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2019年底 济南将全面启动 城市医联体网格化布局与管理 将历下、市中等11个区 划分为东、西、南、北、中5个服务区域 整合区域内优质医疗卫生资源 逐步实现人才共享、业务协作、绩效考核 远程医疗、处方流动、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等 “一体化”管理 以后医疗服务将发生这些新变化 ↓↓↓ 12月10日,济南市城市医联体建设工作推进会在龙奥大厦召开,会议就推进济南市城市医疗联合体建设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并印发《济南市城市医疗联合体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中指出,济南市将着力推进城市医联体建设,在现有城市医疗集团的基础上,将市内11个区(历下区、市中区、槐荫区、天桥区、历城区、莱芜区、钢城区、济南高新区、南部山区、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莱芜高新区)划分为东、西、南、北、中5个服务区域,整合区域内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建设有明显成效的城市医联体,初步形成由三级综合医院(或者纳入三级综合医院管理的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康复、护理等其他医疗机构参加的城市医联体管理模式。 到2020年底,全市城市医联体建设覆盖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和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网格化布局和管理、运行、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区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明显增强,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升。 5个服务区域划分 以区为单位,根据地理位置、人口分布、群众就医需求、医疗卫生资源分布等因素,兼顾医疗机构功能定位、服务能力、业务关系、合作意愿,将市内 11 区划分为东、西、南、北、中 5 个服务区域,形成 5 个网格。 东部区域将历城区作为 1 个网格,市第三人民医院为牵头单位; 西部区域将市中区、槐荫区、南部山区作为 1 个网格,市第五人民医院为牵头单位; 南部区域将莱芜区、钢城区、莱芜高新区作为 1 个网格,市人民医院为牵头单位; 北部区域将天桥区、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作为 1 个网格,市第四人民医院为牵头单位; 中部区域将历下区、济南高新区作为 1 个网格,市中心医院为牵头单位。 形成网格有何作用? 网格内其他各级各类医院〔不含省属(管)医院〕、疾病防控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康复护理机构等为城市医联体成员,由城市医联体牵头单位统筹负责网格内居民健康管理、疾病诊治、康复护理等工作。 城市医联体各成员单位要形成资源共享、分工协作的管理模式,逐步实现人才共享、业务协作、质量管理、绩效考核、远程医疗、处方流动、药品耗材目录、药品耗材配送、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的“一体化”管理,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合理配置、纵向下沉和高效利用。充分应用“互联网+”技术,向城市医联体内医疗机构提供远程医疗、教学、培训等服务,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资源纵向流动,提升网格内优质医疗资源可及性和医疗服务整体效率。全市各临床整合医疗中心要根据自身优势,采取多种形式与城市医联体成员单位开展合作,通过派出管理和专家团队等形式,提升合作单位相关临床整合医疗中心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 山东人治病就医享医用耗材“进货价”了 12月10日起, 山东公立医疗机构全面取消医用耗材加成, 原来所有需要单独支付费用的耗材全按“零差价”销售。 记者从山东省医疗保障局了解到, 10日凌晨, 济南多家公立医院已开出零差价结算单。 与此同时, 新调整的医疗服务价格也同步执行, 其中,上调价格项目467项,下调价格项目57项。 新结算方法约为患者节省10%费用!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记者 刘庆英 综合 济南日报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编辑 翟翔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