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女,68 岁,患者因“口干眼干明显三年余”,伴双手关节、膝关节疼痛, 无畸形,本院查ANA 1:100,ds-DNA 2.1,RF 292,Schima’s 试验:左/右:+/-,含 糖试验12min,诊为干燥综合症。刻下:口干眼干,双手关节、膝关节疼痛,纳食欠香, 苔薄中红,脉细,陈师予以黄芪30,白术9,山药15,茯苓12,太子参15,玄参12, 丹参15,山茱萸9,杞子12,防风12,柴胡9,升麻12,本方用药3 月余,患者自觉 口干眼干改善,关节痛减轻。陈师分析:久病失养,耗伤阴津,肝肾阴亏,精血不足, 伤及脾胃,气虚运化无力,津液不能上乘,清窍失于濡润所致。其发病与肺、脾、肝、 肾密切相关,尤以脾为本病关键。脾主运化,具有吸收、转输和布散水液的作用,又主 升清,使水谷精液上输于头目,脾气的运动特点以上升为主,脾运功能正常,则气机升 发,使得清气上升,津液输布,上承清窍,诸窍得以濡润。黄芪、白术、山药、茯苓健 脾益气升清,重用黄芪健脾补气升阳,气旺津生,更助津液输布。太子参、玄参、丹参 益气养血生津,山茱萸、杞子滋补肝肾之阴,共为臣药,白芍酸甘敛阴,防风配生芪、 白术益气敛汗,以防津液外泄,柴胡、升麻入脾胃经,善引清阳之气上升,升提诸药, 使津液随气上升,布散于头目诸窍,口眼润泽。 干燥综合症是一种病因不清,以淋巴细胞浸润为病理基础,以外分泌腺病变为主的 全身性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侵犯泪腺和大小唾液腺等外分泌腺,导致腺体 的破坏和分泌功能缺陷,腺外病变将导致多脏器损害。SS 是现代医学病名,祖国医学文 献中尚未见记载,据其临床表现可属燥病范畴,刘河间论病机19 条时加入论燥一条说: “诸涩枯涸,干劲皸竭,皆属于燥。”素体阴虚或外感燥热伤津,肺气失宣,脾不散精, 胃津枯涸,水津不能四布,致皮肤干涩、口干、鼻干、眼干等多种燥症表现。 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归属中医“内燥”范畴,陈师认为,“此病皆由内生”,系津 液亏耗,散布失司所致,所以,任何影响机体阴津正常敷布的因素,均可相因为果,而 在本病的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诸如阴虚内热,则可销铄津液,津伤不行,乃可致 燥。脾虚气弱,脾不健运,则水津不能四布,难以润泽五脏,从而起到其应有的作用; 湿热郁阻,则可直接影响气机之通畅,使津不上承而致燥。其它各种原因所致之瘀血阻 络,脏腑虚损等,都可使津液不能正常敷布代谢,或源泉枯涸,而发为燥证。对于治疗 则应辨证论治。燥毒型者,需清解润燥,药用犀角地黄汤或润燥生津法,药用天花粉、 葛根、芦根、玉竹、石斛、乌梅、宣木瓜等甘凉微苦辛酸之品。如属阴伤者,需养阴生 津,具体视其何脏阴伤而分别治之。肝肾阴虚者,药用六味地黄丸、左归丸、增液汤等 方加减;脾胃阴虚者,药用益胃汤、石斛清胃汤、玉女煎、五汁饮等方加减;肺阴不足 者,则用养阴清肺汤、麦门冬汤加减;如属气虚者则当温阳补气,使气旺而津生,可选 四君子汤、七味白术散、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汤等加减运用;陈师对“脾阴”作了深 入研究,以滋养脾阴法治疗本病而获良效。认为口为脾之窍,涎为脾之液,口干涎少, 当是脾阴不足之症,脾与胃相为表里,脾为胃行其津液,而胃恶燥,故脾阴不足与胃燥 津涸互有关联。其责之肝阴不足者,因肝开窍于目,故泪少,视物模糊,是为肝阴不足 之象。陈师指出,在干燥综合症中,部分患者虽见口眼干燥之燥象,但尚无阴虚之症, 就其成因乃脾虚失运,津不上奉,盖津液之散布依赖阳气之推运,气运则津流,气足则 津充,气虚失运则津失敷布,故东垣曰:“气少作燥,甚则口中无涎。泪液也系津液, 赖气升提敷布,始能达其所,溢其窍,今气虚津不供奉,则泪液也少,口眼干燥之症作 矣。”治当宗“气旺津生”之药,本病例配用升麻升提,而用柴胡需注意温燥劫阴。 |
|
来自: 中医知识圈 > 《其他病机 病症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