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极十三式

 红海飞狼 2019-12-12

发布时间:2015-11-11 17:48:48  分类:动作要领

八方(八卦)四正四隅,五步(五行)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定,这十三字合而谓之“十三势”。





原始太极拳(动部)——太极十三式


太极十三式


原始太极拳法是轩辕黄帝根据蛇和喜鹊相斗时的形态所始创。距今有五千年历史。共有二百十二式。


 此拳相传轩辕黄帝根据蛇鹊相斗所创。拳谱记载:“黄帝偶行于坡前,看见蛇鹊相斗紧相连,鹊攻尾,首来救;鹊攻首,尾相连;鹊攻中,首尾援。黄帝见到非偶然,从此留下太极拳。”后经张三丰真人、其他道长精心提炼,按飞禽走兽动静形态,把技击、养生融于一炉,形成独特的道家拳法。此拳共分动静快慢四部分。


(一)动部:又名十三式,练时以意运气,使周身百骸皆通。


(二)静部:是技击的主要部分。


(三)快部:也称后十三式,共十二套动作。练时发劲要求猛、暴、脆、快、硬。


(四)慢部:也称拜四方,要求以形挂意,以意行气,以气试力。达到意气相聚,运功发力的意到、气到、力到的内三合。


以下内容详细说明动部。


动部——太极十三式目录



第一式:九转还阳功


第二式:倒拽九扭


第三式:三盘落地


第四式:旱地拔葱


第五式:双手推山


第六式:左右换掌


第七式:铁扇关门


第八式:青龙探爪


第九式:凤凰展翅


第十式:左右削掌


第十一式:仙人作揖


第十二式:抱头观天


第十三式:童子拜慈航



预备式


面向正南,如受场地所限,面向其他方向也可以。身体直立,两肩下垂,双手五指并拢,略靠身体,垂于两侧。掌心向内,头要正。两脚跟不要过分并拢,脚尖外展。眼平视。


要领:身要放松,表情要自然。意念要静。身体各部分要求简括为:头顶、颈竖、沉肩、坠肘、含胸、拔背、松腰、提肛。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第一式  九转还阳功


1.托天抱目:双掌外旋,从身两侧直臂缓缓上抬,于头顶上方掌指相交,掌心斜相对。抬头上视劳宫穴。同时双脚跟提起,重心位于两腿中间。


双掌外翻,徐徐向身两侧下按,还原成预备式。如此反复上托下按九次。


要领:双掌上抬,观想托住蓝天向上,双手上合有如抱住明月。上托时自然吸气,使日月精气从劳宫穴灌入,顺手三阴经,沿任脉下行达丹田。按掌时呼气.并使日月精气内转,周流四肢百骸。


2.揉太极:右手搭在左手背上,轻轻按在腹部。先顺时针揉9圈.再逆时针揉9圈。眼平视。


要领:要意守丹田,自然呼吸,手上提时吸气,下落时呼气,动作要轻柔缓慢。


3.拍太极:右手搭左手不变,双臂撑圆,前伸上提与心平,然后下拍腹部,如此反复前提下拍9次。 


要领:要用意不用力。


4.灵官护法:从预备式开始,双手臂上提前伸,与肩同高。掌心相对,掌指朝前,眼平视。


要领:伸掌时吸气,做到内静外动。


双臂伸直,水平向身两侧平展。掌心向前,掌指朝外。


要领:双掌平展,自然呼气。引气由丹田上升经手三阴三阳经贯充两掌,意念切忌过重。


双掌上翻,屈肘后抱。掌心轻堵耳门,以略听不见外音而准。掌指朝后,四指扣在风池穴上,双肘尖朝前。眼平视。


要领:两手动作要同时进行,肘朝前时,不要耸肩。尤其肩部要放松,心要静,意守丹田。


继上式不停,肘向身体两侧展开,再向身前并。如此反复展收9次。


要领:外展要挺胸,自然吸气,双掌随展放开耳门,前并时含胸,自然呼气,贯于双肘尖部。


双掌由头部两侧直臂上托,掌心朝上,掌指向后。双脚跟随之提起,离地约1寸。抬头上视双掌。


要领:掌上托时吸气,观想日月精气顺劳宫穴沉于丹田。上托动作要缓慢。


双掌翻至掌心朝下,左手四指搭在右手指上,从体前下按至腹前。掌指相搭,掌心向下。随着按掌,两脚跟落实。眼平视。


要领:下按掌两手臂要撑圆,自然呼气,意守丹田。


双足原地不动,双手分掌。掌指向前,掌心相对,屈肘上提至腋下。继而双掌内旋,直臂向前水平推出。再逐渐过渡到立掌,两掌距离与肩同宽,掌心朝前,掌指向上。眼视双掌。


要领:提掌推掌动作要协调一致。提掌时自然吸气,推掌时呼气,意守劳宫穴。


两脚原地不动,上身挺腹后仰。手型不变,直臂缓缓相随。抬头后视。


后仰至极处时,即向前直身,双掌同时从头顶上方,向身两侧弧形下按,还原成预备式。


要领:后仰时,手臂与上身保持直线,同时自然吸气。下按时呼气,意守劳宫穴。


5.摘星换斗:从预备式开始,两脚原地不动,双手握拳收于腰际。左拳变仰掌,屈肘由胸前向身右侧平插,掌心朝上,掌指向左。眼平视左掌。


要领:右小臂屈肘贴胸.眼神随掌走,插掌时自然吸气。


左手原掌型不变,经胸前向身左侧平云,再屈肘收回左肩处。左掌再水平内旋,掌心朝上,掌指向右,缓缓上托至头上方。右眼上视左掌背。与此同时,右手变俯掌下按。


要领:平云、内旋、上托动作要连贯,上托时自然呼气。


两脚原地不动,上身向右屈,左掌随身尽力向右压,右掌也随之下按。眼向右平视。


要领:屈身前,先吸气,随压掌自然呼气。压掌的程度要尽力而行,按掌和侧压掌动作要协调一致。


上身先向右转,再向前俯身。左掌随之由身右侧下按至右脚前,掌心以略离地为适。右掌同时屈肘后伸。掌背贴后腰命门处。眼视左掌。


要领:向前俯身拱腰.双腿站直,开始练时要量力而行,不得勉强。左掌下按与右掌后伸要协调,下按时自然呼气。


原身形不变,左掌心向下,由左向右弧形转动至左脚前。再由左脚转至右脚前。眼随掌动。


如此反复做三次,还原成预备式。


要领:转掌时要拧腰转胯,以身助手。从右向左吸气.从左向右呼气。全部“摘星换斗”的动作要连贯、舒展。


6.摘星换斗右式


动作要领均同前述,唯方向相反。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第二式   倒拽九扭


从预备式开始,重心移至右脚,左脚屈膝提起向前蹬出,与腹同高。同时双手握拳收于腰侧,拳心朝上。眼平视。


要领:蹬腿时脚尖要上翘.腿伸直,上体正。


左脚落地成左弓步。双拳空握,左拳屈肘向前勾出.与口同高:右拳同时前伸,置于左肘下,拳眼朝上,拳心向左。眼视左拳。


要领:左弓步与勾拳要同时完成,弓步后腿要蹬直,后脚不能拔起,上体中正。勾拳要沉肩坠肘,右拳眼一定要置左肘尖下。


随上动,上身尽力前俯,左手型不变,右拳从身右侧直向后撩,拳心向前,拳眼向左。眼下视左拳。


要领:前俯时步型不变,与后撩要同时进行。意念中用鼻吸地气,缓慢、柔和地沉于丹田。


两足原地不动,向上起身,右拳由后屈肘收于腰侧,左手型不变,眼视左拳。


要领:右拳回收成立拳,拳心贴于腰侧。自然呼气,将体内浊气全部呼净。


倒拽九扭右式:动作要领均同前述.唯方向相反。


第三式   三盘落地


从预备式起,双掌从身两侧直臂缓缓上捧,至头百会上方,向内屈腕,双掌心朝下,右手指搭左手指,眼上视掌心。然后,双掌型不变,随身下蹲,经体前下按掌,双掌距地面1寸许。眼下视掌背。


要领:上捧、下按动作连贯不停,按掌时两臂要撑圆。捧时自然吸气,按时呼气.观想五脏之浊气,顺劳宫穴排出入地。


第四式  旱地拔葱


两脚原地不动,双掌前分,外旋至两脚侧成半握拳,拳眼朝前,随起身而上提。眼前视。


要领:两膝略弯,两臂撑圆,上身不要前倾,呼吸任其自然。意念上观想,分掌就是拨土,心轻堵耳门,以略听不见外音而准。掌指朝后,四指扣在风池穴上,双肘尖朝前。眼平视。握拳是拔葱上提。


第五式   双手推山


双肘外分,肘尖朝外,两拳相对。两小臂同时震肋,两拳收于腰侧,拳心朝上。眼平视。


要领:肘外分时自然吸气,震肋时呼气。


双拳变掌直臂前推,与肩平,掌心朝前。两膝略弯,身下蹲成马步,眼平视。然后双掌变拳,收回腰间再变掌向前推。如此反复三次。


要领:推掌时,两掌与肩宽,高度与肩平。收拳时自然吸气,前推时自然呼气。


第六式   左右换掌


从预备式起,左手成立掌,屈肘上提至胸前,掌指向上,掌心朝右。右掌同时收于腹前,掌心贴在下丹田位置上。眼视左掌。


右掌先向左肘下插,再向右前翻出,左掌屈肘附于右肘旁,双掌心朝上。同时右膝上提向右前蹬出,与腹同高。眼视双掌。


右脚向前落地,双掌同时下翻,掌心朝下,向身左后双握手,重心后移左腿成左仆步。眼视双掌。右脚再向左撒步,右掌上提,左掌护腹。


要领:提掌、翻掌、踢腿、捋手动作要连贯协调,呼吸自然。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第七式   铁扇关门


从预备式起,双手握拳收于腰际,拳心朝上,左膝上提向正前蹬脚。眼前视。


要领:重心落于右腿,上身要稳。踢腿时呼气,运气于左脚掌,随踢从涌泉穴放出。


左脚向前落地成左弓步。双拳变掌,上提至胸前齐向前插。掌心朝上,掌指向前。眼视双掌。


要领:上提时双手要屈腕、并紧。插掌与落步要同时进行。插掌时呼气,气贯十指。


双掌内旋,掌心朝前成立掌,再向身两侧平展,掌心向外。眼平视。


两掌再直臂前合。如此反复动作三次。


要领:平展要挺胸、拔背、塌腰,手臂与肩平,合时要含胸拔背。平展时自然吸气,合时呼气。


第八式   青龙探爪


从预备式起,左脚先向左开半步成马步式。双掌外旋,从身两侧经胸前向内划弧,下按至两膝上。双掌指斜相对。眼视前方。


要领:开步、按掌动作要协调连贯.呼吸自然。马步要低,上体要中正。


两脚原地不动,左掌内翻,掌心朝上,经胸前弧形上提,至左腋下时向左平插。掌指向左,掌心向上,高与肩平。身随左转,眼视左掌。


左掌屈肘经胸前向右推掌,高度与肩平。掌心向外,掌指向上成立掌。同时向右拧腰,身随之右转。眼视右掌。


要领:向右拧腰转身。下盘必须稳定不变。插掌时自然吸气,推掌时呼气.意念上想着气从劳宫穴放出。


两脚原地不动,左掌经右肩处向下按在右膝处,再屈臂向左斜挑肘,肘尖略高于肩。眼视左肘。


要领:按掌时自然吸气,挑肘时呼气,观想气从肘尖部放出。上身不要前俯,下盘要站稳。


左掌向上向左平翻出掌,高度与肩平,掌心朝上,掌指向左。眼视左掌。


要领:翻掌要先正身、坠肘,用抖劲翻出。


第九式   凤凰展翅


从预备式起,双手握拳收于腰际,左腿提膝,向前蹬腿,落地成左弓步。双掌变仰掌,掌指朝前,两掌并拢与心平,向身两侧平分,过渡成立掌,高与肩齐。向前俯身拱腰,右掌下按左脚里侧。左掌反臂上撩,掌指朝上,掌心向左。眼下视右掌。


要领:俯身时后脚跟不要拔起,蹬腿时身要稳,脚尖要上翘。蹬腿、俯身、按掌、撩掌动作要配合协调。按掌时自然吸气。


身形不变。左掌由上向下按掌至左脚外侧.掌指向前,掌心贴左脚;同时,右掌直臂反向上撩。眼视左掌。


要领:按掌、撩掌同时进行,与拧腰转身协调一致。左按掌时自然呼气。


第十式   左右削掌


要领:上述动作要连贯,俯身拱腰与削掌配合一致。重心略偏于右腿,削掌时自然呼气。


两脚原地不动,左掌向左肩上方平挑掌.与肩同高时向内逆缠,左肘前抬,高于肩部,经头后向上向前从体前下劈掌,落至腹部,掌指朝前,掌心向右,眼视左劈掌。


要领:挑掌转身时,应以腰为轴转动。劈掌时上身要正,下盘要稳。挑掌时自然吸气。劈掌呼气。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第十一式   仙人作揖


从预备式起,双掌先外翻,从身两侧上抬至头顶上方,两掌指相搭,右掌指压左掌指,随向前俯身,经胸前下按到两足前。眼视双掌。


要领:双腿要并拢站直,上捧掌吸气,下按掌呼气,观想气由劳宫穴排入地下。


手型不变,随直身上提至头上方时,双掌同时上翻,上身与双掌尽力右倾。眼视双掌。


手型不变,身,掌回中后,再向左侧倾。如此反复3次。


要领:身体不可前俯后仰,整个动作要以腰带肩,以肩带掌。提掌时吸气,向右摆时呼气;再回中时吸气,左摆时呼气。动作要缓慢、均匀。


从身向右摆时即向右转腰,向身右下侧俯身拱腰,双掌型不变下按,至右脚外侧,双掌心略贴地。眼视双掌。


要领:按掌时腿要伸直,脚跟踏实,勿掀起。


两脚原地不动,双掌由右经双脚前弧形左转至左脚外侧,再向右转。如此反复三次。


要领;转时吸气,返时呼气。


收式时要先起身,手型不变,两臂撑圆,经胸前向上至头顶处时,双掌于身两侧直臂下落,还原成预备式。


第十二式   抱头观天


从预备式起,双掌屈肘上提,左掌向前,右掌向后直臂平插。掌心朝下,眼视左掌。


要领:擂掌与拧腰转体要协调,预备式时吸气,插掌时呼气。


双掌屈肘抱于头顶,左掌心扣在百会穴上,右掌压在左掌背上。此手型不变,由身右侧俯身下蹲,再向下向左弧形拧腰转头,到右肘朝下,左肘朝上时止。眼由下向左上斜视。


要领:抱头时自然吸气,转身上观时呼气做右式时唯方向相反。


第十三式   童子拜慈航


由预备式起,双手后背,在身后合什。眼平视。


要领:合什时双掌紧贴后背,自然吸气。全身要放松、要静,同时观想慈航道人,他是道教传说中的神掌、法术无边。


双掌下旋,掌背贴予腰两侧,再下插至胯处,随蹲身和向身两侧展开,掌心朝上,掌指斜向后。眼视前下方。


要领:身体要极力下蹲,但不要过于前俯,自然呼气。


向上起身,双掌由身后弧形向胸前上翻:双掌指相对,掌背朝外,两臂撑圆与肩平。眼平视前方。


要领:下蹲时起身动作要缓,呼吸自然,思想要静,无杂念。


双掌慢慢回拉,掌心距胸l寸距离,此时双掌由下外翻,掌心朝外向前推。眼平视。


前推回收,如此反复共做三次。


要领:前推回收不得耸肩,要沉肩坠肘。回收时吸气,推时呼气。


双掌由下向内翻腕,屈肘收回胸前,手背相贴,掌指朝上,成外合什。再经体前上举过头,双掌内翻,掌心相对成内合什。眼上视双掌。


经体两侧直臂下落,返回成预备式 。


要领:合什的双掌不要过于紧贴,内、外合什动作要连贯,不可中断。


分享到:

上一篇:太极起源 下一篇:太极拳的奥秘

相关阅读

孙氏太极拳98式太极拳拳谱

四十八势太极拳动作名称

三十二式太极剑剑谱

李宗有大师手抄拳谱一则

传统杨式太极拳115式拳谱

 

陈式太极拳小架歌诀

陈式太极拳精要十八拳谱

陈式太极拳38式拳谱及其养生作用

陈式老架一路拳谱

陈氏太极拳新架二路拳谱

道家典籍

道家名典 道教经文 内丹功法 古医养生 志怪异闻 命理风水 诸子典籍 中华道藏 诗词歌赋 面相占卜

道与科学

宇宙与道 自然与道 哲学与道 视  频 专  栏

道家百科

道家常识 道教仪范 道家轶事 道家名胜 真仙体道 问道之旅 道教音乐

道家养生

节气养生 食疗养生 起居养生 心情养生 易数养生 性与养生 季节养生 养生导引法 优生优育

太极天地

太极问答 动作要领 太极养生 太极点穴 太极音乐 视  频

传统文化

思想文化

诸子百家 中华诗词 神话传说

艺术传承

琴棋书画 中国戏剧 古玩鉴赏 民间工艺

风土人情

传统节日 民风民俗 中国对联

衣食住行

衣冠服饰 中国饮食 中国建筑

中华武功

少林武功 武当武功 地方武功 传统武术 象形武术

预测与风水

解  梦 预  测 生  肖 风  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