肤缓而膜理开。"因为胰理开疏,汗出过多,则伤津耗气。如《明医杂着,暑病证治》说:"若夏月伤暑,发热,汗大泄,无气力,脉虚细而迟,此暑伤元气也。"叶天士《三时伏气外感篇》和薛生白《湿热病篇》,均指出"暑热伤气"和"暑月热伤元气"的致病特点。故伤暑之人常见多汗、身热、心烦、口渴、气短、四肢无力、小便短赤等气津两伤的证候。此外,暑邪为病,每多直犯心包,闭塞清窍,又最易火盛生风,而现昏厥抽搐等证。叶天士说:"夏令受热,昏迷若惊,……即热气闭塞孔窍所致,其邪入络"(同上引),即指此种特性而言。这都是暑性升散,耗气伤津的特性表现。

3)、暑多挟湿

暑季不仅气候炎热,且常多雨而潮湿,热蒸湿动,湿热弥漫空间,人身之所及,呼吸之所受,均不离湿热之气。暑令湿胜必多兼感。其临床特征,除发热、烦渴等暑热症状外,常兼见四肢困倦、胸闷呕恶、大便溏泄不爽等湿阻症状。虽为暑湿并存,但仍以暑热为主,湿浊居次,非暑中必定有湿。

李德新讲:暑多挟湿

暑多夹湿。它这个属性是由暑邪的特殊的季节性所决定的。在暑季的时候不仅仅是气候炎热,而且多阴雨,表现为潮湿的特征。因此在暑季,它的外界六气变化的特征是热与湿交织在一起,因此暑邪为害常常是暑与热,就是热与湿并存。因此,它这样一个致病特点表现为暑邪侵袭机体以后所表现出来的临床特征,(1)有热的改变,前面我们说过其升散炎热的临床特征;(2)有湿困的特征,中医学把这个湿困的特征抽象出来,定义为湿阻。将来同学们在内科,在温病的时候还要进一步讲这个概念——湿阻。也就是说,除了有暑热的临床特征之外,还会有湿困肌表,湿邪阻于上焦、中焦或者下焦,就是湿邪阻滞于上、中、下三焦的特征,表现为上、中、下三焦气机不畅,特点是胸闷,困倦,便溏不爽。

《中医病因病机学》文章:暑多挟湿。

因夏季气候炎热,雨湿充盛,天暑下逼,地湿上蒸,暑湿蒸郁,故常多暑湿相兼为病。故于暑热见证同时,可见四肢困倦、食欲不振、胸闷、泛恶、大便溏滞、苔腻脉濡等证。另外,内湿素盛之体,最易感受暑邪,亦可酿成暑湿相合为患,如《医门法律?风湿论》说:"体中多湿之人,最易中暑,两相感召故也;外暑蒸动内湿,二气交通,因而中暑。"

4)、暑为夏季主气

暑邪为患,有阴暑、阳暑之分。暑邪致病的基本特征为热盛、阴伤、耗气,又多挟湿。所以,临床上以壮热、阴亏、气虚、湿阻为特征。

4、湿

李德新讲:什么是湿邪?

具有粘滞、重浊、趋下特性的外邪,,用它的性质来定义它,称之为湿邪。

1)、自然特征

湿具有重浊、粘滞、趋下特性,为长夏主气。从大暑、立秋、处暑,到白露四个节气,为湿气主令。湿与脾土相应。夏秋之交,湿热熏蒸,水气上腾,湿气最盛,故一年之中长夏多湿病。湿亦可因涉水淋雨、居处伤湿,或以水为事。湿邪为患,四季均可发病,且其伤人缓慢难察。

李德新讲:自然特征

湿邪对应于四季,对应于长夏,内脏和脾土相对应。外湿所导致的外湿病常常与内湿交相为患,将来我们在讲内生五邪的时候再进一步讲它。

《中医病因病机学》文章:湿的自然特性

湿为长夏的主气。所谓长夏,是指夏秋之间,即大暑至白露这一段时间。此时天之热气下降,地之湿气上腾,湿热熏蒸,人在其中最易感受湿邪。所以《直指方》说:"天气下降,地气上腾,二气熏蒸,此即为湿。"此外,或因涉水、淋雨、久处卑湿,或长期水中作业等,致使湿邪侵入而致。或因脾失健运,水湿内停,复易招致外湿之侵袭。故薛生白《湿热病篇》说:"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

2)、湿的性质和致病特征:

湿为阴邪,阻碍气机,易伤阳气,其性重浊粘滞、趋下。

1)、湿为阴邪,易阻气机,损伤阳气:

湿性类水,水属于阴,故湿为阴邪。湿邪侵及人体,留滞于脏腑经络,最易阻滞气机,从而使气机升降失常。胸胁为气机升降之道路,湿阻胸膈,气机不畅则胸闷;湿困脾胃,使脾胃纳运失职,升降失常,故现纳谷不香、不思饮食、脘痞腹胀、便溏不爽、小便短涩之候。由于湿为阴邪,阴胜则阳病,故湿邪为害,易伤阳气。脾主运化水湿,且为阴土,喜燥而恶湿,对湿邪又有特殊的易感性,所以脾具有运湿而恶湿的特性。因此,湿邪侵袭人体,必困于脾,使脾阳不振,运化无权,水湿停聚,发为泄泻、水肿、小便短少等症。“湿胜则阳微”,因湿为阴邪,易于损伤人体阳气,由湿邪郁遏使阳气不伸者,当用化气利湿通利小便的方法,使气机通畅,水道通调,则湿邪可从小便而去,湿去则阳气自通。

李德新讲:湿邪为阴邪,阻遏气机,损伤阳气。

1、湿为阴邪,可阻遏全身的气机,导致全身气机运行阻滞而发生升降失常。气机阻滞于不同的部位就表现为不同的症状,比如身困,就是肢体沉重,懒动。困,身困;乏,疲乏而又沉重,是湿困于肌表经络的结果。胸闷,湿阻于上焦使肝肺的气机升降阻滞,那么就可以出现胸闷。湿邪阻于中焦,影响了脾胃的功能,就会出现脘痞。痞就是指胃脘发满,但是不痛。痞,满而不痛谓之痞,不舒服。胃里面像吃饱了,有饱满的感觉,可是又不痛,这是气机阻滞的改变。泄泻,湿邪困于中焦,使脾气不能运化水湿造成的消化吸收功能异常而表现为泄泻。这里只要求同学们记住,阻遏气机,湿邪阻遏气机以后,外湿阻遏全身的气机导致的结果是使脏腑气机升降失常,阻遏在不同的地方,被阻遏的地方就发生气机不通,而表现为有不同的临床特征。这个症状简单地记一记,找到特征性的东西记一记就可以了。

2、损伤阳气,就是湿邪侵袭机体以后,最容易损伤人体的阳气。损伤哪个地方的阳气呢?以损伤脾阳为最。为什么以损伤脾阳为最呢?脾,在五气上与湿在气化中相应,在五行属于同一个系统,所以称脾为太阴湿土。前面我们讲过,脾运湿又恶湿,现在是六淫当中湿邪为患,这个邪气侵袭机体以后,超过了脾所能耐受的程度。正因为两者气化相通应,所以湿邪侵袭机体,损伤全身的阳气,尤其是以损伤脾阳为最,会导致脾的运化水谷精微和运化水液的功能失调,表现为泄泻或者是水肿。根据湿邪最容易损伤人体阳气这样一个机制,中医学将它抽象出来,有一句著名的原理,叫湿盛则阳微,只要有湿气,阳气一定受损伤。

《中医病因病机学》文章:湿为阴邪,易伤阳气相阻滞气机。

湿属阴邪,其性重浊粘滞,故最易沮滞蒙蔽,阻遏气机流行。如阻闭清阳,可见头目昏重,清窍壅塞,胸腕痞闷;阻滞中焦,则脾胃升降失常,呕吐下利,或悦连腹胀,使溏不爽;阻滞三焦气机,则口苦呕恶,胸胁痞闷,水液不行,小便短涩;湿阻于下,则小肠泌别失职等等。若湿郁过久,则可损伤阳气,尤易困伤脾阳,致运化无权,水湿内停,而发为腹胀、腹泻,甚至水肿,严重者尚可伤及肾阳,而致脉沉肢冷等。如薛生白《湿热病篇》所说:"但恶寒面黄,口不渴,神倦,四肢懒,脉沉弱,腹痛下利,湿困太阴之阳","身冷脉细,汗泄胸痞,口渴舌白,湿中少阴之阳",就是说的这种病变。故叶天土总结说:"湿胜则阳微也"(《外感温热篇》)。

2)、湿性重浊

湿为重浊有质之邪。所谓“重”,即沉重、重着之意。故湿邪致病,其临床症状有沉重的特性,如头重身困、四肢酸楚沉重等。若湿邪外袭肌表,湿浊困遏,清阳不能伸展,则头昏沉重,状如裹束;如湿滞经络关节,阳气布达受阻,则可见肌肤不仁、关节疼痛重着等。所谓“浊”,即秽浊垢腻之意。故湿邪为患,易于出现排泄物和分泌物秽浊不清的现象。如湿浊在上则面垢、眵多;湿滞大肠,则大便溏泻、下痢脓血粘液;湿气下注,则小便浑浊、妇女黄白带下过多;湿邪浸淫肌肤,则疮疡、湿疹、脓水秽浊等。

李德新讲:湿性重浊

重是指沉重、重着,湿邪这样一个属性表现为致病特点上,就是症状的沉重性。患者自觉有不舒服的征象,不舒服的地方有沉重的感觉。比如说身重,身发沉。肢体困重,肢体懒动而发沉。沉,这样的临床特征表现为湿邪的沉重的属性。因此,由此我们推及这种病理现象的发生与湿邪有关。注意这个重,沉重。浊,是指秽浊,垢腻的意思。这样一个性质它导致的致病特征,指机体的分泌物、排泄物秽浊不清。比如泄泻,大便性状发生了改变,稀,不成形,这种排泄物表现为秽浊不清,所以中医学分析泄泻的病理机制的时候,判定它的邪气的时候,必有湿邪。所以中医有句话,叫无湿不作泻,治泻就要祛湿。女性的带下,带是正常生理现象,一旦发生性状的改变,这种分泌物和排泄物出现黄、红、粘稠性状的改变,中医认为它属于秽浊不清。因此,中医学认为女性的带下病,其中一个重要因素,重要致病因子就是湿。将来学妇科的时候同学们进一步学,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带下,都立足于湿。再如眼眵多,眼眵多,中医说肝经有湿热。为什么呢?正常的泪液分泌是保护眼睛的,分泌过多,发生性状的改变就秽浊不清。正常小便淡黄色的,小便发生浑浊,中医也认为它是秽浊不清,因为它有湿邪存在。那么这个秽浊不清反映了湿邪秽浊、垢腻的特征。将来同学们学习舌诊的时候,舌苔讲腻苔,就是舌面上就好像喝完牛奶,挂上一层牛奶一样,很厚,发白,将来同学们再进一步去学习。那么这个腻苔,我们感观上叫秽浊,根据这个腻苔就判定一定有湿邪,它体现了湿性浊这样一个属性。

《中医病因病机学》文章:湿性重浊。

"重"是沉重、重着之意。《素问?生气通天论》曰:"因于湿,首如裹"。是说湿邪致病有头重如裹的特点。它如一身困重。四肢肌肉酸困沉重、关节重痛等,都是这一特点的表现。"浊"指秽浊、垢浊之意,多指因湿邪影响或酿化而成的浊秽不清之物,如面垢目哆,痰液浓浊,大便溏垢,妇女带浊,以及小便浑浊等等。

3)、湿性粘滞

“粘”,即粘腻;“滞”,即停滞。所谓粘滞是指湿邪致病具有粘腻停滞的特性。这种特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症状的粘滞性。即湿病症状多粘滞而不爽,如大便粘腻不爽,小便涩滞不畅,以及分泌物粘浊和舌苔粘腻等。二是病程的缠绵性。因湿性粘滞,蕴蒸不化,胶着难解,故起病缓慢隐袭,病程较长,往往反复发作或缠绵难愈。如湿温,它是一种由湿热病邪所引起的外感热病。由于湿邪性质的特异性,在疾病的传变过程中,表现出起病缓、传变慢、病程长、难速愈的明显特征。他如湿疹、湿痹(着痹)等,亦因其湿而不易速愈。

李德新讲:湿性粘滞

粘是指粘腻,滞是指停滞。1.粘滞的特性是指湿邪致病具有粘腻的属性,这种粘腻的属性表现为症状的粘滞性,注意,症状的粘滞性。比如,二便排便时粘滞不爽,如痢疾。尿路感染,有热以后小便排便不畅,有粘滞不爽的感觉,这叫症状的粘滞性,排泄物和分泌物排出不畅,就是症状的粘滞性。2.粘滞又表现为病程的缠绵性。湿邪在六淫当中,它和其他邪气相比,因为它有粘滞这样一个属性,最不容易祛除,这就决定了它的病程缠绵难愈。用中医的术语说,这个湿性粘滞表现为胶着难解,最不容易祛除,就是湿邪最不容易治好,就是由于湿性粘滞的特性所决定的。它表现的临床特征,湿邪为害起病缓慢、隐袭,起病隐袭,传变的速度与其他邪气相比也较慢,病程较长,缠绵难愈。注意,湿邪为害,病程长,特别是缠绵难愈。将来同学们在学习温病,在学习方剂学的三仁汤的时候会进一步去讲,在这里只要求同学们掌握,在六淫当中,湿邪与其他几个邪气相比,最不容易治愈,这样来理解就可以了。将来在学习方剂的三仁汤,在学习温病,以及内科学习湿阻的时候,湿邪侵袭机体也会出现发热。温病学有个著名的结论,叫热不为汗衰。湿邪为害发热,祛湿热就应该减,由于湿邪粘滞这样一个特性,虽然暂时热减,因为没有把湿邪彻底去掉,所以湿邪留于体内是发热的一个致病因子,因此热暂时退,随之而来,热还要上升,还要表现出来,表现出湿邪所致的发热(的性质)。举这个例子,就是热不为汗衰,它反映在临床上对湿邪为害的发热治疗,暂时退热,随之而来又继续发热,表现为热,汗,减,热这样一个特征,这个临床上的特征,其治疗的反应,也就是中药的治疗效应,反映出来。为什么反映这样一个现象呢?是湿邪粘腻停滞的一种表现。这一点将来同学们在学习方剂学的三仁汤,学习温病的时候还要进一步去讲的。这只从湿邪的致病特点来理解,湿邪为害与六淫当中其他邪气相比较而言,起病隐袭,传变慢,病程迁延,缠绵难愈。注意,这是和其他六淫相比较而言的。

《中医病因病机学》文章:湿性粘滞。

"粘滞°是指粘腻、滞着。其意有二,一是指感受湿邪的患者的排出物粘滞。如汗出粘滞,大便溏滞不爽、滞下和水饮停滞等;二是指湿邪为患,病势缠绵,湿邪不易速去,病程较长,以及湿邪为病多致气机阻滞等。

4)、湿性趋下

水性就下,湿类于水,其质重浊,故湿邪有下趋之势,易于伤及人体下部。其病多见下部的症状,如水肿多以下肢较为明显。他如带下、小便浑浊、泄泻、下痢等,亦多由湿邪下注所致。但是,湿邪浸淫,上下内外,无处不到,非独侵袭人体下部。所谓“伤于湿者,下先受之”《素问·太阴阳明论》,只是说明湿性趋下,易侵阴位,为其特性之一而已。

李德新讲:湿性趋下

湿性趋下,这样一个性质决定它的致病特点具有易于伤及人体的下部这样一个特征。同样,它也是与六淫当中其他邪气相比较而言的,表现为症状的就下性。注意,并非是下部的病变都是由湿邪所引起的,在这里仅仅是指湿邪的属性有,前面讲了沉,讲了重,重意味着什么呢?往下沉,沉重。那么它的趋势,趋下,因此它的病变有就下特征,易于侵袭腰以下。就是与其他邪气相比,易于侵袭腰以下。并不意味着腰以下的病变唯湿邪所致,不能这样来理解。所以《内经》有一句话,“伤于湿者,下先受之”,仅仅是湿邪致病有这样一个特征而已。

《中医病因病机学》文章:湿性趋下

湿与水同类同性,火炎上而水流下,故湿邪亦有下趋,下注的特点。《素问,太阴阳明论》曰:"伤于湿者,下先受之。"《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曰:"身半以下者,湿中之也。"可见湿邪伤人,多始于下部。另外,湿邪重浊,易于下注,故其为病亦多见于下部。《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曰:"湿胜则濡泄"。其它带下、脚气、水肿等湿邪为病,亦多见于下部或盛于下部。故在治疗上以利小便为治疗湿邪的重要方法。

5)、湿为长夏主气

湿为长夏主气,与脾土相应。湿邪有阻遏气机,易伤阳气之性,其性重浊粘滞,且有趋下之势。故湿邪为病,表现为人体气机阻滞,脾阳不振,水湿停聚而胸闷脘痞、肢体困重、呕恶泄泻等,以及分泌物和排泄物如泪、涕、痰、带下、二便等秽浊不清。

5、燥
1)、自然特性

燥具有干燥、收敛清肃特性,为秋季主气。从秋分、寒露、霜降,到立冬四个节气,为燥气当令。秋季天气收敛,其气清肃,气候干燥,水分匮乏,故多燥病。燥气乃秋令燥热之气所化,属阴中之阳邪。燥邪为病,有温燥、凉燥之分。初秋有夏热之余气,久晴无雨,秋阳以曝之时,燥与热相结合而侵犯人体,故病多温燥。深秋近冬之际,西风肃杀,燥与寒相结合而侵犯人体,则病多凉燥。燥与肺气相通。

《中医病因病机学》文章:燥

燥为秋令主气。深秋季节,阳明燥金主令,久晴少雨,兼以金风时吹,天气肃敛,致空气干燥。燥邪伤人,可见反肤干燥,唇干目涩,大便燥结等。

燥邪致病,又有凉燥、温燥之别,乃因寒热之气所化而成。如清?石寿棠《百病提纲论》说:"寒搏燥生,热灼燥成"。寒搏者,寒则水液凝结,致津液不能输布濡润而成燥,称为凉燥,乃因兼有近冬之寒气使然;火热则消灼津液而成燥,又称温燥,乃由兼有夏热之余炎而致。燥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如下:

2)、燥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

燥胜则干,易于伤肺,为燥邪的基本特征。

1)、干涩伤津

燥与湿对,湿气去而燥气来:燥为秋季肃杀之气所化,其性干涩枯涸,故曰“燥胜则干”。燥邪为害,最易耗伤人体的津液,形成阴津亏损的病变,表现出各种干涩的症状和体征,诸如皮肤干涩皲裂、鼻干咽燥,口唇燥裂、毛发干枯不荣、小便短少、大便干燥等。

李德新讲:干涩伤津

燥性干涩,易伤津液。就记一个字,干。干涩,指干燥、涩滞,是指燥邪为病,易于损伤人体的津液,而表现出干燥,涩滞不爽的病理现象。集中一点,都是由伤津所决定的。所以《内经》讲“燥胜则干”。因此第一个性质,干涩伤津。伤津的结果导致机体失于濡润。就记一个字,干。它的临床特征,我们六淫的燥是外感病邪,主要表现为肌表的症状,至多侵袭到肺,因此表现为,口、鼻、咽、唇等官窍干燥,引起头面官窍(干燥),鼻孔发干,眼睛发干,口干,咽干,唇裂。秋燥的时候容易出现这些临床表现,皮肤干燥,毛发不荣,特别记住口、鼻、咽、唇等官窍干燥。

《中医病因病机学》文章:易伤津液

燥邪肃敛干涩,"燥胜则干"(《素间?阴阳应象大论》),故其为病,最易伤人津液,而出现皮肤、口唇、舌咽、眼鼻干燥,以至皮肤皲裂,大便燥结,小便短少等一系列津浓燥干证象。故金?刘完素说:"诸涩枯涸,干劲皱揭,皆属于燥。"

2)、燥易伤肺

肺为五脏六腑之华盖,性喜清肃濡润而恶燥,称为娇脏。肺主气而司呼吸,直接与自然界大气相通,且外合皮毛,开窍于鼻,燥邪多从口鼻而人。燥为秋令主气,与肺相应,故燥邪最易伤肺。燥邪犯肺,使肺津受损,宣肃失职,从而出现干咳少痰,或痰粘难咯,或痰中带血,以及喘息胸痛等。

李德新讲:燥易伤肺

燥易伤肺。燥邪与人体脏腑的肺气化相通,我们前面讲肺为娇脏,讲五脏六腑当中,肺直接和外界相通,外界六气、六淫的变化都会影响到肺。也就是肺在接受六淫来说,它是首当其冲的。我们又讲到肺为娇脏,肺喜清肃柔润,柔润与干燥相对,干燥就违犯了肺的生理特性,所以燥邪损伤人体之后,在五脏系统当中它最容易伤肺。燥邪伤肺会导致肺的宣发肃降失职。它表现出的临床特征,我们前面讲肺的生理功能提到,肺一旦宣发肃降失调,它的临床特点表现为咳、痰、喘。病的初期、中期主要表现为咳和痰,到了末期才会出现喘。外燥,六淫当中的燥初步损伤人体,导致肺宣发肃降失调。它的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一个是咳,一个是痰。那么燥邪伤肺以后,人体的咳是什么特征呢?咳是干咳,现在我的咳就是干咳,干咳而没痰。耗气伤津,耗伤肺气致咳,就是干咳。表现为痰的性状,无痰(可以是无痰,也可以是少痰,也可以表现为痰粘难咯。这种咳嗽,在目前,在最近几年来,无论是在成年人,在小儿,非常多见。临床表现就是干咳少痰,反复咳嗽,不仅表现为秋季,就是夏季它也会出现这种咳嗽。那么中医认识这种咳嗽,把它归于肺燥。这就是燥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一是干,就是少津,二是咳,咳的特点(是)干咳少痰,无痰,痰粘。这是燥邪的性质。

《中医病因病机学》文章:燥邪易先犯肺。

燥邪伤人,多从口鼻而入,故首先犯肺,致肺阴受伤和肺失宣降,而现口鼻干燥,干咳无痰成少痰,痰黏不易喀出,以及呼吸不利,喘促胸痛等证。严重者尚可损伤肺络,而现鼻蛆、痰中带血。因肺又与大肠为表里,故肺燥阴伤又可出现大便燥结。故《景岳金书?燥有表里之不同》说:"若秋令太过。金气胜而风从之,则肺先受病。"

3)、燥为秋季主气

燥为秋季主气,与肺相应。燥邪以干涩伤津和易于伤肺为最重要特征。不论外燥还是内燥,均可见口、鼻、咽、唇等官窍干燥之象,以及皮肤、毛发干枯不荣等。

6、火(热)
1)、自然特性

火具有炎热特性,旺于夏季,从春分、清明、谷雨,到立夏四个节气,为火气主令。因夏季主火,故火与心气相应。但是火并不象暑那样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也不受季节气候的限制。

2)、温、暑、火、热的关系

温、暑、火、热四者性质基本相同,但又有区别。

温与热:这里的温和热均指病邪而言。温为热之渐,热为温之甚,二者仅程度不同,没有本质区别,故常温热混称。在温病学中所说的温邪,泛指一切温热邪气,连程度上的差别也没有。

暑与火(热):暑为夏季的主气,乃火热所化,可见暑即热邪。但暑独见于夏季,纯属外邪,无内暑之说。而火(热)为病则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同时还包括高温、火热煎熬等。

火与热:火为热之源,热为火之性。火与热,其本质皆为阳盛,故往往火热混称。但二者还是有一定的区别的,热纯属邪气,没有属正气之说。而火,一是指人体的正气,称之为“少火”;二是指病邪,称之为“壮火”。这是火与热的主要区别。一般地说,热多属于外感,如风热、暑热、温热之类病邪。而火则常自内生,多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所致,如心火上炎、肝火炽盛、胆火横逆之类病变。

就温、热、火三者而言,温、热、火虽同为一气,但温能化热,热能生火,所以在程度上还是有一定差别的。温为热之微,热为温之甚;热为火之渐,火为热之极。

3)、火的含义

中医学中的火有生理与病理、内火和外火之分。

1)、生理之火

生理之火是一种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须的阳气,它谧藏于脏腑之内,具有温煦生化作用。这种有益于人体的阳气称之为“少火”,属于正气范畴。

李德新讲:生理之火

少火指的生理状态的火。少火表现为人体的阳气,属人体正气范围。

2)、病理之火:

病理之火是指阳盛太过,耗散人体正气的病邪。这种火称之为“壮火”。这种病理性的火又有内火、外火之分。

李德新讲:病理之火。

病理之火,就是病理性的火,与少火相对,称之为壮火。在壮火当中有外来者,就是为六淫之一

①外火:

一是感受温热邪气而来;二是风寒暑湿燥等外邪转化而来,即所谓“五气化火”。五气之中,只有暑邪纯属外来之火,我们称之为暑热。其余风、寒、湿、燥等邪并非火热之邪,之所以能化而为火,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第一,郁遏化火。风、寒、湿、燥侵袭人体,必须郁久方能化火。如由寒化热,热极生火,温与热结,或湿蕴化热,热得湿而愈炽,湿得热而难解,郁而化火,或者湿蕴化热,湿热极甚而化火。火就燥,故燥亦从火化。

二,因人而异,阳盛之体或阴虚之质易于化火。

三,与邪侵部位有关。如邪侵阳明燥土,则易化火,寒邪直中人脾,则化火也难。此外,五气能否化火,与治疗也有一定的关系。

李德新讲:外火

我们这里主要是讲六淫当中的外火。在病理情况下,无论是从六淫而来,或者是机体脏腑功能失调而产生的火,通通属于邪气的范畴。火的含义我们这是从最一般的含义讲。在中医文献里面讲一个邪气和正气的火,有少火和壮火。除此之外,在中医学里面的火有各种各样的名称,前面我们曾经提到过一个君火和相火,讲脏腑功能失调,讲病机的时候还有各个脏腑的各种各样的火,同学们在阅读这些文献的时候就看某某火,它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定义它的,把它概念搞清楚就可以了。

这里只要求同学们掌握,在人体之火有生理和病理之分。生理的属于正气范围,定义为少火。病理的可以是外来者,也可以是体内功能失调所产生的,定义属于邪气范畴,命名为壮火。

中医有句话,在《内经》里叫“少火生气,壮火食气”,就是少火能够促进人体之气的生成和运行,对人体的正气有益,而“壮火食气”,就是病理性的火会损伤人体之气,导致脏腑功能失调,理解到这个程度就可以了。

②内火:

多因脏腑功能紊乱,阴阳气血失调所致。情志过极亦可久郁化火,即所谓“五志化火”。

中医学将火分为正、邪两类。正气之火即少火,少火又可分为“君火”和“相火”。“君火”为心之阳气,“相火”为肝、肾、胆、膀胱、心包、三焦之阳气。其中肾之阳气,又称“命门火”或“龙火”,肝之阳气也叫“雷火”。“君火”仅指正气而言,若过旺便是心火炽盛;而相火包含正气和邪气两个方面,过旺时谓“相火妄动”。“心火炽盛”和“相火妄动”均属于“壮火”,属邪气。               

李德新讲:内火

机体脏腑功能失调而表现出来的火,叫内火。将来我们在下面讲,在病机里面讲内生五邪病机的时候再去进一步讲这个内火。

《中医病因病机学》文章:火

火热一般旺于夏季,但不如暑邪有明显的季节性。

火虽属六淫之一,但又包括和代表着阳热一类的致病因素,如温邪、热邪、暑邪和某些具有传染性质的疫厉病邪。另外,风、寒、湿、燥等其它六淫邪气,也能在其病理过程中郁而化热成火,故刘河间提出六气皆能从火化之说。由上可见,外感火邪,多为直接感受温热邪气,或因感受其它外邪郁久不解而化生。

4)、火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

火邪具有燔灼、炎上、耗气伤津、生风动血等特性。

1)、火性燔灼

燔即燃烧;灼,即烧烫。燔灼,是指火热邪气具有焚烧而熏灼的特性。故火邪致病,机体以阳气过盛为其主要病理机制,临床上表现出高热、恶热、脉洪数等热盛之征。总之,火热为病,热象显著,以发热、脉数为其特征。

李德新讲:火性燔灼

燔,热得厉害,就是烧一样。燔灼,热,是指火邪侵犯人体会表现出鲜明的热象,或者是局部,或者是全身,火为热之极,第一个性质就是热,而且这个是壮热,热之甚,人体的全身、局部热象异常显著。比如高热,脉数,脉搏速度快。

2)、火性炎上

火为阳邪,其性升腾向上。故火邪致病具有明显的炎上特性,其病多表现于上部。如心火上炎,则见舌尖红赤疼痛,口舌糜烂、生疮;肝火上炎,则见头痛如裂、目赤肿痛;胃火炽盛,可见齿龈肿痛、齿衄等。

李德新讲:火性炎上

火性炎上,是指火邪最容易侵犯人体的上部,火邪具有热,不仅有热,还有上,向上的趋势,因此从它致病的趋势而言,最容易侵犯人体的上部,不仅表现为热,症状表现的趋势多侵袭人体的上部。比如面红耳赤,口舌糜烂,齿龈肿痛,中医认为这些临床表现是有火,目赤是有肝火;口舌糜烂,我们前面讲过舌尖红,痛,是有心火;齿龈肿痛,一般都有这样的生活经验,说有火了,用中医的话说,是有胃火,我们前面讲过经络,阳明经在循行过程中与齿龈相关,所以说有胃火。那么为什么齿龈肿痛定义它是胃火呢?定义它是火呢?火性炎上。

《中医病因病机学》文章:火为热之极,其性炎上。

火为阳邪,其性升腾上炎。《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这里的"冲上"即指上逆之势和炎上之性。火性炎热燔灼,故为证多现高热烦渴,面目红赤,舌赤脉洪等。火性上炎,故其为病多表现在人体的上部,如肝胆之火上冲,而为面红、目赤、口苦;心火上炎,而见口舌糜烂;胃火炽盛而见牙龈肿痛等等。另外,火热逼灼心包,挠乱神明,则可致神明逆乱,狂躁妄动,神昏谵语等,故《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躁狂越,皆属于火"。

3)、伤津耗气

大便秘结等津伤液耗之征。火太旺而气反衰,阳热亢盛之壮火,最能损伤人体正气,导致全身性的生理机能减退。此外,气生于水,水可化气,火迫津泄,津液虚少无以化气,亦可导致气虚,如火热炽盛,在壮热、汗出、口渴喜饮的同时,又可见少气懒言、肢体乏力等气虚之证。总之,火邪为害,或直接损伤人体正气,或因津伤而致气伤,终致津伤气耗之病理结果。

李德新讲:伤津耗气

应该是耗气伤津,习惯上都叫伤津耗气。火邪伤津耗气的属性,它的致病特征,易于损伤人体的津液,易于损伤人体的正气。耗津,伤津,火邪,阳气之甚,它侵袭机体以后,能使肌腠开疏,汗出,汗出则伤津,伤津会表现为全身各个脏腑系统津液亏少,比如小便短少,喜饮,要喝水,大便干结,这些都是火邪伤津的结果。同学们可能都有这个体验,说我现在上火了,这两天大便不通,小便又黄、又少了。怎么解释这个现象呢?就是火能伤津。第二、火能耗气。我们前面讲这个火是壮火,壮火食气。火邪侵入人体之后最易损伤人体的正气,表现为气虚的特征。发高烧之后,患者第一个感觉就告诉医生,我一个方面发高烧,一方面感到疲乏。中医怎么解释这个临床现象呢?火盛耗气的结果。

注意,在这里面火邪的伤津耗气,我们前面讲到暑邪还伤津耗气。其耗气的机制是不同的。暑邪耗气的机制和火邪耗气的机制不甚相同。暑邪耗气伤津它的主要机制是,先伤津后耗气,伤津和耗气是个因果关系,伤津在前,耗气在后。而火邪并不像暑邪表现出来这两者之间的关系那样密切,理解火邪耗气,损伤人体正气是从壮火食气这个意义上来说的。火邪伤津并不会达到暑邪伤津那样的程度。暑邪致病特点大量耗伤津液,那么火邪和暑邪相比,耗伤的津液程度要比暑邪轻微得多。而暑邪的耗气是气随液脱,而火邪的耗气,其一、和津有关。我们前面讲气和津液的关系了。其二、最重要得是火邪,壮火侵入机体以后直接损伤了人体的正气,表现为气虚的证候、症状,所以我们这里用这样一个词,叫气随津耗。如果区别这两者的机制,它们共同的都是气和津液的关系失调,那么暑邪我们一般来说为了区别这个火邪,那个叫气随液脱,或者气随津脱,不用这个耗字,虽然一字之差,表现出两者病理机制不完全相同,有同的,也有异的。这一点同学们在学习的时候要注意。将来在学习临床的时候,临床课的时候也要注意,要正确地理解它们因果之间的关系,孰轻孰重。

                    《中医病因病机学》文章:伤津耗气

伤津:火为阳邪、易耗阴津。火盛必煎灼津液,或迫津外泄,正如《素问?举痛论》所云:"灵则胰理开,汗大泄"。故火邪最易耗伤阴液,而出现口渴喜饮,咽干口燥,大便秘结,小便黄赤短少,舌苔干黄等一系列火盛津伤证象。

耗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说明正常之火即能够生气,而过亢之火则能耗损元气。此种情况除可见于火邪所致外,又可发生于内火致病之中,表现身热而倦怠懒言,神疲乏力,气不接续等火热伤气的证象。另外,由于火盛伤阴,阴损及阳,久之亦可使阳气受伤,表现肤冷、肢凉.汗出不止等阴伤及阳之证。

4)、生风动血

火邪易于引起肝风内动和血液妄行。

生风:火热之邪侵袭人体,往往燔灼肝经,劫耗津血,使筋脉失于濡养,而致肝风内动,称为热极生风。风火相煽,症状急迫,临床上表现为高热、神昏谵语、四肢抽搐、颈项强直、角弓反张、目睛上视等。

动血:血得寒则凝,得温则行。火热之邪,灼伤脉络,并使血行加速,迫血妄行,易于引起各种出血,如吐血、衄血、便血、尿血,以及皮肤发斑,妇女月经过多、崩漏等。⑤易致肿疡:火热之邪入于血分,聚于局部,腐肉败血,则发为痈肿疮疡。“痈疽原是火毒生”。“火毒”、“热毒”是引起疮疡的比较常见的原因,其临床表现以疮疡局部红肿热痛为特征。

李德新讲:生风动血

生风和动血,是指火邪侵袭人体,易引起肝风内动和易引起血液妄行。

其一、生风。火邪引起这个风,将来讲内生五邪的时候我们再讲,叫热极生风,火热之极,热极而生风。将来我们在讲内生五邪进一步讲为什么热极而生风。这个热极生风属于肝风,是肝风内动的一个类型。它的临床特征记住高热,神昏,抽搐。再浓缩了,就是热、昏、抽,这表现了热极生风的特征。

其二、动血。我们前面讲寒邪,寒性凝滞导致气血运行阻滞。那么热邪呢?火邪呢?火热就会使血液妄行。所以血得热则行,得寒则凝。火邪侵袭机体,会导致血液运行加速乃至出血,把这个叫做动血。用术语说,规范地说,叫迫血妄行。①妄就是非正常的意思,妄行主要是指速度快,血行速度快,通过脉搏表现出来。②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出血征象。因此,我们通过血液运行的异常,怀疑动血带有热的特征,我们就可以定义为是火邪导致的出血。

《中医病因病机学》文章:生风、动血

血得寒则凝,得温则行,得火则妄行横溢。火热炽感,则灼伤血络,迫血妄行,而见上下失血,肌肤发斑等伤血动血之证。另外,火盛又可以生风,因火热之邪燔灼津血,劫伤肝阴,致筋脉失养而肝风内动,出现高热神昏,四肢抽搐,目睛上视,颈项强直,角弓反张等动风发痉证象。故《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热瞀瘸,皆属于火"。一般称之为"热极生风"或"热盛动风"、"火盛风生"等。

5)、易扰心神

火与心气相应,心主血脉而藏神。故火之邪伤于人体,最易扰乱神明,出现心烦失眠,狂躁妄动,甚至神昏谵语等症。

李德新讲:易扰心神

实际上它和火性炎上也有关系,就是最容易侵袭人体上部。它和六淫当中,和其他邪气相比,最容易侵犯神明,表现为神志的异常,心烦,失眠,甚者烦躁,谵语,神昏,表现为神明,心者君主之官这个心神的功能异常。

李德新讲:易致肿疡(教材无)

肿疡,将来同学们在学习外科学进一步讲,就是我们一般所说那个生疮,长疖子。

肿疡,在这里无需去严格地讲它的定义,就是属于外科性的疾病,通称为疮疡。那么为什么火邪有这个特征呢?就是火邪侵袭机体以后,(1)入血分,血有热。血里面的热与肌肉交织在一起,腐蚀了肌肉,叫做腐蚀血肉,在这样的条件下就会发生痈疽疮疡,统称为疮疡就可以了,就是长疮。它的特点,疮疡表现为局部特征是红肿热痛。疮疡有的属阴邪,不一定都是火邪,寒邪也可以出现。它(火邪)是局部表现为红肿热痛为特征的痈疽疮疡,它是火邪为害。将来同学们学习《内经》的时候有句话,叫“诸痛疡疮,皆属于火”,那就是说,疮疡的发生与火有关,以局部红肿为特征的疮疡与火有关。它的机制是火、血、肉这三者,火是启动因子,侵袭了血,由血又侵袭了肉,血和肉与火交相为患,最后用一个词,叫腐蚀血肉,从而生成痈疽疮疡。

综上所述,火有生理性火和病理性火,本节所讲的为病理性火,又名火邪。火邪就来源看,有外火和内火之异。外火多由外感而来,而内火常自内生。火邪具有燔灼炎上,伤津耗气,生风动血,易生肿疡和扰乱心神的特征。其致病广泛,发病急暴,易成燎原之势。在临床上表现出高热津亏、气少、肝风、出血、神志异常等特征。

李德新讲:六淫的性质和致病特点的说明:

第一、在中医病因学里,这个六淫的概念和原理的形成,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内经》已经建立,经过后世医家进一步发展,把六淫这个学说进一步来完善了,是在当时,至少是在秦汉时期,以中原为中心来考察神州大地春夏秋冬季节的变化、气候的变化,考察这些自然界气候的变化对疾病发生产生了什么影响,长期的观察结果,应用中国古代的哲学,气、阴阳、五行,更确切一点说,结合当时的天文、气候学、气象学、地理学多种学科的知识,建立起这样一个学说的。

第二、当时的环境和现在的环境,我们现代人所处的环境,是不一样的,我们学习六淫学说,不能拿现代我们所处的环境去理解在秦汉时期所建立起来的学说,六淫学说。

第三、我们在学五行的时候,讲五气。本来四季,为了和五行相对应,又有五季。关于长夏的划分,从历史到现在,有各种各样的学说。

其次,暑邪,我们在六淫学说里面强调暑邪只在暑季,六淫当中暑只有外邪而无内邪,其他几个邪气,将来讲内生五邪的时候都有。那么暑邪和长夏有什么关系呢?这也出现了需要搞清楚的。至于这些问题,历史上都见仁见智,有的从这个学说出发,有的从历法出发,我们今天来理解它,就有一个怪现象,暑邪按照五行春夏秋冬定在什么地方呢?长夏,一说是四季作为长夏,脾主四时,脾主长夏;又有说长夏在夏秋之间,各种各样的学说。对于这些学说,同学们进入高年级以后感兴趣,就某一点进行研究。

我们在这里学习六淫,重在掌握,不在于长夏到(底)属于四时还是属于夏末秋初之间呢?不在于此。我们前面反复强调,用五行属性对事物进行分类是一个类比,它可以全真,它可以部分真,就是有或然性,所以现在出现五时的划分和六淫之间的关系,出现这样那样的矛盾,我理解和这些有关系。同学们进入高年级的时候再进一步去钻研。

有一条,同学们必须记住,我们的前提,气、阴阳、五行,总体把握清楚,它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基础,进一步提升为逻辑思维,但是毕竟以形象思维为基础,形象思维的特点就是类比,类比思维的结果就绝不会得出这个线性的结论,而是事实和结论总有差异的,从这个角度也可以理解我们今天讲的六淫学说里面和季节的划分,就和气化之间,气化和季节的划分出现这样的不完全一致,有些重合和差别。在这里只要求同学们牢牢记住,我们前面讲的中医病因学特点,叫辨证求因。为了便于学习,分析临床现象,我们从六淫的性质、致病特点推出它的临床特征。我们贵在掌握它,学会思想方法,如何从患者的临床表现抓住它特征性的表现,看这个特征它属于六淫当中哪一个淫的属性,从而得出病因,它属于哪个淫,学习的重点在此。至少在我们这门课的学习过程中,把重点放在这里。我前面所说那些见仁见智的问题,今后去学习,进一步钻研。在我们这门课程,只要求同学们掌握风、寒、暑、湿、燥、火的性质、致病特点,它的临床表现的特征性现象,同学们学会从临床的特征性现象向回推,由果导因,导出六淫的性质,最后确定是何淫为病。学习六淫学说思路应该是这样的思路。

相关链接:论中医之火_  http://www.100md.com/html/201703/1799/4987.htm

二、疠    

一)、疠气的基本概念

疠气是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病邪。又名戾气、疫疠之气、毒气、异气、杂气、乖戾之气等。疠气通过空气和接触传染。疠气与六淫不同,不是由气候变化所形成的致病因素,而是一种人们的感官不能直接观察到的微小的物质(病原微生物),即“毒”邪。疠气经过口鼻等途径,由外人内,故属于外感病因。由疠气而致的具有剧烈流行性传染性的一类疾病,称之为疫、疫疠、瘟疫(或温疫)等。温病与瘟疫不同,温病为多种外感急性热病的总称,温病无传染性和流行性。

李德新讲:疠气的基本概念

什么叫做疠气?疠气是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外邪。怎样理解疠气的概念呢?其一、疠气和六淫相同,都属于外邪。其二、它和六淫不同,表现在什么地方呢?主要表现在传染性。在讲六淫的性质和致病特点的时候没提它具有传染性;我们讲六淫的时候讲它是六种外邪的统称,而这里面讲是一类。

注意,疠气是个类概念,是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外邪。理解它的这个定义要从这几个要素来理解。疠气在中医文献中又称杂气、戾气、疫疠之气、疫气等等,有多种名称,现在都规范地一个定义,叫做疠气,它的正名叫疠气,又称之为杂气,或者戾气,就是户字底下加个犬那个乖戾之气的戾气,其他的名称了解一下就可以了。实际上,疠气所包含的内容,包括了现代医学的传染病学的病因。明确提出这个概念是吴又可的《温疫论》,他讲了这么一句话,同学们听一下就可以了。他说“温疫之为病”,就是指的传染病,说“非风,非寒,非暑,非湿”,那就是说,不是六淫所引起的,(不是)风、寒、暑、湿、燥、火所引起的,“乃天地间别有一种疫气所感”,就是除了六淫之外,他把这个疠气定义,又名叫做疫气,就是另外一种气所感的,所导致的。在《温疫论》里面,在温病学里面已明确指出,疠气是一种特殊的气,是人们用肉眼看不见的特殊的物质,这是中医病因学的重大突破。这是第一、讲它的概念。

《中医病因病机学》文章:戾气

戾气又称疠气、异气、疫气、疫邪、疫毒、乖戾之气等。以其为病长幼相似,远近咸若,沿门阎户,一境一方俱病,如差役之不可免,故名疫气;又以其"为病颇重","如有鬼疠之气",故名之"厉气"或"疠气"(《温疫论?杂气论》,《病源?疫疠病候》);更因其为病重烈,病情又变化多端而传变迅速,多有坏证、变证和逆证,故又称戾气、疫毒相乖戾之气;因其不同于一般六淫之气,故又称曰"异气"。吴又可明确指出:"天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燥、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温疫论?原序》)。以上种种,吴氏统称之曰"杂气",本书统称为"戾气"。

1.种类繁多。戾气非单纯一种,如温邪、疫气,是引起温病和温疫的邪气,但其中又有风热病邪和暑热、湿热、燥热病邪,以及火热毒邪等,所引起的温热疫病亦各不相同。以其"为病各种,是知气之不同也";而"疫气者,亦杂气中之一"《温疫论?杂气论》)。又如人病而禽兽不病,或病牛而不病羊,病鸡而不病鸭者,皆"因其气各异也"(《同上?论气所伤不同》)。所以"天地之杂气,种种不一","各随其气而为诸病也"(同上)。

2.致病具有选择性和特异性。如《温疫论》说:"有某气亏入某脏腑、经络,专发为某病,故众人之病相同"(杂气论>;有偏中于动物者,有偏中于人者,有人病而禽兽不病,鸡病而鸭不病者,"究其所伤不同,因其气各异也"(论气所伤不同);总之,是"一气自成一病"(知一)。

3.传染性。此为庚气致病的最大特点。如《素问,刺法沦》曰:"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诸病源候论?疫疠病候》说:"病无长少,率皆相似。"说明感受戾气可以相互传染,并可引起流行:"此气之来,无论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温疫论。原病》):"或发于城市,或发于村落,他处安然无有"(同上)。吴又可明确指出:"其年疫气盛行,所患者众,最能传染"(同上)。至于其传染途径和方式,有从呼吸感受者,有从饮食而入者,有从肌表内袭者,或因于空气传染,或由于接触传染等。故《温疫论?原病》中说:"邪自口鼻而入","呼吸之间,外邪因而乘之",和"邪之着人,有自天受之,有传染受之。"《病源》亦曰:"人感乖戾之气而生病,则病气转相染易,乃至灭门,延及外人"(温病令人不相染易候)。并且还提出"死又注易傍人"的特点(注病诸候)。

二)、疠气的性质及其致病特点

1、发病急骤,病情危笃

疫疠之气,其性急速、燔灼,且热毒炽盛。故其致病具有发病急骤、来势凶猛、病情险恶、变化多端、传变快的特点,且易伤津、扰神、动血、生风。疠气为害颇似火热致病,具有一派热盛之象,但毒热较火热为甚,不仅热毒炽盛,而且常挟有湿毒、毒雾、瘴气等秽浊之气,故其致病作用更为剧烈险恶,死亡率也高。

李德新讲:发病急骤,病情危笃

发病急骤,病情危笃。疠气为病与六淫致病和内伤疾病相比较而言,发病急骤,侵入机体以后有个短暂的潜伏期,就是隐伏期,短暂的隐伏期,它迅速地表现出来鲜明的临床变化。南方的同学可能有这个体会吧,南方打摆子,就是疟疾。那么中医认为瘴、疟就是打摆子,其病属于疠气范畴,它的特点就是发病快,不仅如此,而且病情险恶,有的甚至于很快就会出现病危的特征。这是第二个,疠气的致病特点。所以古人讲,“疠气为病,缓则朝发夕死”,早晨得病,晚上死,“重则顷刻而亡”,可以发病后很快就死亡。这句话,我们今天来理解,就是烈性传染病。

2、传染性强,易于流行

疫疠之气具有强烈的传染性和流行性,可通过口鼻等多种途径在人群中传播。疫疠之气致病可散在地发生,也可以大面积流行。因此,疫疠具有传染性强、流行广泛、死亡率高的特点。诸如大头瘟(由疫毒感染而发病,以头面红肿或咽喉肿痛为特征)、虾蟆瘟(人体感受疫毒之后,以颈项肿大为主症,连及头面,状如虾蟆,故名)、疫痢、白喉、烂喉丹痧、天花、霍乱、鼠疫等,实际包括现代医学许多传染病和烈性传染病。

李德新讲:传染性强,易于流行

传染性强,易于流行。也就是说,疫疠之气,它致病有强烈的传染性和流行性。所谓传染性是指疠气致病,它是通过食物、空气等多种途径,可以在人群当中传播。所谓流行性是指疠气所导致的疾病表现为鲜明的地域性,可以在某一地域发生,也可以在若干的地域发生,表现为它的流行性,可以是大面积的,也可以是散在的发生。

3、特适性与偏中性

特适性指疠气致病的病位与病种的特异性。疠气作用何腑何脏,发为何病,具有特异性定位的特点。疠气对机体作用部位具有一定选择性,从而在不同部位上产生相应的病证。疠气种类不同,所致之病各异。每一种疠气所致之疫病,均有各自的临床特征和传变规律,所谓“一气致一病”。

偏中性指疠气的种属感受性。疠气有偏中于人者,偏中于动物者。偏中于人的,则不传染给动物;偏中于动物的,也不传染给人。即使偏中于动物的,因动物种属不同,也不互相传染。

李德新讲:特适性

所谓特适性,就是指疠气,我们讲一类,一类外邪,疠气当中的某一种致病的种类它有专属性。在中医文献里面概括这个专属性,称之为一气致一病,一种气导致一种病,它和六淫不同,这是一。其次,症状相似。不管哪一种疠气,侵袭机体以后,在机体的发病过程中,不同的疾病它们会出现共同的,有基本相同的临床表现,有基本相同的发病规律,在不同的阶段有共同的表现。这一点将来同学们在学习温病学的时候,老师会进一步来讲,在这里同学们学习特异性强,症状相似这样一个疠气的性质和致病特点,和六淫相比较来掌握。每一种疠气致病有专属性,也就是说有特异性,用中医的传统的话讲,就是一气致一病,某气对某病有选择性,有专属性。不管哪一种疠气,侵袭机体以后,它们的发病过程,它们的临床表现,有一个共同的过程和表现。前面我们提到过卫气营血,卫气营血提到过一个卫气营血辨证,又提到一个上中下三焦,在讲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过程中,讲《温病条辨》,讲叶天士的《温热论》、吴鞠通的《温病条辨》,他们所建立那个卫气营血、上中下三焦辨证,温病它的病因就是疠气。那么,要么是按照卫气营血这个规律发展,卫气营血每一个阶段,它有它特征性的临床表现,不论什么疾病,哪一种疠气致病,它都遵循着卫气营血这样一个规律演变,它每个阶段都有相同的临床表现;要么就是按照上中下三焦来转变,那么上中下三焦都有它们共同的症状。将来同学们在学习温病的时候来进一步地理解疠气致病的症状相似性和特异性。它和六淫不同,我们前面讲六淫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每一个淫它有不同的性质,它有不同的特点,很难找出症状相似,更无从说起它们有特异性,唯独在疠气里面强调症状的相似性和致病的专属性。

上述这几点就是疠气致病的特点,要求同学们,

1、记住概念,要和六淫相比较来记住,疠气是一个类概念,而六淫,如果从概念上来说,那么六淫是一个风、寒、暑、湿、燥、火六种邪气的合称,不是类概念,是六种邪气加在一起,那么定名,给它定义叫合称,都属于外邪,它是有确定的数量的,而这个是个类概念。将来同学们学习温病的时候进一步讲,在那个里面讲常有的都有哪些疠气。

2、疠气的致病特点记住这三句话,不是简单地背下来,要和六淫的性质,和致病特点相比较而言去记忆,为将来同学们学习温病学,也就是中医的传染病学和流行病学奠定基础。将来学习温病学的时候,那个时候讲病因主要是讲疠气。

总之,六淫和疠气,均属外感病邪,其性质和致病特点各有不同,但因其所致之病,多以火热之候为之,故常统称为外感热病。                

李德新讲:疠气的形成和疫病流行的原因

讲这些内容的目的旨在告诉同学们,上述的致病特点是古人根据疠气致病,根据那些疾病的特征,和疾病产生的季节以及相关的因素总结出来的。所以我们中医学很早,《内经》没明确提出来,从《诸病源候论》开始,已经有了丰富的关于传染病和流行病的记载,已经认识到流行病和传染病发生的原因和形成的条件。

(一)气候反常。中医学认为疠气的发生与自然界气候有密切的关系。中国有句古语,大灾之后必有大疫,就是自然灾害之后一定有大疫。那么为什么自然灾害之后有大疫呢?就是随着自然灾害的发生,就是表现为气候的反常,容易滋生疠气。我给大家读一句话,看看古人,就是明代的王肯堂《证治准绳》里面讲,他说,“凡时行者”,时行,又出了个定义,时行病就是我们讲的那个疠气致病,就是现代语言的传染病和流行病,中医又称时行病,他说,“春时应暖而反寒,夏时应热而大凉,秋时应凉而反大热,冬时应寒而反大温,非其时而有其气”,讲气候的反常。“是以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也”,他说在一年当中所发生的疾病,不分男女老幼,所表现的临床特征基本相似,他最后得出结论,判断这不是六淫所导致的疾病,而是“时行之气也”,致病的原因是疠气。前几年我们长江流域发大水,发大水之后,产生各种各样的疠气致病,“大灾之后必有大疫”,就是气候的反常,自然环境的变化引起的,容易导致疠气的滋生。

(二)环境污染和饮食不洁。环境,后面我们还要讲环境作为致病因素。在这里面旨在说明环境不好,比如水源、空气的污染,容易滋生疠气。《医学入门》里讲,东南沿海,他说“山峻水恶必滋温热”,他说“外感湿毒,此毒从口鼻而入也”,讲环境的变化。这种环境的污染,或者饮食污染,食物污染,会滋生疠气,所反映出来的疾病。比如在温病学里面讲的疫疠,疫黄。疫黄就是我们现在所说急性肝炎,都是和环境污染,饮食不洁有关。

(三)预防工作不好也是滋生疠气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在中医学里面,古书记载,强调凡是疫气之家,就是凡是患有疫气这样的(病)的人,他这个家族的人,他们所用的衣物千万不要送给无疫之家,就是没有被传染的人家。中医古书讲,凡有疫之家不得以衣服、饮食、器皿送予无疫之家。看中医学已经明确认识到传染途径,要做好预防和隔离。而无疫之家不得受有疫之家之衣物、饮食、器皿,就是我现在没有得传染病,没有疠气致病,我也不要去接受已经获得了疠气之病的(人)送给我的衣物、饮食和器皿。这句话强调的是预防隔离不好,容易滋生疠气。除此之外,自然环境之外,和社会环境也有关系,就是社会环境,生产水平的低下,社会战乱,动荡不安,也会导致人们的饮食、生活、环境发生改变,也容易导致疠气之病。后面介绍这些内容旨在进一步来说明我们讲的疠气概念,温病学这样一个概念,它是根据实践中来的,从实践中看到了许许多多的疾病,或者一类疾病,它们的发生与六淫为病不同。根据这样的一个事实,温病学家提出来是一种特殊的物质所导致的,提出来疫疠之气这样一个概念,并且认识到疠气致病的特征。那么这种认识,中医学的疠气学说这种理论与现代病原微生物学认识是一致的,也看出中医学在世界医学当中的重大贡献,世界病因学里面的重大贡献,也是中医理论的一个重大突破。温病学建立起的疠气学说,用疠气去解释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就病因这一点,是中医学病因学的重大突破。理解疠气不能按照我们前面所讲六淫那样来理解。

三、瘴气:《中医病因病机学》文章

瘴气亦名瘴毒。此特指岭南地区引致瘴疾、障疟之毒气,非一般山岚瘴气之谓。《病源,障气候》谓其发病自仲春迄仲夏,以至季夏、孟冬,皆可有发作,"犹如岭北伤寒也"。若久治不愈可成黄疸,黄疸不治则成"尸疸"。"尸疸疾者,岭南中瘴气,土人连历不痿,变成此病",并列属于《疫疠病候》之中。于《疟病诸候。山瘴疟候》中又说:"此病生于岭南。带山瘴之气。其状发寒热,休作有时。皆由山溪源岭瘴湿毒气故也"。并指出"其病重于伤暑之疟"。

四、时令:《中医病因病机学》文章

时令括季节和时序变化而言。时序变化以十五日为一节,十五日得一气,故又名节序或节气。一岁之中,分春夏秋冬四季(四时),十二月,二十四气(节)。每一季节,各有不同的主气,即所谓"春气温和,夏气暑热,秋气清凉,冬气冷冽,此则四时正气之序也"(王叔和《伤寒例》)。而一年之中,又以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分主之。所以,不同的时令季节,既表示着时序的改变,也标志着气候的变迁,故总称之为节气的变化。时令因素就是指这种时序节气的变化对人体的致病作用和影响。其中,六气失常而成六淫的致病作用,已见前述,而"岁气"的变化与致病规律,将在"发病"中作专章讨论,这里仅就节气变化的致病规律作简要介绍。

四时节气的变化具有一定的时序性和规律性,人体如能顺应这种变化的规律和气候特点,注意生活起居以及情志的调摄,从积极的方面加以适应,则五脏安和,情志调达,肌肤坚强,气血通畅,而不至于为害致病。这就是"从之则茍疾不起",从之"故身无奇病,……生气不竭"(《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的道理。故《景岳全书》指出:"人应春温之气以养肝,以夏热之气以养心,以长夏之气以养脾,以秋凉之气以养肺,以冬藏之气以养肾。"《内经》则总结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伤寒例》说明这是"顺天地之刚柔也"。反之,如果违背这种季节、气候的规律和特点,或者有所触冒,就会导致五脏功能的伤害而形成疾病。其一般规律是:逆于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即"逆之则伤肝";逆于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即"逆之则伤心";逆于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即"逆之则伤肺";逆于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又如冬不藏精,则春日必多病温等。这些都是对四时节气变化"从"、"逆"所引致的不同影响与结果。同时也说明不同的季节和气候对不同的脏器影响各有不同,此即所谓"四时之气,又伤五脏"(《素问?生气通天论》)。

不同的时令节气伤人所引致的疾病,以及疾病的发生部位,也有不同。一般是"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夏伤于暑,秋为痿疟;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发为痿厥;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同上>;"春气者,病花头;夏气者,病在脏;秋气者,病在肩背;冬气者,病在四肢",以及春病在肝,夏病在心,长夏病在脾,秋病在肺,冬病在肾;春日善病胁蛆,仲夏善病胸胁,长夏 善病洞泄、寒中,秋季善病风疟,冬令善病痹厥等等(《素问,金 匮真言论》)。故王叔和《伤寒例》提出:"其伤于四时之气,皆能 为病。"并且常以节令之不同,作为划分与区别疾病的界限,如《素 问?热论篇》说:"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为病温,后夏至日 为病暑"即是。一般来说,时令季节不同,对于邪气的滋长繁殖与 毒力强弱亦可发生不同影响和作用。所以,春季多以风邪、温邪 为感,故多发生风热、风温、春温等疾病;夏季以暑邪、热邪以及疫疠邪气为感,故多发生暑热、暑风、暑温和暑热疫毒等疾病;长夏则以湿邪相湿热病邪为感,故多发生湿病、泄泻、湿温、湿热、霍乱和湿热疫毒等疾病;秋季以燥邪为感,故多发生凉燥、温燥及燥热伤肺等病证;冬季则以寒邪为烈,故多发生风寒感伤、中寒及寒疫等疾病。这就是时令节气与疾病发生相流行的一般规律。此外,时令节气对于病情轻重及预后、转归也有密切的关系。如《素问?藏气法时论》提出:病在肝者愈于夏而甚于秋,病在心者愈于长夏而甚于冬,病在脾者愈于秋而甚于春,病在肺者愈于冬而甚于夏,病在肾者愈于春而甚于长夏;其规律是:"以胜相加,至其所生而愈,至其所不胜而甚,至于所生而持"。这就是"合人形以法四时五行而治","而定五脏之气,间甚之时,死生之期"的关系和道理。诸如温热、暑温病,每于起风降雨、天气转凉之际有所减轻;湿热、湿温或湿痹一类疾病,在秋凉气燥之后其发病有所缓和与减少;胸痹、阴寒等证之甚于冬日,寒湿、寒痹之证之减于春暖之时,甚至一些疾病的死亡也和节气有一定关系,这些都是时令节气影响疾病预后、转归的表现。

五、地理因素:《中医病因病机学》文章

地理因素是指不同地域、地势、地质水土与生活习俗等,对人体的致病作用和对病情的影响。由于人类生活居处的方域有东西南北之异,地势有高下燥湿之殊,水土有厚薄之分,气候有凉热之别,此活习俗与饮食习惯亦各有不同,对疾病的发生和流行就有不同的作用和影响。一般说来,西北之域,地势高峻,居处干燥,气候寒冷而多风,水土刚强,人之膜埋常闭而少开,故多风寒中伤或燥气为病;东南之方,地势低下,属处卑湿,气候温暖或炎热潮湿,水土薄弱,人之胰理常开而少闭,故多湿邪或湿热为病。所以,《丹溪心法》说:"西北二方,极寒肃杀之地,故外感甚多;东南二方,温和之地,外伤极少"。这里的"外感"、"外伤",主要指寒邪而言。又说:"东南之人,多是湿土生痰,痰生热,热生风"。这里的"风",则是指内风而言。《证治汇补?湿证》亦说:"东南卑下,山泽蒸气,湿从外入,自下而上……。西北地高,外燥内湿不得宣越,从内外发。"《素问?异法方宜论》曾总结说,此皆"地势使然也"。这是古代医家对于方位异殊等地理因素致病规律的认识。

其次,从现代流行病学和地质学研究得知,地壳表面元素分布的不均一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世界各地区人类乃至所有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生理、病理,使得一些疾病带有强烈的地区性和地方性。例如我国东南沿海及长江流城,即多血吸虫病和钩端螺旋体病之流行,而东北。四北二刀朋很少或无有;后省则多有克!II病及大骨节病的发生,而东商地区则较少见;鼻咽癌以广东为高发,食道癌则以华北、西北一些地方及习食酸菜的地区为多发;痿病则以水土作物中缺碘之地易发。如东南之地多沙虱、水毒为患,岭南及滇南又多瘴疟为病;近海、近水、近湿者多湿气、湿痹;近山傍林者则多受山岚障气为病;城居者多情志力病或中风、胸痹,乡居者多六淫外感或虫症、痹证,都是方域地势和水土居处影响疾病发生的表现。

另外,居处方域和生活环境的骤然迁移或改变,也可因一时不能适应而造成疾病的发生或加重,同时也可因此而导致一些疾病的减轻或向愈。前者一般称之为"水土不服"。如《诸病源候论?痢疾诸候》中说:"夫四方之气,温凉不同,随乃嗜欲,因此成性。若移其旧土,多不习服,必因饮食,以入肠胃,肠胃不习,便为下痢,故名不服水土痢也"。其实因饮食肠胃不习而致病,仅仅是水土不服的一个方面,它还包括了气候环境和生活习俗的不适应。例如从内陆初至边疆,从平原初到高山、高原,由南乃迁属北方,从温暖炎热之地初至严寒冷冽之乡,从城居初到乡居等,都常可出现不适反应以至发生相应的疾病,有的引起旧有疾病的发作与加重.另有一些疾病,往往可因易地而减轻或同愈,如冷哮病者,移居南方温暖之地,或热哮病者移居北方凉冷之地,常可停止发作或不发。一些风痈、瘾疹病者,亦可因移易居处地区而向愈等。可见方域之殊与地势之异对疾病的影响有密切关系。

第二节 内伤病因

内伤病因,又称内伤,泛指因人的情志或行为不循常度,超过人体自身调节范围,直接伤及脏腑而发病的致病因素,如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劳逸失当等。内伤病因系导致脏腑气血阴阳失调而为病。由内伤病因所引起的疾病称之为内伤病。内伤病因,是与外感病因相对而言的,因其病自内而外,非外邪所侵,故称内伤。

李德新讲:内伤病因。

所谓内伤病因,是与外感相对,是因为这种病是由内而生,把它再简单一点,就是外感和内伤,全称外感病因、内伤病因,简称外感与内伤。注意,外感和内伤在中医理论当中,它的含义:1.就病因而言的,就是机体内部的因素和外部的因素;2.就疾病分类而言的,同学们将来学习临床课程的时候,外感、内伤是外感疾病和内伤疾病。注意,在中医理论当中,外感和内伤这一对词,它是一对啊,它的含义、义项,两个义项,一是指病因而言,二是指疾病而言。在内伤疾病中,中医特别强调七情,所以我们第一个讲七情内伤。

一、七    

一)、七情的基本概念

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种正常的情志活动,是人的精神意识对外界事物的反应。七情与人体脏腑功能活动有密切的关系。七情分属于五脏,以喜、怒、思、悲、恐为代表,就称为五志。

七情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不同反映,在正常的活动范围内,一般不会使人致病。只有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过人体本身的正常生理活动范围,使人体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才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因此,作为病因,七情是指过于强烈、持久或突然的情志变化,导致脏腑气血阴阳失调而发生疾病的情志活动。因七情而病称为因郁致病。此外,由于某些慢性疾病,体内脏腑功能长期失调,引起人的精神情志异常,称为因病致郁。七情还与机体本身的耐受、调节能力有关。七情致病不同于六淫,六淫主要从口鼻或皮毛侵入人体,而七情则直接影响有关脏腑而发病。七情不仅可以引起多种疾病的发生,而且对疾病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它可促进病情的好转与恶化。由于七情是造成内伤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故又称“内伤七情”。

李德新讲:七情的概念。

在中医理论体系当中,七情,它有三个义项,(一)指生理意义的七情;(二)指病理意义上的七情,就是病因学上的七情;(三)指药物学的七情。我们在这里面讲的是病因学的七情。

1、在生理学中,生理意义的七情,我们在前面讲藏象的学说已经提到了,是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正常的情志活动,也就是正常的情感变化,属于神的范畴。喜、怒、忧、思、悲、恐、惊是人们对外界环境刺激,或者是机体内部环境的改变,人们情绪的反映,神的一种表现。古人将它分为喜、怒、忧、思、悲、恐、惊七者,定义它是正常的情志活动,意味着它们的变化处于合和状态。所谓合和状态,属于正常的生理功能,没有发生疾病。为了按照五行来分类,又称之为五志。按照五行分类以后,把七情两个合并起来,那么就会剩五个,叫喜、怒、思、悲,忧和悲同类,恐,恐和惊同类,把忧并入悲,把惊并入恐,那么和五行相配,变成喜、怒、思、悲、恐,五种正常的情志活动。那就是说,按七来分类,正常的神志活动就是喜、怒、忧、思、悲、恐、惊;按五分类,不叫七情,叫五志,是喜、怒、思、悲、恐五种正常情志活动,它属于生理学意义,我们前面在讲藏象学说的时候多次提到。

2、我们在内伤病因里面把它作为首要的因素来讲,就是病因学的含义。为了区别正常的七情,即生理含义,在病因学里面说,规范的表达应该叫做七情内伤,而不应该简单称为七情。但是在中医历代文献,乃至现代文献中,大家习惯上把这七情内伤简化称为七情。那么要想区别这个七情,确定它是病因,同学们在阅读文献的时候,必须清楚那篇文献的作者,其所用七情这个术语,表达的是病因学意义还是生理学意义,由上下文的语境来判定这个七情,它是指内伤的还是正常的七情和五志。就病因学而言,在这一章要求同学们掌握这个七情的概念,规范地称为七情内伤。什么叫做七情内伤?是指导致疾病发生的、异常的,用异常两个字区别于正常,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疾病是异常生命过程,生理是正常生命过程,那么七情的生理学含义,那就是正常生命过程当中的七种情志活动。七情内伤是异常生命过程人的七种情志变化,把两者的概念严格地区别开来。

3、将来学习中药学,也有个七情,是指药物七情。什么叫药物七情呢?是相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反、相恶,七种药物的应用形式。

药物的七情,将来同学们在学习中药的时候会详细讲,在这里给同学们介绍出来,旨在说明中医学任何一个术语,或者许多术语,科学术语,它的义项常常不是单一的,从这里也看出来中医科学术语的多义性,它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汉语言学,汉语语言学的一个特征,语义学特征。把七情从生理,从病因,从药物三个方面来定义,三个义项,不能理解为中医的科学术语的概念的表述、定义是歧义的。

我们在讲述的时候,(1)七情限定是正常的情志活动,限定的条件是很重要的,在正常的生命过程中,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的变化,这个七情属于正常的,限定是正常的。

2)异常的生命过程中,情志的异常变化也叫七情,条件不同。

3)在药物的应用形式上,确定药物的七情是指相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反(、相恶)而言。

这三个义项,就从我们现在定义规则来说,也是非常严格的,逻辑上没有问题,每一个义项概念都非常清楚。讲到这里,也可以进一步来提示大家,学习中医学科学术语的多义性,每个义项之间它们是什么关系,在什么条件下使用。这是正确地理解中医的概念,学习中医理论的一个必须掌握的思维方法。如果学习这三个义项,按照现在规范的定义,这个概念的定义规则,也就是说,在同一学科使用某一个语言符号表达一个概念,作定义的时候,它的内涵和义项是唯一的,这也是现代术语学所要求的。这个观点是从西方科学来的,或者说从古希腊亚里士多得的形式逻辑来的。

那么是不是中医学的概念永远都这样下去呢?现代术语学的规范告诉我们,现代术语学,它首先强调,在本门学科里面,同一个语言符号,最好不出现两个义项,这也是最基本的原则。在特殊情况下,不仅是中医,不仅是中文,自然科学也存在,如果有两个以上的义项,要求作技术处理。怎么技术处理呢?叫术语分离,用这个方法。也就是说,使用七情,按照这个要求,那么第二个义项、第三个义项,假如定义为第一个义项,那么生理的意义的义项和药物学义项另起名字,这个语言符号不要用七情这两个字,另外起名。但是我这个内涵确实存在,要换一个语言符号来解释,这叫术语分离。

我想讲到这里,也是我们今后大家参与研究中医的科学术语规范化一个思路,供大家参考。在这里反复强调,旨在要求同学们正确地理解中医学的科学术语,它表达概念的方法。这是第一点,讲七情的基本概念,涉及到了七情的三个义项,以及七情和五志的关系。

李德新讲:什么叫精神?

精神这个术语,它有哲学意义,还有科学意义,就是具体科学意义。在哲学上讲,在哲学领域,精神是与物质相对的,对称的,物质与精神它俩是一对范畴,精神是指物质的最高产物,哲学意义。在具体科学意义,精神这两个字是指人的心理活动而言的,包括神经科学、心理科学,精神主要是指人的心理活动。

李德新讲:什么叫意志?

意志就它的现代意义讲,是指人们自觉地确立目的,并根据确立的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最终实现预定的目的,这样一个心理过程称为意志。换言之,意志是心理学的概念,讲人的心理过程,确立目标,按照目标来支配自己行动,最终来实现自己的目的,这个过程就是意志。大家来学习,同学们学习中医,尽管难度很大,确立了终身地献给中医药事业,目的确定了,那么根据这个目的来确定自己在学期间的行为,规范自己的学习行为,那就刻苦学习,克服困难,最终能实现这个目的,最终成为一个优秀的中医药人才,在这个过程,这个心理过程把它抽象出来,用两个字来表达,叫意志。

李德新讲:什么叫情绪?

情绪简单说来,是主观体现。什么样的主观体现?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特殊的反应形式,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所持态度的体现,就是对客观事物抱着什么态度,自己的一种主观体现,它属于心理学范畴。一般来说,情绪的改变按照心理学属于一种心理状态。什么心理状态呢?就兴奋和抑制而言,它属于兴奋的心理状态。所以理解七情、五志,是中医的术语,而精神、意志和情绪是现代科学的术语。它们之间什么关系?

《中医病因病机学》文章:情志因素

情志因素是指精神及情绪活动的致病作用,亦即传统上所谓七情内伤(实即精神因素)的致病作用。历代医家对此均非常重视,并有着极其丰富的论述,是中医病因学中十分重要的方面。所以《素问?移精变气论》说:"往古人居禽兽之间,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内无眷慕之累,外无伸宦之形,此恬淡之世,邪不能深入也。""当今之世不然,忧患缘其内,苦形伤其外,又失四时之从……故祝由不能已也。"本章着重讨论七情成为病因的条件和致病特点。为此,须首先探讨七情的概念。

《中医病因病机学》文章:七情的渊源及一般概念

古人常把情、性、欲三者连在一起考察,有时则情性并提,有时又情欲并提。事实上,情、性、欲均各有其涵义。荀子对此有精辟的论述:"性者,天之然也;情者,性之质也:欲者,情之应也。"(《正名》)这里的"性",指人的自然本性,即生理本能,如摄食、躲避危险等。有了这些自然本性后,就必然要表现出"情",即产生对外界事物的好恶喜怒哀乐。因此,这里的"情",是指情感和情诸,是伴随着人的需要而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对待活动。"欲",是情对于外物的感应而产生的,即指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趋向性。三者的关系是:由生理本能的性 产生对待客观事物的态度的情,再由情产生对客观事物的趋向性的欲。

《内经》提出了喜怒忧思悲恐惊畏八种情绪,后世认为恐与畏同类,故成七情之说。凡满足人的需要的事物,会引起肯定性质的情绪,统以喜概括之:凡不能满足人的需要的事物,或与人的需要相违背的事物,会引起否定性质的情绪,如忿怒、哀怨、痛苦、失望、憎恨、凄怆等,分别概括为怒、忧、悲、恐、惊等。七情大致可概括人类的基本情感。《内经》主要是从病因学的角度概括出七种精神病因。又根据七情和五行、五脏的亲和性,把喜怒思忧恐分属于五脏,把悲和惊分别隶属于忧和恐(《中医学概论》21页,南京中医学院,人卫,1958年)。所以又把喜怒思忧恐称为"五志"。其中思本来是指人的思维活动,似乎并非一种情绪。《内经》不仅注意到思可能成为病因,还注意到思和其它情绪的交又关系。思很少单独致病,而往往同其它情绪共同致病。

情志(七情五志),这种精神活动是人们对自已所认识相处理的事物,对客观世界的事物和现象,对别人和自身的行动和态度的体验,是最直接影响人体脏腑气血的情感过程。因为这种情感过程必然伴有不同程度的脏腑气血变化。祖国医学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观察到情志活动过于紧张、激烈、持久和失调,即可导致疾病,因而把它列为病因学的一项主要内容。

七情的相关链接:

什么是“七情”-  http://www.100md.com/Html/health/TcmsInfo/09.htm 

中医解密七情- http://www.100md.com/html/200804/0360/3257.htm

《内经》论七情- http://www.100md.com/html/201204/1218/6603.htm

七情内伤(一)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2/0531/16/5627009_215008437.shtml

七情内伤(二)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2/0531/16/5627009_215007692.shtml

情志致病与七情太过- http://www.100md.com/Html/health/KeepHealth/A/Mood002.htm

七情致病的条件- http://www2.100md.com/htmlcontentb.asp?url=/Html/Dir0/15/65/00.htm

情志致病论- http://www2.100md.com/htmlcontentb.asp?url=/html/paper/1673-2197/2009/06/73.htm

情志致病的机理-  http://www2.100md.com/htmlcontentb.asp?url=/Html/health/KeepHealth/A/Mood003.htm

谈中医情志病- http://www2.100md.com/htmlcontentb.asp?url=/html/paper/1673-0089/2008/09/43.htm

中国古代医学对情志病症的认识- http://www.100md.com/html/paper/2075-2156/2011/07/52.htm

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http://www.100md.com/html/201303/0834/3561.htm

中医情志病与古代文学名著杂谈 http://www2.100md.com/htmlcontentb.asp?url=/html/paper/2075-2156/2011/20/448.htm

中医文化随笔——情志- http://www.100md.com/html/200806/0371/5354.htm

二)、七情与脏腑的关系:

人体的情志活动与脏腑有密切关系。其基本规律是:心主喜,过喜则伤心;肝主怒,过怒则伤肝;脾主思,过思则伤脾;肺主悲、忧,过悲过忧则伤肺;肾主惊、恐,过惊过恐则伤肾。这说明脏腑病变可出现相应的情绪反应,而情绪反应过度又可损相关之脏腑。七情生于五脏又伤五脏的理论在诊断和治疗中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李德新讲:七情与脏腑的关系

按照我们前面讲的藏象学说所涉及到的中医情志学说里面的第二个学说就是五脏藏神说。情志活动属于中医学的神志活动范畴。五脏藏神说将七情经过归类以后变成五志,分别归属于五脏,这就使七情与五脏发生了密切关系。我们前面讲神志学说,神生于五脏,舍于五脏,主导于心,七情是五脏系统正常生理活动,表现为神志活动的一种反映,它是属于正常生理活动的范畴,按照五行分类把它分别地归属在不同的脏腑里面,七情的怒与肝相应,思与脾相应,喜与心相应,悲、忧与肺相应,惊、恐与肾相应。在中医理论当中,不能仅仅理解为,五神脏学说,就是五脏藏神说。那么按照《内经》所(说),心藏神,肝藏魂等等,那仅仅是用这个文字符号来代表人的神志活动,神明的活动,与五脏密切相关,按照五行分类,分别分(属)于五脏而已。在这个前提下,又为了便于说明五脏各自扮演的角色,在七情上扮演的角色,五志,七情转换为五志,五志与五脏相应。这是第一点。大家听到这里头,李老师,你(把)脑袋放哪去了呢?脑为元神之府啊,情绪变化,心理过程,你又强调精神是物质发展到最高级阶段的产物。我们前面反复讲中医情志学说,讲脑的神明功能,脑为元神之府的功能隶属于心主神明之下,隶属于五脏藏神之下,也就是说,心主神明和五脏藏神包括了脑主神明。所以在这里面讲,情绪的改变与脏腑的关系,这里没有脑袋,没有头,没有脑。

三)、七情与气血的关系:

气和血是构成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两大基本物质。气对人体脏腑具有温煦推动作用,血对人体脏腑则具有濡养作用。气血是人体精神情志活动的物质基础,情志活动与气血有密切关系。脏腑气血的变化,也会影响情志的变化。故曰:“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脏腑的生理活动必须以气血为物质基础,而精神情志活动又是脏腑生理功能活动的表现,所以人体情志活动与人体脏腑气血关系密切。

李德新讲:七情与气血的关系。

在这里,气血是人体生命物质的,基本物质系统的代称,应该这样理解,不应该仅仅就理解为气和血。如果仅仅理解为气和血,人的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是精气,精气是人体内所有精微物质的概称,那就会发生逻辑上的矛盾。同学们读书的(时候),学习的时候,应正确理解这样一个概念。用气血这两个字来代表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再进一步来抽象,又可以称为人体的精气,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精微物质。那么神的活动,形和神,中医强调有形才有神,我们刚才讲精神的神,那就是说先有物质,然后才有神,它俩是对称的。那么气血就是人的精神情志活动的物质基础,而气血又是通过以五脏系统为中心的五脏系统协调作用的结果,从脏腑的生理功能而言,强调形神的统一性。

相关链接:七情与气血的关系及其致病特点  http://www.100md.com/html/DirDu/2002/06/20/75/51/19.htm   

四)、李德新讲:七情与心神的关系

上一节我们提到中医的神志学说,心主神明,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心为主导,又强调五脏皆藏神。这里已表述了心神和七情的关系。用神生于五脏,舍于五脏。七情属于神志活动的一种表现,它们分别生于五脏,五脏皆藏神,靠五脏的功能活动及其所产生的物质基础维持神的正常生理活动。按照五行分类,这个神产生以后又分别舍于五脏,五脏藏神。那么心的神和五脏神是什么关系呢?换言之心和七情什么关系呢?是神主导于心,是心神统帅七情。所以我们得出一结论,情志是心神对体内外环境刺激的不同反应。心神统帅七情,这就是七情和心神的关系。它也体现了中医神志学说,如我们前面讲的,既有整体观念,又强调某一个脏腑系统在执行这样一个生命活动过程中,它的特殊作用。体现了中医学的科学思维方式,体现了中医学的学术思想。将这一个观点告诉我们七情内伤所发生的各种各样的疾病,一和五脏系统都有密切关系,其中与心的关系最为密切;二在病理情况下来治疗情志性疾病:从整体角度来调节五脏的阴阳气血失调,重在调节心神。用这样一个观点来理解七情和心神的关系。          

《中医病因病机学》文章:情志是心神对客观外界的反应

)、心神的概念

l.心神的物质性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指出神蕴育于阴阳之中。同书《灵兰秘典论》又说: "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六节藏象论》说:"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说明神是心的功能与活动,心是神的所舍和基础。而心又是一身的主宰,心神就是心的情志活动,也就是最高级的起主导作用的精神活动。

2.心神是阴阳之气的运动形式 自然界没有不运动的物质,也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气的阴阳两方面的对立统一矛盾运动,其外部表现形式就是神。所以《素问?天元纪大论》说:"阴阳不测谓之神。"这里的"不测",即指阴阳之气矛盾运动的外在表现形式。所以,神是阴阳之气的运动形式。就人体而言,神就是以心为主的五脏六腑、阴阳气血的运动形式。

)、心神的反应性

 "万物之神,随象而应,人身之神,唯心所统。"故称心神。《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天地之大纪,入神之通应也。"说明心神的特点是能够对机体内外刺激作出反应。心神的反应性,维持了机体内外环境的统一。《内经》谈神与反应性的条文很多,如《灵枢?五色篇》:"积神于心,以知往今。"说明神可以根据以往的经验和现实客观情况推知未来。应该指出,反应是运动的特殊形式,只有运动着的物质才具有反应性,如果生命一完结,阴阳之气的矛盾运动一终止,神的反应性也随即消失,这时一切生理和精神活动均停止了。

)、情志是心神对客观外界的反应

《素问,天元纪大论》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指出喜怒思忧恐五志是由于五脏藏精化气的作用产生的,所以情志与五脏均有关系。然而在五脏中,心为君主之官,为神明所舍和所出之脏,所以情志首先又和心神有密切联系,心神是情志发生的生理基础。《灵枢?本神篇》指出:"所以任物者谓之心。"说明外界事物通过人的感觉器官作用于人体,心接受了外界刺激而作出情志反应。因此,在情志活动的全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心神。心神对来自极复杂的外界环境的刺激做出反应,并依据以往的经验认识对外界事物进行分析,而产生出情志好恶。

《中医病因病机学》文章:情志属于魄的活动,受魂的调节和控制

从魂相魄的阴阳属性而言,魂属阳,魄属阴;阴为阳之基,阳为阴之统,魄是魂的基础,魂是魄的主导。张景岳更明白晓畅地说:"神者,阴阳合得之灵也,二气合而生人,则血气荣卫五脏,以次相成,神明从而见矣。唯是神之为义有二:分而言之,则阳神曰魂,阴神曰魄,以及意志思虑之类,皆神也;合言之,则神藏于心,而凡情志之属,唯心所统,是为吾身之全神也。"(《类经?天年常度》)这里张景岳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形神一元论,他把各种精神活动都看作是心神活动的一部分,而总统于心。他实际上认为,心神属阳的部分是魂,属阴的部分是魄。既然心神是"阴阳合得之灵",魂和魄也同样是阴阳之气的运动形式,所以情志、意志、思虑等,都属于魂或魄的范畴。

就人体而言,神的反应形式有两种,一种是生理的反应形式;一种是心理的反应形式。由于气是神的物质基础,所以心理的反应必然要以生理的反应形式作为基础,两者之间既有差异,而又相互渗透、相互转化和相互影响。按照中医学的认识,心理反应应该称为心神的反应,或心神的活动。心神反应又可分为两种:

一种反应是低级的,本能的精神现象。这就是"魄"的活动。张景岳说:"魄之为用,能动能作,痛痒由之而觉也。""初生时耳目心识,手足运动,此魄之灵也。"(《类经,本神》)张隐庵说:"目之视,耳之听,鼻之嗅,口之味,手之舞,足之蹈,在地所生之形气也。"(《黄帝内经素问.灵枢合编?本神》)由此可以看出,魄与人的感觉和与感觉相联系的低级反应有关。这种反应是与生俱有的,所以《灵枢?本神篇》说:"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

另一种反应是与后天因素有关的,必须不断学习才能完善和发展的精神现象,这就是魂的活动。它是心神的高级活动,所以又称之为"气之灵"。结含"肝主谋虑""胆主决断"的功能,说明思维认识、评价、判断都属于魂的活动。魂是在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和基本生命活动的关系有如影之与形一样不可分离,所以《灵枢?本神篇》说:"随神往来者谓之魂。"

人在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和社会实践的影响下,魂的活动加强了,并占据了主导地位,而先天的,本能的情志却退居到从属的地位,并受魂的调节控制。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认识:七情蕴藏于魄中,而受魂的控制和调节。外界刺激作用于心,被心感知后,就由魂来作处理;其中,由意志来进行分析对比判断,经过这样处理后,魂才允许魄中某种适合的情忘发放出来,同时产生了相应的气机变化。这就是正常的情志活动。

五)、李德新讲:七情与健康的关系

中医学认为,七情是神的活动的外在表现。在正常的生理状况下,根据形神合一的观点。神,神志活动,其中情志活动必须处于正常状态下,意味着健康。就七情而言,喜、怒、忧、思、悲、恐、惊处于和合状态,也就是说它的活动处于正常的生理范围之内。在这样的条件下,神反馈于形,有利于形体的功能的协调,有利于五脏系统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表现为机体内外的阴阳匀平。就这个意义讲,在这样条件下的七情,在生理条件下的七情是人们健康的一种标志。

我们前面讲体质的时候,健康标志中就有一个神,讲神应该处于什么状态。我们这里,强调七情和健康的关系,就是神志活动处于正常的活动状态,是健康的标志。正常的情志活动有益于健康。用中医的术语表达,就是情志和合,离开这个条件就不利于健康。它告诉我们要想保持健康,必须不断地来调节自己的情志,使自己处于一个正常的活动状态。在现实当中,刚才我们讲情志是机体心神对机体内外环境刺激的一种反应。自然因素、社会因素、人际关系、工作环境、家庭背景以及自身的修养,等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七情。所以要想保持七情处于一个正常的状态有利于健康,就要正确处理上述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中医强调通过自身调节来使喜、怒、忧、思、悲、恐、惊处于和合状态。

相关链接:

情志与健康_- http://www.100md.com/html/paper/1009-6019B/2008/01/01.htm  

解密七情与健康之关系  http://www.100md.com/html/DirDu/2006/07/14/15/01/62.htm

六)、李德新讲:七情与疾病的关系

关于七情与疾病的关系,我们在讲肝主疏泄、调节精神情志的时候,曾经讲过一句话,叫因郁致病。因郁致病,就是说一个人通过自身的调节不能使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处于和合的状态,而表现为七情太过和不及。就(是)七情的活动超过了正常的生理范围,或者是太过或者是不及,中医称之为郁。在这样的条件下就会导致疾病。由七情所导致的疾病,中医称之为情志疾病。现代医学把它称之为心神疾病还是最近几年的事情。我们国家的出版社已经引进了几本经典的心神疾病的专著,介绍了现代医学关于心神疾病的理论和对心神疾病的干预办法。中医学七情学说在《黄帝内经》便形成了,建立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就病因学而言,已经明确的指出:七情失和是致病的特别是内伤疾病的重要因素。就这个意义理解,内伤疾病任何一个疾病都与七情失和有关。因此中医学在内伤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医生在望、闻、问、切过程中,在辨证论治过程中,有一个和西医不同的特点,即要不断的和患者进行交流,了解患者的思想感情,工作、家庭环境,其中就有用医生的知识来调节患者已经失和的七情这样的作用。把这个过程,中医学文献里面称之为人事疗法,就是人事部那个人事。又叫做活套疗法,死活的活,套子的套,叫活套疗法。它是作(为)一个具体的情志治疗方法出现的。作为一个中医院校学生,学习中医必须掌握这一点。从理论上掌握清楚了,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始终要贯彻这一点。那就是说,通过临床实践体现了中医学认识这个人是有病的人。而西医学生物医学模式认识这个治疗对象是人的病,认识病。中医重在认识人,人是有感情的。现在西医学也已经明确指出,所有的疾病,不仅仅是精神疾病,现代所谓的,还有的说是心理疾病,不仅仅如此,无论是功能的、器质性的疾病统统纳入到心神的疾病里面去。比如现在的冠心病,心绞痛,严重的可以致死。现代医学已经认识到冠心病和情绪的改变,和它密切相关。以肿瘤为例,中医已经认识到肿瘤的发生和情志失调有关,是个重要因素。那么现代医学的肿瘤学,现在的研究结果已经得出结论,同样患肿瘤,治疗条件各方面完全齐同的情况下,就是完全相同的条件下,一个患者情绪良好,对药物的反应效果就好,患者的生命质量就他的生活状况良好。而反之,另外一个人用中医话叫七情不和,用西医的话说他的心态不好,在这种情况下,加快肿瘤的播散和转移,病情逐渐加重,对药物的反应效果不好。举这个例子旨在说明,中医早已认识到七情失和、七情内伤是疾病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贯穿到各个疾病内伤疾病当中。而现代的心神疾病也已经认识到情志因素对人的影响,对疾病的影响。从中医而言,生理情况下的七情有利于健康。病理情况下的七情——七情失和不利于健康,可以使人由健康发生疾病,形成七情疾病。原有的疾病由于情志失和,可以加重疾病。患了病以后能够始终保持自身调节,使自己的七情和合,可以使疾病,原有的疾病向缓解、向愈的方向发展,这就是七情与健康和疾病的关系。讲这个思想,旨在说明中医学对七情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关系是怎么认识的?这样不仅从理论上能解释它的理论意义,而更重要的,作为一个中医的医生如何认识有病(的)这个人七情和疾病的关系,如何在自己的医疗行为当中始终贯彻中医这个思想。             

七)、七情的怫郁和过激《中医病因病机学》文章:

1、情志活动的两种状态和相互关系

《素问.举痛论》说:"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食泄。"刘完素《絮问玄机原病式》也说:"五志七情过度而卒病也。"都说明七情过激才能成为病因。中医学以"怫郁"和"过激"来描述情志活动的两种状态。"佛郁"为情绪不舒但尚未成为病因的状态,"过激"即是情志在发生的强度或持续时间方面超过了机体的耐受能力,成为病因的状态。怫郁若超过机体的耐受限度,就称之为过激。

情志的怫郁和过激往往是交替出现的。对于病者来说,佛郁是一般状态,过激则是怫郁的特殊状态。疾病的发生和加剧都应在过激状态下出现。如《内经》云,"暴怒伤阳,暴富伤阴,厥气上行,满脉去形。"是由于情志过激而产生心和血脉方面的病变。但此而多数需先有情志怫郁,由于怫郁的强度和时间超过了机体耐受力,乃成为"过激"而发病。

2、心神在情志发病中的地位

《灵枢,小针解》说:"神者,正气也。"这里把神看作正气,是与七情病因相对而言的。说明心神在防御七情致病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了说明情志怎样从怫郁转变为过激,需要讨论心神在情志发病中所处的地位。

1)、心神是情志影响形体物质的枢纽

如果心神的活动正常,能够正确反应客观外界时,情志属于正常活动。如果心神活动异常,情志也会表现异常,这种异常的情志是疾病的表现。情志过激也会影响心神,心神的活动使影响又加重情志异常,出现情志过激的恶性循环。

根据《内经》的论述,精产生气,而精气又和血与津液的化生、运行有关,所以,精、气、血、津、液都是心神的物质基础;而精、气、血、津、液的化生又依赖于脏腑功能的正常,从这个意义上说,心神实际上又是脏腑功能活动总的体现。张景岳说:"神由精气而生,然所以统驭精气而为运用之主者,则又在吾心之神。"《类经?古有真人圣人贤人》)说明心神对精、气、血、津、液又起着主导作用。过激的情志影响了心神,也必然影响精、气、血、津、液的正常化生相运行。

气、血、精、津、液也有其反作用,如果情志过激而影响到心神时,又可导致脏腑功能失调,营养物质代谢障碍,而致痰饮、瘀血等病理产物生成。

                                               2)、心神调和情志刺激的两个方面

由于魂魄意志是属于心神的一部分,而心神的活动又有赖于五脏功能活动的平衡协调,所以心神可以调节情志,可以缓和情志刺激。如果心神不能有效地调和情志刺激,就形成情志过激而致病。

1)、意志对情志的调节 人的思想认识可以抑制情志的发生。

《灵枢?本脏篇》说:"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愧,收温寒,和喜怒者也。……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即是说明志意在人们的精神活动中有重要地位,只要志意正常,那么神魂魄的活动也属正常,就可以不受情志伤害而保持健康。另一方面,只要使思想过程发生了转移,那么情忘也会发生变化。《内经》指出:"恐胜喜","悲胜怒","怒胜思","喜胜忧",?"思胜恐"。思想过程的转变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主动的转移过程。例如在失望时想到未来的成就,艰难困苦之中对事业满怀信心等,都可以抑制消极的情志,转变为积极的情志;另一种是被动的思想过程转移,这种情况是在医生的诱导下进行的。情志的五行相胜疗法之所以有效,就是因为患者的思想过程发生了被动转移,从而排除或干扰了过激情绪的发生。

2)、五脏生理功能对情志刺激的缓冲作用

心神是以心为主的五脏气血阴阳的运动形式。为了保持这种运动形式的相对平衡和有序,必须不断地和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以补充运动中的消耗,并与外界环境变化相符合,相适应,这就是心神对客观外界反应性的实质。情志正是适应这种需要而出现的本能活动,它是人体阴阳运动变化的体现和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同时,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的功能活动都必须统一协调,都要受整体的制约,否则就不能适应于外界环境。所谓"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主要是因为心神对各脏腑组织具有调整作用,这种调整作用实质上是整体阴阳对各部分的制约。阳为用,阴为体,"精太用则竭,神过劳则惫。"(《杂病广要?七情与劳证》)机能活动总是要消耗物质的,情志活动也要消耗五脏之精。为了维持阴阳的动态平衡,就必须保持五脏的物质和机能活动的协调。例如,当喜影响到心时,可使心血被耗,如果喜的刺激不大,那么水谷精微可转化为心血,以补偿被消耗的物质;如果喜的刺激过大,则通过肝的藏血上养于心和肾水的上济心阴加以缓和。怒影响到肝时,可使肝血被耗,如果怒的刺激不大,可由脾胃"散精于肝"而化生肝血和通过肺的肃降使上逆的气机平息;如果肝的功能过用,那么还需要肾水涵养肝木,以此缓和怒的刺激等等,这就是五脏对情志刺激的缓冲作用。也说明心神调和情志刺激的能力是与五脏功能活动有关的。

3、影响心神的主要因素

情志活动是怫郁还是过激,取决于心神对情志刺激的耐受程110度。由于心神是五脏功能活动的总的体现,又由于意志是心神的高级活动,任何影响五脏功能活动和意志过程的因素,都可能影响心神,并改变这种耐受程度。主要影响心神的因素,如影响思想认识过程的社会存在、道德、教育、学习诸因素,以使健康状况,如疾病、房劳、月经、妊娠、衰老、起居等,可使心神对情志刺激的耐受程度降低而致病。还有时间节律的影响。由于心神的活动存在着周期节律,而人体的气血阴阳随自然界阴阳呈现周期性变化,这就使心神对情志刺激的耐受程度随时而变化,某些时间会使耐受程度降低,如《素问?本病论》说:"人忧愁思虑即伤心,又或遇少阴司天,天数不及……此即人气天气同虚也。"《气交变大论》又说:"岁土太过……民病腹痛、清厥、意不乐",即是说明气运的变迁和异常可影响情志活动,例如躁狂症患若以晚春至初夏发病率最高,就是一例证明。此外,个体气质差异也有影响。这是由于机体内部固有的,特殊的五脏阴阳气血的运动所决定的,所以直接影响着心神。如"重阳之人,其神易动,其气易往。""多阳者多喜,多阴者多怒"。(《灵枢?行针》)说明阴阳的盛衰动静等情况决定着情志的偏向性和易动性。

4、情志致病的条件

综上所述,情志是否成为病因,可以因人而异和因时而异,同样的情志刺激,在一些人可以成为病因,在另一些人则不一定是病因。情志成为病因一般有三个条件:一是情志刺激的强度和持续时间足够大和长;二是心神的耐受能力低于这种强度和持续时间;三是思想认识的过程并无主动或被动的转移。其中第三个条件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情志致病不仅是生物现象,也是社会现象。社会环境一方面存在大量有利于人体健康的刺激,另一方面又可以给予不利于机体的刺激。如果有益的刺激在起主要作用,那么,即使第一、二个条件已经具备,情志仍然不能够致病。所以,社会环境的刺激是情志活动的条件,脏腑功能活动,气血精津液的运动是情志活动的依据。如果没有后者,情志活动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情志不能和形体物质的变化分离,不能和社会环境等同。也正因为如此,从病因分类的意义来说,情志过激是疾病的内源因素。

八)、七情的致病特点

1、与精神刺激有关

七情属于精神性致病因素,其发病必与明显的精神刺激有关。在整个病程中,情绪的改变可使病情发生明显的变化。如癫病多由情志所伤,忧郁伤肝,肝气郁结,损伤于脾,脾失健运,痰浊内生,痰气上逆,迷蒙心神,不能自主而成。狂病多由恼怒悲愤,伤及肝胆,不得宣泄,郁而化火,煎熬津液,结为痰火,痰火上扰,蒙蔽心窍,神志逆乱而发。可见精神因素对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李德新讲:与精神刺激有关

七情内伤属于精神性因素,从现代理解属于精神性因素,它和精神刺激有关。它表现出什么规律呢?疾病的病理变化的趋势、病理变化的轻与重和情志有关,和这个精神刺激有关,和情绪有关。前面我们讲七情与健康和疾病的关系,讲七情与疾病的关系强调:不良的刺激,情志是心神对体内外环境刺激的一种反应。机体内部或者是机体外部的刺激,我们作为一个正常活动的人,每时每刻都接受这种刺激,这种刺激作用到人体以后,在心神的调节下,这种反应(能够)处于正常状态。它要求这种刺激和机体之间的关系处于一个协调平衡状态。当这种刺激这个因素,把这种刺激作为致病的一个因素,刺激到机体以后,心神的反应不能够和这种刺激相一致,在这种情况下,就会使喜、怒、忧、思、悲、恐、惊发生异常的反应。那么这个异常的反应就是从生理状态下的七情转化为七情内伤,最终导致各种各样的情志疾病。它这个致病特点告诉我们,人生活在世界当中,生活在人群之中,机体内部的环境、外部的环境作为一种刺激因素时时刻刻对我们的机体有着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来保持和这些刺激取得平衡,来协调平衡,保证使自己处于健康状态?通过自身的调节在心神的作用下,通过五脏的调节,不能和这些刺激取得平衡的时候,就会使这些刺激转化为致病因素,而形成情志疾病。所以中医认识人的、考察人的疾病的时候,一定要考察这个有疾病的人,他的生活环境、家庭背景、人际关系乃至婚姻关系。我们前面讲过问诊求因。就是详细了解这个人的生活史、家属史、疾病史、治疗过程,以及他的工作环境。为什么要了解这些呢?就是了解给予他的刺激。用我们现代语言讲叫良性刺激呢还是恶性刺激呢?所谓良性刺激,是指这种刺激因素,通过他自身的作用能取得平衡,有益健康,叫良性刺激;所谓不良刺激呢?是指这种刺激能够使这个人发生情志失和,情志内伤,那么发生了情志内伤就一定会导致情志疾病。现代社会,高度发达,物质文明不断地发达,生存水平的发达、提高,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那么工作节奏加快、风险意识增强,在这种情况下,外界这些刺激刺激到机体,能不能够通过自身的调节使这些刺激变成什么呢?良性刺激,不至于使情志七情变为情志内伤。

《中医病因病机学》文章:七情致病以外界刺激为诱因,以思想认识为依据

为了正确施治,《内经》特别强调注意了解患者的思想动态,指出:"闭户塞儡,系之病者,数问其情,以从真意。"(《素问?移精变气论》)"凡欲诊病者,必问饮食居处,暴乐暴苦,始乐后苦,皆伤精气:"《素问?疏五过论》)说明过激的情志必然以外界刺激作为诱因,但主要还取决于患者的思想认识与思想活动过程。《素问?血气形志篇》又说:"形乐志苦,病生于脉","形乐志乐,病生于肉","形苦志乐,病生于筋","形苦志苦,病生于咽嗌",这是由于生活习惯、道德、教育等因素的不同影响而具有不同的情志趋向和形志苦乐。

2、直接伤及脏腑

七情过激可影响脏腑之活动而产生病理变化。不同的情志刺激可伤及不同的脏腑,产生不同的病理变化。如喜伤心,心伤则心跳神荡,精神涣散,思想不能集中,甚则精神失常等。七情过激虽可伤及五脏,但与心肝的关系尤为密切。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一切生命活动都是五脏功能集中的表现,又必须接受心的统一主宰,心神受损必涉及其他脏腑。肝失疏泄,气机紊乱又是情志疾病发病机制的关键。

心主血而藏神;肝藏血而主疏泄;脾主运化而居中焦,为气机升降的枢纽、气血生化之源。故情志所伤为害,以心、肝、脾三脏和气血失调为多见。如过度惊喜损伤心脏,可导致心神不安而心悸、失眠、烦躁、惊慌不安、神志恍惚,甚至精神失常,出现哭笑无常、言语不休、狂躁妄动等症。郁怒不解则伤肝,影响肝的疏泄功能,出现胁肋胀痛、性情急躁、善太息,或咽中似有物梗阻,或因气滞血瘀而致妇女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症瘕等。或因暴怒引起肝气上逆,损及血脉,血随气逆,发生大呕血或晕厥。若思虑过度,损伤于脾,使脾失健运,出现食欲不振、脘腹胀满等。七情所伤,心、肝、脾功能失调,可单独发病,也常相互影响,相兼为害,如思虑过度、劳伤心脾、郁怒不解、肝脾不调等等。

此外,喜、怒、忧、思、恐等情志活动失调,能够引起脏腑气机紊乱,郁而化火,出现烦躁、易怒、失眠、面赤、口苦,以及吐血、衄血等属于火的表现,称之为“五志化火”。情志失调又可导致“六郁”为病,即气郁而湿滞,湿滞而成热,热郁而生痰,痰滞而血不行,血滞而食不化。换言之,由气郁可致血郁、痰郁、湿郁、食郁为病。           

《中医病因病机学》文章:七情致病以心为基点,对五脏各育侧重

《注证发微》说:"心者,君主之官,乃五脏六腑之大主也,至虚至灵,具众理而应不弗,神明从此出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说明情志发于心,应于五脏。正如《慈济医话》说:"心在志为喜,在变动为忧,忧动于心则肺应,思动于心则脾应,怒动于心则肝应,恐动于心则肾应。"可见,每种情志均可损伤不同的脏腑功能,但取决于患者当时的脏腑功能伏态。例如:忧思可伤心肝脾肺,若患者脾肺之气平素虚弱,则忧恩易于伤脾肺;若平素肝气不调达,或肝血本虚,忧思又易伤肝。总之,应该全面、细致地进行分析。七情损害五脏的情况常有如下几个特点:

1 . 七情都可伤心,因为心藏神,七情皆发于心。

2.凡能影响气机运行使之不畅的情志都要伤肝,如怒、思、忧、悲、惊、恐。

3.由于肺主气,脾为生化之源,故凡能损气、耗气而致气虚的情志,都要伤肺和脾,如喜、忧、悲、思。

4.几能抑制脾之运化功能的情志,郡可伤脾,如思、忧、悲、恐、怒。

5.五脏所伤,穷必及肾,故暴怒伤阴,暴喜伤阳,暴忧气脱,暴恐精怯,都要伤及肾气。

李德新讲:直接伤及脏腑    

为什么说七情的致病是直接伤及内脏呢?(1)七情属于神的范畴,神是以五脏为中心的脏腑系统功能活动的结果,也就是说神的活动、七情的活动,是五脏系统正常生理活动所产生的。一旦这个七情失和、七情内伤,那么七情内伤的产生,是由脏腑系统功能活动不正常而产生。神生于五脏,舍于五脏。脏腑气血是产生神志活动,是产生七情的基础。脏腑发生了功能异常,一定会导致七情的异常。就这个意义讲,七情发于心而因于五脏,叫七情从内而发,是指七情是由于脏腑功能活动异常的结果。这个情,七情内伤的刺激,刺激到了某一脏,使脏腑发生了功能异常。是由于脏腑某一脏产生的功能异常的反应,表现为七情内伤。表现它的因果关系,它既生于五脏,在正常情况下。反之,在异常情况下,它又直接对应于某一脏。最终损伤了脏腑的功能活动。就这个意义讲,它直接伤及内脏。那么怎样伤及呢?有什么规律呢?五脏与五神相对应,和七情相对应。那就是五志和五脏相对应。那就是怒伤肝,注意这里的怒是指七情内伤的怒。喜伤心,思伤脾,悲忧伤肺,惊恐伤肾。这里面的怒、喜、思、悲、忧、惊、恐,是指七情内伤而言。这就叫做直接伤及内脏。这个规律有什么实践意义呢?它不仅有上面讲的理论意义,它还有重要的指导实践的意义。例如中医叫做暴怒伤肝,这个结论是说这个人的怒这个情志失和。怒太过,中医称为大怒,或者称为暴怒,马上想到这个七情内伤它首先侵及哪个内脏呢?首先侵及到肝。所以在临床看病的时候,说这个人老爱发脾气,中医一定会想到最容易侵袭肝脏,表现为肝气横逆、肝火上炎。为什么这样想呢?这个思维过程是这样一个思维过程,即根据直接伤及相应的内脏而言的。就是说五志把七情转换为五志,它直接伤及内脏。是怎样伤及内脏的呢?伤及相应的内脏,相应这两个字就是五志与五脏的相应关系。按照五行分类而得来的,它就是这样的实践意义。

3、影响脏腑气机

百病皆生于气”。喜、怒、忧、思、悲、恐、惊,称为七气,即七情。七情之外,加之以寒热,称为九气。气贵冲和,运行不息,升降有常。气出入有序,升降有常,周流一身,循环无端,而无病。若七情变化,五志过极而发,则气机失调,或为气不周流而郁滞,或为升降失常而逆乱。

七情致郁,或为气不周流而郁滞,或为升降失常而逆乱。七情不舒,气机郁结,气滞而血瘀,气郁而聚湿生痰,化火伤阴。或在形躯,或在脏腑,变病多端。

七情损伤,使脏腑气机紊乱,血行失常,阴阳失调。不同的情志变化,其气机逆乱的表现也不尽相同。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思则气结,恐则气下,惊则气乱。

李德新讲:影响脏腑气机。

我们前面讲了脏腑经络的气机运动,特别是脏腑气机运动的一般规律,在正常生理状态下,气机要进行升降出入,发生形气的相互转化,维持正常的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表现为正常的生命过程,意味着健康。情志一旦失调就会危及气机升降出入的运行,就会危及每一个脏腑的气机升降。就这个意义讲,七情内伤致病特点是影响脏腑气机。那么为什么说它具有这个特点呢?我们在前面讲肝主疏泄的时候,讲肝主疏泄的第一个功能就是调畅气机。(在)心神当中除了强调心主神明之外,在情志当中,调节情志活动,精神情志活动,突出强调肝的功能,肝主疏泄的功能,这一最重要的功能在五脏系统中它突出表现为对全身气机的调节。所以虽然调畅气机的功能是由五脏协调活动的结果,我们唯独在肝里面讲,作为一个肝脏独立的功能讲它调畅气机旨在说明在调节全身气机过程中,肝脏占有特殊地位。七情失调以后,影响脏腑气机,主要是指肝脏的疏泄功能失调导致肝调畅气机的功能异常,从而影响了全身的气机调畅,引起全身的各个脏腑系统气机发生紊乱。这是七情内伤可以影响脏腑气机的。第一点,必须掌握的它这个基本观点。其二、每一个脏腑的气机升降的趋势不近相同,说不同,每一个脏腑对应于七情当中一个,也就是说每一种情志作用于相应脏腑以后,它表现出现来的气机升降失常的趋向各不相同。那么这个各不相同就是七情当中某一情志,对应于相应内脏,作用的结果,在正常情况下,它能够调节这个脏腑的功能使之保持正常的升降出入;在七情内伤的情况下,就会打乱了某一脏腑相应脏腑的气机升降失常。这个气机升降失常表现的特点、规律就是那一个脏腑的气机正常升降的趋向的反面。按照这个规律来理解,七情影响脏腑气机升降。在这里,给同学们介绍的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惊则气乱,思则气结,悲则气消,忧则气闭,恐则气下,就是七情作用于机体以后,通过脏腑的功能失调,表现为气机升降异常,从而得出了结论。那么这个结果,缓、乱、结、消、闭、下,是一个病理的特征,病理变化特征。气机升降失常的规律,就是符合本脏气机升降的规律。那么有的地方又不完全符合,这样又回到我们前面讲的中医理论它的思维方法。既然每一个脏腑的生理功能是采用类比的方法,用五行的属性类比出来的,那么生理功能便不能被完全来说明,仅仅用五行属性说明,同样病理也不能完全这样。这就会出现按照刚才讲的,七情失和以后影响了脏腑的功能,这个功能异常通过气机升降失常,就是气机紊乱来表现出来的。它表现的规律是某一个脏腑,它的气机升降主要趋势是什么?就是它的特征,那么它主要的趋向失常,是与它原来生理上的主要趋向相一致的。那么我们今天要给大家介绍这几个,这是从《内经》以来一直讲到现在。我们在这里只要求同学们掌握它的概念,这里面又反映出来和上面讲的规律不完全相同。因此在掌握影响脏腑气机,导致脏腑气机紊乱这样一个规律的时候,要求同学们知道怒、喜、惊、思、悲、忧、恐,最后能够出现什么样的病理结果?导致气机升降失调。这几个概念记住什么意思?它的含义记住就可以了。

1)、怒则气上

气上,气机上逆之意。怒为肝之志。凡遇事愤懑或事不遂意而产生一时性的激怒,一般不会致病。但如暴怒,则反伤肝,使肝气疏泄太过而上逆为病。肝气上逆,血随气升,可见头晕头痛、面赤耳鸣,甚者呕血或昏厥。肝气横逆,亦可犯脾而致腹胀、飧泄。飧泄又名水谷利,大便呈完谷不化样。若克胃则可出现呃逆、呕吐等。由于肝肾同源,怒不仅伤肝,还能伤肾。肾伤精衰,则现恐惧、健忘、腰脊软等症。肝为五脏之贼,故肝气疏泄失常可影响各脏腑的生理功能而导致多种病变。

相关链接:喜怒忧思悲恐惊-  http://www2.100md.com/htmlcontentb.asp?url=/Html/Info/News/715/71516.htm

李德新讲:怒则气上

气上就是气逆的意思,主要是指气机上逆和横逆。怒对应于肝而言,因此怒则气上,是指因过怒而使肝气上逆,或者是肝气横逆而言。在这一点,肝主疏泄,肝主升发,它的气机升降易升,但是七情内伤的怒之气上是指肝主升发过度。它会表现什么结果呢?比如前面曾经提到了肝郁火盛,讲到目赤,讲目和肝的关系时说,目赤,易怒,易激动。怎么来解释这个目赤呢?中医说肝失疏泄,肝气上逆的结果。有的人一生气立刻脸红头痛,肝气上逆的结果——怒则气上。有高血压的患者,中医的医生反复告诉他千万不要太生气,一生气脸一红,头痛还会出血,脑出血就死了。中医叫什么呢?叫肝气上逆,血随气逆为之大厥。厥,手脚凉,意识不清楚。大厥就卒然昏倒,不醒人事,手脚冰凉。为什么出现这种现象呢?就肝的气机升之太过了,横逆,木旺必克土。旺不是往上去而是往横的方面来。那累及到脾就会出现什么呢?脾胃的功能失调,所以讲肝气郁结必累及于脾,就是肝气郁结的时候一定要出现消化吸收功能异常。               

相关链接:

谈孔明三气周瑜- http://www.100md.com/html/DirDu/2005/03/11/54/07/16.htm

《三国演义》之气死周瑜_-  http://www2.100md.com/htmlcontentb.asp?url=/html/DirDu/2007/09/13/49/16/45.htm

2)、喜则气缓

气缓,心气弛缓之意。喜为心之志。包括缓和紧张情绪和心气涣散两个方面。在正常情况下,喜能缓和紧张情绪,使心情舒畅,气血和缓,表现为健康的状态。但是喜乐无极,超过正常限度,就可导致心的病变。暴喜伤心,使心气涣散,神不守舍,出现乏力、懈怠、注意力不集中,乃至心悸、失神,甚至狂乱等。

李德新讲: 喜则气缓  

缓,气缓,它有两种意思。一是缓和紧张的情志,就是紧张的情绪;二这个气缓使心气涣散,这两种意思。在生理情况下的喜能够缓和紧张的情绪,使心情舒畅。我们在这里面作为一个病因学出现,就是过喜、大喜。中医说大喜则伤心,乐极必生悲。大喜通过什么机制影响了心的功能呢?使心气涣散。出现什么样一个病理结果呢?出现神志病变。心藏神,喜伤心导致了神志功能的异常,表现为自己不能控制自己,甚则失神。所谓失神在这里暂时理解为就是神志异常。大家看电视剧,这个人突然由某一个偶然事件使其太高兴,从来没遇见过的,非常高兴,高兴之极,精神失常,送精神病院去了。中医怎么看这个问题呢?叫大喜则伤心,喜则气缓,使心气涣散,神不守舍,所以他就疯了,上精神病院去。中医强调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通过自己的调节始终处于一个良好的平和状态。受到了精神刺激以后,外界环境刺激以后一定要调节自己的七情,既不能太过也不能不及。这样才能维持正常健康状态。从日常生活来讲,那么你的成功经得起考验,你的挫折和失败也得经得起考验。经得起这两方面的考验,你能通过你自身的调节保证七情和合,意味着你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意味着你是健康的。否则尽管形体壮实,仍然意味着不健康。

3)、悲则气消

气消,肺气消耗之意。悲忧为肺之志。悲,是伤感而哀痛的一种情志表现。悲哀太过,往往通过耗伤肺气而涉及到心、肝、脾等多脏的病变。如耗伤肺气,使气弱消减,意志消沉。可见气短胸闷、精神萎靡不振和懒惰等。

李德新讲:悲则气消

气消在这里面限定为、理解为能够使肺气消耗,就是过度的损伤肺气。过度的损伤肺气,使肺气的功能减弱,除影响呼吸功能之外,还表现为全身的气虚。在神志上,七情在情绪上表现为意志消沉,精神萎靡不振。日常生活举个例子,看过度悲伤的结果,表现为外表最突出的就是哭。但是过度悲伤表现为大哭,哭得非常厉害。没有一个人大哭之后都说我气力很足,大哭的结果,都是上气不接下气。如何用中医理论来理解,如何大哭之后上气不接下气呢?悲则气消。就是悲,过度悲伤耗伤了肺气,使肺气的功能下降,表现为神志上意志消沉,精神萎靡不振。尽管这样解释似乎是有些牵强,但是实践证明,中医用这个实践来证明来指导调节精神情志的异常是科学的、是合理的、是真实的。尽管解释,多次提到对某一个科学事实在理论上解释允许有不完善,甚至是谬误的解释。但是用这个理论呢,用这个事实证明了它的实践解决的办法是正确的。如何来解释?那需要不断地来完善。在这里面解释悲则气消同学们听起来,李老师讲的还是论据不是那么充分,但是到今天为止,中医理论就是这样来解释的,从《内经》到现在就是这样来解释的。大家就这样来理解。那你大幅度悲伤以后,上气不接下气,假如来找你看病,你自杀啊,首先想到不能够疏肝吧。那么你想到悲则气消,首先想到要看看肺的功能如何?如何来保证已经虚的气?出现气耗气虚了,那你就得治气了,肺主一身之气。就是从这儿来入手的。那么这样一个思路指导这样一个临床实践,它是正确的。好今天的课就到这里。

4)、悲忧伤肝

肝伤则精神错乱,甚至筋脉挛急、胁肋不舒等。悲哀过度,还可使心气内伤,而致心悸、精神恍惚等。悲忧伤脾则三焦气机滞塞,运化无权,可现脘腹胀满、四肢痿弱等。

5)、思则气结

气结,脾气郁结之意。思为脾之志,思考本是人的正常生理活动,若思虑太过,则可导致气结于中,脾气郁结,中焦气滞,水谷不化,而见胃纳呆滞、脘腹痞塞、腹胀便溏,甚至肌肉消瘦等。思发于脾而成于心,思虑太过,不但伤脾,也可伤心血,使心血虚弱,神失所养,而致心悸、怔忡、失眠、健忘、多梦等。

李德新讲:思则气结 

这里的气结如果单从字面上理解,思会导致气机结滞,就是气机运行阻滞,叫结。而在这里面讲,情志直接伤及内脏,根据这个原理,这里的思则气结,是指思虑过度容易导致脾气郁结。脾气郁结就是指脾的气机运行发生了阻滞,或者说发生了异常,影响了脾的功能。这个和这里面用脾气郁结这个概念,就是脾气结。那么脾气郁结和肝气郁结不完全是同义的。导致脾的气机紊乱影响了脾的运化功能、升清功能或者是统血功能,总之是通过影响脾的气机升降失常而表现就是脾的功能异常。中医经常讲思虑伤脾,思就是思虑。在现实生活当中,这个人如果经常过度的思虑,有什么事经常想,想不通,那么生活上一个很不好的表现就是不爱吃饭,食欲下降。没有一个人每天都愁眉苦脸的总是那么心事重重的,他食欲很旺盛。现实生活当中心事重重,中医用过思来定义它。那结果呢?食欲下降。中医看由于这样一个原因引起的脾胃的运化功能发生改变,怎样来理解呢?思则气结。是脾气郁结影响了脾的运化功能。

6)、恐则气下         

气下,精气下陷之意。恐为肾之志。恐,是一种胆怯、惧怕的心理作用。长期恐惧或突然意外惊恐,皆能导致肾气受损,所谓恐伤肾。过于恐怖,则肾气不固,气陷于下,可见二便失禁、精遗骨痿等症。恐惧伤肾,精气不能上奉,则心肺失其濡养,水火升降不交,可见胸满腹胀、心神不安、夜不能寐等症。

李德新讲:恐则气下

气下是指精气下陷,或者叫做肾气下陷而言。恐是一种胆怯、惧怕的心理反应。恐则气下是指长期的恐惧或者突然的惊吓,使肾气受损,导致精气不固,肾气的摄纳作用失常。主要表现为肾气不固,气陷于下。它的突出特点表现为常常是二便失禁。这就是恐。突然的或长期的刺激损伤了人体的肾气,使肾气不固。它表现出来的病理变化的特征:有趋下的特征。就这个意义来理解,恐则气下。咱们现在的研究,用动物模型研究中医学的这个肾的内涵。这个在临床研究好办,动物模型研究七情与肾的关系怎么办呢?有一种方法。尽管还不成熟,毕竟是做了好多工作。把小鼠放到笼子里头,采取突然惊吓的方法,就是取惊恐伤肾,恐伤肾。根据这个原理给小鼠进行刺激,这个小鼠会表现什么样呢?大、小便失禁。不给它这个刺激,它就没有大、小便失禁的特征。根据这个原理,按照这个原理模拟出的动物模型可以类似惊恐伤肾,结果类似肾气不固的模型。研究惊恐、恐惧这样一个情志,它损伤肾气,使肾气不固的机制。这就是举这个例子。我们现在关于七情和脏腑的关系,它的作用机理现在已经作了一些工作。我举这个恐则气下,判断这个小鼠刺激以后用什么来判定伤没伤肾了呢?就看它是不是二便失禁了。把这个叫做恐则气下。

相关链接: 《三国演义》之吓死曹操_-  http://www2.100md.com/htmlcontentb.asp?url=/html/DirDu/2007/09/17/49/19/51.htm

7)、惊则气乱

气乱是指心气紊乱。心主血,藏神,大惊则心气紊乱,气血失调,出现心悸、失眠、心烦、气短,甚则精神错乱等症状。

惊与恐不同,自知者为恐,不知者为惊。惊能动心,亦可损伤肝胆,使心胆乱,而致神志昏乱,或影响胎儿,造成先天性癫痫。

李德新讲:惊则气乱

惊则气乱,气乱是指气机紊乱,主要是指心气紊乱。大家注意,主要是指心气紊乱。惊则气乱是指突然地用惊这种刺激,也就是说突然受惊,结果这个惊引起心气紊乱,心神失守。把这个意义叫做惊则气乱。就是说心气紊乱,表现为特征:惊慌失措。解释这个惊慌失措是惊导致心气紊乱,心的气机紊乱的结果。所以临床表现出来惊慌失措。  

李德新回答“七情致病特点”问题

七情致病特点,讲九气为病,我们选了几个,这个材料取之于《素问》的《举痛论》。咱们给大家讲到喜则气缓,《内经》里确实也讲,气和志达,营卫通利,这不错啊,我们强调这个喜是指什么说的?不是指正常情况下那个五志,正常情况下那个喜怒悲恐惊。强调什么啊?七情过激,所以咱们解释,大喜怎么着?气缓,就伤心。历代的书都这么理解,强调过激。《内经》有句话,大家注意啊,叫“病起过用”。记住这四个字,无过无不及谓之平,不及和过都称之为过,太过和不及都不可以。那么喜则气缓,是指过,七情过激它才出现,影响到气机的时候它才出现心率迟缓,正常的喜,很开心的,就不存在气缓的问题。这样来理解这个九气为病,就记住咱们讲课界定七情内伤的前提,定义的前提。                      

 《中医病因病机学》文章:七情致病以气机变化为先导,以精血的变化为基础

《素问?举痛论》指出:"百病生于气。"朱丹溪认为:"气血冲和,百病不生,一有怫郁,百病生矣。"情志致病的初期,主要表现为气机的运行失常,以后由于脏腑功能受害,必然出现精血津液的一系列变化;精血津液的病理改变又使气机的运行更加难以恢复正常。所以情志致病的病变过程,以气机变化为先导,而以精血等变化为基础。这一病变过程将在第十六章"情志病机"里详细讨论。

4、情志波动,可致病情改变

异常情志波动,可使病情加重或迅速恶化,如眩晕患者,因阴虚阳亢,肝阳偏亢,若遇恼怒,可使肝阳暴张,气血并走于上,出现眩晕欲仆,甚则突然昏仆不语、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发为中风。

总之,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与内脏有着密切的关系。情志活动必须以五脏精气作为物质基础,而人的各种精神刺激只有通过有关脏腑的机能,才能反映情志的变化。故曰:“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情志为病,内伤五脏,主要是使五脏气机失常、气血不和、阴阳失调而致病的。至于所伤何脏,有常有变。七情生于五脏,又各伤对应之脏,如喜伤心、怒伤肝、恐伤肾……,此其常。但有时一种情志变化也能伤及几脏,如悲可伤肺、伤肝等,几种情志又同伤一脏,如喜、惊均可伤心,此其变。临床应根据具体的表现,作具体分析,不能机械地对待。             

《中医病因病机学》文章:七情致病内发于五脏,外淫于肢体

六淫致病从外而内,故先见表证。七情致病内发于五脏,外淫于肢体,故先见里证。例如:肝郁患者先见胁肋胀痛,情志不佳,善太息,妇女则月经不调、痛经或乳房作胀,继则肝郁化火,肝阳上亢而头胀目痛,两目干涩发红颇似风热之邪上扰清窍。又如情志过激损伤肾阳,可见阳痿不举,滑精早泄,小便频数而清,甚则不禁。又因阴寒内盛,故畏寒肢冷,甚至四肢厥冷,清阳不升,故头昏头晕,隐隐作痛。还有情志过激损伤心阴者,可见心悸易惊,虚烦、失眠、健忘、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如果虚火刑金,肺中津液煎熬成痰,可见咽喉不利,干咳无痰,或痰质黄稠,甚则痰中带血。也有因忧思伤脾,脾虚运化不行看,可内见腹胀,便溏,久泻脱肛,内脏下垂,子宫脱垂,崩漏便血等。由于脾虚而生痰湿,阻滞经络,则又可见头身困霓,四肢冷痛,小便不利,口干不渴等。总之,了解七情致病由内致外的特点,就不会被疾病外证的假象所迷惑,治疗时不至于犯"虚虚、实实"之误。

七情致病特点的相关链接:

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 http://www.100md.com/Html/Dir0/15/65/02.htm

倪海厦:七情对脏腑的影响及致病特点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9/0618/11/15993585_843267129.shtml

中医“思”志致病常见病证探析 - http://www.doc88.com/p-5631080343684.html

二、饮食失宜

饮食是健康的基本条件。饮食所化生的水谷精微是化生气血,维持人体生长、发育,完成各种生理功能,保证生命生存和健康的基本条件。

正常饮食,是人体维持生命活动之气血阴阳的主要来源之一,但饮食失宜,常是导致许多疾病的原因。饮食物主要依靠脾胃消化吸收,如饮食失宜,首先可以损伤脾胃,导致脾胃的腐熟、运化功能失常,引起消化机能障碍;其次,还能生热、生痰、生湿,产生种种病变,成为疾病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饮食失宜包括饥饱无度、饮食不洁、饮食偏嗜等。饮食失宜能导致疾病的发生,为内伤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  

李德新讲:饮食失宜

饮食,“民以食为天”,饮食本来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作为人类的生存环境来说,饮食、空气、土壤、水都共同组成了人们的生活环境。饮食是人类的重要的生活环境,饮食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类的健康。

李德新讲:饮食与健康的关系。

中医学强调饮食要膳食结构合理,用中医的话说叫五味俱全,无所偏嗜。把这个叫做宜,膳食宜。宜,正合适。用我们现代的语言说就是合理的膳食,是指饮食的结构合理。用中医的话说叫五味俱全,寒温适宜,进食的量合理,节律合理,统统称为合理的饮食。

那么合理的饮食有什么作用呢?使人的生命活动所需要的水谷精微在脏腑功能的作用下,能够正常地由水谷转化为精微。水谷转化为精微,为气血精津液的化生和相互转化提供了充足的物质基础。这些生命物质源源不断地输送到脏腑经络当中去,从而维持人体脏腑经络发挥正常的生理作用,表现出健康的生命指征。就这个意义说,饮食与人的健康关系非常密切。中医学强调人以五谷为养,谷就是我们吃的粮食;所以以五果为助,还要吃水果;以五畜为益,咱们还要吃牛羊肉、吃鸡翅;以五菜为充,还得吃蔬菜。早在几千年前,《内经》就已明确地指出人的膳食结构应该是什么。这仅仅从膳食过程中,配餐既要有肉,又要有粮食,还要吃水果,还要吃蔬菜。我们归纳起来,刚才讲叫做五味俱全,寒温适宜。粮食、肉类、水果、蔬菜它属于中医学的本草学的范畴之内,特别是其中记载在《食疗本草》当中,就是这些中有些东西既能治病,又可以食用。中医强调合理的膳食,就是说人摄取的营养、摄取的水谷,转化为精微,它与人的健康关系非常密切。饮食的好坏也是衡量一个人健康与否的一个重要指标。

饮食与疾病,本来饮食是健康的保证,它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够转化为作为一个致病因素?

《中医病因病机学》文章:饮食因素

由于饮食不当而引起或诱发疾病,是疾病发生和形成钟的一个重要原因或条件,也是中医病因中一个重要的内容。饮食是人体赖以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源泉,是保持健康的必要条件。故有人以水谷为本之说。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无不依赖水谷的营养以维持,故《素问?六节藏象论》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医宗必读?不能食》说:"夫脾为五脏之母,土为万物之根,安谷则昌,绝谷则亡。"脾胃既是吸收和运化饮食营养的主要器官,如过饥过饱,肥甘厚味,辛辣酒食,生冷瓜果,以及腐败浊秽之物,都会直接损伤脾胃。脾胃一伤,则百病从生。因此,饮食的失常是产生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饮食不节

饮食贵在有节。进食定量、定时谓之饮食有节。

1、饥饱失常

饮食应以适量为宜,过饥过饱均可发生疾病。明显低于本人的适度的饮食量,称为过饥;明显超过本人的适度的饮食量,称为过饱。过饥,则摄食不足,化源缺乏,终致气血衰少。气血不足,则形体消瘦,正气虚弱,抵抗力降低易于继发其他病症。反之,暴饮暴食,过饱,超过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可导致饮食阻滞,出现脘腹胀满、嗳腐泛酸、厌食、吐泻等食伤脾胃之病。故有“饮食自倍,肠胃乃伤”之说。

饥饱失常,在小儿尤为多见,因其脾胃较成人为弱,食滞日久,可以郁而化热;伤于生冷寒凉,又可以聚湿、生痰。婴幼儿食滞日久还可以出现手足心热、心烦易哭、脘腹胀满、面黄饥瘦等症,称之为“疳积”。成人如果久食过量,还常阻滞肠胃经脉的气血运行,发生下利、便血,痔疮等。过食肥甘厚味,易于化生内热,甚至引起痈疽疮毒等。

总之,不宜极饥而食,食不可过饱;不宜极渴而饮,饮不可过多。饮食过多,则生积聚;渴饮过多,则聚湿生痰。

此外,在疾病过程中,饮食不节还能改变病情,故有“食复”之说,如在热性病中,疾病初愈,脾胃尚虚,饮食过量或吃不易消化的食物,常常导致食滞化热,与余热相合,使热邪久羁而引起疾病复发或迁延时日。

饮食无时:按固定时间,有规律地进食,可以保证消化、吸收功能有节奏地进行活动,脾胃则可协调配合,有张有弛,水谷精微化生有序,并有条不紊地输布全身。自古以来,就有一日三餐,“早饭宜好,午饭宜饱,晚饭宜少”之说。若饮食无时,亦可损伤脾胃,而变生他病。

李德新讲:饮食不节

节是指节制,是指进食的量和进食的时间而言,这个节制含有这个意思。所谓饮食不节是指饮食过饱、过饥、无规律而言的。换句话说,过饥、过饱、无规律统统称为饮食不节。在这种条件下,饮食作为健康的保证转化为导致疾病的原因。因此用这样一个术语叫饮食不节。饮食不节,一是量的改变,有过饥和过饱,我们统称为饥饱失常。那么过饥,进食不够,它有什么致病特点呢?损伤脾胃。导致什么样的结果呢?水谷精微,脾胃运化的,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进食过少会导致水谷化生精微的来源不足,叫做化源不足。化源不足的结果,生命物质不足,气血精津液化生不足。气血精津液化生不足,就会导致全身各脏腑的功能减退。全身各脏腑的功能减退,我们用正气来标志健康,那就是正气虚弱。同学们注意,在现代,有的人不是这样做的。现代人,胖的人希望减肥,希望瘦,希望体型匀称一点,常常是少吃,这个少吃,我们用一个过字讲的。中国历代讲究膳食应该是吃七、八分饱。如果十分是满足最大量的话,都主张吃七、八分。就是达到进食的量,按照生理需要每餐进食量为机体所需的80%左右。而过饥就是进食的量低于生理所需(量)的下限,生理需要下限的量。在这种条件下称为过饥。将来同学们可以进一步参照现代的营养学来计算,按照人体生理活动的需要,每天需要多少热量?这些热量都是从哪些物质成分中,饮食物当中摄取?如何来配餐?参照现代营养学。我们这里讲过饥就是摄食少于生理活动的需要,长期处于饥饿状态就会损伤脾胃,导致化源不足,引起全身机能减退。用中医的术语说叫做正气虚弱。

过去有一个报道、一个资料,进行健康检查,进行流行病调查,长期吃素食,咱们且不说这个食量够不够,长期素食,这个素食就是不合理的膳食,结构不合理。长期这样的结构使之处于一个营养不良的状态,用咱们中医的话说都是处于化源不足的状态,这是一个例子。作为日常生活,经常处于饥饿状态,这个人就没有办法保持旺盛的精力,(没有办法保证)人体各个脏腑机能都很旺盛。用中医的解释就是进食过少,化源不足。进食的量过少不可以,过多可不可以呢?过多也不可以,这个过饱是指他所进食的量尽管是膳食结构合理,但是他进食的量已经超过了机体所需要那个量,在这种情况下,它的致病特点是什么呢?损伤脾胃。同样,过饥损伤脾胃,过饱也损伤脾胃,超过了脾胃的运化功能所能承受的,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出现运化功能失调,表现为食积停滞。本来水谷可以转化精微,因为没有全部的消化吸收,停聚于体内,胃肠内较多。这种情况下,把这个饮食未完全消化的饮食叫什么呢?叫食滞,叫食积。由正常的水谷转化为一种病理产物,作为致病因子出现了。那么导致什么结果呢?经常出现吞酸、嗳腐。嗳腐就是打嗝,出现未消化伤食味。严重地可以出现胃脘疼痛,消化不了,胃痛啊,甚至可以出现腹泻。这在我们现代的年轻人当中也可以是经常出现的吧。大家情绪很好,周末又吃又喝,超过了生理所能承受的程度,那么偶尔一次还可以,若常常这样就会损伤了脾胃的运化功能。除此之外,还有一个致病因子的产生,刚才讲了没有消化的水谷停留在体内,由水谷转化为食积,食积在体内存留以后它会产生什么样的病理因子呢,会产生湿、痰。后面我们讲痰饮的时候就会讲痰的概念,就会产生这样一个产物,痰、湿这个病理产物。痰、湿一旦在体内停留,就会引起痰饮、疳积等等。疳积是小儿科的一个病。小儿科将来在儿科再学习。这小孩头大脖细,面色白。这小孩一看,长得挺好,但是营养不良状态,头很大,这个脖子,颈非常细,再看一个特点,肚,小肚鼓鼓的,一敲鼓鼓的,四肢很细。儿科大夫一看,疳积,肯定是消化不良,父母喂养不当。怎么来的呢?食积停留在体内。为什么食积停留在体内了呢?小孩进食不合理、不规律,尤其是经常吃零食,老是处于非常饱的状态,他的脾胃的运化功能难以完成这个任务,最后就形成食积,最后形成这样一个病。这是量的改变,太少不可以,太多也不可以,都会引起脾胃的运化功能失调,都会导致机体生命物质发生异常,最终引起脏腑的功能紊乱。第二个叫饮食无时,讲的是没有节律。中医学强调饮食必须有固定的时间,有规律地进食。咱们中国人的习惯是早、中、晚三餐,按时进食,在量既不少又不多的情况下,必须是按时进食。不按时进食,同样它也可以引起脾胃的运化功能失调。最后通过脾胃运化功能失调而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它不仅仅是引起脾胃的功能失调,而且由脾胃的功能失调影响到其他脏腑的失调。这一个原理也告诉我们,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要想保持健康,除了进食要合理,指量要合理之外,也必须规律。无论工作怎么紧张,学习怎么紧张,不吃早餐,这是违背了中医学关于饮食健康的原理的。现代营养学、消化生理学也证明不吃早餐一个结果,用现代医学的话来说多易发生慢性胃炎。作为女性,经常不吃早餐,不仅仅是会引起胃肠道疾病,还会引起其他系统的疾病,有损于健康。所以我们现在要想保持健康,减肥不吃早餐就违背了咱们强调要有规律,违背了这个原理,必然是有损于健康的。第一个问题我讲了饮食转化为病因,是指的量的异常和规律的异常。

《中医病因病机学》文章:饥饱失常

饥饱失常是捐饮食摄入量的过多过少和时饥时饱,以及饥饱不匀而言。进食多少总以维持适量,不至饥饿,也不至满胀为准。过饥和过饱都会损害脾胃功能而产生疾病。

过饥,是指进食量的不足;或过时不食,或进食间隔太长,或饥不得食等。由于进食量的减少和不足,则气血生化无源,因致气血衰少,气血衰少则正气不足,因而不能抵御外邪之侵袭,可继发各种病证。另外,由于气血衰少,可致脏腑功能衰减,而形成气虚血弱和脾胃虚弱等多种衰弱病证。故《医学正传?医学或问》说:"饥而即食,渴而即饮,此造化自然之理也。饥不得食,胃气已损,脾气巳伤,而中气大不足矣,"

过饱,是指进食量或进食次数的过多,超过了脾胃的受纳运化能力,或加重了脾胃的负担,同样也会使人致病。元?罗天益《卫生宝鉴》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谓食物无贪于多,贵在有节,所以保冲和而遂颐养也。若贪多务饱,跃塞难消,徒积暗伤,以召疾患。"说明过饱能损伤脾胃之气,脾胃之气受损,则水谷难以运化,停聚于中,形成食积、食滞等多种病证。故罗氏又说:"或食不下而上涌呕吐,以泄真元;或饮食不消而作痰咯唾,以耗神水;大便频数,而泄谷气之化生;溲便滑利,而耗源泉之浸润;至于精清冷而下漏,汗淋漓而外泄,莫不由食物过伤,滋味太厚。"

至于忍饥而不食,或遇食而又大嚼,或时饥而时饱,致饥饱不匀者,尤能损伤胃气。如《医学正传,医学或问》说:"遇食大嚼,过饱益甚,是以大伤胃气,轻则吞酸恶心,重则恶寒发热,而为内伤等病多矣。又或负重远行,辛苦饥甚,遇食太过,则四肢倦怠矣。"故必"能节满意之食,省爽口之味,常不至于饱甚,即顿顿必无伤,物物皆为益,津液内蓄,精华和凝,邪毒不能犯,疾疹无由作矣"(《卫生宝鉴》)。

二)、饮食偏嗜

饮食结构合理,五味调和,寒热适中,无所偏嗜,才能使人体获得各种需要的营养。若饮食偏嗜或膳食结构失宜,或饮食过寒过热,或饮食五味有所偏嗜,可导致阴阳失调,或某些营养缺乏而发生疾病。

李德新讲:饮食偏嗜

饮食偏嗜,偏嗜是指对某些食物有特殊的爱好,就是喜欢吃什么不喜欢吃什么。而且这个喜欢和不喜欢超过正常的范围之内。在这种情况下,用中医说叫做偏嗜。嗜,酷爱。偏,这个嗜是不正常的,叫做偏。

1、种类偏嗜

饮食种类合理搭配,膳食结构合理,才能获得充足的营养,以满足生命活动的需要。人的膳食结构应该谷、肉、果、菜齐全,且以谷类为主,肉类为副,蔬菜为充,水果为助,调配合理,根据需要,兼而取之,才有益于健康。

若结构不适,调配不宜,有所偏嗜,则味有所偏,脏有偏胜,从而导致脏腑功能紊乱。如过嗜酵酿之晶,则导致水饮积聚;过嗜瓜果乳酥,则水湿内生,发为肿满泻利。

李德新讲:种类偏嗜

刚才讲既要吃谷类,又要吃肉类,还要吃水果,还要吃蔬菜。种类要作合理的搭配,不能单吃蔬果,吃蔬菜,也不能只吃肉类,吃谷类。就是按照合理的膳食结构搭配水谷的种类。把这个叫做种类不偏嗜。对其中某一类吃得很多,其他不吃,这个叫做种类偏嗜。种类偏嗜的结果就会导致脏腑功能异常,导致脏腑功能异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疾病。这里举几个病,比如酒,喝酒,饮料,嗜酒。那么过多的嗜酒,酒也是正常的膳食结构之一,中医学从古至今都强调酒也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只是强调一个量、规律。如果饮酒无度,过度嗜酒(酒,咱们传统的酒不像现在是勾兑出来的,是酿造的,由谷物酿造的,偏嗜,特殊地爱好酒)。中医讲酒能生湿热,会导致脏腑功能失常,而引起一系列的病变。比如现在比较多见的喝酒过多,从西医来说,从西医这个角度说,一是人体内脂类太多了,沉积在不同部位,血脂高;再一个很重要的,目前我们国家这种疾病也是发病率逐渐上升,就是长期嗜酒影响了肝脏的功能,注意我讲这个西医的肝脏功能,损害了肝细胞的功能,形成肝炎。由于长期嗜酒引起的肝炎,现代医学把它称之为酒精性肝炎。这种肝炎最容易肝纤维化,从而导致肝硬化。其与传染性乙性肝炎、甲性肝炎、丙性肝炎相比较,最容易导致肝硬化。而现在这个病,特别是在45岁以下,35岁以上这一段发病率非常高。为什么呢?它违背了咱们中医学所要求的,告诉你饮食不得偏嗜。酒是可以喝的,但是不能喝得过多。喝得过多,就(会产生)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到那个时候就难治了。就以白酒为例,正常的从古代到现代的文献记载,每天不得超过二两酒,50度左右的酒,喝二两酒可以。再多就超过了机体的承受能力,连续喝十年肯定要得酒精性肝炎的。啤酒,现在那个罐是多少毫升?一罐就350毫升,都精确计算出来了,按它的含酒精量人体属于正常的能承受得了的。喝葡萄酒一杯150毫升,你每天都喝一杯也没关系,你超过这个量就意味着偏嗜。为什么举这个例子,反复强调,就是当前过度饮酒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我们国家酒精性肝炎现在发病率在逐渐地上升。过去是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欧洲,酒精性肝炎发病率高。现在我们也是酒精中毒性肝炎,就是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越来越多。它也告诉我们,用中医的解释你违背了种类偏嗜。这是告诉大家,要想维持健康,必须合理的搭配种类,缺一不可。有的同志减肥,每天都吃水果,不吃粮食,违背了中医这个规律。

《中医病因病机学》文章:肥甘厚昧

食物中的滋腻肥甘之品和膏粱厚昧,为人所贪食乐啖者,但太过亦能致病。因肥能生热,甘能壅中,肥甘太盛,可窒碍胃肠,影响脾胃升降,而成呕吐、泄泻等证;又可壅滞中焦,使中阳不运而生湿,湿又生痰化热,形成湿热与痰热之患,或成消渴与痰热生风等;还可内积化为湿热,逆于肉理,再遇毒邪,即互相蕴酿而生疮成痈。此即《素问?生气通天论》说的:"膏粱之变,足生大厅。"

《中医病因病机学》文章:饮酒过度

朱丹溪说:"醇酒之性,大热大毒。清香美味,既适于口,行气和血,亦宜于体。"(《格致余论?醇酒宜冷饮论》)。少饮可以令人血脉通畅,气血调和,过之即可成为致病之因。故朱氏又说:"不知酒性喜升,气必随之,痰郁于上,溺涩于下;肺受贼邪,金体必燥,恣饮寒凉,其热内郁,肺气得热,必大伤耗。其始也病浅,或呕吐,或自汗,或疮痍,或鼻数,或自泄,或心脾痛,尚可发散而去之。若其久也,为病深矣,为消,为渴,为内疸,为肺痿,为内痔,为鼓胀,为失明,或哮喘,为劳嗽,为癫痫,亦为难明之病。"(《格致余论?醇酒宜冷饮论》)另外,酒热之气亦可损伤脾胃,酿成内湿、内热,或湿热内盛。又如《证治要诀?呕吐论》曰:"伤酒恶心呕逆,吐出宿酒,昏冒眩运,头哺如破。"这是指饮酒过多而致的急性酒毒涌发之证。又说:"久困于酒,遂成酒积,腹痛泄泻……多饮结成酒癖,腹中有块,随气上下……多饮,酒积入脾,遂成酒黄。"这是指慢性酒毒内攻之证。亦有饮酒过多和恣食辛辣,致内热壅蒸,灼伤胃络,热迫血逆,而为吐血:或胃火循经上炎,而为齿蛆、鼻蛆:或热郁肠道,损伤肠络而为便血;或热毒下注肾与膀胱而成尿血等。

2、寒热偏嗜

饮食宜寒温适中,否则多食生冷寒凉,可损伤脾胃阳气,寒湿内生,发生腹痛泄泻等症。偏食辛温燥热,可使胃肠积热,出现口渴、腹满胀痛、便秘,或酿成痔疮。

李德新讲:寒热偏嗜

中医学将人们所吃的谷物、肉、水果、蔬菜,将来同学们学习中药学的时候,建议大家念一念《食疗本草》。对每一种肉,每一种水果,每一种蔬菜,每一种谷物,它的性味功能都作了详细的描述。按照中医阴阳的分类法,无非分属阳还是属阴。那么属阳和属阴表现为性质上一寒一热。要求做到什么样的呢?就是你进食的这些饮食物搭配起来以后,必须处于一个寒温适宜,也就是说恰到好处,处于阴平阳秘状态。这才是人体健康条件下所需要的。如果这个寒性和热性搭配不合理,过于寒或者过于热,叫做什么呢?都会使本来就是合理的膳食转化为不合理的膳食,使它成为一种致病的因素。注意这和某一个人的生活习惯有关系。四川人就喜欢吃辣的,湖南人不仅吃那个一般的辣椒,还吃那个非常细往上长的那个椒,那是地域环境使然,对于生活在这种地域下的人它必须保证吃辣的,它和那个潮湿环境有关系。咱们这儿讲是从总体来看,寒热不得偏嗜。过热也损伤脾胃,会造成胃肠积热;过寒损伤脾胃的阳气,都不可以。不是我们喜欢吃什么就吃什么,那么喜欢吃辣的尽吃辣的。我不喜欢吃辣的,每天都吃冰淇淋,吃得很多,长期损伤脾胃的阳气,这也是需要我们注意的。这是中医的饮食营养学,科学的营养学。将来同学们学习养生学的时候,有一句话,要想养生说补,条文上说药补不如食补。食补怎么补?其中就寒热属性来说,必须补的结果,调整饮食搭配的寒热属性,和机体的寒热属性搭配到一起。这里讲到体质,和体质的属性有关。比如我这样的,我就属于偏阴质的体质,阳虚。同样吃水果,我不敢多吃,多吃立竿见影,保证大便是稀的。我喜欢吃温的、吃热的,就和体质有关系。按着体质的不同,合理的搭配膳食以什么为标准呢?寒热适宜,对每个具体的个人来说,做到寒热适宜。这种饮食才叫正常的饮食,健康的饮食。

《中医病因病机学》文章:生冷偏嗜

贪食生冷瓜果,或饮冰啖雪,或恣饮冷水等,即易损伤脾胃之阳,致寒积于中,脾胃升降之机受阻失司,致发生胃腹冷痛,泄泻等,此尤多见于盛夏炎暑,而引发暑月寒湿病证。

3、五味偏嗜

人的精神气血,都由五味资生。五味与五脏,各有其亲和性,如酸人肝,苦人心,甘人脾,辛入肺,咸人肾。如果长期嗜好某种食物,就会使该脏腑机能偏盛偏衰,久之可以按五脏间相克关系传变,损伤他脏而发生疾病。如多食咸味的东西,会使血脉凝滞,面色失去光泽;多食苦味的东西,会使皮肤干燥而毫毛脱落;多食辛味的东西,会使筋脉拘急而爪甲枯槁;多食酸味的东西,会使皮肉坚厚皱缩,口唇干薄而掀起;多食甘味的东西,则骨骼疼痛而头发脱落。此外,嗜好太过,可致营养不全,缺乏某些必要的营养,而殃及脏腑为病。例如,脚气病、夜盲症、瘿瘤等都是五味偏嗜的结果。所以,饮食五味应当适宜,平时饮食不要偏嗜,病时应注意饮食宜忌,食与病变相宜,能辅助治疗,促进疾病好转,反之,疾病就会加重。只有“谨和五味”才能“长有天命”。              

李德新讲:五味偏嗜

从中医看,每一种饮食物它都按照药物的属性分酸、苦、甘、辛、咸几味,按照前面讲五行,说五行生克制化的结果,处于平衡状态。那么五行和五味相对应,我们把五行这两个字去掉,那就是说饮食的五味要处于什么平衡状态。把这种状态体现的饮食,五味体现这种状态,保持机体各脏腑系统处于一个和谐的状态,称之为五味俱全。五味俱全,而且要搭配合理,其中没有一个偏嗜,也没有一个偏少,过多过少都意味着按照五味来看结构不合理。那就是饮食物从味所反应出来的结构不合理,它也会转化为致病的因子,容易导致生痰生热。不仅会影响脾胃的功能,尤其是进一步还可以发展为各种各样的病变。咱们这里面举了一个眩晕、胸痹,将来同学们在学习内科的时候讲胸痹,比如现在的心绞痛、冠心病,就属这个范围之内。按照现代医学说冠心病和动脉硬化有关系,和血脂过高有关系。那么五味偏嗜就可以出现这个。肥胖,过多喜欢吃某一种味也可以出现肥胖,就是说五味不全意味着结构也是不合理的。怎样搭配合理?将来学习中药的时候,大家注意学习《食疗本草》,注意学习。将来学习营养学的时候,注意现在有《中医营养学》专著,有中医的《食疗本草》,《现代中医食疗本草》。同学们可以参照,在今后学的(时候)也可以参照这个,以合理的处理饮食,合理搭配饮食,保证我们所进的食量、食性都符合健康的要求,不违背健康的需要。在当前,在我们国家出现了好多过去中医书上没有记载的疾病,现代医学临床医学也没有记载的疾病,其中好多是属于膳食结构不合理造成的。就饮食不合理而言,从现代医学看,它是人们社会行为方式异常。中医学从《内经》开始已经认识到社会行为方式异常是作为疾病的一个重要原因,而现代医学在近几年才认识到社会行为异常是病理现象的一种表现。所以要想保持健康,必须注意饮食有节。这一个原理它不仅解释了饮食、水谷与健康和疾病的关系,而且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医在治疗任何疾病过程中,都要考察这个人的进食情况、消化功能,考察脾胃的情况。从脏象学说来说,考察的是本,后天之本的情况如何?从饮食来说,实际上就是考察你的饮食如何?就是饮食结构不合理在人体会造成哪些伤害?这是一;第二在治疗疾病过程中,不管治疗什么疾病,前面我们讲胃气的时候,曾反复强调注意保护胃气。那么胃气要想处于正常状态,其中一个条件是膳食结构合理,饮食有节,饮食有规律。所以在治疗任何疾病的时候,都注意保护胃气。实际上除了药物调整之外,中医学非常强调患者注意饮食的调节。它不仅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我们今天从病因这个角度,来进一步论证脾胃为后天之本,进一步论证胃气的重要作用。从不同的角度都来强调人的脾胃消化功能在生命当中的作用,在治疗疾病过程中的指导意义。

《中医病因病机学》文章:五味偏盛

《素问?六节脏象论》曰:"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味即酸苦辛甘咸,泛指各种不同种类、不同性味的食物成分,又为饮食物之总称。因此,《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素问?六节藏象论》又说:"五味入口,以养五气"。

五昧必须调和均衡,不能太过,太过则损伤其相应的脏腑,而产生相应的病证。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曰:"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故必"谨和五味",才能"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胰理以密,……长有天命。"

三)、饮食不洁

进食不洁,会引起多种胃肠道疾病,出现腹痛、吐泻、痢疾等;或引起寄生虫病,如蛔虫、蛲虫、寸白虫等,临床表现为腹痛、嗜食异物、面黄肌瘦等症。若蛔虫窜进胆道,;还可出现上腹部剧痛、时发时止,吐蛔,四肢厥冷的蛔厥证。若进食腐败变质有毒食物,可致食物中毒,常出现腹痛、吐泻,重者可出现昏迷或死亡。

李德新讲:饮食不洁

不洁,不洁是进入口内的饮食物不清洁。用现代语言说是指有污染,这个不洁产生的原因,食物有污染,或者是腐败,或者有毒的食物。总之,我们进口的饮食物违背了环境的条件的要求,不符合人体健康的需要的统统都称为不洁。它的致病特点为损伤脾胃,最轻的是损伤脾胃,出现脾胃运化功能失调,腹痛、腹泻等等,这是最直接的也是最轻的。如果进的食物含有寄生虫卵,那么就会导致各种寄生虫病的发生,胃肠道寄生虫病的发生。如果是有毒的食物,腐败变质甚至有毒的食物,那么进食以后就可以产生食物中毒。这一些统统归究于不洁。所以从这个原理,中医学强调必须进食清洁的食物,不吃腐败的食物,更不要吃有毒的食物。在当前饮食的安全,国家药品监督局改为食物和药品监督局,强调食物的安全性。中医很早就强调清洁食物,保证入口的食物对人体是安全的,才能保证脾胃源源不断地化生气血,否则就会引起疾病。所以我们在进食的时候,注意食物的安全。我们现实生活当中有好多食物不安全的因素。不洁都是食物在正常状况下转化为致病的因素,这种情况下我们就称这个饮食是作为致病的因素而出现的。

《中医病因病机学》文章:饮食不洁

进食生冷不洁之物,还易引起多种虫病。这在《金匮要略》中就已有论述。如说:"秽饭,馁肉,臭鱼,食之皆伤人";"食烩,饮奶酪,令人腹中生虫,为瘦";"果子落地经宿,虫蚁食之者,人大忌食之"等等。(《禽兽鱼虫禁忌并治》)。故《医宗金鉴?禽兽鱼虫禁忌》篇说:"四季勿食生菜,令人饮食不化,发百病,……深宜慎之。"

三、劳    

劳逸,包括过度劳累和过度安逸两个方面。正常的劳动和体育锻炼,有助于气血流通,增强体质。必要的休息,可以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和脑力,不会使人致病。只有比较长时间的过度劳累,或体力劳动,或脑力劳动或房劳过度,过度安逸,完全不劳动不运动,才能成为致病因素而使人发病。  

李德新讲:劳逸

按照中医理论,中医强调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匀平,命之曰人。把阴阳换成另外的表示法,叫一动一静,阳主动阴主静,阴平阳秘中医学表示为动静互涵。劳和逸。“劳”是指动而讲的,“逸”指静而讲,中医学强调机体动静互涵,相反相成,彼此相须,维持一个和合状态。失去了这个状态就叫做“失度”。“劳”在我们病因学里面是指运动、用脑、劳作的意思。用我们现代语言说:1.运动;2.体力劳动;3.脑力劳动。“逸”是“动”之反义词,是安乐、安闲、享受,就是不动,正确的处理劳逸失度,就是动静互涵,是增进健康的一个重要条件。反之就会损害健康,导致疾病的发生。

《中医病因病机学》文章:劳倦内伤

劳倦内伤是造成一些虚损疾病的原因。这里的"劳",不是指正常的劳动,而是指过度的劳累,如强力举重,操劳过甚,思虑过极与房室过度等等。因而也称劳损。"倦"即倦乏,是因劳累过度而产生形体的疲倦和脏腑功能与气机活动的损乏,所以又称劳伤,即神气和形体之损伤。如《中藏经?劳伤》云:"劳者劳于神气,伤者伤于形容。"《素问,上古天真论》说:"今时之人,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可见无论饮食、劳役、房室及生活劳作的不节制,均可损伤脏腑气血及精气神而致病。

一)、过劳

过劳是指过度劳累,包括劳力过度、劳神过度和房劳过度三个方面。

1、劳力过度

劳力过度主要指较长时期的不适当的活动和超过体力所能负担的过度劳力。劳力过度可以损伤内脏功能,致使脏气虚少,可出现少气无力、四肢困倦、懒于语言、精神疲惫、形体消瘦等,即所谓“劳则气耗”。

李德新讲:劳力过度。

劳力过度有什么特点呢?叫劳则气耗,就是过劳,运动也好,工作也好,体力劳动超过了机体所能承受的程度叫做过,在这种情况下的劳作、运动,就成导致疾病的因素。它的致病特点是什么呢?损伤人体的正气,过度劳作以后,都有一个体会,感觉到乏,中医说这个“乏”是气虚一个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劳则气耗。我们举了几个临床表现的例子:懒言少气,上气不接下气,那么神疲乏力,没有精神,过度疲劳以后都没有精神,乏就体现了气耗。

2、劳神过度

劳神过度指思虑劳神过度。劳神过度可耗伤心血,损伤脾气,出现心悸、健忘、失眠、多梦及纳呆、腹胀、便溏等症,甚则耗气伤血,使脏腑功能减弱,正气亏虚,乃至积劳成疾。

李德新讲:劳神过度

劳神过度。指用脑过度,我们随着经济的发展,现在不叫知识经济吗?脑力劳动在经济发展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知识经济主要靠脑力活动,脑力劳动。用脑也要学会科学的用脑,也要求动静互涵。如果每天都处于紧张状态,夙兴夜寐进行思考、动脑,这叫过度用脑,那么就叫劳神。劳神的结果,它致病的特点首先是劳伤心脾,损伤心脾,会导致心神的功能失常,会导致脾胃的运化功能失常,这一个原理也告诉我们不能科学用脑,也是导致疾病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强调从动静阴阳这个角度强调正确用脑。脑力劳动也必须是劳和休息,要处于一个良好的状态。为什么要睡眠呢?白天大家紧张工作,晚上要充分休息,来恢复脑力疲劳,保证第二天有旺盛的精力来进行工作。如果我们夜生活都是唱卡拉OK、喝酒、玩,每天都到2点、2点钟回家睡觉,那么你第二天就没有更充沛精力去从事工作,所以要求必须正确的学会用脑。那么说到这里,同学们是不是就害怕了,李老师,那我就少用点脑不就健康了呢?按照脑科学来说,脑,咱们现在所用的脑,开发出使用的脑,用的非常少非常少,还有很多没开发,你可以随便用。但是注意劳逸结合。脑子越用越聪明的。从中医养生学来说,勤于用脑也是健康长寿,防止痴呆一个重要手段。

《中医病因病机学》文章:形神过劳

指形体和神志的过度劳累。如《素问-宣明五气论》曰:"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这里的"久",就是长期、过度之意。所以《证治要诛?五劳》说:"五劳者,五脏之劳也,皆因不量才力,勉强运为。"至于精神之劳,多为用心过度,思虑过甚而起。如《济生方?论五劳六极》中说:"盖劳力谋虑成肝劳,应乎筋极;曲运神机成心劳,应乎脉极;意外过思成脾劳,应乎肉极;预事而忧成肺劳,应乎气极;科持志节成肾劳,应乎骨极。"这里的劳力谋虑、曲运神机、意外过思、预事而忧、矜持志节,就是神志的过度劳倦。至于形体的操劳,或活动过度,或休息不足,或劳逸不节,一方面可以引致形体的劳倦与筋肉骨节的劳伤,如《寿世保元?虚损门》所说:"人有形役劳苦,动作不休,以至筋缩不伸,卧床呻吟,不能举步,遍身疼痛,手臂酸麻……是损筋之故。"另一方面,也可内伤脏腑,损耗气血。如《古今医统?五劳六极七伤》说:"劳于肝者,则怒多而火盛,泪外泄而目昏,或胁肋刺痛,筋惫不能久立远行。劳于肺者,过忧而耗气,则燥甚而液枯,干咳声哑,二便秘涩……。劳于脾者,劳倦伤脾,发热恶寒,呕吐不食,四肢无力,好卧倦言,渐而致于肾惫阴虚,则成怯证"等。

3、房劳过度

房劳过度是指性生活不节,房事过度。正常的性生活,一般不损伤身体,但房劳过度会耗伤肾精,可致腰膝酸软、眩晕耳鸣、精神萎靡,或男子遗精滑泄、性功能减退,甚或阳痿。

李德新讲:房劳过度

这个房劳是指性生活而言的,和性生殖功能有关系。在这里同学不要狭义理解仅为性生活过度,实际它还包括产育过多,都属于房劳范畴之内。

1、性生活是人们生命过程中一个正常的生命现象,在正常条件下的性生活有益于健康而不是有损于健康。这里的房劳,性生活不节,在这里强调的是劳,就是过度。性生活不节,中医认为可以耗伤肾精,耗伤了肾精就会出现性生殖功能异常。

2、从现代意义来说,应该说性生活还有一个不洁,不洁会导致性传染性疾病,感染性疾病。那么中医治疗性生殖系统疾病,常常首先考虑到肾,因为肾主生殖。

3、这个房劳是指女性,已婚的女性产育过多,也会损伤肾精,耗伤肾气,导致肾藏精功能的异常,突出表现为性和生殖功能发生改变。在中医基础理论里面理解房劳应该这样全面来理解:在正常条件下性生活有益健康,只有在超过了生理范围,过度才能称之为劳,才会转化为发生疾病的一个重要因素。这样一个理论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在中医养生学当中有一个学派基于这个理论提出来了保肾惜精这样一个学说,强调通过各种手段保护肾精,其中之一叫性生活节制,这个理论指导实践,即要求性生活节制,不可过度。

《中医病因病机学》文章:房室劳伤

肾主藏精,为先天之本。精的作用除有生殖发育功能外,还能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因此精与五脏四肢百骸有密切关系。若因恣情纵欲,房室过度,就可耗伤肾精而产生一系列衰弱劳伤之证。故《景岳全书?虚损》中说:"色欲过度者,多成劳损。"又说:"精强神亦强,神强必多寿;精虚气亦虚,气虚必多夭。"另一方面,由于精属阴,精亏则阴虚,阴虚则火上炎而出现一系列阴亏火旺之证。如仍不能节欲保养,进一步尚可发展成为痨证。故《古今医统,五劳六极七伤》中说:"劳于肾者,色欲过度,淋漓遗精,阴不上升,阳不下降,肾水既不升荣,心肺皆无所瘾,咳嗽吐红咯血之证作也。"《寿世保元?虚损门》也说:"人有入房纵欲,不知葆涩,以致形体消瘦,面色萎黄,两足乏力,膝细腿摇,皮聚毛落,不能任劳,难起床席,盗汗淋漓,此损精而成涝也。"

除此以外,房室劳伤往往与体质禀赋的强弱和早婚等有密切关系。《景岳全书?虚损》中摘出:"设禀赋本薄,而且恣情纵欲,再伐后天,则必成虚损。"又说:"有年将未冠,壬水方生,保养萌芽,正在此日,而无知孺子,遽摇女精。余见苞萼未成,而蜉蝣旦暮者多矣"。说明体质赋薄弱者,再有房室不节,即可引起严重精血亏损。同时,又指出早婚办亦可造成阴精伤耗,并对身体 健康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

二)、过逸

过逸是指过度安逸。不劳动,又不运动,使人体气血运行不畅,筋骨柔脆,脾胃呆滞,体弱神倦,或发胖臃肿,动则心悸、气喘、汗出等,还可继发其他疾病。

李德新讲:过逸

那么过劳不可以,过逸可不可以呢?始终处于安逸状态,我们要求阴平阳秘,动静互涵,只有阴没有阳,只静不动,违背了中医学强调的阴阳处于和合这样一个状态,是不利于健康的。过逸,使气血流动受影响,表现为气滞血瘀或者气血运行阻滞。那么气血运行阻滞会影响脏腑的气机,从而影响各脏腑系统发生病理变化。比如影响了脾胃功能,就会出现脾胃运化功能减弱,我们进食,正常进食,吃完饭以后就休息,也不运动,那么就影响脾胃的消化功能。长此下去,就会使身体逐渐的衰弱,也可以出现肥胖。只进食不运动,长期就会引起肥胖,通过脏腑功能紊乱引起发生各种各样的疾病。这就是劳和逸,我们从阴阳平衡这个角度来认识,劳和逸就是失去它们之间的平衡。过劳、过逸都不可以。根据这个观点,中医学的养生学当中提出一个动形学派,强调运动,它的前提是动静互涵,劳逸适合。但是重点强调“动”。为什么这样呢?我们讲气的概念时候就讲了,气是构成世界的本原,是一种物质,而这个物质是不断运动的,运动是它的属性,阴阳在运动过程中维持动态平衡。那么我们在这里,作为致病因素来说,从劳逸,作为动静、阴阳来看,阴与阳两者强调是,阳主动,阴主静。所以中医养生学派有动形学派,它要求动和静处于和合互涵状态。这样才能够有利于健康,才有利于延年益寿。

《中医病因病机学》文章:贪逸少劳

正常的劳作与活动可以使人气血通畅,筋骨劲强,从而增强 体质和抗病能力。过度劳累可引致疾病,逸而不劳或好逸恶劳亦 可引致疾病的发生。好逸恶劳,养尊处优,既不从事体力劳动, 又不进行身体锻炼,则会使气血运行不畅,脾胃功能减弱,正气 日益衰减,除引起食少乏力,体弱神疲等虚弱见证外,还因正气虚衰而最易感受外邪,或稍事脑力劳动,均可形神受伤而致病。如《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中说:"夫尊荣人骨弱肌肤盛,重因疲劳汗出,卧不时动摇,加被微风,遂得之。"《景岳全书?虚损》中也说:"惟安闲柔脆之辈,而苦竭心力,斯为害矣。"故刘河间《伤寒矗格》列风寒暑湿和饥饱劳逸为八邪。张子和调饥饱劳逸,为人之四气。陈无择"三因"说中亦备列饥饱劳逸,皆以逸与劳相对为说。《内经》亦有劳者温之,逸者行之的治法。陆九芝更着《逸病解》,专论逸之为病。他说:"逸乃逸豫、安逸所生病,与劳相反":并指出:"逸之病,脾病也","审其病之为逸,便须用行湿健脾?导滞理气之法",点出逸病的主要病机所在(以上并见《世补斋医书卷七,逸病解》)。王孟英亦说:"盖太饱则脾阻,过逸则脾滞,脾气因滞而少健运,则饮停湿聚矣……后人改饥饱劳逸为饥饱劳役,不但辨证不明,于字义亦不协矣。"(《温热经纬?薛生白湿热病篇》第一条自注雄按)都是对过逸致病的具体阐述。

第三节 病理性因素

在疾病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原因和结果可以相互交替和相互转化。由原始致病因素所引起的后果,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另一些变化的原因,成为继发性致病因素。痰饮、瘀血、结石都是在疾病过程中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它们滞留体内而不去,又可成为新的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引起各种新的病理变化,因其常继发于其他病理过程而产生,故又称“继发性病因”。

一、痰    

一)、痰饮的基本概念

李德新讲:痰饮的概念

“痰饮”这两个字,就这个科学术语言,在中医学中它有多种义项。(一)我们要讲的重点是病因学的痰饮,就是作为病因出现,放在病因学这章里面。怎么定义它呢?痰饮是水饮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它属于继发性的致病因素,是作为病因学概念出现的。大家(把)这句话,上述这个定义必须牢牢记住。注意这是在病因学来这样定义痰饮的。

1、痰饮的病因学含义

痰饮是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这种病理产物一经形成,就作为一种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导致脏腑功能失调而引起各种复杂的病理变化,故痰饮是继发性病因之一。痰饮是致病因子和病理结果的统一体。一般说来,痰得阳气煎熬而成,炼液为痰,浓度较大,其质稠粘;饮得阴气凝聚而成,聚水为饮,浓度较小,其质清稀。故有“积水为饮,饮凝为痰”,“饮为痰之渐,痰为饮之化”,“痰热而饮寒”之说。在传统上,痰饮有有形和无形、狭义和广义之分。

1)、有形的痰饮

有形的痰饮是指视之可见、触之可及、闻之有声的实质性的痰浊和水饮而言。如咳咯而出的痰液,呕泄而出之水饮痰浊等。

李德新讲:有形之痰饮

有形之痰饮是指肉眼感官,视之可见,触之可及,闻之有声的,实质性的痰浊和水饮。刚才我咳嗽,我能咯出痰来,是指这个来说的。呕吐,呕吐出水样物,胃内容物,把这个叫什么呢?实质性的痰浊和水饮。按照中医理论,根据它的特征:视之可见,触之可及,闻之有声,叫做什么呢?有形可察。我们肉眼感官可以看到的,可以觉察到的。

2)、无形的痰饮

无形的痰饮是指由痰饮引起的特殊症状和体征,只见其症,不见其形,看不到实质性的痰饮,因无形可征,故称无形之痰饮。其作用于人体,可表现出头晕目眩、心悸气短、恶心呕吐、神昏谵狂等,多以苔腻、脉滑为重要临床特征。

李德新讲:无形的痰饮

是指症状疾病而言的,与有形痰饮相比较而言,看不着有痰浊,也看不着有水饮,但是它们表现出症状,表现为疾病,我们只能从疾病和症状来判定它有没有痰饮。无形之痰是指由痰饮所引起的特殊的症状和疾病,比如舌苔腻,脉滑,尽管我们看不到有实质性的痰浊和水饮,根据苔腻和脉滑就可以判断体内有痰饮。把这个叫做无形的痰饮。按有形和无形分。

3)、狭义的痰饮

狭义的痰饮是指肺部渗出物和呼吸道的分泌物,或咳吐而出,或呕恶而出,易于被人们察觉和理解,又称之为外痰。

李德新讲:狭义的痰饮

狭义的痰饮,在病因学里面仅仅是指肺的渗出物和呼吸道的分泌物。现代中医基础理论是这样来定义它的,实际上就是前面所讲的,可以看见的痰浊和水饮。注意可以看见的痰浊和水饮不仅仅是肺和呼吸道的分泌物和排泄物,还包括呕吐物。将来同学们学习外科,学习痈疽疮疡的时候,切开可以流出脓,中医也把它作为痰来认识的。上述讲的都是从病因学角度讲的,实际它也包涵了病因学、症状学和疾病学或叫病证学。

4)、广义的痰饮

广义的痰饮泛指由水液代谢失常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及其病理变化和临床症状,不易被人察觉和理解,又称之为内痰。

李德新讲:广义的痰饮

广义的痰饮是泛指由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和临床症状、体征。那么这个广义的定义实际上包涵了有形无形在内。这个广义含义的痰饮,其定义包括两层意思:1.可以是实质性的痰浊和水饮。2.也可以是表现为特殊的症状和体征,比如上面讲那个无形的苔腻和脉滑,二者具一个条件就可以构成痰饮这个概念。但是从广义来说,包括这个两个要素,若是进一步来分离它,那么这个叫什么呢?按照逻辑学说,水液代谢产物所形成的病理产物,我们这里用一个和,把和改为或,逻辑学叫选言判断。选言判断,痰饮二者提出一个条件了,就是或前或后,具备一项就可以定义它是广义痰饮。把逻辑学上那个选言判断改为全称判断,由这个痰饮转换为广义,泛义的痰饮。

总之,痰饮不仅指从呼吸道咳出来的痰液,更重要的是指痰饮作用于机体后所表现出来的症状和体征。这两方面,前者易于领会而后者却难以理解,但后者比前者更加重要。痰、饮、水、湿同源而异流,都是由于人体津液的运行、输布、传化失调而形成的一种病理产物,又是一种致病动因。四者皆为阴邪,具有阴邪的一般性质。湿聚为水,积水成饮,饮凝成痰,其中痰、饮、水三者的区别是:稠浊者为痰,清稀者为饮,更清者为水。

2、痰饮的病证学含义

痰饮是指体内水液输布运化失常,停积于某些部位的一类病证。其广义者为痰饮病证的总称;其狭义者为饮证之一,系饮邪停于胃肠所致者。

李德新讲:痰饮的病证学含义

在中医文献里面的病证学含义。因为我们在痰饮这一节里面已经涉及到把中医痰饮作为病证学出现,所以介绍一下其病证学的含义。在这里说明一下,为什么叫病证不叫疾病?前面讲了疾病的概念,又讲了证候的概念,又讲了病证的概念,什么关系?听就可以了。它们的这个概念最后的定义需要一个研究过程,最后下定义。其中关键是证候这个定义。症状也好定义,疾病也好定义,唯独证候这个定义,按照现代中医学理论的认识,临床上表现的各种病理现象,强调证候是中医病机学特有概念。它寓于疾病过程之中,由于证候概念的定义目前尚在探讨之中,有的时候证候和疾病的概念界限与症状的概念不甚清楚。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现行的中医理论,现行的中医临床医学,将病和证两者合并称呼。按这个定义,这个术语,它既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疾病,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证候。在这种情况下,用比较模糊的概念,取其介于证候和疾病之间这个概念,既包括证候又包括疾病,用病证这个术语。这也是中医科学术语研究当中的一个重大课题。说句老实话也是中医理论重大课题。暂时简单跟同学们介绍一(下),这样来理解。不然一会儿怎么又出现病证、疾病、症状,怎么理解呢?在病证学范畴之内,换句话说,把病证去掉,就是中医的临床医学,痰饮什么意思?也分广义的和狭义的(痰饮)。

广义的包括四种病证,或者叫四个疾病,四个病证,是指悬饮、痰饮、支饮、溢饮等痰饮病证的泛称。换句话说,广义的痰饮,在病证学领域里面,广义是指悬饮、痰饮、支饮、溢饮,是它们的合称,还包括其它痰饮,这四者是代表,就是所有痰饮病通称为痰饮,就行了。

狭义的仅仅是指四饮当中之一。

这个痰饮,这就是痰饮的病证学意义。通过上面的分析讲痰饮的概念,同学们可以看出,中医学痰饮的这个概念是非常复杂的,义项很多。那就要求我们在学习过程中,把它掌握好,它在什么条件下来定义痰饮。比如作为病证学或疾病学概念的痰饮,后面我们要讲它仅仅是一种疾病或者叫一个病证,它纯粹以病证面目出现的。在病因学里面,它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这就要求判断这个作为术语的痰饮,是病证学概念呢还是病因学概念呢?这就需要我们分析,在某一个语境下,它到底是想回答疾病问题呢还是回答病因问题呢?来确定它是指何而言。我们把这个两个定义,病证学定义和病因的定义归纳起来能够得出结论,抽象出来痰饮这两个字,这个语言符号。在我们中医学里面,把义项抽象出来,它所包含意义,一属病因学的痰饮,一个属症状学的痰饮。大家看,刚才讲,无形的痰饮以苔腻脉滑为特征,还有许多症状,后面继续讲。那么就根据症状来判定它是痰饮,认定它是痰,那属于症状学范畴。呼吸道所咳出的痰,刚才我们前面曾讲过,肺失宣发肃降,可以咳、可以嗽、可以喘。前面讲肺失宣发,讲六淫时候,着重讲一个痰,咳出的痰饮,什么干咳、少痰、多痰、痰粘,或者是痰液稀薄,从它的物理性状可以判定,它是作为一个症状出现。那么由它体现为第二层意思,它是症状学的含义。作为四饮,即悬饮、痰饮、溢饮、支饮的痰饮,作为疾病学的概念,那么这个痰饮之一,又属于疾病学的范畴之一,就是中医学的痰饮非常复杂。根据它们所存在的语境,着重想回答什么问题,是讲症状呢?还是讲病证呢?还是讲病因呢?来判定,在这种特殊情况下痰饮的意思是什么?

二)、痰饮的形成

痰饮多由外感六淫,或饮食及七情所伤等,使肺、脾、肾及三焦等脏腑气化功能失常,水液代谢障碍,以致水津停滞而成。因肺、脾、肾及三焦与水液代谢关系密切,肺主宣降,敷布津液,通调水道;脾主运化水湿;肾阳主水液蒸化;三焦为水液运行之道路。故肺、脾、肾及三焦功能失常,均可聚湿而生痰饮。痰饮形成后,饮多留积于肠胃、胸胁及肌肤;痰则随气升降流行,内而脏腑,外而筋骨皮肉,泛滥横溢,无处不到。既可因病生痰,又可因痰生病,互为因果,为害甚广,从而形成各种复杂的病理变化。

李德新讲:痰饮的形成

痰饮,我们定义是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产生的病理产物。按照这个定义推理,凡是人体水液代谢发生障碍那些因素,都是痰饮形成的因素。再进一步推理,那么就脏腑而言,以肺、脾、肾为主调节水液代谢的脏腑,发生了功能异常都可以形成痰饮。第一先掌握这样一个思路,那么具体而言,所形成痰饮的因素。

刚才讲了饮食不节,前面讲了七情内伤,都可以引起脏腑功能失调。如果它累及了以肺、脾、肾为主的调节水液代谢功能并使之失调,那么就会出现痰饮,使水湿停聚,形成痰饮。

六淫,外感六淫以后,影响了肺,影响了脾,特别是影响了肺,那么就会引起肺的宣发肃降失常,导致水液代谢异常。由肺及脾及肾,也可以导致水湿停聚而形成痰饮。

五脏亏虚,就是五脏功能失调。这里亏虚不仅仅是虚,是五脏功能失调,使五脏参与水液代谢的调节机制发生异常,也可以导致水湿停聚。总的机制是  

脏腑气化失司,在五脏系统当中以肺、脾、肾为要。具体通过脏腑的功能失调的,哪个机制实现的呢?我们上面列举了,肺不行水、脾不运化,脾不运化水湿,脾不运化水谷精微,肝失疏泄、肾不主水、心阳不振、三焦水道失司、膀胱气化失司等,就是五脏调节水液代谢功能的失调,是引起痰饮的机制。关于痰饮的形成,同学们回忆我们前面讲的藏象学说,关于全身水液代谢的调节的机制,

 二、无论是外感病因或者是内伤病因,都可以导致五脏系统调节水液代谢功能失调,而形成水液代谢产物,即痰饮。在这个前提下,再进一步认识,那么五脏形成痰饮的具体机制,是五脏系统当中那么哪几个脏器最重要呢?肺、脾、肾最重要。肺、脾、肾最重要,具体说它的哪一种生理功能发生异常了呢?调节水液代谢的功能,是肺不行水、脾不运化、肾失气化,在这个前提下我们讲了气行则水行,三焦气化、膀胱气化等等,其中也包括小肠主液、大肠主津。通过这些机制使功能失常,通过这些机制导致水液代谢停留于体内,不能够维持水液代谢的体内外平衡,从而形成痰饮,掌握到这些思想就可以了。这里面举的例子,供同学们进一步来回忆和复习。讲到痰,我们回忆一下,我们前面讲水液代谢的时候说“肺为贮痰之器”。前面讲脏象学说提到了吧?说“脾为生痰之源”,讲水液代谢的时候(也讲了)。还有一句没讲,叫“肾虚水泛为痰”。这三句话,也是中医学的基本原理,这是从痰饮角度讲肺与脾肾的关系。肺、脾、肾和痰都有关系。治痰,咳嗽、喘,仅仅治肺脾可不可以呢?不可以,还得想到肾,肾虚水泛为痰,这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的命题,也是重要的原理,它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中医病因病机学》文章:饮的生成

总因外受湿邪,内伤水饮, 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常,水液停聚而成。若心肾之阳气不足,则 从胃中下走肠间而成痰饮;若肝之气虚,则水从胃中入于肝所主 之协下而成悬饮;脾之气虚,水饮从胃中溢于四肢而成溢饮:肺 之气虚,水饮则从胃中上迫于胸中而成支饮。

从四饮形成的原因来看,与五脏气化失常有密切关系。故《千金方衍义》说,"…… 始元不足,日积月累,水之精华,转为混浊,于是遂成痰饮,必先团聚于呼吸大气难到之处,故由肠而胁而四肢,至渐渍于胸膈, 其势愈逆,则痰饮之患,未有不从胃起矣。"

《儒门事亲》提出水饮还可由其它原因伤及五脏而形成。如说:"饮之所得,其来有五: 有愤郁而得之者,有困乏而得之者,有思虑而得之者,有痛饮而得之者,有热时伤冷而得之者。"因愤郁则肝气不伸而影响脾胃,脾失运化而成饮;思虑、困乏和痛饮皆能伤脾,致脾虚不能散津而成饮:饮酒过多,肠胃停湿,膀胱不及渗利,久则留而成饮;暑月伤冷过多,阳气受伤,亦致水饮内留而为患,至于痰的形成。

总的说来,凡外感内伤均可在一定条件下引起津液停聚而生成。曲六淫生痰者,多因六淫化热,津液受其煎熬而形成;或因六淫化寒,津液凝滞而为痰。正如《医碥》所说,"痰本吾身之津液,……茍失其清肃而过热,则津液受火煎熬,转为稠浊;或失于温而过于寒,则津液因寒积滞,渐致凝结,斯痰成矣"。由七情生痰者,皆因七情郁结,气机郁滞,津液不行,凝而为痰。故朱丹溪云:"人之气道贵乎顺,顺则津液流通,决无痰饮之患。一失其宜,则气道闭塞,停饮聚于膈上,结而成痰。"此外,饮食过伤,嗜欲无度,劳倦至极,少于运动,均可使津液运行异常而生痰。此即《三因方》所云:"饮食过伤,嗜欲无度,叫呼疲极,运动失宜,津液不行,聚为痰饮,属不内外因。"                            

三)、痰饮的分类《中医病因病机学》文章

从病名而分者:饮病有痰饮、悬饮、溢饮、支饮、癖结、留饮、伏饮等;痰病有窠囊之痰、痰厥、痰核,流痰等。

按起因而分者:饮病有酒臃、茶瘫。冷癖等;痰病有风痰、寒痰、湿痰、燥痰、暑痰、气痰、食痰、酒痰、惊痰、虚痰等。

从病机部位而分者:饮病有水饮射肺、水饮凌心、水饮侵脾、水饮侵肝、肾水上泛等;痰病有痰流经络、痰伏筋骨、痰在皮里膜外、痰浊壅肺、痰迷心窍,以及鹤膝痰、穿拐痰、龟背痰等。

四)、痰饮的致病特点

1、阻碍经脉气血运行

痰饮随气流行,机体内外无所不至。若痰饮流注经络,易使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出现肢体麻木、屈伸不利,甚至半身不遂等。若结聚于局部,则形成瘰疠、痰核,或形成阴疽、流注等。“瘰疠”是指发生于颈部、下颌部的淋巴结结核。小者为瘰,大者为疠,以其形状累累如珠故名。“痰核”是指发生在颈项、下颌及四肢等部位的结块,不红不肿,不硬不痛,常以单个出现皮下,以其肿硬如核大,故名痰核。“疽”为发于肌肉筋骨间之疮肿。其漫肿平塌,皮色不变,不热少痛者为“阴疽”。“流注”指毒邪流走不定而发生于较深部组织的一种化脓性疾病。

李德新讲:阻碍经脉气血运行

阻碍经络气血,就是影响了气血在十二经脉当中的正常运行。换句话说,我们是从经络说的,也可以理解为,这个痰停留在体内以后,会影响人体的脏腑、经络的气血运行。解释它的机制,注意,痰无处不到,随气而行。讲气(的时候),把痰换成水,就是气和水的关系,气的推动作用,推动血液循行。中医解释它阻遏气血的运行的时候,强调的机制是痰饮一旦形成,便阻遏了气血在人体内的运行。那么气血运行时,气在先,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所以说痰随气而行,无处不到。就这个意义讲,这个水饮产物到处都有,讲全身都可以循环。那么由于这个痰饮一旦形成,它虽然可以全身都到,随气而行,必然要阻遏气血的运行,这就叫做阻碍经络气血的循行,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以什么为特征呢?比如麻木、半身不遂等全身症状。中风患者,卒然昏倒,半身不遂,中医说有痰,根据什么呢?根据它出现的这些临床表现判定它有痰。甚或停留在局部,阻遏了气血的运行,积聚于局部会形成痰核、瘰疠,这是外科疾病的名称。将来同学们学习外科的时候,进一步去理解。总之,阻碣了气血运行,其一、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全身和局部出现一些特殊的症状。在后面,我们最后再总结这个痰饮它的症状有什么特征,记后面的就可以。这儿只理解,提出这些新的疾病学概念,仅仅是初步有个印象。具体怎样认识这个疾病的概念,将来在外科学、相关学科去进一步学习。

2、阻滞气机,升降出入

痰饮为水湿所聚,停滞于中,易于阻遏气机,使脏腑气机升降失常。例如,肺以清肃下降为顺,痰饮停肺,使肺失宣肃,可出现胸闷、咳嗽、喘促等。胃气宜降则和,痰饮停留于胃,使胃失和降,则出现恶心呕吐等。

李德新讲:阻滞气机,升降出入

阻滞气机。实际上它和阻碍经络气血的运行是相辅相成的,从不同角度来说的,那个是强调一个气血的运行,这是强调了脏腑气机的运行。为什么单独立一项呢?特别是阻碍脏腑的气机运行呢?旨在说明,阻滞在不同地方,阻滞在不同的脏腑,导致不同脏腑的气机运行升降出入异常。第一项,阻碍经络气血的运行,旨在从整体上讲,它通过影响脏腑气机,导致气血运行发生病理变化,出现了全身和局部一些特征的病理改变。第二项阻滞气机,旨在强调,痰饮停留在体内以后,最容易使脏腑气机升降失常,停留在不同的部位,就表现出不同的特殊症状。我们在分析这些问题的时候,就根据这些特殊的症状考察哪一个脏属于哪一脏哪一腑的气机升降失常,从而得出有五脏、六腑有痰饮存在。比如,咳嗽、咳痰,肺气不宣,我们说它是肺气不宣的结果。肺气不宣是肺升降失常的一种表现,因此我们就可以根据咳嗽、咳痰,定肺有痰饮。比如胃肠不好,表现恶心、呕吐,那个呕吐物,特别是那个胃内物,呕吐出来含水多,我们说有痰浊、有水饮,根据这些症状,我们判定胃失和降,胃气上逆。为什么呢?胃中有痰饮。

3、影响水液代谢

痰饮本为水液代谢失常的病理产物,其一旦形成之后,便作为一种致病因素反过来作用于机体,进一步影响肺、脾、肾的水液代谢功能。如寒饮阻肺,可致宣降失常,水道不通;痰湿困脾,可致水湿不运;饮停于下,影响肾阳的功能,可致蒸化无力。从而影响人体水液的输布和排泄,使水液进一步停聚于体内,导致水液代谢障碍更为严重。

李德新讲:影响水液代谢

痰饮,是水液代谢形成的病理产物——果,这个果形成以后,又停留在体内,阻遏了三焦的水道,影响了调节水液代谢脏腑的功能,就会加重水液代谢失调,导致机体内外水液代谢不能平衡。就这个意义讲,影响水液代谢。水湿停聚在体内,影响了水液的正常运行。将来在学习水肿的时候,痰饮病的时候,老师们会进一步讲,有了痰饮,怎样会导致水湿停聚而发生饮和肿,它们之间的关系?将来在痰饮病、水肿病里面进一步去讲。

4、易于蒙蔽神明

痰浊上扰,蒙蔽清阳,则会出现头昏目眩、精神不振、痰迷心窍,或痰火扰心、心神被蒙,则可导致胸闷心悸、神昏谵妄,或引起癫狂痈等疾病。

李德新讲:易于蒙蔽神明

在前面讲心主神明时提到一个概念叫痰迷心窍。痰饮停留在体内以后,不能够及时排出,它的致病特点之一就是容易侵犯神明。为什么叫蒙蔽神明?因为痰饮侵袭于心,使心神发生异常,表现出的神志的特征,神志的特征为昏,就是昏迷不醒的昏,似明似暗,又清醒又不清醒,总体上来说,它具有神志的改变,是这样的一个改变。这是一。这个蒙蔽神明,还表现为神志失常。不仅有昏,似明似暗这个特征,甚至谵语发狂,神志失常。神志失常,通通可以称为神昏,意识不清,就这个意义讲,叫蒙蔽神明。因痰而昏,另外换个词,就是蒙蔽,它还含有这个意思,也体现了痰的特征。将来同学们在学习证候学的时候,将会进一步来区别。心火炽盛证,可以出现神志的改变;痰火扰心证,可以出现神志的改变。这两者在症状上有区别的,根据症状判定,是痰火呢还单是心火呢?它的症状的表现不一样。

5、症状复杂,变幻多端

从发病部位言,饮多见于胸腹四肢,与脾胃关系较为密切。痰之为病,则全身各处均可出现,无处不到,与五脏之病均有关系,其临床表现十分复杂。   

李德新讲:症状复杂,变幻多端

症状复杂,变幻多端。也就是说,痰饮作为一个病理产物,作用于机体以后,使脏腑功能紊乱而表现出非常复杂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加了一句话,叫非常复杂。严格说来,这个规律性很难把它抽象出来,痰饮停留在不同的脏腑,不同的经络,不同的部位就表现出不同的症状,从中找出概括出抽象出来一个非常有规律性的东西,很难很难。所以我们给它用一个变化多端来概括它的特性和致病的特点,说表现各种各样。

1)、痰之为病

多表现为胸部痞闷、咳嗽、痰多、恶心、呕吐腹泻、心悸、眩晕、癫狂、皮肤麻木、关节疼痛或肿胀、皮下肿块,或溃破流脓,久而不愈。

李德新讲:痰之为病

表现在肺我们强调咳、喘、痰。表现在心,心悸、神昏、失眠、癫狂。表现在胃,为胃脘痞满,恶心呕吐。表现在咽喉,喉中梗阻。中医学把这个叫做梅核气,状如一个核桃,核桃卡在这个食道上,咽喉的部位,吞之不入。《金匮要略》叫做状如炙脔,就是红烧肉,吃进去卡在食道这地方,形容它吞之不入,吐之不出。实际什么也没有,患者自觉的感觉。这是七情病里面最常见的一个症状,或者通过它这个症状反映出疾病,那么是以女性为多见。中医讲什么呢?叫痰,将来讲到气郁生痰,讲病的时候讲,痰气结合起来。停留在经脉也表现出各种症状。

相关网文:痰的病证特点

痰滞在肺,可见喘咳咯痰;痰阻于心,心血不畅,而见胸闷心悸;痰迷心窍,则可见神昏,痴呆;痰火扰心,则发为癫狂;痰停于胃,胃失和降,可见恶心,呕吐,胃脘痞满;痰在经络筋骨,则可致瘰疬痰核,肢体麻木,或半身不遂,或成阴疽流注等;痰浊上犯于头,可见眩晕,昏冒;痰气凝结咽喉,则可出现咽中梗阻,吞之不下,吐之不出之病症。

2)、饮之为害

多表现为咳喘、水肿、疼痛、泄泻等。

李德新讲:饮之为害

饮是四饮,要求同学们初步记住啥叫四饮就可以了,悬饮,溢饮,支饮,痰饮,将来讲疾病学里面专门讲饮证,痰饮证。

溢饮,痰饮停在什么地方呢?停在肌肤,它表现的临床特征,肢体水肿身重无汗。

悬饮,饮邪停留在胸胁,它的特点咳嗽牵引胸胁作痛,叫做咳引胸痛,记住这么个特点就行了。除此之外,体现出的还有胸胁胀满。将来同学们学习西医临床课的时候,学习胸膜炎,有个渗出性胸膜炎,包括肿瘤的,也可以是结核的。胸膜里面全是液体,患者躺不下,咳嗽,上不来气,它有个特点,一咳嗽胸就痛,叫咳引胸胁作痛。

支饮,支饮定义他的时候这个饮停在什么地方呢?停在胸膈这个地方,它重要的特点,喘不得卧,其形如肿。

痰饮,注意这个痰饮,我们讲痰饮是一个病证学的概念,狭义仅仅指四饮之一,它的特点是肠鸣有声,胃肠漉漉有声,就像饥饿似的,肠鸣不仅仅是肠,实际是胃肠而言。腹满食少口干,将来学习《金匮》的时候讲“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将来在学习《金匮要略》的时候念这条原文,我们在《中医基础理论》里面讲这个,概括出这几个症状,就是从那一条,张仲景老先生给我们留下来的那条判断,诊断标准,把那个叫痰饮,那这个痰饮停在哪呢?停在胃肠里面。

要求同学们初步知道什么叫四饮?什么叫溢饮、悬饮、支饮、痰饮?饮停在什么地方?表现出临床特征是什么?为将来学习临床课,为将来学习《金匮要略》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中医病因病机学》文章:痰与饮的致病作用

水饮可从胃中而旁及各部引起多种病变,如上逆则为咳嗽、哮喘、胸痞、眩晕、心悸;下流则为肠鸣、泄泻、小便不利;旁及则发生胁痛、癖结;外溢则为浮肿、体重、寒热等。故《直指方》说:"水之与饮,同出而异名也。人惟脾土有亏,故半日所饮水浆不能传化,或停于心下,或聚于胁间,或注于经络,或溢于膀胱,往往因此而致病矣。孰谓血气痰涎能生诸疾,而水饮之不能为恙乎。惟水与饮,漉漉有声,为喘为咳,为呕为泄,为痞为隔,为胀满,为眩晕,为怔忡,为寒热,为坚痛,为浮肿,为多唾,为短气,为体重,……凡此之类,皆水气之所由作也。"痰形成后,更可随气升降,无处不到,引起各种病变。痰在肺引起喘咳多痰、喉风,梅核气等。痰在心引起惊悸、怔忡、健忘、多梦、痴呆、神昏、谵语、癫狂,以及各种痰迷心窍之证。痰在脾引起呕吐、呃逆、吞酸、嘈杂、痞满、肿胀、吐泻、疟疾,噎隔等。痰在肝引起眩晕、中风、痫证、痉厥等。痰在肾引起腰痛、肢撅、脊中冷痛等。痰在经络引起四肢肿硬、肌肤麻木、关节强硬肿胀、屈伸不利等。痰在筋骨则形成流痰。痰在皮里膜外则形成各种痰核,如凛疠。肉痿、乳中结核、舌下痰包。全身起核,甚则形成痰块。故《本草纲目》云:"痰涎之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入于心,则迷窍而为癫痫,妄言妄见。入于肺,则塞窍而为咳唾稠粘,喘急背冷。入于肝,则留伏蓄聚,而成胁痛干呕,寒热往来。入于经络,则麻痹疼痛。入于筋骨,则头项胸背腰痛,手足牵引隐痛。"关于痰饮的治疗,大法是:因病敌痰,则当治其病而痰自化:因痰致病,又宜化痰而病自除。

相关网文:饮的病证特点

饮在肠间,则肠鸣沥沥有声;饮在胸胁,则胸胁胀满,咳唾引痛;饮在胸隔,则胸闷,咳喘,不能平卧,其形如肿;饮溢肌肤,则见肌肤水肿,无汗,身体疼重。   

3)、、总结

痰饮在不同的部位表现出不同的症状,变化多端,其临床表现,可归纳为咳、喘、悸、眩、呕、满、肿、痛八大症。

李德新讲:八个字,概括痰饮的特性和致病的特点

给痰饮用一个变化多端来概括它的特性和致病的特点,说表现各种各样。尽管如此,我们根据中医历代文献对它进行归纳分析,透过这些非常复杂的症状,看一看它们大致的规律,抽象出来八个字。就它们的症状,我们都用单音字,一个字,来表达它。不管怎么复杂,痰饮为患所表现的症状特点总能占一个。,咳嗽;,喘促;,是心悸;,是眩晕;是恶心呕吐;是身体的部位饱满、痞满。注意这个满不是痛啊,这个满好像是发胀、饱满,有饱满的感觉,不痛。,这个肿不仅仅是理解为水肿,也包括将来学习外科的那个红肿热痛,肿痛的肿。,疼痛,也可以表现为疼痛。

要求同学们,它症状表现的特征,痰饮致病的特征,除了记住这样几个规律之外,其临床表现上的特征,记住这八个字,这样就能够掌握痰饮的致病特点。换句话说,按照中医辨证求因这个角度,我们在临床的时候,碰到这八个字当中之一,再结合患者的其他表现和病史就能够判断出他有痰饮的存在,这样就可以从痰饮立论来进行治疗。

所以重在掌握临床表现的特征,对于判定是否有痰饮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我们前面讲定义的时候讲它有病因学的意义,就是理论上讲是病理产物,又是继发性因素。可是更重要的是,也是最难学的前面我们定义所说的无形的痰。无形的痰是指特殊的某些症状、体征,特殊的病证而言的。那么特殊病证的诊断,以特殊的症状和体征为依据,所以认识痰饮症状的复杂性,找出来他们的规律,对于辨证求因,确定是否有痰饮存在是至关重要的。       

二、瘀    

一)、瘀血的基本概念

瘀血,又称蓄血、恶血、败血、虾血。瘀乃血液停积,不能活动之意。所谓瘀血,是指因血行失度,使机体某一局部的血液凝聚而形成的一种病理产物,这种病理产物一经形成,就成为某些疾病的致病因素而存在于体内。故瘀血又是一种继发性的致病因素。瘀血证则是由瘀血而引起的各种病理变化,临床上表现出一系列的症状和体征。

一般认为,因瘀致病的叫“血瘀”,因病致瘀的叫“瘀血”;先瘀后病者为病因,先病后瘀者为病理。这种区别似无重要的意义,故统称“瘀血”。

李德新讲:瘀血的概念。

瘀血是血液循行障碍,血液凝聚而形成的病理产物,它属于继发性病因。瘀血的同义词很多,看历代文献,又称做蓄血、恶血、败血等等,现在一般不用这个(称谓),看古书碰到这样一个词,和瘀血同义就可以了。现在规范的表述,叫做瘀血。

《中医病因病机学》文章:对于瘀血的涵义

中医学有几种主要的有代表性的解释。如《证治准绳》、《皇汉医学》等认为:污秽之血为瘀血:《临证讽指南医案》、《医林改错》等认为:久病入络即瘀血;《血证论》则认为:离经之血为瘀血。综上可知,瘀血是指瘀积不行,污秽不洁和已离经脉而停留在体内的血液,以及在久病影响到脉络时所出现的病变。

二)、瘀血的形成

瘀血的形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由于气虚、气滞、血寒、血热等内伤因素,导致气血功能失调而形成瘀血;二是由于各种外伤或内出血等外伤因素,直接形成瘀血。

李德新讲:瘀血的形成

总的来说是血液运行迟滞,最后停积于体内。它包括,

1、血液运行不畅,减缓,停滞。也包括离经之血,就是出血以后,导致的结果,出血的结果。注意,这个从理论讲,中医有一句叫“出血必留瘀”。从这个意义讲,瘀血的形成,总的形成,一血行不畅这样一个病理结果造成的。

2、离经之血的结果。那么最终导致瘀血的形成。由于离经之血,出血之后,或者血行运行迟滞。

这两种因素,二者居其一就可以,或者两者同时都有,二者并存,导致什么结果呢?血液在体内停滞。把停滞结果产生的病理产物,定义为瘀血。这个病理产物一旦形成以后,它就作为一个继发性的病因,能导致脏腑、经络、气血功能失调,能导致各种各样的疾病。

在这,要求同学们从这两个方面来掌握瘀血的形成。掌握这些做什么?用它将来作为分析病因的,看机体有没有瘀血存在,存不存在这样的病理产物。除了上述之外,将来同学们到临床实习,到治疗疾病的时候,由于医源性的结果,治疗不适当,本来没有瘀血,也可以导致瘀血的形成。比如将来学习出血症的时候,临床课老师会反复强调,出血必须辨证论治,不能够迅速地用止血药物。根据什么道理呢?根据“出血必留瘀”这个原理来的,刚才讲瘀血的形成原理(时提到过)。医生不能正确把握、认识瘀血的形成机制,一旦出血就迅速止血。将来同学们学习《中药》的时候,急性的止血甚至可以用炭剂,有固摄作用、收敛作用的药物。迅速止血,这样的止血结果会是什么样的呢?留瘀。瘀不去则血不止,下一次出血则比这一次还厉害。那么这个瘀血就是医生不能正确地把握,恰到好处应用辨证论治而治疗出血的疾患,过分地、单独地止血,最后造成的结果,形成体内留瘀。将来同学们在学出血性疾患的时候,会逐渐进一步来学习,来加深认识。这是指由医生自身治疗不当,也可以引起瘀血存在,导致疾病的发生。            

《中医病因病机学》文章:瘀血的产生

引超瘀血的原因甚多。由于血液之所以能正常循行,除与心、肝、脾等脏腑及血脉的情况密切有关外,还与正气及阴津育关。所以当各种原因损及脏腑、血脉相气、津时,就会影响血液的正常运行,致血行不畅甚至瘀滞而形成瘀血。

1、外伤

各种外伤,如跌打损伤、负重过度等,或外伤肌肤,或内伤脏腑,使血离经脉,停留体内,不能及时消散或排出体外,或血液运行不畅,从而形成瘀血。

李德新讲:外伤

外伤会导致经络的损伤。经络,特别是络脉,经和络都是运行气血的通道。经和络脉损伤,就会血液妄行,出血。

《中医病因病机学》文章:跌仆损伤

各种外伤是引起瘀血的一个重要而常见的原田。早在《素问,缨刺论》就有"人有所堕坠,恶血留内"的记载。《圣济总录,伤折门》论外伤致瘀的病机说:"脉者,血之府。血行脉中,贯于肉理,环周一身。若因伤折内动经络,血行之道不得宣通,瘀积不散则为肿为痛。" "治宜除去恶瘀"。突然用力过度或闪挫扭伤,也会形成瘀血。如《杂病源流犀烛?跌仆闪挫源流》说:"忽然闪挫,必气为之震,因所壅而凝聚一处。气运平血,血本随气以周流,气凝则血亦凝矣。夫至气滞血瘀,则作肿作痛,诸变百出。"各种外伤之后,凡有肿痛之症,均应考虑瘀血阻滞之可能。

2、出血

因出血之后,离经之血未能排出体外而为瘀,所谓“离经之血为瘀血”。或因出血之后,专事止涩,过用寒凉,使离经之血凝,未离经之血郁滞不畅而形成瘀血。

《中医病因病机学》文章:各种出血 

出血而导致瘀血主要有两方面的因素 : 一、是出血之血,巳离经脉而未排出体外者即是瘀血。如《血证论?吐血》说,"血亡之后,其离经而未吐出者,是为瘀血,既与好血不相合,反与好血不相能" ; 二是治疗出血证时,不究根源,专事止涩,过用寒凉,使已离经之血凝结而不能排出体外,未离经之血郁滞不畅,因而形成瘀血。《医学广笔记?吐血》谈到止血不当的后果时说:"止之则血凝,血凝则发热、恶食,病日痼尖。"此外,妇女经血排出不畅或闭阻,产后恶露未尽,停瘀少腹,亦可形成瘀血。如《圣济总录、妇人血积气痛》说:"若月水不通,产后恶露未尽,或因他病使血不行,皆致气血凝滞"。

3、气虚

载气者为血,运血者为气。气行血行,气虚运血无力,血行迟滞致瘀。或气虚不能统摄血液,血溢脉外而为瘀,此为因虚致瘀。

李德新讲:气虚

气虚不能固摄血液,它也可以造成血离脉道,引起出血,也可以导致血行不利,就是血液运行速度减慢,减慢就会血行停滞,也可以形成瘀血。

《中医病因病机学》文章:正气亏虚

久病或其它原因导致正气亏虚,气虚则不能鼓动血液正常运行,因而产生瘀血。如《灵枢?经脉篇》说:"手少阴气绝则脉不通,脉不通则血不流"。《景岳金书?胁痛》说:"凡人之气血犹源泉也,盛则流畅,少则壅滞。故气血不虚不滞,虚则无有不滞者"。《读医随笔?承制生化论》亦明确指出:"气虚不足以推血,则帆必有瘀"。

4、气滞

气行则血行,气滞血亦滞,气滞必致血瘀。

李德新讲:气滞

气滞,我们前面讲肝主疏泄,通过调畅气机,维持气血运行,讲述气行则血行,气滞血必瘀。那好,气机阻滞,一定是血行受阻,最终导致血瘀。

5、血寒

血得温则行,得寒则凝。感受外寒,或阴寒内盛,使血液凝涩,运行不畅,则成瘀血。

李德新讲:血寒

血寒,讲寒性凝滞,寒邪侵袭机体,或者人体脏腑功能失调,形成了寒邪,都会影响血液的运行,导致血液凝滞。

《中医病因病机学》文章:感受寒邪

寒为阴邪,具有凝聚收引的性质。血遇寒则凝,感受寒邪之后,会引起或加重血脉瘀阻的病变。如《灵枢.痈疽》说:"寒邪客于经脉之中,则血泣不通"。《圣济总录?冻烂肿疮》说,"经络气血,得热则淖泽,得寒则凝涩。"

6、血热

热人营血,血热互结,或使血液粘滞而运行不畅,或热灼脉络,血溢于脏腑组织之间,亦可导致瘀血。可见,寒热伤及血脉均可致瘀。

李德新讲:血热

血热,这个同学们要特别注意,前面讲,“血得温则行,得寒则凝”,讲火邪的时候强调,火邪能够生风动血,那里面讲的机制是热迫血行,血行加速,这怎么出了瘀血了呢?因为热邪迅速地在短时间内和血交织在一起,就可以形成血瘀。

记住,血热,既可以出血,血液妄行,也可以血行停滞。血热,用这四个字来概括它的机制,叫煎熬粘滞,就是血煎熬粘滞,最终血热通过这个机制使血液凝滞。

将来同学们学习《温病学》,讲热邪入于营血,全身会出现紫癜,就是皮肤出现发红的,一片一片的,就是紫癜。紫癜是瘀血的重要指征。怎样来解释热邪侵袭血分以后形成瘀血呢?它既可以出血,也可以留瘀呢?是热与血交织,用这样的机制来解释它。

《中医病因病机学》文章:感受热邪

热邪具有伤灼津血的性质,血受熏灼则易凝结瘀塞;津液亏耗则不能载血运行,均会形成瘀血。如《圣济总录?伤寒统论》说:"毒热内瘀,则变为瘀血"。《重订广温热论?清凉法》说:"因伏火郁蒸血液,血被煎熬而成瘀"。

7、情绪和生活失宜

情志内伤,亦可导致血瘀,多因气郁而致血瘀。此外,饮食起居失宜也可导致血瘀而变生百病。

《中医病因病机学》文章:情志内伤 

情志过极,先令气病。因气血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所以在情志内伤导致气滞或气虚的基础上,可迸一步形成气滞血瘀或气虚血瘀。故《临证指南医案》治年久郁伤多用"宣通脉络法"。清?怀抱奇《医彻,蓄血》说:"其人或劳倦,或跌仆,或闪挫,或郁怒,皆足以阻其血而停蓄成瘀。"

李德新讲:痰浊

痰浊,也可以引起瘀血。痰,是个病理产物,它的特点,阻遏气血运行,阻遏气机,那么阻遏了气血运行,使血液循行迟缓,乃至于停滞不动,这就由痰浊而(形成)血瘀,形成了痰瘀胶着。这是从病理产物来讲痰和瘀的关系。我们把这两个字换成正常的生理的概念,就是水和血的关系。水和血的关系,在唐容川的《血证论》里面有一个著名的判断,叫“血不利则病水、水不利则病血”,讲水、血这两者之间,在异常状态下,可以互为因果,有瘀血可以引起水液停滞,形成痰饮;由水液停滞,痰饮,水湿停聚,可以导致瘀血。

李德新讲:津亏血涩

刚才讲津血同源,津液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津液亏损,血液减少,不仅血液不能充盈,也会造成血液运行迟缓,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出现血瘀。将来同学们在临床课学习皮肤科的时候,皮病干燥、发痒,中医说有瘀血。干,津亏;那么燥,认为是血燥,是津亏血燥。

《中医病因病机学》文章:津液亏耗

血的正常运行,除赖气的推动外,尚需津液的运载。清?周学海在《读医随笔》中比喻道:"血犹舟也,津液水也,水津充沛,舟才能行"。《读医随笔?自啮狂走是气血热极而非崇也》说:"天人身之血,如胭脂然,有色有质,可粉可淖。人血亦可粉可淖者也。其淖者,津液为之合和也。津液为火灼竭,则血行愈滞"。当温热病、杂病或其它原因使津液亏耗,不能载血运行时,就会使血行不畅甚至瘀塞而成瘀血。

三)、瘀血的致病特点

瘀血形成之后,不仅失去正常血液的濡养作用,而且反过来影响全身或局部血液的运行,产生疼痛、出血、经脉淤塞不通、,脏腑发生症积,以及“瘀血不去,新血不生”等不良后果。

李德新讲:瘀血的致病特点

从它的致病特点而言,我们从它的临床表现强调它的症状特点。就它的规律而言,其一、瘀血停留在体内以后,影响了人体的气机升降,影响了经脉的气血运行,通过这个机制发生各种各样的疾病。这是一、它的致病的规律性特点。其二、它还有一个重要特征。一旦瘀血在短时间内瘀阻某一脏某一腑,易于产生各种各样的凶险病证。它这个规律是根据现代中医临床实践,对现代疾病用中医的理论来认识的、抽象出来的结果。比如,西医病叫心肌梗塞,急性心肌梗塞,中医叫胸痹,它可以由于血瘀于心脉,短时间(瘀血)阻滞于心脉,可以迅速发生死亡,其所产生的病证非常凶险。这是瘀血致病的一般规律,也是它的一般的性质。我们在这里面讲的瘀血致病的一般特点,要求同学们必须牢牢地记住,熟练地掌握。我们在临床上,除了分析上面的瘀血形成的原因之外,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指征来判定有没有瘀血存在。

瘀血的病证虽然繁多,但临床表现的共同特点:

1、疼痛

一般多刺痛,固定不移,拒按,且多有昼轻夜重的特征,病程较长。

李德新讲:疼痛

瘀血所导致的疼痛特征(为)刺痛,针刺样疼痛;疼痛的位置,痛处不移;它的属性——拒按。有的疼痛(喜)按抚,按抚可以(使)疼痛缓解。拒绝按抚,把它称之为拒按。除了这三个特征之外,这个疼痛的性质之外,它还有一个性质,这个同学们作一般了解就可以了。一般来说,夜间加重。将来在学习《金匮要略》的时候,学临床课,或者《诊断学》的证候学、症状学,老师会进一步讲。咱们这里要求同学们掌握它刺痛、痛处不移、拒按,掌握到这个程度就可以了。如果说,根据我们前面讲的那个气和血的关系,气滞必血瘀。那血瘀呢?按照我们上面分析,影响了气机运行,影响了经脉脏腑的气血运行,会不会导致气机阻滞呀?瘀血存在也可以出现气滞。如果是气滞和血瘀并存的话,我们判定是瘀血性疼痛,那么气滞疼痛的特点是胀痛,瘀血疼痛是刺痛,那一定是刺痛为主。在这种情况下,就是以血瘀为主,判定体内有血瘀,瘀血存在。

2、肿块

外伤肌肤局部,在体表色青紫或青黄,肿块固定不移;瘀积于体内,久聚不散,则可形成积,按之有痞块,固定不移,较硬或有压痛。

李德新讲:肿块

有形可征的肿块。这个肿块可以表现为内脏,也可以表现在肌肤。我们可以看到,

在体表,表现为局部的青紫肿胀。根据这个局部的青紫肿胀就可以判定有瘀血。它的特点,这个青紫肿胀在这个局部位置非常固定。不仅仅是青紫肿胀,有的患者到你这来了以后呢,青紫肿胀的阶段已经过去了,到你这里来看病,就看局部的皮肤发生褐色,没有肿胀,连紫都没有了。紫,青紫,进一步可以颜色减褪,变成褐色。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也判断它有瘀血存在。最典型是青紫肿胀特征性的改变。

瘀血停滞在体内,就可以形成癥积。将来学习临床课的时候讲,癥瘕积聚,癥积也好,瘕聚也好,都是腹腔内的包块,可以摸到的包块。但是癥积有形可征,摸到包块,特点是这个包块的位置不移,边缘清楚,根据这三个要素定为瘀血。

有这种特征的疾病,定义为癥和积,它是与气滞相比较而言的。刚才提到那个瘕和聚。瘕、聚它也可以在腹腔内、在体内摸到包块,但是它的特点位置游走不定,边界不清楚,根据这两点判定它属于气滞。同样的体内摸到包块,那么那个瘕聚的包块是暂时性的,忽而在这,忽而在那,边缘不清楚,中医把它的病机定义为是气滞,病名叫做瘕、叫做聚。这个癥瘕积聚的概念,将来在临床课的时候,《内科学》进一步去学习。这里面只是从肿块这个角度,只是瘀血这个特征,牵涉到一个病名。

大家就记住一个,体内可以触到包块。这个包块的特点:位置固定;边界清楚;结合我们第一个(特点),它一定是疼而拒按的。把两者结合起来,这里面着重是强调包块的特征。那么有包块它一定是疼。我们讲瘀血性的包块疼,刚才讲那个瘕聚气滞的包块,它就不疼,不拒按。把这些因素综合起来来判定。

3、出血

血色紫暗或夹有瘀块。

李德新讲:出血

根据什么来判定这个出血属于血瘀呢?(1)从颜色看,出血的血的颜色发紫发暗,具备这个要素,就定有瘀血存在。(2)第二个指标,出血当中夹有血块,有形可征的瘀血——血块,具备这个要素,也可以定为它有瘀血存在。注意,在上述两个条件下的出血,才能定为出血的病因是瘀血。舍此条件,考察局部出血的状态来说,不具备这个条件,不能定为有瘀血。

4、紫绀

久瘀则面色黧黑,肌肤甲错,皮肤紫癜,唇、甲青紫,舌质暗紫,或有瘀点、瘀斑,舌下经脉曲张等征象。

李德新讲:紫绀

局部表现为青紫的颜色,表现有瘀点、瘀斑。比如面唇、爪甲青紫,以后看见紫斑,那么可以判定。

最难理解叫肌肤甲错。甲错,大家看京戏,穿着铠甲;再一个我们吃有鳞的鱼,特别是那个鲤鱼和鲫鱼,那个鳞片的排列,是交错的,栉次鳞比。本来意义,甲错,是从铠甲,京戏中过去武官穿的衣服,也是鳞片样的,那叫铠甲。铠甲那个甲排列是鳞片状的,是栉次鳞比,取的这个意思叫甲错。这里面讲是肌肤干燥,有鳞屑样的,再加上身体羸瘦,即使不身体羸瘦,只要是肌肤甲错,有鳞屑,不断地有鳞屑下来,那么中医就判定有瘀血。将来同学们在学习皮肤科,有个银屑病,西医病名叫银屑病,那就是其中之一。它的本来意义,将来学《金匮》的时候,有个大黄虫丸,它只是记录青春期的女性,(皮肤)粗糙,正常来月经。突然因各种各样的因素的影响,月经闭止,长期不来。这个女性表现为身体羸瘦,就是非常瘦,一个重要特征是皮肤干燥,状如鳞屑。那个大黄虫丸,学习方剂的时候,就是作用力非常强的活血化瘀药物,用它来治之。为什么这样来治呢?就是根据这个特征,判定她有瘀血。在那个瘀血里面,是从《金匮要略》里面来的。将来同学们学习临床课,学习《金匮要略》的时候,会进一步来理解。这里面只要求同学们记住,肌肤甲错就是状如鱼鳞,就判定它有瘀血。面色黧黑。黧是指外面天气的阴天,那个云层的黑暗。黧黑,就是有烟灰样的黑,黑灰色,深灰黑色,也说是它有瘀血存在。

5、舌质

舌质紫暗(或瘀点瘀斑)是瘀血最常见的也是最敏感的指征。

李德新讲: 舌质

看舌质是判断体内有瘀血的最重要的指标。舌质发生什么改变呢?颜色紫暗或者表面有瘀血、瘀斑。发生紫暗的是点状的,叫瘀点;若干个点连成片,叫做斑。只要舌质出现这种改变,就可以下诊断,体内有瘀血存在。现代的舌诊的研究,也通过一些现代的指标考察。那么现代舌诊研究,有的人从微循环的研究,做过临床病人的调查。中医看舌质,已经判定它有瘀血了。从微循环的角度查血流变学,多数表现为血液粘、稠、聚这些改变。用这个指标诊断判定体内有没有瘀血,就舌的改变,至少目前它采取从血液流变学微循环来和血液相关性找出来的,阳性率达到80%。这里介绍这个研究的结果,得出结论,并不意味着同学们将来判定体内有没有瘀血,去开一张化验单,做一个血液流变学检查,那个微循环,那个血液流变学,从血液动力学来说,它考察的血液运行速度发生改变,所以出现那些粘呀、聚呀,使血液运行速度减缓。咱们在给医学定义的时候,其中一个要素,血液运行失滞,就这个意义讲,有些研究者,把这两者联系起来,建立一个假说,考察的结果,反过来,进一步找出来,舌质紫暗、瘀血、瘀斑,和那个微循环血液流变学确实有密切关系。在这里,旨在强调,舌质的改变在所有的指标,判断瘀血的指标当中是最重要的。

 6、脉象

脉细涩沉弦或结代。

李德新讲:脉象

典型的脉要求是涩脉,在手底下看涩脉,往来艰难。“病蚕食叶慢而艰”,蚕吃那个柞树叶子,非常艰难非常慢。咱们老祖宗,建立脉学的时候就靠这个形象来判断。这个人指下寸关尺、浮中沉,这个脉往来如此艰难,叫“病蚕食叶慢而艰”,形成涩脉。迟脉、弦脉、结脉和代脉,将来同学学习脉学的时候,这些不同的脉,讲它的主病病理意义的时候,都强调其中一个要素,有瘀血存在。注意,它的特异性不强,至少相关性不是那样突出。我们这里从理论上讲,说瘀血就有涩脉,但是有瘀血证存在并非(脉)都得涩、迟、弦、结、代,这样来正确地辨证理解瘀与脉的关系。如果看有涩脉,那我们至少想到体内有瘀血存在。至于最终能不能判定瘀血存在,中医讲四诊合参。这个脉的相关性与前面我们讲的疼痛、肿块、出血、望诊要小,但是同学们必须了解,你得记住,为将来学习脉学,这几个脉的病理意义奠定基础。

在临床上判断是否有瘀血存在,除掌握上述瘀血特征外,可从以下几点分析之:

(1)凡有瘀血特征者;(2)发病有外伤、出血、月经胎产史者;(3)瘀血征象虽不太明显,但屡治无效,或无瘀血证之前久治不愈者;(4)根据“初病在经,久病人络”,“初病在气,久病人血”,“气滞必血瘀”等理论,疾病久治不愈(除活血化瘀疗法外),虽无明显的瘀血也可考虑有瘀血的存在。

四)、瘀血分类《中医病因病机学》文章

    在中医学里,对瘀血尚无统一的分类。通过对有关资料的学习及整理,初步可归纳为以下三种情况:

1、从瘀血病变的轻重、新久分类

中医著作中,和瘀血同类的名称尚有滞血、留血、闭血、蓄血、宿血、干血、老血、死血、败血、恶血、贼血等。名目虽多,其目的在于从病情的轻重,病程的新久,以及瘀血对人体的危害等不同角度,描绘瘀血的性质。其中滞血、留血、闭血等名称的含义与瘀血相类,是指血液瘀积不行,滞碍留闭;蓄血一般多指起病较急、病在中、下焦的瘀血,但亦有以蓄血泛指全身之瘀血者;宿血、干血、老血、死血是指病程较长,瘀积已久,难于在短时间内祛散的瘀血;败血是言其血已败坏,而丧失正常的生理功能;恶血、贼血则又是形容瘀血对人体的危害如恶如贼。所以,上述名称总的可以用"瘀血"一名加以概括,就中可用血郁、血瘀、血结作为分别瘀血轻重相新久的三种不同程度的名称。与此相对应的治法则是:活血行血、化瘀通络、破血散结。

                                                   2、按血瘀的部位分类

血的运行无处不到,故人体各部,举凡脏腑、经络、五官九窍及四肢百骸均有停瘀之可能。对于瘀血部位的论述,清?邹澍在《本经序疏要?瘀血》说:"第一先剖其瘀之情状,……其次当究其瘀之部分,则在内曰肠中,曰腹中,曰胸腹,曰心脾,曰心腹,曰胸膈;在外曰血脉,曰四肢"。王清任《医林改错》则主要归类为头面四肢,膈膜上及膈膜下三大类。唐容川《血证论》则详细地分为上、中、下焦,经络,脏腑,胰理,肌肉,躯壳及攻心乘脾等。临床上常用的瘀血部位分类是:

1、血瘀上焦。症见发脱不生,健忘,胸背肩膊刺痛、麻木,视物不明,烦躁漱水或口渴,甚或唇色青紫。

2、而瘀中焦。症见腹中胀满,腰胁疼痛,腕腹刺痛等。

3、血瘀下焦。症见少腹硬满刺痛,谵语如狂,大便色黑,小便自利等。

4、血瘀四肢肌胰。症见四肢肿胀刺痛,颜色青紫,或有红斑、结块,或时有寒热,似疟非疟等。

此外,瘀血病及不同的脏腑、经络,则各有其相应的临床表现可见,兹不在此赘述。

3、按瘀血的不同病机分类

由于导致瘀血的病机不同,主要又可分为如下几类:

1、气滞血瘀,由气机郁滞不行进而形成的瘀血。表现心胸或胁肋刺痛,憋闷不舒,或腹部胀满疼痛,或腹中积块固定不移,或肢体胀痛,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等症。

2、寒凝血瘀。由于寒邪凝滞,血行不畅而导致的瘀血。表现为心胸痹闷,时而刺痛,痛引肩背,或肢体肌肉、筋骨、关节等处疼痛、麻木。喜暖怕冷,遇寒痛剧,得温痛减,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苔薄白,脉涩。

3、湿滞血瘀。由于湿邪郁滞,阻碍气血正常运行而致的瘀血。表现为关节疼痛、重着,屈伸不利;或肌肤麻木不仁;或胸闷、呕恶,腕腹痞满,便溏泄泻,肌肤水肿,小便短少,苔腻。

4、热盛血瘀。由于热势亢盛,热邪熏灼血液而致的瘀血。表现壮热、口渴、头痛、烦躁不宁,舌质红,苔黄,脉数等症。或因营血热盛,血行瘀滞而见神昏谵语,肌肤出现斑疹,甚或脏血、吐血、便血,舌红绛,脉细数;或因热毒壅滞,血瘀肉腐,以致化脓成痈而成内、外痈证。

5、气虚血瘀。由于正气亏虚,不能推动血液运行而导致的瘀血。表现神倦乏力,心悸气短,动则益甚,纳差食少,颜面微浮,并见心胸刺痛,或头痛健忘,或半身不遂,或腹中积块疼痛等症。气虚血瘀之甚诸,可演变为阳虚血瘀,除血瘀的见症外,因阳气亏虚,不能温煦,而见倦怠乏力,畏寒肢冷,四肢浮肿,面色苍黄,舌淡,脉沉细或迟等症。

6、阴虚血瘀。由于阴津亏损,血脉不充、致血液运行不畅而致的瘀血。表现咽干口燥,手足心热,潮热颧红,两目干涩,消瘦乏力,心胸刺痛,或胁肋、腕腹刺痛,或见口渴喜饮。舌质红,有瘀点、瘀斑、脉细数。

五)、瘀血的致病作用 《中医病因病机学》文章

瘀血既是其它病因(如外伤、外邪、情志等)所导致的病理结果,又是进一步引起许多疾病的原因。所以瘀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是一种继发的、内生的致病因素。

血液担负着灌溉营养全身,维持机体各脏腑组织正常机能,并供给生长、发育所需物质资料的重要作用。而血液的运行又无处不到,持续不停,周流不息。基于血液的生理功能及运行特性,决定了瘀血致病的特点是:影响范围广泛,症状复杂多样。人体全身各个脏腑、组织,都有瘀血为患的可能。瘀血所致的疾病,遍及内、外、妇、儿、五官等临床各科。瘀血所引起的病症复杂多样,随瘀积部位、病程及耗伤气血阴阳的不同情况而有多种临床表现。主要症状及体征有:疼痛,发热,咳喘,心悸,怔忡,健忘,癫狂,肢体麻木,疼痛甚至瘫痪,黄疸,痈疮,症积包块,肌肤现赤丝缕纹,皮肤粗糙,甚至肌肤甲错,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弦、涩、或结(瘀血所致的病症,详见本书第十五章气血病机中)。在上述症状中,尤以疼痛最为常见。瘀血瘀痛的特点是痛处固定,久痛不愈,反复发作,性质多为刺痛,痛而拒按或兼肿胀,或有久治不效的病史。尤以舌象的表现对瘀血的辨证诊断有着重要的意义。

此外,尚有"秽浊"内主,亦为内生致病因素之一种。其来源多由湿邪内阻气机,或湿热蕴蒸发黄,胆汁郁积而成浊毒;或热结尿闭,或肾气衰竭,三焦气机不利,膀胱气化不行,小便不利而毒浊内壅;以及常见之痰浊、湿浊、饮浊等。前者致病特点多为壅塞清窍而致神识昏迷等,如《温病条辨》说的"脾郁发黄,黄极则诸窍为闭,秽浊塞窍者死"(上焦篇11条自注),及"热蒸头胀,身痛呕逆,小便不通,神识昏迷",而以安宫牛黄丸和茯苓皮汤并用为治之证(中焦篇56条),即属内生秽浊所致者。其形成与致病同外界之秽浊显有不同。

六)、常见瘀血病证

瘀血致病相当广泛,其临床表现因瘀阻的部位和形成瘀血的原因不同而异。

1、瘀阻于心,可见心悸、胸闷心痛、口唇指甲青紫;2、瘀阻于肺,可见胸痛、咳血;3、瘀阻胃肠,可见呕血,大便色黑如漆;4、瘀阻于肝,可见胁痛痞块;4、瘀血攻心,可致发狂;5、瘀阻胞宫,可见少腹疼痛、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经色紫色成块,或见崩漏;6、瘀阻肢末,可成脱骨疽;6、瘀阻肢体肌肤局部,可见局部肿痛青紫。

三、结石

一)、结石的概念

结石,指停滞于脏腑管腔的坚硬如石的物质,是一种砂石样的病理产物。其形态各异,大小不一,停滞体内,又可成为继发的致病因素,引起一些疾病。

李德新讲:结石的概念

什么叫做结石?就记住这个概念。结石是一种物质,什么样物质呢?是身体的某一部位形成的坚硬如石的物质。结石解释为坚硬如石的物质就可以了。结石是一种在体内形成(的)物质,记到这个层次就可以了。多为有腔器官或某导管分泌液的某种成分超过饱和度而出现沉淀。这句话怎么记呢?不用全记起来,简单记,结石是一种坚硬如石的物质。它是怎么形成的呀?是体内的某些分泌物过多沉淀起来才形成的坚石的物质。那就是说,某些分泌物,沉淀以后形成了这个石头,坚硬的,形成这个石。而这个特点,坚硬,这个沉淀物,因为它的硬,称之为石,把这个叫做结石。这是第一、记这个定义,第一个要素。第二个要素,多在管腔系统出现,这个是讲现代的东西了。在泌尿系统和胆道系统多见。这是中医理论,将古代认识用现代语言表达出来。所以结石多半出现泌尿系结石,就是尿里排出石头,在肾里头,输尿管里头,膀胱里头。也可以在胆道里面,最多见的(是)胆道结石。这是第一个概念,记住。

二)、结石的形成

结石的成因较为复杂,机制亦不甚清楚。下列一些因素可能起着较重要的作用。

1.饮食不当:偏嗜肥甘厚味,影响脾胃运化,蕴生湿热,内结于胆,久则可形成胆结石;湿热下注,蕴结于下焦,日久可形成肾结石或膀胱结石。若空腹多吃柿子,影响胃的受纳通降,又可形成胃结石。此外,某些地域的饮水中含有过量或异常的矿物及杂质等,也可能是促使结石形成的原因之一。

2.情志内伤:情欲不遂,肝气郁结,疏泄失职,胆气不达,胆汁郁结,排泄受阻,日久可煎熬而成结石。

3.服药不当:长期过量服用某些药物,致使脏腑功能失调,或药物潴留残存体内,诱使结石形成。

4.其他因素:外感六淫、过度安逸等,也可导致气机不利,湿热内生,形成结石。此外,结石的发生还与年龄、性别、体质和生活习惯有关。

三)、结石的致病特点

结石停聚,阻滞气机,影响气血,损伤脏腑,使脏腑气机壅塞不通,而发生疼痛,为其基本特征。

1.多发于胆、胃、肝、肾、膀胱等脏腑:肝气疏泄,关系着胆汁的生成和排泄;肾的气化,影响尿液的生成和排泄,故肝肾功能失调易生成结石。且肝合胆,肾合膀胱,而胃、胆、膀胱等均为空腔性器官,结石易于停留,故结石为病,多为肝、胆结石,肾、膀胱结石和胃结石。也可发生于眼(角膜结石、前房结石)、鼻(鼻石)、耳(耳石)等部位。

2.病程较长,轻重不一:结石多半为湿热内蕴,日久煎熬而成,故大多数结石的形成过程缓慢而漫长。结石的大小不等,停留部位不一,其临床表现各异。一般来说,结石小,病情较轻,有的甚至无任何症状;结石过大,则病情较重,症状明显,发作频繁。

3.阻滞气机,损伤脉络:结石为有形实邪,停留体内,势必阻滞气机,影响气血津液运行。可见局部胀闷酸痛等,程度不一,时轻时重。甚则结石损伤脉络而出血。

2.疼痛:结石引起的疼痛,以阵发性为多,亦呈持续性,或为隐痛、胀痛,甚或绞痛。疼痛部位常固定不移,亦可随结石的移动而有所变化。结石性疼痛具有间歇性特点,发作时剧痛难忍,而缓解时一如常人。

李德新讲:致病的特点

1、多影响到肝、胆、胃、肾、膀胱,记住这几个脏腑。。

2、反复发作,病程长。

3、结石停留在体内,会影响某一部位的脏腑气机发生阻滞。这从病理上说。

4、集中体现为临床重要的特征,疼痛。

第四节 其他病因

在中医病因学中,除了外感病因、七情内伤和病理性因素以外,还有外伤、寄生虫、胎传等。因其不属外感内伤和病理因素,故称其为其他病因。

一、外    

一)、外伤的概念

外伤指因受外力如扑击、跌仆、利器等击撞,以及虫兽咬伤、烫伤、烧伤、冻伤等而致皮肤、肌肉、筋骨损伤的因素。

李德新讲:什么叫外伤?

外伤主要是指机械暴力损伤。记住概念就可以了。比如枪弹伤,跌打损伤,以及现在的烧伤、冻伤,毒蛇咬伤等等。

《中医病因病机学》文章:外伤

伤是指外力或外在因素的作用所引起的人体损伤。外在因素有烧伤、冻伤、溺水、雷击伤、虫兽等,外力则如跌仆、坠堕、撞击、闪挫等,或直接损害筋脉肌骨和脏腑组织,或使气血运行受阻而发生多种病变。

二)、外伤的致病特点

1、枪弹、金刃、跌打损伤、持重努伤

这些外伤,可引起皮肤肌肉瘀血肿痛、出血,或筋伤骨折、脱臼。重则损伤内脏,或出血过多,可导致昏迷、抽搐、亡阳等严重病变。

李德新讲:枪弹、金刃、跌打损伤、持重努伤

它的重要特点是迅速损伤机体,造成形体的损伤,甚至即刻导致死亡。

这一类外伤发病学的基本原理:前面几次提到邪正交争是中医发病学的基本原理。这个原理的核心内容强调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我们在分析六气转化六淫的时候,也从这两个方面分析。基本思想强调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也就是正气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那么这儿讲枪弹伤、金刃伤、刀伤,匕首扎进去,扎进心脏,那能说我正气盛就刀枪不入吗?这子弹打到头里面去,要是我的正气盛,这颅骨子弹便穿不破。这又反映什么呢?邪气在特定条件下,在发病过程中占有特殊地位,甚至起决定作用。把这句话加上,正确来理解中医学发病的原理。

同学们将来在临床上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如何来应用中医学的基础理论来解释它的发病?怎样正确地把握邪正交争?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正确理解。中医学特别强调正气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同时又不排除诸如枪弹金刃这些损伤。那就是说就是在这种特殊条件下,邪气对疾病发生具有决定性作用。但一旦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那么疾病的演变过程究竟向何处演变?除非迅速死亡,如果这个疾病有个漫长的过程,那么演变的趋势又受正气的作用,这就是中医辩证的思维方法。         

《中医病因病机学》文章:跌仆、刀刃伤

包括从高处坠堕,或受外力撞击,或为刀、枪.斧、剑的刺割砍伤,以及枪弹射击(亦称"金疮"),直接损伤人体皮、脉、筋骨、脏腑,造成伤筋、断骨、破皮、决脉等损害,后者可使血失约束而致失血、亡血,若失血过多,尚可致气随血失或气随血脱。也可因撞击、挤压而致血脉、经络阻滞而成瘀血。伤之重者可成危重后果。如《诸病源候论,金疮内漏候》说:"凡金疮通内,血多内漏,若腹胀满,两胁胀不能食者死;瘀血在内,腹胀,脉……沉细者死。"又如《医宗金鉴?杂证部》说:"被伤入肺,二七死;左胁下伤肉者,肠全断者,少腹下伤者,死。"或发生"金疮痉"(破伤风)而死,《诸病源候论?金疮中风痉候》即已有认识和论述。

2、烧烫伤:

烧烫伤又称“火烧伤”、“火疮”等。烧烫伤多由沸水(油)、高温物品、烈火、电等作用于人体而引起,一般以火焰和热烫伤为多见。中医学在治疗烧烫伤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国在烧伤防治工作方面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烧烫伤总以火毒为患。机体受到火毒的侵害以后,受伤的部位立即发生外证,轻者损伤肌肤,创面红、肿、热、痛,表面干燥或起水泡,剧痛。重度烧伤可损伤肌肉筋骨,痛觉消失,创面如皮革样,蜡白、焦黄或炭化,干燥。严重烧烫伤热毒炽盛,热必内侵脏腑,除有局部症状外,常因剧烈疼痛,火热内攻,体液蒸发或渗出,出现烦躁不安、发热、口干渴、尿少尿闭等,及至亡阴亡阳而死亡。

李德新讲:烫伤和烧伤

烫伤和烧伤,中医学文献里面,叫做火疮、火伤、烫伤、烧伤,我们前面讲这个毒,叫火毒,这一点记住。它致病的特点,容易导致人体的阴液和阳气损伤,特别是容易导致阴液损伤,严重者,迅速亡阴亡阳,就烫伤、烫火伤的发病过程而言。

《中医病因病机学》文章:烧伤

    烧伤是高温或化学物质对人体组织的损伤,前者如烫水、热油、蒸气、火焰等,后者如强酸、强碱等。其伤之轻者,仅烂皮损肉,重者则伤津耗阴,甚至热毒内陷,引起神昏液涸以至死亡。此如《医宗金鉴?烫火伤》说:"汤烫火烧皮烂疼,疤起挑破使毒轻;烦躁作呕伤毒陷,便秘神昏气喘凶°。

3、冻伤

冻伤是指人体遭受低温侵袭所引起的全身性或局部性损伤。冻伤在我国北方冬季常见。温度越低,受冻时间越长,则冻伤程度越重。全身性冻伤称为“冻僵”;局部性冻伤常根据受冻环境而分类,如“战壕足”、“水浸足”等,而指、趾、耳、鼻等暴露部位受寒冷影响,出现紫斑、水肿等,则称为“冻疮”。寒冷是造成冻伤的重要条件。冻伤一般有全身冻伤和局部冻伤之分。

1)全身性冻伤: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主凝滞收引。阴寒过盛,阳气受损,失去温煦和推动血行作用,则为寒战,体温逐渐下降,面色苍白,唇舌、指甲青紫,感觉麻木,神疲乏力,或昏睡,呼吸减弱,脉迟细,如不救治,易致死亡。

2)局部性冻伤:局部冻伤多发生于手、足、耳郭、鼻尖和面颊部。初起,因寒主收引,经脉挛急,气血凝滞不畅,影响受冻局部的温煦和营养,致局部苍白、冷麻,继则肿胀青紫,痒痛灼热,或出现大小不等的水泡等;重则受冻部位皮肤亦呈苍白,冷痛麻木,触觉丧失,甚则暗红漫肿,水疮泡破后创面是紫色,出现腐烂或溃疡,乃至损伤肌肉筋骨而呈干燥黑色,亦可因毒邪内陷而危及生命。

李德新讲:冻伤

冻伤只有在北方多见,受寒冷因素的影响。过度的寒冷是发生冻伤的必要条件,也是重要条件。它发病的趋势,简称为就是寒甚则痛,寒性凝滞,导致血行瘀滞,瘀滞结果最后形成瘀血,既有寒又有瘀。    

《中医病因病机学》文章:冻伤

冻伤是因寒冷而造成的肌肤血脉的损伤。如在高寒、冰雪之地肢体裸露和保暖不慎,或突遇暴风雪袭击,以及冬季接触冷水冷风时间过长等,均可造成冻伤。轻者患部气血凝滞而成冻疮,重者可使肌肉溃烂,肢节脱落。如《病源?冻烂肿疮恢》说:"严冬之月,触冒风雪寒毒之气,伤于肌肤,血气壅涩,因即痰冻,嗽赤疼肿,便成冻疮,乃至皮肉溃烂;重者肢节堕落。"更严重者,可致气血停滞而成冻僵、冻毙。

4、虫兽伤

虫兽伤包括毒蛇、猛兽、疯狗咬伤等。轻则局部肿疼、出血,重可损伤内脏,或出血过多,或毒邪内陷而死亡。

1)、毒蛇咬伤

毒蛇咬伤后,根据其临床表现不同,分为风毒、火毒和风火毒三类。

①风毒(神经毒):常见银环蛇、金环蛇和海蛇咬伤,伤口表现以麻木为主,无明显红肿热痛。全身症状,轻者头晕头痛、出汗、胸闷,四肢无力,重者昏迷、瞳孔散大、视物模糊、语言不清、流涎、牙关紧闭、吞咽困难、呼吸减弱或停止。

②火毒(血循毒):常见蝰蛇、尖吻蝮蛇、青竹蛇和烙铁头蛇咬伤。伤口红肿灼热疼痛,起水泡,甚至发黑,日久形成疡。全身症状见寒战发热,全身肌肉酸痛,皮下或内脏出血,尿血、便血、吐血、衄血,继则出现黄疸和贫血等,严重中毒死亡。

③风火毒(混合毒):如眼镜蛇、大眼镜蛇咬伤,临床表现有风毒和火毒的症状。

李德新讲:毒蛇咬伤

毒蛇咬伤它所致的疾病的演变规律不同,它是根据临床表现特征分为风毒、火毒和风火毒,关于这方面的内容同学们只了解一个概念就可以了。

在此,只了解毒蛇咬伤,由于毒蛇的毒液作用机体以后,可以引起疾病,甚至迅速引起死亡。那么如何来判定毒蛇咬伤的疾病呢?仍然按照中医的辨证论治来认识,风火或者两者兼而有之。从这个致病因子来说,凡是临床特征判断它有风或者有火或者风火相兼,掌握到这个程度就可以了。

《中医病因病机学》文章:虫兽伤

虫兽伤是指因虎、豹、狼、犬、蛇、蜂、蝎设备种毒虫咬伤或螫伤。轻者患处红肿刺痛,或溃烂出血,重者则毒邪入络入血,上攻心脑而致死亡,如狂犬咬伤所致狂犬病,毒蛇咬伤的全身中

《中医病因病机学》文章:虫毒

包括沙虱、射工、水毒、蛊毒、尸虫.涝虫及诸虫等,多数是肉眼可以看到的有一定形态的致病物体,其中有些也可引起传染和流行,并具有一定的地区性。

沙虱早在晋?葛洪《肘后方》中即有记述。《病源,沙虱候》作了较详的描述,谓"其虫甚细,不可见人","生于山内水间","入水浴及汲水澡浴,……及阴雨日行草间",虫便着于人身,初得时皮上有疮,以后则"令百节疼强痛寒热"。据近代研究,沙虱即恙虫及其传播的恙虫热,为一种病源媒介物。

射工、水毒、蛊毒,《病源》对其形状、发病地区及症状表现作了详细记述,谓"江南有射工毒虫":"自三吴已东,及南诸山郡山县,有山谷溪源处,有水毒病,春秋辄得,……亦名溪温";对蛊毒病候记述尤为详尽。根据近代研究,其所指多为血吸虫病,尤以急性期者为然。

疥虫是引致疥疮的病原。《病原?疥候》谓其"并皆有虫,人往往以针头挑得,状如水肉腐虫"。 痨虫是引致肺痨和痨痰的病原。其特点是蚀人肺脏和有传染性。早在《千金方》就指出:"肺虫居肺间,蚀肺系,故成痨燎";《肘后方》则指出其"死后复传之旁人,乃至灭门":宋《直指方》也说:"其侍奉之人,熏陶日久,受其恶气,多遭传染"等。

2)、疯狗咬伤

疯狗咬伤初起仅局部疼痛、出血,伤口愈合后,经一段潜伏期,然后出现烦躁、惶恐不安、牙关紧闭、抽搐、恐水、恐风等症。

《中医病因病机学》文章:溺水

因沉溺水中而致水入肺胃,气道窒塞,呼吸不通。轻者可经抢救而复苏,重者每致溺毙。

《中医病因病机学》文章:雷击伤

包括雷击和电灼伤,实皆为电流击历。轻看仅有肌肤灼伤或肢节肌肤不仁,重者可以引起机体组织及脏腑的损害,出现神志不清,昏迷抽搐,肢体焦灼,以至死亡。       

三)、形质损伤 《中医病因病机学》文章

形质,指人体可见的有形有质之物,包括皮毛脉肉筋骨脏腑器官等形体结构,以及精血津液等精微物质。这些结构与物质的亏损或受伤,即谓之形质损伤。

形质的特征是肉眼可见,与"气"不同。"气"有质而无形,肉眼不可见。根据"阳化气,阴成形"的原理,则气属阳而形质属阴。所谓形质损伤,实际上就是广义的"阴伤"。病机学把脏腑形体受伤称为"形伤",而把精血津液亏损称为"阴伤",这是形质损伤的两种病理过程。 就形质损伤过程的起病方式与病因而言,来自外环境的创伤和伤害首先引起"形伤",多为骤然发生意外。其余一般都从精血津液的亏损开始,由"阴伤"引起"形伤"过程。

阴伤最常见于气化亢盛过程,由于阴质过耗而引起。在气化衰弱过程中也能引起精血津液的亏损,尤以在脾胃之气不足,中焦运化无力之时常见,此则属生化不及。无论阴伤发生在气化亢盛或气化衰弱过程中,其病理进展都是较缓慢的。如为"形伤"而致的"阴伤",其病理发展则较为迅速。如各种金刃、虫兽伤,及跌仆等所致的皮、肉、脉、筋及脏腑损伤,使精血津液失于屏蔽约束而大量亡失。此外,如气虚不固之自汗与失血,火热逼迫之大汗与血溢脉外,气机逆乱之呕吐与吐血等,也可因精血津液的直接亡失而致阴伤。

综上所述,阴伤可概括为三种情况:一是精血津液的过量消耗;二是精血津液的化生不足;三是精血津液的直接亡失。"阴伤"可以是形伤的病理结果,也可以是形伤的早期病变。阴伤对于形伤主要是从资生转化源泉匮乏显示其病理意义的。

形伤也可以因阳气受伤,气化衰弱而发生,此时并不都伴有严重的精血津液不足。比如慢性顽固疮疡痿道的久久不能愈合,就不主要是精血津液的亏损,而是在于阳气大虚,气化衰弱,不能着生新肉。

形伤的基本损害形式是形体脏腑的枯萎和缺损,如皮瘁、毛枯、目陷、肉腐、鼻梁折、指趾脱。形伤、阴伤二者可以并见,也可以单独出现。

形质亏损可以由阴伤发展为形伤,也可以由形伤而引起或加重阴伤。

二、寄

一)、寄生虫的基本概念

寄生虫是动物性寄生物的统称。寄生虫寄居于人体内,不仅消耗人的气血津液等营养物质,而且能损伤脏腑的生理功能,导致疾病的发生。

二)、寄生虫的致病特点

中医学早巳认识到寄生虫能导致疾病的发生。诸如:蛔虫、钩虫、蛲虫、绦虫(又称寸白虫)、血吸虫等。患病之人,或因进食被寄生虫虫卵污染的食物,或接触疫水、疫土而发病。由于感染的途径和寄生虫寄生的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也不一样。如蛔虫病,常可见胃脘疼痛,甚则四肢厥冷等,称之为“蛔厥”;蛲虫病可有肛门瘙痒之苦;血吸虫病,因血液运行不畅,久则水液停聚于腹,形成“蛊胀”。上述蛔虫、钩虫、绦虫等肠道寄生虫,其为病多有面黄肌瘦、嗜食异物、腹痛等临床特征。

中医学虽然已经认识到寄生虫病与摄食不洁食物有关,在中医文献中又有“湿热生虫”之说。所谓“湿热生虫”,是说脾胃湿热为引起肠寄生虫病的内在因素之一,而某些肠寄生虫往往以“脾胃湿热”的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因此,不能误认为湿热能直接生虫。               

李德新讲:寄生虫

寄生虫在这里面只讲了一个问题。中医学已经认识到,从《诸病源候论》开始,已经认识到肠道寄生虫病有各种各样的名称,将来同学们在临床课的时候再去讲去,这是一。其二、中医学关于肠道寄生虫病有一个重要的原理。怎么正确理解它?中医学肠道寄生虫病的病机叫湿热生虫。本来已经认识到肠道寄生虫是由寄生虫卵,刚才我们讲环境的时候,环境污染是由寄生虫卵进入人体以后,或者在人体寄生,产生了肠道寄生虫。中医学病名把它叫做虫结,病因已经认识得很清楚了。怎样得出个湿热成虫的这个结论来的呢?历代医家,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观察到肠道寄生虫病反映出来的临床表现。那些疾病和证候,病证,从中医的辨证求因的这个角度来认识,常常是可以抽象出来得出有湿有热的结论,更具体点说多表现为脾胃湿热,肝胆湿热,尤其是脾胃湿热。就这个意义讲,中医得出来说湿热生虫。不是说机体内有湿热蕴结,它就一定会形成虫卵,滋生肠道寄生虫,古人不是这样的。这个认识得出的结论,不是这样的认识过程。因为中医学要辨证求因,根据他的临床表现,定他是有什么因。就这个意义来说,中医学对病因的认识,对寄生虫病因认识,对戾气的认识,已经明确认识到特殊的致病因子,这一种致病因子形成一个病。它又必须按照中医病因学的方法去考察病因,叫辨证求因。所以既承认某一个寄生虫的虫卵在体内滋生,结果产生寄生虫病,而对这种病一旦进行治疗的时候,中医学又要按照辨证论治的规律去治疗。那么按照辨证规律来认识寄生虫病所反映出来的症状的属性,说与湿热有关。在这个前提下,中医治疗寄生虫病的药物和方剂常常是针对湿和热这样的致病因子来进行治疗的。这就是正确的认识中医对寄生虫病病因和病机的理论。过去曾经也有人,不能正确的认识它。中医说湿热就生虫,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同学们学习这个寄生虫的理论,重要的是如何正确认识中医的原理——湿热生虫。将来在学习儿科的时候,小儿科肠道寄生虫最多。那么着重从脾胃湿热入手来解决脾胃的问题。这是根据中医治疗辨证求因这个角度来认识的,同时又不排除某些中药对某些寄生虫病有特殊作用。治蛔虫、治蛲虫的中药,将来学习中药的时候又有特殊的药物,专门治蛲虫、专门治蛔虫,反复强调这一点,就是中医的思维方法。你看疠气也认识到了,将来学习温病的时候,疠气、疫气为病,可是最后落实的时候还是中医的辨证求因,辨证论治。病因认识到了有专有属性,可是治疗的时候又是辨证求因。温病里面没有某一个药就是对某一疠气去的。虽然是方子有专有属性,但最后它还离不开中医这个阴阳气血脏腑经络辨证论治。这也反映出来了中医学理论在发展过程中,既随着科学的发展对某些问题,病因认识得非常清楚,可是治疗的时候又不能针对(病因),就能祛除这个原始病因,而是仍然要遵循中医的理论体系,按照中医的思维进行辨证论治,这就出现一个逻辑上的矛盾。既然认识到了肠道蛔虫病是由蛔虫所导致的,蛔虫卵产生的。那么找出的药,把蛔虫卵去掉,蛔虫杀死就可以了吧,何必还得辨阴阳五行、脏腑经络呢?这也是中医在理论发展过程中,在人们认识过程中,又有一个过程,中医学必须遵守中医学的科学思维方式。对某些科学知识已经认识得很清楚,但是为了解释这个现象,必须用它的理论来解释,不能用其他理论来解释。尽管这个理论解释可能是牵强的,甚至可能是出现哪些不真实的,这允许这样来解释。在中医理论学习当中,类似现象不止是在一处两处。我们学习中医理论,应正确的把握,始终坚持一条要用中医的科学的思维解释科学事实,看待各种生理病理现象,舍此就不是中医。就寄生虫而言,如果我们就找这个中药,哪味中药治疗蛔虫,哪味中药治疗蛲虫,那我们就很简单了。何必要用阴阳五行辨证论治呢?西医治疗寄生虫病用什么药呢?靶象很清楚,能杀灭蛔虫卵,杀死蛲虫,仅此而已。在这一点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要特殊注意的,所以在讲授过程中反复强调中医的思维方式,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科学的发展,对新的科学事实,可能创造出新的理论加以解释。今天讲其他病因里面,就碰到了中医理论,在现代中医理论发展过程中,碰到两个重大的问题,而这也是我们目前尚难以用现有的理论很完满的把它解释清楚的。就以环境因素为例,以毒物为例,实际上环境因素和毒物,那个是从毒物,中医传统的致病因子毒物来考虑,这里面从环境医学的角度来考虑,提出环境因子,实际上我们可以把环境因子,那些污染物统称为毒。这两种统一起来以后如何用中医的阴阳气血脏腑经络去辨证论治啊?恐怕同学们将来学习临床课的时候,很难有哪一门课程把它说得很清楚。这就是中医学当代必须所回答的问题,也希望同学们在认真学好中医的基础上,积极的努力的学好现代科学知识,环境科学知识来把这个理论进行完善。

《中医病因病机学》文章:寄生虫

寸白虫等诸虫是引致多种肠道及消化道寄生虫病的病原。早在内经时代即有一定认识,如《灵枢?厥病篇》曰:"肠中有虫瘦及蛟贿",即指蛔虫为病。《伤寒论》论述了"蛔厥"的证治,《金匮,禽兽鱼虫禁忌并治篇》更指出,"食生肉,变成白虫"。《病源?九虫病诸候》则总括为伏虫、忱虫、白虫、肉虫、肺虫、胃虫、弱虫、赤虫、烧虫等九虫,并对其形状和寄居部位,均分别作了记述。其中"白虫"即寸白虫,谓可"长至四五尺,亦能杀人",显系指绦虫而言。而"肺虫"或指肺吸虫病。另外,还提出了"龋虫,《奇效良方?诸虫门》所说"九虫皆由,……杂食生冷甘肥油腻卤藏等物,或食瓜果与畜兽内脏遗留诸虫子类而生",则是对诸虫为病的致病途径相传播方式的概括。

三、胎    

一)、胎传的基本概念

胎传是指禀赋与疾病由亲代经母体而传及子代的过程。禀赋和疾病经胎传使胎儿出生之后易于发生某些疾病,成为一种由胎传而来的致病因素。胎传因素引起的疾病称之为胎证、胎中病。胎寒、胎热、胎肥、胎弱、胎毒、解颅、五软等,均属胎疾范围。

胎病发生的原因,一般分为胎弱和胎毒两类。

李德新讲:什么叫作胎传?

胎传是指禀赋与疾病由亲代经母体而传及子代的过程。胎传是一个过程。禀赋与疾病经胎传,使胎儿出生后易生某些疾病,在这种情况下,胎传便成为一种致病因素。大家注意这个定义,胎传是母体传及子代的过程,母体可以把具有遗传特性的禀赋传给子代,母体的疾病也可以经过母体传及子代。所以注意禀赋、疾病这两个要素。这个过程如果是没有疾病,仅仅是禀赋,就属于正常状态;如果把疾病经过胎传传给子代,在这种情况下胎传才是一种致病的因素。同学们将来学习生理学、解剖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常常提到遗传的概念,那么遗传和胎传什么关系呢?遗传是指亲代与子代之间遗传物质传递的关系,从遗传学上说就是传递基因,DNA,就是亲代与子代之间那个DNA,遗传物质传递的关系叫作遗传。胎传这个概念,是指禀赋,先天的禀赋经过母体传给子代,这里蕴含着遗传的特征,即在生理情况下遗传的特征。那么病理情况下,母体的疾病从遗传学来说基因发生变异,也可以通过母体传给子代,从西医来说那叫遗传性疾病。它传递遗传物质,而中医就把它叫作胎传。我们从分子生物学遗传学来理解中医所说的那个胎传含有遗传的意义,基于这个胎传的概念,如果仅仅母体传递给子代的是先天的禀赋。注意,这个禀赋里面也可以含有正常和不正常。我们前面讲气质形成说先天禀赋不足,如果先天禀赋不足,母体将这个禀赋传给子代,这个时候先天禀赋不足传给子代,实际上就是胎传的因素,称为胎传。

如果母体有疾病,通过母体传给子代,在这种情况下,胎传构成了致病的因素。所以同学们掌握胎传这个概念的时候要分清楚是禀赋,是含有正常的意义呢?还是病理意义?要分(清楚)。

(一)我们前面讲禀赋,在中医里面,含有正常生理意义,就是说父母之精媾精以后,父亲和母亲都处于健康状态,在这种情况下这个禀赋传给子代,使子代能够不断地生长发育,处于健康状态。

(二)禀赋也含有病理意义。用中医的话说叫先天禀赋不足,笼统地用这个概念来表达。那么这个禀赋传给子代以后,就会引起子代发生病理改变,甚至出现胎传性疾病,在这种情况下这个禀赋就具有病理学意义。(三)如果母体有疾病,不是由于父母之精,媾精的禀赋的问题,她本身有疾病,这个亲代有疾病,它的疾病也可以通过母体传给子代,在这种情况下也规定它为胎传。后两者的胎传才能称为致病因素。

二)、胎传的致病特点

1.胎弱

胎弱,又称胎怯、胎瘦,为小儿禀赋不足,气血虚弱的泛称。胎儿禀赋的强弱主要取决于父母的体质。

胎弱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如皮肤脆薄、毛发不生、形寒肢冷、面黄肌瘦、筋骨不利、腰膝酸软,及五迟、五软、解颅等病证。

胎弱的主要病机为五脏气血阴阳不足。胎儿在母体能否正常生长发育,除与禀受于父母的精气有关外,还与母体的营养状态密切相关。如母体之五脏气血阴阳不足,必然会导致胎儿气血阴阳的不足,而出现五脏系统的病变。如禀肺气为皮毛,肺气不足,则皮薄怯寒,毛发不生;禀心气为血脉,心气不足,则血不华色,面无光彩;受脾气为肉,脾气不足,则肌肉不生,手足如消;受肝气为筋,肝气不足,则筋不束骨,机关不利;受肾气为骨,肾气不足,则骨节软弱,久不能行。

李德新讲:胎弱

先天禀赋不足。在中医学里面称之为胎弱。将来学习儿科又叫胎怯、胎瘦。见到这个术语意味着先天禀赋不足、气血虚弱。这个概念将来在学习儿科学的时候,同学们会进一步学习,在这里我们只要求同学们掌握胎传最后导致的结果,子代会出现什么样的病理改变?气血虚弱。这个气血虚弱是先天禀赋不足来的,这个先天禀赋不足定义为胎弱、胎怯、胎瘦。

2、胎毒

胎毒指婴儿在胎妊期间受自母体毒火,因而出生后发生疮疹和遗毒等病的病因。胎毒多由父母恣食肥甘,或多郁怒悲思,或纵情淫欲,或梅疮等毒火蕴藏于精血之中,隐于母胞,传于胎儿而成。胎毒为病,一指胎寒、胎热、胎黄、胎搐、疮疹等;二指遗毒,又名遗毒烂斑,即先天性梅毒,系胎儿染父母梅疮遗毒所致。

由胎传因素而导致的疾病,包括了遗传性疾病和先天性疾病。遗传性疾病是指生殖细胞或受精卵的遗传物质染色体和基因发生突变或畸变所引起的疾病,如某些出血性疾病(血友病)、癫狂痫(精神分裂症、癫痫)、消渴(糖尿病)、多指(趾)症、眩晕和中风(高血压病)、色盲、近视以及过敏性疾病等。此外,由于遗传的影响,可以使机体的抵抗力降低,或代谢的调节发生某种缺陷,或体质或反应性发生改变,从而使后代易于罹患某些其他的疾病。如糖尿病患者的后代,可能发生痛风或肥胖病,这与物质代谢调节障碍的遗传有关。

先天性疾病是指个体出生即表现出来的疾病。如主要表现为形态结构异常,则称为先天性畸形。如某些心悸(先天性心脏病)、原发性闭经(先天性无子宫、无卵巢等)、兔唇等,都属于先天性疾病。

胎传因素所导致的疾病,也是可以防治的。除早期诊治这类疾病外,早期预防显得更加重要,注意护胎与孕期卫生,对保证胎儿正常生长发育,避免发生胎传疾病,是十分重要的。

李德新讲:胎毒

是指婴儿在胎妊期间禀受母体的毒火,中医通称之为毒。禀受毒火,出生以后出现疮疹和遗毒等各种病理改变。就是说母体,我们前面讲母体的某些疾病可以传及子代,使子代出生以后发生某些疾病,这个内涵表现在这个特点上称之为胎毒。比如将来学习儿科的时候,胎寒、胎热、胎黄、疮疹、胎疹都属于母体的毒火经过母体传及给子代,在出生以后婴儿出现这类疾病。将来同学们学西医儿科的时候学习最常见的新生儿黄疸,生下来以后全身发黄。中医怎么解释呢?母体内有毒火,有湿热,经过母体传及给子代,所以小孩生下来以后全身发黄。就病因学来说,中医把这些通称之为胎毒。除胎毒之外,常见的还有叫遗毒。大家知道梅毒,梅毒可以遗传,(是)性传递性疾病,它属性传播性疾病。母体患有梅毒,婴儿就可以在孕育期间,母体将这个梅毒,中医叫梅毒,过去叫梅疮,经过母体传及给婴儿,那么子代出生以后就表现为梅毒的特征。因为是由胎传而来,所以中医叫先天性梅毒。西医从遗传来的称之为先天性梅毒。这在当今性传播疾病当中是非常重要的,过去我们国家已经将梅毒绝迹。现在某些地区已经出现了这类疾病,所以这一点也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将来同学们在学皮肤性病学的时候,中医学治疗梅毒还有它自己的优势。        

李德新讲:胎传的致病特点

(1)经过母体先天禀赋不足使出生后的子代气血虚弱,表现(为)全身机能减退;(2)母体当中的致病因子,中医通称之为毒火,它可以传及给子代,表现为子代出生之后引起各种各样的疾病。

在中医学领域里面突出地提出两个概念:“胎毒”和“遗毒”。这个胎毒是胎寒、胎热、胎黄、疮疹等的泛称。除此之外,强调叫遗毒,特殊的经过胎传来的,先天性梅毒,中医病名,在中医文献里面叫遗毒,记住这几个概念。

中医文献里面对胎传引起的疾病称为胎传性疾病,刚才我们讲那个胎弱和胎毒,又属于胎传性疾病,刚才我们介绍了除了胎弱、胎毒之外,还有一些遗传性疾病是和胎传有关。比如,在中医文献里面癫、狂、痫,特别是那个痫,痫证,和遗传有关,就是和胎传有关。除此之外,在出血性疾病当中,我们前面讲,出血按照中医辨证论治,现代中医临床医学已经认识到某些出血疾病和胎传有关。

比如,将来同学们学习西医临床内科的时候,学习血友病,血小板无力证,这些以出血为重要特征的,疾病和遗传因素有关。中医学胎传的概念,我们前面讲胎传常见的致病特点讲了两个因素,对遗传性疾病虽然有一些认识,已经认识到了,但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并不能对所有的遗传性疾病都认识很清楚。西医也是如此,它是随着遗传学不断地发展,对于某些疾病才最终认识到哪些疾病和遗传因素有关。

从病因学的角度,这个胎传和哪些不良的生活行为方式有关呢?

1、女性在孕育期间受到不良的精神刺激,孕妇七情过激,在这种条件下中医学认为会影响胎气,从而产生胎传性疾病;

2、孕妇在妊娠期间起居不慎,突然受惊恐的损伤或者是受外伤,也可以损伤胎气,导致胎传性疾病;

3、孕妇在妊娠期间恣情纵欲,嗜欲过度,耗伤肾精,也可以导致胎传疾病;

4、饮食不洁,孕妇在妊娠期间不能按照中医学关于孕育胎儿期间女性应该注意的饮食结构,也会出现胎传性疾病。在妊娠期间,中医学强调孕妇要饮食清淡,不宜吃辛辣,炙煿,饮酒。如果这些不良行为,孕妇在妊娠期间不能够纠正,也会导致胎传性疾病;

5、医生治疗失误。孕妇,中医学认为在一般情况下不宜使用药物,即使有病,出现妊娠性疾病,用药也应该注意孕妇的特点。将来同学们学习中药的时候有妊娠禁忌,有禁忌药物,有慎用药物,宗旨是不要损伤了胎气。这最后一点,就是医生在治疗,将来学习妇科的时候治疗胎产性疾病,孕期疾病的时候需要特别注意。

上述这些因素除了医生治疗不当之外,主要是孕妇的社会行为方式不当,这些因素常常会导致疾病的发生。所以在掌握了两个概念,什么叫做“胎毒”、“胎传”、“胎弱”,这几个概念基础上,来进一步来掌握哪些因素可以导致胎传。                   

李德新讲:病因学这一章我们就到此讲述完了。中医的病因学,开始我在讲病因的定义的时候就强调中医的病因学,我们讲到现在就可以指出来了,哪些是指真正导致疾病的初始动因。刚才讲的寄生虫,我们前面讲过疠气。除此之外,外感六淫也好,内伤七情也好,饮食失宜也好,严格意义来说都是疾病发生的条件,不是初始动因。所以中医病因学的概念,是泛指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称之为病因,致病因素,这是从因果关系这个概念,这个范畴来说的。

一、这个概念告诉我们大家探讨中医的病因,不能像现代医学那样,用各种手段,最后一定找出那个病原微生物了,找出初始的动因来。或者说用我们中医的话说找出疠气,那么中医这个疠气到底是什么细菌呢?什么病毒啊?中医很难回答出来的。我们用中医来治疗这个病的时候就不能用这个化验单看出是什么病毒是什么细菌,便按此来去治疗。这是学习中医病因学,必须注意的。

二、正因为这样,所以中医强调中医的病因学,叫辨证求因。离开症状表现,离开中医理论的分析就找不到原因。这就叫做由果导因,也正因为这样,中医学非常强调全面、细致的系统的来搜集临床资料,由此按照中医理论来确定什么因。学习中医的病因学,必须把握,时时刻刻不能忘记这样一种思维方法,归结起来是辨证。离开辨证,无法求得原因,这是学习病因学的第二点必须注意的。

三、正因为这样,按照这个思想去学习病因,每一种致病因素。比如六淫的风邪,不仅仅是风为阳邪,其性开泄,善行数变,主动,这无非描写它的性质,重点把握这个性质反映出来一个什么现象,这个现象临床出现哪些征象?我们是根据临床现象看,它属于风邪哪些性质?导致怎样的结果?由此来判定,它是不是风邪?离开这个临床表现,不能判定是风邪还是寒邪?这是掌握中医病因学至关重要的。

四、也有特殊的疠气,寄生虫可以开一张化验单,把问题解决了,找出来了。比如说找出病毒,今天流感病毒和去年不一样,发生变异了,好,病毒分离出来了,很清楚。中医怎么治疗啊?辨证论治,还得按照中医的办法治疗。那么既然辨证论治,中医找不出某一个药,就是针对那一个病毒去的。离开辨证论治无法认识今年的感冒和去年的感冒治疗上有啥不同。这就是用中医理论来认识病因,指导自己的临床实践,必须把握的基本思想。

通过病因这一章的学习,应该建立起这样的思想。这样的思想区别于将来同学们学习现代医学,学习病原微生物的时候,那个思想和这截然不同。两种医学体系,两种思维方式,两种追究探索原因的途径,认识不同、理论不同、思维方式不同,决定了如何来进行治疗。确定解决疾病的具体措施和方法,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这就避免了将来同学们在临床治疗这些疾病的时候,掌握这个病因学的一个思想。避免了今天的感冒是科萨奇病毒几型,那就看现代研究的结果哪个药,哪个成分是治疗疾病的。板蓝根有效就开板蓝根,那就舍去中医的思维,舍去辨证论治,就是用中医的一个药,某一个药,甚至某一个成分,对西医的那个病去治疗。那就变成了中医变成了治疗某一个病的工具,简单的手段。这样一种思维方法,就没办法推动中医学的发展,违背了中医学的规律,不按照中医学的自身规律去认识问题。

我想通过学习病因学,一、要求同学们掌握它的基本概念,掌握它的基本思维方法,更重要的是用这种思维方法去认识问题。这个是学习病因这一章是最难的。切记不去追求初始动因,反复强调这句话,而是要找出临床病理现象,所产生临床病理理解因和果之间的相对的病理关系。二、在果的基础上去导因。正因为这个思维方式,以前有的学者提出来说中医学的思维方式好像控制论里黑箱,箱嘛,像扎起来的箱子,黑箱里面我不打开,从数据信息,从反映出来的信息,然后根据反映出来的信息,输出信息,反馈回来看黑箱可能是个啥。这就是中医的思维方式。切记学习病因学,除了掌握基本知识之外,重点是建立这样一个思维方式,正确处理因果的关系。            

四、体质因素《中医病因病机学》文章

体质是指人群中的个体在其生长、发育和衰老过程中形成的机能、结构、代谢上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往往决定其对某些致病邪气的易感性,及其产生病机变化的倾向性。从此种意义上讲,病理体质也是构成疾病的因素之一。

疾病发生的所谓"内因",在很大程度上是指人本身所具有的一切特征的综合,即体质。体质的强弱决定着感受不感受邪气。《灵枢?五变》曾以斧斤伐木为喻论体质说:"木之阴阳,尚有坚脆,坚者不入,脆者皮弛,至其交节,而缺斤斧焉。夫一木之中,坚脆不同,坚者则刚,脆者易伤,况其材木之不同,皮之厚薄,汁之多少,而各异耶?夫木之蚤花先生叶者,遇春霜烈风,则花落而叶萎;久曝大早,则脆木薄皮者,枝条汁少而叶萎;久阴淫雨,则薄皮多汁者,皮溃而漉;卒风暴起,则刚脆之木,枝折杌伤;秋霜疾风,则刚脆之木根摇而叶落。凡此五者,各有所伤,况于人乎"。由此可见,所谓"内因",实指体质状态。某种类型的体质对某种类型的病因侵袭特别敏感的现象,称为"易感性",实际上与"同气相求"的意义有一致之处。《素问?标本病传论》说:"人有客气,有同气"。张隐庵《黄帝内经素问集注》注曰:"客气者,谓在天之六气。同气者,谓吾身中亦有此六气,而与天气之相同也"。可见, "同气相求"是指人体内在的某种因素与外界的病原因子相对应而形成一定类型的疾病而言的。这是中医病因学中具有特色的理论之一。故"同气相求"的意思,实指某种体质容易感受相应的淫邪,如《灵枢,百病始生篇》说:"因于天时,与其身形,参以虚实,大病乃成"。这是说天时六淫侵袭人体,与其身形体质相应,或致虚,或成实,同气相求,最后可导致严重的病证。吴德汉在《医理辑要锦囊觉后篇》中说:"要知易风为病者,表气素虚;易寒为病者,阳气素弱;易热为病者,阴气素衰;易伤食堵,脾胃必亏,易伤劳者,中气必损。须知发病之日,即正气不足之时"。明确指出体质因素能决定个体对某种致病因子的易感性。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在同样的致病条件下,有人生病有人不生病的现象。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论及伤寒时曾说:"伤寒由毛窍而入,自上而下,始足太阳,足太阳膀胱属水,寒即水之气,同类相从,故病始于此"。何廉臣在《金国名医验案类编》四时六淫病案的按语中也指出:伤寒直中阴经,其身不发热者,为阴经伤寒。他认为这是因为"病者元阳素弱,不胜阴寒之侵逼所致。他又说:"太阳伤寒,必其人脾阳素弱,故邪即中人阴经"。以上说明"同气相求"实际上是阐明六淫致病及其发病类型是与体质类型息息相关的。古籍中常用"相合"、"引动"等术语来表达这种关系。

病因作用于人体而引起疾病,一般说,病因不同,体质不同,形成的证候不同。如风寒作用于湿盛之体,可以产生风寒湿证。温热作用于内热之体,可以引成温热病。但是,还有病因相同而体质不同,在一定条件下却可以形成不同的证候。如同为风寒之邪,作用于阴寒素盛体,则形成寒证,如作用于阳热素盛体,往往很快转成热证。另一种情况是病因不同而体质相同,在某种条件下却可以形成相同的证候。如一为温热之邪,一为风寒之邪,如同样作用于阳热素盛之体者,则前者固然见热证,而后者也可很快化热,而形成热证。这种现象是致病因子与人类之间经历了亿万年的斗争相适应的结果。所以,体质因素是人体在机能、结构与代谢上潜在的致病倾向性因素,实际就是引起疾病的"内因"。

五、中毒 《中医病因病机学》文章

中毒是指各种有毒物质进入人体后,因毒性作用而致发病,多自口鼻食入和吸入,亦有经肌肤血脉而入者。毒物的种类很多,归纳起来可分为药物类、食物类和毒气三类。

一)、药物中毒《中医病因病机学》文章

指由药物的毒性作用而引致疾病,常因误服或过服、久服含有毒性成分或毒性作用的药物所致,煎制方法不当亦可造成。常见者有:

                                                      1)、植物类

可分下述几类药物:(1)钩吻、雷公藤、番木鳖、曼陀罗、箭毒、皂荚、天南星、乌头、附子、一支蒿等。从现代药理研究得知,这类药物主要含生物碱,中毒后,轻者出现口腔、咽部烧灼或疼痛,或恶心,呕吐,腹泻,语言不利,吞咽困难等证:重者有嗜睡,昏迷,呼吸深快,抽搐,痉挛,角弓反张,呼吸困难,最后呼吸麻痹而死亡;(2)万年青、夹竹桃、八角枫等,这类药主要含强心甘,口服过量可以引起恶心,或剧烈呕吐,腹泻,甚者可见昏迷、脉微欲绝以至死亡;(3)商陆、芦荟、七叶一枝花等,主要含皂甘及泻素甘类药物。过量使用可以中毒而出现沤恶,腹痛,腹泻,躁妄,抽搐,语言不利,甚至昏迷而死;(4)马桑、鸦胆子、生半夏等,中毒后亦可出现恶心,呕吐,抽搐,昏迷及呼吸麻痹而死亡。

2)、动物类

如斑鳖、蜈蚣、水蛭、蟾蜍等虫类药品,服用剂量过大可以引起中毒。表现为恶心,呕吐,口唇、舌咽糜烂,四肢麻木,或见血尿。重者影响心、肺等重要脏器而至死亡。

3)、矿物类

如砒霜、雄黄、水银、轻粉、铅丹等等。其中砒霜为砷的氧化物三氧化二砷,其中毒轻者,可见眼睑水肿,皮肤发红;重者口咽干燥,吞咽困难,剧烈呕吐,腹痛,腹泻,少尿,大便里米汤样或有血丝,唇紫,四肢冷,一般可于二十四小时至数天内死亡;若少量多次食入,可引起慢性中毒而出现腹泻或便秘,消瘦和皮肤色素沉着,最后致瘫痪和严重贫血。水银、轻粉等为汞和汞制剂。急性汞中毒时可以腐蚀胃肠而出现腹痛,呕吐血水,大便下血,"呼吸困难,虚脱,或尿闭而成尿毒症。慢性汞中毒,可以出现脓肿出血,口中有金属味,牙齿松动脱落,亦可出现恶心,呕吐,神情异常。

二)、食物中毒《中医病因病机学》文章

多种动物或植物食品中,均含有各种致病的毒物,人误食之,即可致病,常见有毒蕈、河脉、腐败肉类及含毒瓜菜等。此与一般过食、伤食及生冷不洁食物有所不同。对此历代医家均有较详论述。早在《金匮》一书中,就有饮食中薄及其预防避免的记叙,如说:"六畜自死,皆疫死,则有毒,不可食之"(《禽兽鱼虫禁忌并治》)。又如:《诸病源候论?食诸菜蕈菌中毒候》说:"但蕈菌等物,皆是草木变化所生,……故或有毒者,人食遇此毒,多致死甚疾速。其不死者,犹能令烦闷吐利,良久始醒。"又说河豚"此鱼肝及腹内子,有大毒,不可食,含之往往致死"(《食鳃鲐鱼中毒候》)。同书又指出,"凡可含之内,无甚有毒。自死者,多因疫气所毙,其肉则有毒。若食此肉,便令人困闷吐利,是中毒"(《食诸肉中毒候》);"诸生肉及熟肉,内器中密闭头,其气壅积不泄,则为郁肉有毒。不幸而食之,乃杀人;其轻者,亦吐利、烦乱不安"等(《食郁肉中毒候》)。

至于因果蔬饭食中毒者,多因被病原污染或腐馒变质,或食品中混进毒物所致。其它如发芽的马铃薯,因含"龙葵素",若大量食用可以引起中毒。另有因煎煮方法不当而引起中毒者,如亚硝酸盐和氰氢酸中毒,就是多因进食经密闭严盖煮熟或久煮的青菜,和误食苦杏仁所致等。

三)、毒气中毒《中医病因病机学》文章

毒气中毒,是因吸入有害和有毒气体而引起。如《病源?入井冢墓毒气候》就指出:"凡古井冢,及深坑阱中,多有毒气,不可辄入,……若事辄必须入者,先下鸡鸭毛试之,若毛旋转不下,即是有毒,便不可入。"中医典籍中所说的"秽气"、"秽毒",以及登临庙宇、窟穴所致的"中恶"、"中忤"等,即包括毒气中毒在内。常见的沼气中毒和天然气中毒,亦属此类。 此外,如"漆疮"、"漆毒"等,则是指接触有毒物质所致之中毒,《病源?漆疮候》对此即有详细的认识和论述。              

第五节 社会因素《中医病因病机学》文章

社会因素是指社会制度和社会环境等对人体疾病的影响。从发病角度看,社会因素是一种重要的致病原因。

                                        一、社会制度与疾病的关系

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和不同的社会制度下,由于生产水平的不同,社会道德风气的差异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不同,因而对人体疾病有着不同的影响。原始社会,人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很低,经常与野兽搏斗和奔走于山林原野,又多为野居穴处,故以外伤及外感六淫之病为主,情志内伤者则较少。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由于地主阶级和资本家残酷地剥削压迫,广大劳动人民备受压榨剥削,难以温饱,故多饥饿劳乏,营养不足,再加长期悲忧、焦虑,故脾胃疾病和六淫之邪所伤十分常见。而统治阶级则过着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骄奢淫逸生活,因此多病肥甘厚味、酒酪辛辣所致的饮食、酒毒所伤及房室劳伤和花柳病,加以勾心斗角,尔虞我诈,追名逐利,好逸恶劳,故多成心神情志之病。正如《医宗必读?富贵贫贱治病有别论》中说:"大抵富贵之人多劳心,贫贱之人多劳力,富贵者高粱自奉,贫贱者藜藿茍充,富贵者曲房广厦,贫贱者陋巷茅茨。劳心则中虚而筋柔骨脆,劳力则中实而骨劲筋强;高粱自奉者脏腑恒娇,藜藿茍充者脏腑恒固;曲房广厦者,玄府疏而六淫易客,茅茨陋巷者,膜理密而外邪难干"。再加反动统治阶级置人民的生死疾患于不顾,卫生防疫极差,以及战乱兵祸、旱涝灾荒的不时发生,以致疫疠、饥馑不断流行发生,经常造成劳动人民的大量死亡。如《伤寒论?原序》说的"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说的:"向者壬辰改元,京师戒严,追三月下旬,受敌者凡半月。解围之后,都人之不受病者,万无一二,既病而死者,继踵不绝。都门十有二所,每日各门所送,多者二千,少者不下一千,似此者几三月",都是这种悲惨情况的例证。在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彻底推翻和消灭了压迫和剥削制度,劳动人民当家作主,觉和政府高度重视人民健康康医疗卫生事业,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大力开展卫生防疫工作,有效地消灭和控制了多种烈性传染病、.流行病与地方病的发生和蔓延。同时,积极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大力加强卫生福利设施,提倡体育锻炼,普及卫生知识,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体质普遍增强,生活安定,心情舒畅,安居乐业,故发病率和病死率逐年下降,健康水平和平均寿命显著提高。所以,社会制度的不同,对人体疾病相生命健康有着重大的决定性的影响。

二、社会环境与疾病的关系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工业的高度发展,相继出现的环境污染则成了新的致病因素,直接影响着人体的健康。环境污染一般有空气污染、水源污染、土壤污染和噪声污染等几类。造成污染的物质有物理因素与化学因素。如废气、废水、毒气、粉尘、化肥、农药、煤烟以及放射性物质、噪音等等,多数可属于中医学所称的"油气"或"秽浊"范围。这些污染物质又常常不易察觉,因而危害性很大。生活在被污染的空气里,或饮用被污染了的水,或直接接触被污染的泥土,以及进食污染土壤里生长出的含有有害物质的蔬菜和粮食,或者是噪音的影响,都会给人类带来十分复杂的疾病。如噪音病、水侯病、放射病以及因工作关系而造成的职业病、皮肤病和肿瘤等等。因此环境污染已成为造成人类疾病的一种重要致病原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