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再论提高我国乙型肝炎治疗的可及性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9-12-13

中华肝脏病杂志, 临床肝胆病杂志, 《肝脏》杂志 联合社评

乙型肝炎在我国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估计有9000万例慢性HBV感染者,占全球25%。需要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2800万例,其中740万例需要优先治疗。但是,目前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仅约350万例,占12.5%。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如按目前我国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抗病毒治疗率12.5%推算,今后30~40年内乙型肝炎相关的肝硬化和肝癌的死亡人数将继续升高。如果及时采取积极措施,提高治疗的可及性,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抗病毒治疗率提高至50%,5年内乙型肝炎相关的肝硬化和肝癌的死亡人数将显著下降。因此,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可及性至关重要。

目前我国87.5%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未接受抗病毒治疗,其中76.8%是由于治疗费用太高,患者难以承受。据2015年 WHO 报告显示,我国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人均每年需支付的医药费为22 464元,但2014年农村地区人均年收入为10 489元,城市地区人均年收入为28 844元,远远超过WHO公布的人均年收入40%的灾难性支出(CME)临界线。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需要长期抗病毒治疗,其主要的治疗费用是抗病毒药物,因此,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可及性,关键是要大幅度降低乙型肝炎抗病毒药物的价格。从现有资料分析,降低乙型肝炎抗病毒药物的价格是可能的:(1)乙型肝炎一线抗病毒药物替诺福韦酯,治疗乙型肝炎平均每月每例患者的费用为1470元,但治疗艾滋病平均每月每例患者的费用仅为125元;(2)同一厂家生产的乙型肝炎抗病毒药物,其网购价格只是市面价格的1/3~1/4;(3)部分省份将乙型肝炎一线抗病毒药物恩替卡韦纳入省的基本药物目录后,其价格降低15%~43%。我国政府可借鉴艾滋病和结核病防治的经验,通过政府采购和谈判机制,大幅度降低乙型肝炎抗病毒药物的价格。

目前我国尚未将乙型肝炎抗病毒药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仅部分省份将部分乙型肝炎抗病毒药纳入本省的基本药物目录。乙型肝炎抗病毒药物的价格如能大幅度下降,将为其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创造条件。乙型肝炎抗病毒药物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后,可使患者的自付比例下降60%,将进一步提高抗病毒治疗的可及性,同时,由于流通环节减少,药品价格降低,并不增加医保的负担。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一般不需要住院治疗,门诊治疗即可。但由于一些地区尚未将乙型肝炎列入慢性病种,患者为了医保报销,不得不住院治疗,既增加医保费用,也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因此,有必要将乙型肝炎列入慢性病种,使门诊乙型肝炎患者也可医保报销,这将进一步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可及性。

我国新药审批、定价、准入、医保、慢病申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更新等分散在不同部门管辖。因此,建立政府统一协调机制或工作平台,对于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可及性十分关键。建议政府借鉴发展中国家如巴西、泰国、印度和埃及等国的经验,采取强制许可和预先赞同机制,驳回某些国外专利注册,指定国内厂家生产,管控乙型肝炎抗病毒药物的价格。

总之,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不仅仅是医疗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必须从公共卫生角度考虑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提高治疗的可及性,降低乙型肝炎相关的肝硬化和肝癌死亡,实现健康中国2020!

最近联合国将消除病毒性肝炎列入联合国千年持续发展目标之一,提出至2030年90%慢性乙型肝炎被诊断,90%慢性乙型肝炎获得治疗,乙型肝炎新感染下降90%。

2016年4月14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召开的第51届欧洲肝病学会学术年会上,美国、欧洲、亚太和拉丁美洲肝病学会主席共同签署了“消除病毒性肝炎联合宣言”。今年4月澳大利亚和法国学者提出治愈和消除HBV感染的全球策略,建议成立消除HBV感染的国际联盟。

2016年4月11日美国国立科学基因工程和医学科学院发布消除美国乙型和丙型肝炎公共卫生问题Ⅰ期报告,2017年将提出Ⅱ期报告。最近亚太消除病毒性肝炎联盟也提出消除病毒性肝炎的倡议书。5月23-28日即将在日内瓦召开的第69届世界卫生大会将通过消除病毒性肝炎的决议。

因此,提高病毒性肝炎治疗的可及性是实现联合国千年持续发展目标之一消除病毒性肝炎的重要措施。让我们共同合作,为实现这一伟大目标而努力奋斗!

(庄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