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选择优良种猪。 生产中可选择长白、约克、太湖猪、辽宁黑猪等具有优良繁殖性能的品种。应注重对母猪体型的选择:①体型平直或微倾,腹部较大、松弛。②乳头排列整齐均匀,一般在7对以上,乳头饱满不能有瞎乳头。③外阴部大小适中下垂,上翘的母猪繁殖性能一般较差,经常有配种困难、返情或不受孕现象。 6-8月龄即达性成熟,第1、2胎是繁殖力上升期,窝产仔数逐渐增多,第3、4、5胎为高峰期(2-3.5岁),窝产仔数最多,第6胎以后繁殖力逐渐下降。猪场每年应对基础群母猪进行更新,一般按30%的比例更新,淘汰繁殖力下降及长期不发情母猪。 3、人工授精。 在自然交配情况下,1头公猪1年可配种25-30头母猪,繁殖仔猪600-800头。采用人工授精,1头公猪可配种300-500头母猪,繁殖仔猪10000头以上。优良公猪可通过人工授精将优质基因迅速推广,促进品种改良和商品猪生产性能提高。留优汰劣,减少公猪饲养量,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4、适期配种。 ⑴掌握初配年龄,过早配种不仅产仔数少,而且影响小母猪的发育;配种过迟,则增加饲养管理费用。地方品种母猪初配约在7月龄,体重60-70公斤以上;外来品种8-10月龄,体重90-120公斤;培育品种和杂交猪在两者之间。⑵掌握适时配种,本地猪发情后宜晚配,引进品种发情后宜早配,杂种猪居中间。就母猪年龄而言,老配早,小配晚,不老不小配中间。阴门红肿刚开始消退,流出丝状粘液,按压母猪后躯呆立不动,配种最为适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