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人,不同的出生、成长背景,不同的性格和生活方式,便会造就不同的体质。 中医将人分为9种体质,你是哪一种? 总体特征: 平和质人群体一般体态适中,面色红润,精力充沛,形态匀称健壮,面色、肤色润泽,头发稠密有光泽,目光有神,睡眠、食欲好,平时患病少,性格随和开朗。 心理特征: 性格随和开朗。 发病倾向: 需坚持锻炼,年轻人可适当跑步、打球,老年人可适当散步、打太极,八段锦、五禽戏等功法,高免疫力患病较少。 总体特征: 气虚体质属于气不足,气的推动、防御、固摄能力下降,容易出现声音低弱,疲乏无力,没精神,易累,容易感冒,得病后容易反复等情况。 心理特征: 这种体质人一般性格比较内向,情绪不大稳定。 发病倾向: 易患感冒、内脏下垂等病;病后康复缓慢。 调理建议: 气虚体质者适宜吃性平偏温的、具有补益作用的食品。也可做一些柔缓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并持之以恒。 总体特征: 阳气不足,以畏寒怕冷、手足不温等虚寒表现为主要特征。 心理特征: 性格多沉静、内向。 发病倾向: 易患痰饮、肿胀、泄泻等病,感邪易从寒化。 调理建议: 忌食生冷,多吃温平补益事物,生姜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注意保暖,拒绝熬夜,23:00前睡觉是底线,子夜是养阳的最佳时机。 总体特征: 手足心热,口燥咽干,鼻微干,喜冷饮,大便干燥,舌红少津,脉细数。 性格特征: 性情急躁,外向好动,活泼。 发病倾向: 易患虚劳、失精、不寐等病;感邪易从热化。 调理建议: 忌食辛燥,多吃温润,忌寒凉,不要过度运动。拒绝熬夜,注意自己的情绪。 总体特征: 痰湿质,痰湿潴留在人体内部,湿气重浊黏腻,容易出现体形肥胖,易出汗,且多黏腻。常感肢体酸困沉重。面常出油,嘴里常有黏或甜腻的感觉,嗓子老有痰,舌苔较厚。 心理特征: 痰湿质人性格温和、恭谦,多善于忍受。 发病倾向: 易患消渴、中风、胸痹等病。 调理建议: 健脾除湿,化痰降浊。痰湿体质的人应多吃温补脾胃,化痰祛湿(清淡、偏干燥)的食物,限制食盐的摄入,不要吃宵夜。 常见表现: 面垢油光,易生痤疮,口苦口干,身重困倦,大便黏滞不畅或燥结。 心理特征: 容易心烦急躁。 发病倾向: 易患疮疖、黄疸、热淋等病。 调理建议: 宜食用清化湿热,分消走泄的食品。忌辛辣燥烈、大热大补的食物;戒烟酒,保证睡眠,静养心神。不熬夜,保证睡眠时间,注意静养心神。 总体特征: 湿热质,湿气黏腻重浊,又伴有热的情况,容易出现脸上易生粉刺,皮肤易瘙痒。常感到口苦、口臭,大便黏滞不爽,小便有发热感,尿色发黄等情况。 心理特征: 湿热质人脾气一般比较急躁。 发病倾向: 易患癥瘕及痛证、血证等。 调理建议: 血瘀体质的人群宜选用有行气、活血功能的食物;不宜吃冷饮和冰冻食物,避免影响气血运行。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动静结合,不可贪图安逸,以免加重气血瘀滞。 总体特征: 气郁质,气郁则气机运行不畅,容易出现体形偏瘦,多愁善感,感情脆弱,或者爱叹息,常感到乳房及两胁部胀痛,常有胸闷的感觉,容易失眠等情况。神情抑郁,情感脆弱,烦闷不乐,舌淡红,苔薄白,脉弦。 心理特征: 性格内向不稳定、敏感多虑。 发病倾向: 易患脏躁、梅核气、百合病及郁证等。 调理建议: 气郁体质者当以行气为主,少食肥甘厚味、冰冷的食物,忌食刺激食物,学会发泄,不要太敏感,多外出旅行。 九、特禀质 总体特征: 特禀质属于体质特殊的人群。过敏体质的人,有的即使不感冒也常鼻塞、打喷嚏易患哮喘,易对药物、食物、花粉、季节过敏。特禀质人群往往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紧张、敏感、多疑、焦虑、抑郁等心理反应。 发病倾向: 过敏体质者易患哮喘、荨麻疹、花粉症及药物过敏等;遗传性疾病如血友病、先天愚型等。 调理建议: 荨麻疹:以控制体质减低病发为原则,最好能够找到过敏原并避免接触。 过敏鼻炎:应以温补为主。 过敏性哮喘:注意身体保暖与避免感冒,尽量避免过度劳累。 “体质调理”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体质。 人的体质不同,养生的方法也不同。每种体质都有自身特点,我们要读懂自己的身体,必须先弄清楚自己属于哪类体质,自己的身体到底需要什么。再根据自己的体质类型,选择怎样吃,怎样起居,怎样度过一年四季,怎样保健,这就是体质养生。 ![]() ![]() 辨清自己的体质,因人施养,就能在生活的一点一滴中获得健康,应用体质养生能够帮助我们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针对个体的体质特征,通过合理防治亚健康措施,改善体质,强壮体魄,提高人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以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最后,专家认为体质是一个随着个体发育的不同阶段而不断演变的生命过程;是个体躯体素质与相关的心理素质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统一体。 因人制宜的养生观,要“因体施保”,“因人施养”,人体不是一台机器,不可能用一、二、三、四、五,红、黄、蓝、黑、白统一配送,而是要根据不同的体质状态,进行个性化的保健才是养生明智之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