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多掌握一招技能——你不知道的小儿指纹

 王玉玲256 2019-12-15

你知道吗?

 几千年的华夏文化孕育了伟大的祖国传统医学,中医正越来越以新的方式渗透在寻常老百姓的生活中,大家都熟悉的中医的“四诊”——“望、闻、问、切”则是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手段。

那么在中医儿科中也有四诊辨证嘛?

其实,中医儿科又称“哑科”,有其特殊的学科知识和特色,今天向大家介绍在小儿辨证辨病中一项特别的技能:识“小儿指纹”。

小儿指纹诊法始见于唐·王超《水镜图诀》,是由《灵枢·经脉》“诊鱼际络脉法”发展而来。后世医家如宋·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清·陈复正的《幼幼集成》、林之翰的《四诊抉微》、汪宏的《望诊遵经》熊应雄的《小儿推拿广意》等,对此法都有详细的论述和发挥,使之广泛应用于儿科临床,对诊断小儿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由于小儿寸口脉短小,三部九候不易分辨,而指纹却比较清晰,同时小儿切脉不易合作,望指纹较方便,故对幼儿以望指纹法代替切脉。

但注意“望指纹适用于三岁以下的婴幼儿,年龄较大则指纹不显。”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望指纹方法

小儿指纹为食指桡侧显露的一条脉络,分为风、气、命三关,即食指第一节部位为风关,第二节部位为气关,第三节部位为命关。

望指纹时,抱小儿向光,医生用左手握小儿食指内侧,以右手大拇指用力适中地由命关向气关、风关直推数次,因指纹愈推愈明显,便于观察。

 望指纹内容

望指纹主要观察颜色、形态的变化,而指纹形态包括指纹的粗细、长短、深浅等。

01

正常指纹

颜色:淡红隐隐。

形态:粗细适中,隐现于风关之内。

ps:当然小儿指纹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年幼儿络脉显露而较长;年长儿络脉不显而略短。皮肤薄嫩者,指纹较显而易见;皮肤较厚者,络脉常模糊不显。肥胖儿络脉较深而不显;体瘦儿络脉较浅而易显。天热脉络扩张,指纹增粗变长;天冷脉络收缩,指纹变细缩短。因此,望小儿指纹也要排除相关影响,才能作出正确诊断。

02

病理性指纹

中医多概括为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带定虚实,三关测轻重这句话。

(1)浮沉分表里

所谓浮沉分表里,是

若指纹升浮显露,相当于浮脉,为表证感病初期

若指纹沉浮隐现,则相当于沉脉,为里证,包括外感病入里以及多种内科疾病。 

(2)红紫辨寒热

指纹的颜色变化,主要有红、紫、青、白等。
  指纹偏红:提示的是有寒证、表证。多为外感风寒,可见于伴有发热、恶寒、咳嗽、流涕的感染性疾病初起时。  

指纹紫红:属里热证。可见于高热、咳喘的支气管肺炎等病。

指纹青色或青紫:主疼痛、惊风。可见于惊风抽搐的热极动风证。  

指纹淡白:属脾虚、疳积。可见于脾胃虚弱、营养不良等症。

(3)淡滞定虚实

指纹细而色浅淡的,多属虚证;指纹粗而色浓滞的,多属实证

小儿禀受阳虚,肌肤晃白,唇舌淡色者, 指纹四时皆淡,虽有病亦止淡红淡青淡紫而已。盖淡红虚寒,淡青虚风,淡紫虚热。此等小儿根本不坚,中气怯弱,无论新病久病, 总归于虚,

(4)三关测轻重
根据络脉在食指三关出现的部位,可以测定邪气的浅深,病情的轻重。
  指纹显于风关:是邪气入络,邪浅病轻,可见于外感初起。
  指纹达于气关:是邪气入经,邪深病重。
  指纹达于命关:是邪入脏腑,病情严重。
  指纹直达指端(称透关射甲):提示病情凶险,预后不良。

现代研究提示,心气心阳虚衰和肺热病患儿,大多数指纹向命关伸延,这是由于静脉压升高所致。

因指纹充盈度与静脉压有关,静脉压愈高,指纹充盈度就愈大,也就愈向指尖方向发展。

血虚患儿由于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则指纹变淡。

注意!

结合临床经验,小儿指纹有时候并不完全和临床症状完全吻合,所以它只是帮助临床医生诊断和了解病情的诊断方法之一,当和临床表现不符时需要和其他体征结合一起辨别,勿单从小儿指纹就诊断疾病!

- The End -

文字丨陈佳丽

编辑丨吴石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