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一鸣:用纪实摄影融入日常创作中

 盛海泳 2019-12-16

纪实摄影在日常的摄影创作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摄影艺术领域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艺术收藏界公认的重要收藏级艺术作品。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纪实摄影创作队伍在不断强大,水平也越来越高,创作出许许多多不愧于这个时代的纪实摄影作品,在国际摄影领域得到了专业人士和艺术界的认可,甚至有独占鳌头之势。在这种可喜的前提下,我认为,用纪实摄影融入日常的创作中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和艺术价值。下面我分如下几点和大家探讨纪实摄影融入日常生活中的几个方面。


《胜利之吻》阿尔弗雷德 · 艾森斯塔特摄影

《市府前的一吻》罗贝尔 · 杜瓦诺摄影。

《智子入浴》照片中,母亲抱着的胎儿性水俣病患者·上村智子(1977年去世,时年21岁)入浴的画面给世界带来了冲击。环境公害导致的日本水俣病的真相才被曝光于全世界。
     

一、首先我们知道摄影的最大特性就是记录。生活的影像无处不在,纪实摄影就是真实地记录生活,表现人的内心世界以及变化中的人生百态,还有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以及地球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正是由于摄影的这一特性,它也就成为了记录人类历史发展历程中最客观最有力的艺术创作工具,记录这个宇宙的真相和变迁摄影技术功不可没。      

摄影作为社会发展的见证工具之一,从一开始就为人类自身的尊严,人性的回归,人道的关怀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贡献。比如说,上个世纪20世纪初,美国摄影家路易斯·海恩对童工进行的纪实摄影记录提醒人们注意穷人的困境以及对儿童的压榨剥削,他这个专题促使美国制定了关于保护未成年儿童的相关法律。另外,上个世纪30年代,美国农业发展局组织摄影家们用纪实摄影的手段记录美国经济大萧条年代那些贫穷艰难的生活,这些纪实摄影作品引起的决策者们的重视并促进经济发展。这个纪实摄影项目前后历时了8年,共计拍摄了27万张照片,是摄影史上最大的一次纪实摄影实践。纪实摄影的社会性和原创性在这个项目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这些纪实摄影作品也成为那个时代的标志,深深地影响了世界摄影史的发展。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著名的纪实摄影家尤金·史密斯对日本的水银中毒事件的曝光引起了全世界对环境公害的重视也是重要的纪实摄影行动。

以上这些都是人类利用纪实摄影这一利器为保卫人类自身利益进行斗争并取得成功的典范。因此,纪实摄影是以记录生活现实为主要诉求的摄影方式,它的题材都来源于现实生活并如实地反映我们所看到的真实影像。纪实摄影具有记录和保存历史的价值,纪实摄影家是社会发展有力的见证者。

美国摄影家路易斯·海恩对童工进行的纪实摄影记录

美国摄影家路易斯·海恩对童工进行的纪实摄影记录

美国摄影家路易斯·海恩对童工进行的纪实摄影记录

美国摄影家路易斯·海恩对童工进行的纪实摄影记录

 多萝西娅 · 兰格《移民母亲》

美国农业发展局组织摄影家们用即时摄影的手段记录美国经济大萧条年代 

美国农业发展局组织摄影家们用即时摄影的手段记录美国经济大萧条年代 

沃克 · 埃文斯摄影
   

 二、日常生活记录是纪实摄影最好的创作题材之一。就纪实摄影这种创作手段来说,题材的分类也是多种多样的,形式和内容也是五花八门。有人专门拍摄环境人物的肖像,也就是环境纪实摄影;也有人专门拍摄一个地区或者一个村庄,一个家庭的发展变化;用纪实摄影来讲述人们的故事;也有人用纪实摄影的手法记录下我们濒临失传的一些人类的文化遗产;当然也有人纪录下我们环境所发生的变化,以及和这个变化中的方方面面……但就目前对一般的纪实摄影创作者(特别是对业余的纪实摄影爱好者)来说,日常生活里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发现记录的纪实摄影题材。我最近读到一本由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的王如勇的专题文献摄影集《进城记》,给我感触很深。这本书是用纪实性的影像,散文式的语言记录了苏北地区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城乡变迁。整本书从多个侧面再现了因城镇化进程而渐行渐远的苏北农村的民俗乡情,既有农民梦圆进城的场景记录,也有村宅民居的残迹记忆,既有在城镇化进程中人们的彷徨与困惑,也有人们为此所付出的努力与奋斗,它是作者当年对渴望进城成为城里人这种理想的回眸。这本纪实摄影集(图文书)的影像语言生动而多元化,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图像也非常丰富到位,其文献价值远远超过了摄影艺术本身,是一本难得的区域性的中国城乡变迁的珍贵史料。摄影师王如勇说:“家乡的巨变还是最近七八年使人目不暇接,每次回家探亲,夫人陪着家人聊天,我总是提着相机到处转悠,田间地头,村民搬家的现场,拆迁后留下的废墟,村民扔弃的旧物等等,这些都是我拍摄的题材,我试图用镜头留住我的家乡本来的那个样子。”在中国新型城镇化是一场以人为中心的伟大的社会变革,是纪实摄影家们大有用武之地。

以上15幅为王如勇的摄影作品《进城记》。

最近芬兰的摄影家基尔默(Kirmo Wilen)和马尔库(Markku Saiha)两位先生不远万里来到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演丰镇星辉村,记录下这个城镇拆迁剧变的珍贵影像,出版了一本《演丰故事》的摄影集,这本摄影集和王如勇的《进城记》具有异曲同工之妙。马尔库先生说:“我们在做的,正如很多摄影师所做的一样,看到,用手中的相机拍下来镌刻成记忆,仅此而已。后知后觉,不经意间,我们记录了演丰镇这个美丽的小地方,以及她的蜕变,这一切都是计划外的事!”他还说:“时光匆匆,一切成为过往,但照片总能在不经意之间唤起回忆,令人遐想万千。”山东淄博摄影家孙伟庆的摄影专题《陶镇》,也是这样留下了“一座小镇成就而斑驳的历史”。孙伟庆说:“我只想用我的镜头越过满目的繁华,在曾经的陶瓷烧制处翻阅一个世纪前的日历,让人们来目睹触摸那些久远的历史和美丽的故事。”  

以上为芬兰的摄影家基尔默(Kirmo Wilen)摄影作品

以上为芬兰的摄影家马尔库(Markku Saiha)摄影作品

    

美国女摄影家莎莉·曼,也是一个很典型的运用纪实摄影记录日常生活优秀的代表。我非常喜欢她的所有作品。最近由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版的她的自传《留住这一刻:莎莉·曼自传》把她的纪实摄影创作给予了很好的表白,给我们摄影创作者深刻的启示。她主要的代表作或者说她的成名作,都是在她的家庭和她的农场里拍摄创作而成的,主要是记录她儿女们成长的历程,她父亲的生命历程,以及她对生存环境的透彻的理解和感悟。莎莉·曼的镜头从未离开她的家庭,她的纪实摄影影像与日常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无论是拍摄年幼的儿女,还是拍摄南部风景,或者是病重的丈夫,她用自己8×10画幅的相机,站在人性的高度去诠释着自己对生命的看法和人生的态度,她所拍摄的三部曲,第一部是生,后一部是死。当然另外一部是对于生命和自然的释放,犹如一部史诗,让人为之感叹和动容。莎莉.曼1992年出版的第一部作品集《亲密家庭》,表现了她的孩子们亲密无间自然独立的一种生活状态,虽然这部摄影集在当年的美国引起了轩然大波,但是她的这些摄影作品还是给她带来了巨大的荣誉和纪实摄影上的成功(当然也有商业上的成功),现如今,她的这些纪实摄影作品成为了收藏家们最炙手可热的收藏品。

莎莉·曼恩作品集《亲密家庭》封面

莎莉·曼恩

以上为莎莉·曼恩1992年出版的第一部作品集《亲密家庭》作品。
     

三、纪实摄影不一定要舍近求远。日常生活的记录本身就避免了我们远涉千山万水去进行摄影创作的现象(特殊情况除外)。纵观一些重大的国际性全国性的摄影作品展览中,不乏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纪实摄影作品获得了很高的荣誉和奖项。我们大家印象很深刻的,比如说,南京著名摄影家田鸣的作品《陪读》,这幅摄影作品不仅在全国摄影展中获奖,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改革开放40年等一系列的展览画册中频频被选用,这就证明了这幅摄影作品的价值所在(见附这幅作品的获奖记录)。家庭琐事虽小,但是它所寓意的意义重大。没有小家哪有大家。从一个小家庭勤奋努力拼搏看到了一个国家的发展强大内动力。有些时候,我们的摄影者常常会走入一些误区,当然也可能是临时出现了一些创作上的瓶颈。总误认为在自己所居住的城镇或者乡村,或者城市没有什么值得自己去拍摄创作的,而是要远涉偏远的新疆、西藏。甚至是远涉四大洋五大洲到那些陌生的国度去进行摄影创作,君不见,有些人一趟下来花几十万元就为了到南极拍一些企鹅的影像。当然这种精神是可嘉的,他们有金钱这样做也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并不一定能够获得我们所期望的纪实摄影作品,拿回来是旅游者们都能拍摄到的非洲红泥人;印度尼西亚的泥田赛牛;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原住民;或者是花了巨款拍摄回来千篇一律的南极企鹅;再或是见到都想吐的肯尼亚的动物大迁徙;要不然就是印度的火车节、骆驼节;孟加拉国贫穷的搬砖孩子等等等等。 


南京著名摄影家田鸣的作品《陪读》

   

四、纪实摄影不是简单而盲目的扫街拍摄。现在还有一个现象是,一说到纪实摄影很多的摄影爱好者就想到了“扫街”,在他们的心目中“扫街”几乎成了纪实摄影的代名词。扫街拍摄好不好?回答当然是:好。要不要“扫街”?当然回答也是:必须的。国际上因为扫街纪实摄影成名的摄影大师,亨利.卡蒂尔.布列松、艾森斯塔特、罗贝尔.杜瓦诺等等很多很多不胜枚举。

现在出版社甚至为了配合大家“扫街”还大量出版了日本摄影家森山大道为代表的这些“扫街”大师们的摄影集和创作方法。一时间森山大道的摄影方法以及他那些粗颗粒的没有规则的倾斜不定的摄影照片,成了摄影爱好者们膜拜的影像。当然还有不少摄影师还专门去买他用的那几款照相机来进行“扫街”。一时间,谈论荒木经惟和森山大道成为了文青们的一种时尚,甚至有人把名字都改成和他们相近。这是何等的荒唐。我们看森山大道的照片,有三个最为直观的感受:黑、高反差和粗颗粒。黑,传递出绝望的孤寂;高反差的黑白对比带来的是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而粗颗粒塑造的朴拙的原始质感却与拍摄主题都市该有的光怪陆离大相径庭,透出的是反叛和个性。他最出名的作品《野狗》里那只神情冷漠的野狗;一条在天空中漂浮着的大鲸鱼,都散发着迷茫、惶恐、不安的气息。当然,这些都是城市中不为人关注的细节,森山大道用狗一般灵敏的鼻子穿梭在日本都市的大街小巷中,“搜寻”、“嗅觅”这些隐藏着的日本历史的记忆碎片。

但我认为,我们不能再去模仿他们了,我们不能让青年的纪实摄影家们都成为中国的森山大道,成为那些压抑在我们心中的影像。我也不建议现在的纪实摄影家们再像我们当年那样去扫街。我更认为,纪实摄影扫街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需要的是讲述人性的故事。森山大道也好,荒木经惟也好,法国摄影家亨利.卡利尔.布列松也罢……那个扫街的美好时代不会再来。要想出好的纪实摄影作品,就要在前人的基础上苦下功夫,更要有自己对人生对社会的思考和认识;要了解政治、经济,哲学和宗教;要有自己特殊的与众不同的摄影语言方式;要在讲故事的深度、有细节、有人性、持续性上下功夫。而不是那些千篇一律、千人一面、无病呻吟的扫街纪实摄影作品。再如,广西纪实摄影家唐辉吉用20年记录南宁中山路一条街的故事就很精彩,他的图片不仅有故事,影像语言也非常具有南方特点,真可谓是十年磨一剑。


以上为日本纪实摄影师森山大道作品。
                 

                    结束语

日常生活是纪实摄影最好的题材之一。我们一定要贴近生活;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关注我们社会的发展变化;关注你的家人,还有你身边的朋友;用最简单的记录来表现复杂的人生;用微小的细节来折射深刻的内涵,用最真实的语言来代替那些无病呻吟的模仿。做到这一些,你将会创作出无愧于这个国家和时代,无愧于你的人生、无愧于你的家人和朋友的纪实摄影作品。你的名字也将会被载入史册,成为永恒。


以上为广西纪实摄影家唐辉吉摄影作品。
          

附 田鸣《陪读》作品获奖发表一览表:1997年入选中国摄影家协会第18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5月被收入《中国摄影艺术作品精选》光盘,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1996年9月获中国摄影报“中国夏”摄影艺术大奖赛专业组银牌奖。2003年12月编入岭南美术出版社《中国人本——纪实在当代》图书,入选同名影展并被广东省美术馆收藏。2006年1月,在中央电视台“讲述”栏目播出。2006年12月编入《共同走过——中国摄影家协会50年》图书。2008年7月,编入中国摄影出版社《我们的生活记忆》图书。2008年7月,入选中国摄影家协会“长安杯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全国摄影大展”。2009年10月,在《中国摄影家》杂志“共和国影像记忆60年”专题刊载。2014年10月,参加中国文联、中国摄协主办的《追梦足迹——庆祝新中国成立65周年改革开放35周年全国摄影大展》。2017年12月,选入中国文联、中摄协主办的与时代同行——中国摄影60年精品展。2018年8月,入选中国文联、中国摄协主办的“

﹌﹌﹌﹌﹌﹌﹌﹌﹌﹌﹌﹌﹌﹌﹌﹌﹌﹌﹌﹌﹌

黄一鸣  著名纪实摄影家、高级记者。第七届中国摄影最高成就奖“金像奖”获得者。2016年荣获“人民摄影家”称号。泉州华光职业学院客座教授。

从1981年从事新闻和摄影创作以来,先后出版过《黄一鸣纪实摄影作品集》、《海南故事》摄影作品集、《黑白海南》摄影集、《时代映象》、《镜间本色》、《海南“慰安妇”》、《汶川大地震摄影纪实》、《慰安妇》(德国)、《纪实摄影断想》、《闯海人》、《海南纪事》、《海南先住民》、《三亚往事》及长篇小说《守候晨光》等17部专著。作品被美国威斯顿家族、明尼苏达大学等多家国内外美术馆、博物馆和私人机构收藏。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