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是“小众书坊”,而是“雍和书庭”? 文 | 彭明榜 图形既是雍也是书,既是字也是图,将文字解构重组为意象符号,在似与不似之间,营造出书庭气质的优雅与精致。 ——孙初设计理念 在小众书坊两周岁零五个月的时候,他终于有了个“弟弟”。这个弟弟该叫什么名字?有人建议还是叫“小众书坊”,因为时下很多连锁的书店都是用原有品牌来命名,这样可以借助原品牌的影响力。但我一直坚拒,不是我不喜欢“小众书坊”这个名字,而是小众书坊作为一个诗歌主题的文学书店,他太“独”了,“独”到不能复制,至少在同一个北京城里,我没有把握复制一个小众书坊后他能活出来。如果这个“弟弟”叫作“小众书坊”,人们会首先想到他是一个诗歌主题书店,而不会是其他,这是我最不愿意看到的。 作为一个有着近三十年编辑经历的内容制造者,我一直认为书店是个内容行业而非简单的商场和所谓“空间”,因而我是个主题书店的狂热分子,或者说我会固执到只要开书店一定是开主题书店。那么,小众书坊的这个“弟弟”,一定会像他的“哥哥”一样,有属于自己的主题,并且由他的主题来决定他的个性。有自己的主题和个性,他当然应该有和“哥哥”不一样的名字,而不是和“哥哥”共用一个名字,让人搞不清这两兄弟到底谁是谁。 这个“弟弟”,我给他的定位是“签名本主题的精品书店”,也就是说,他将是中国第一家以签名本为主题的实体书店。当然,不是说他的每一本书都是签名本,而是他将以签名本为主要特色,并兼及其他内容。和小众书坊服务于诗人这个小众群体一样,这个“弟弟”,也以服务小众读者为特色,就是服务全国的签名本爱好者收藏者。他将落户于雍和宫桥北300米、地坛东门对面的雍和宫壹中心的一个下沉庭院内。因为身处雍和宫壹中心,因为是个下沉庭院,我给他取名“雍和书庭”。对了,我在度娘上查,发现国内还没有用“书庭”作书店名的,似乎可以说,他也是中国第一个以“书庭”作为名字的书店。 有两个“第一”加持,沾着雍和宫和地坛的灵气,特别是他本身一表人材、时尚活泼、性格可爱,我想,这个名叫“雍和书庭”的弟弟,一定会和他的哥哥“小众书坊”一样,受到读者的喜爱,成为北京和全国作家朋友们的经常光顾之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