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太极拳的"九松",具体哪些你知道吗?

 漾太极 2019-12-13

"九松”包括:

脚、踝、膝、胯、腰、肩、 肘、腕、手。

1、“脚"为九大关节之根基,在拳论中详细的指出“力发于足,主宰于腰,行于脊,由脊而膊,形于手指"。练就一双太极脚,方可在行拳中如地植根,与大地融为一体,不踩力,不抓力,十指舒松。行拳如行云流水,脚踏入地如春风拂柳,进步如履薄冰。

2、“踝”与脚连接,也叫脚腕子。松脚不松踝会影响全身的放松,不能松贯到顶,就不能够节节贯穿松贯到指。所以,在松脚的同时,踝不着力会有热胀感,使得从脚向上, 节节贯穿,周身松通。

3、“膝”是太极拳关注的重要关节,它是大腿与小腿间呈上启下阴阳变动之枢纽,因此在拳术中的应用也十分重要。在行拳过程中,膝的负载很重,不按正确的方法练习就会使膝受伤。太极拳对膝的要求弓步和坐步膝屈不过足大趾的大敦穴,臀部尾尖坐在后脚跟。

“弓步"要求三尖相照,即鼻尖、膝尖、 脚尖,前长三关,前脚实,而后脚虚,有入地之意无入地之力,于顶贯串对拉,三盘中正,目光平视神贯顶。“坐步"的关键部位要收腹股沟,形成脚底涌泉、会阴和百会要三点成一线,膝有不刻意上提之意,以松脚、踝自然提为准确,竖腰立顶,如此行拳膝不负重。

4、"胯"胯不松致使身体上下两部分的连接处形成僵 点,在技击中就会成为较劲的支点,措手便 输。往下松胯比较困难,很难找到放松点。松胯要与提膝、松踝、松脚贯串一起同时放 松,使得“胯尖”以意往外两侧突出,然后意往 下松,裆开一线才有效果,这个动作看不到 外形,是在意念支配下进行运动的。切忌技 击时闪腰移胯,随意扭动双胯旋转似跳,不能放松双胯扭动也是僵滞。

5、“腰”练拳中经常提到“松腰落胯",到底怎样松?如何去理解拳中的“主宰于腰"?王宗岳的论述中 有“活似车轮”、“命意源头在腰隙"、“刻刻留意 在腰间","腰”为体之中枢,承上启下沟通上身下肢联系的枢纽。

6、"肩”在技击训练中,有肩靠一技,在太极拳的套路中,每动势都离不开肩,外三合首既肩于胯合,肩于胯不合身不正,"沉肩垂肘"肩要松,"含胸拔背"肩要松,阴阳变转松腰的同时肩要松,寒肩气上浮,肩紧全身滞。肩在太极拳中的每招每势中都有很重要的作用,肩松沉不着力,在预备式时,当气运到夹脊穴时,意松左右至肩,使肩开,锁骨有感觉,有意向外拉,然后双肩下松,下贯到肘,到手,有麻胀的感觉。

7、"肘"滞上肢僵,肘自然下垂不着力就是,做动作时,肘形上提有下垂之意。外三合中有“肘于膝合",肘不垂肩要紧,膝不松脚要僵,脚僵既无根。

8、"腕”骨应松开,方可灵活,虚松不着力, 着力全身受制,松腕要配合松肩、垂肘、展 指完成,手指节节松开腕自然舒松。

9、"手”要舒掌展指,节节松开,在太极拳中 的手形很多,有拳、掌、勾、指四种。在行 拳中无论做那种手形,都必须做到节节松, 意到气到,“形于手指”。

文章整理于网络,旨在宣传推广太极拳,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仅供丰富拳友太极知识,参考学习之用,若是拳友已有明师指导或者自有练习体系,不必依文全改,择其优点参考学习即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