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阅卷过程中看学生不同思路的形成原因

 123xyz123 2019-12-16

从阅卷过程中看学生不同思路的形成原因

从阅卷过程中看学生不同思路的形成原因

九年级四月调研考试,基本可以看作是一次中考的模拟考试,无论是命题的形式,考试组织,基本接近中考,而此时的中考复习,第一阶段也快完成,因此,这是一次极好的检验阶段性复习成果的考试。本次数学考试第23题,一道看似很简单的几何综合题,在阅卷过程中,其得分率并不如预期。可以猜想,不少学生在考完对答案时,只怕还不知道自己的解法有误,还沾沾自喜,而一旦老师进行了讲解,便会后悔莫及。类似的坑以往有吗?有,为何还会一踩再踩?这便是本文尝试研讨的问题。

题目

如图,在矩形ABCD中,AB=3,AD=6,E是边AD的中点,一个含有45°的三角板EFG的直角顶点与E点重合,并绕着E点旋转,EF交BC于点I,EG交DC于点H。

(1)如图1,A,B,F三点在同一直线上

①若DH=2,求BF的长;

②连接CG,求证:∠HCG=90°;

(2)如图2,FG经过点C,若CG=2,求EF的长.

从阅卷过程中看学生不同思路的形成原因

解析:

(1)

①A,B,F三点共线,于是图中出现了“一线三直角”的经典模型,如下图:

从阅卷过程中看学生不同思路的形成原因

可证△AEF∽△DEH,不妨设BF=x,于是AF:DE=AE:DH,其中AE=DE=3,可得2(x+3)=9,解得x=1.5;

②需要提防的坑有两个,第一个坑就是前一小题的结论,不能再使用,第二个坑就是图中的CG是连接起来的,而不是BC延长线,即B,C,G三点不一定共线。避坑的方式显然是在思考过程中不使用相关的条件。

方法一:

如果对“一线三直角”模型情有独钟,我们依然可以构造与前一问类似的全等,过点I作AD的垂线IM,如下图:

从阅卷过程中看学生不同思路的形成原因

显然我们能找到△MEI≌△DHE,理由是IM=ED=3,∠IME=∠D=90°,∠MEI=∠DHE,这些都是比较容易能找到的条件,随后的思路是证明△FBI≌△GCH,毕竟前者中含有90°角,如果全等成立,那么后者中的∠HCG便是直角了。

由△MEI≌△DHE,可得IE=EH,而EF=EG,相减之后可证明IF=HG;而四边形ABIM是矩形这一结论也容易得到,因此BI=AM,而AM=AE-EM,CH=CD-DH,因此AM=CH=BI,而∠BIF=∠MEI=∠DHE=∠CHG,至此全等的三个条件全部找齐,于是∠HCG=∠IBF=90°;

方法二:

“一线三直角”不仅可在矩形内部构造,在外部同样可以,延长AD,并过点G作AD的垂线GN,如下图:

从阅卷过程中看学生不同思路的形成原因

显然我们又能找到△AEF≌△NGE,于是NG=AE=3,请注意此时的四边形CDNG,CD⊥AD且NG⊥AD,即CD∥NG,且它们又相等,于是它是平等四边形,再加上有一个直角,于是得到矩形CDNG,自然∠HCG=90°,此法相对方法一更为简便;

方法三:

偏好旋转变换的同学,自然也有更独特的解法,既然题目中三角板是绕点E旋转的,于是肯定能找到两个以点E为旋转中心的全等三角形,别说,还真能找到,连接BE,CE,如下图:

从阅卷过程中看学生不同思路的形成原因

显然我们依然能找到△EBF≌△ECG,因为EB=EC,∠BEF=∠CEG,EF=EG,于是可证明∠EBF=∠ECG,∠EBF=∠EBC+∠FBC,正好是一个45°角和一个90°角,而在∠ECG中,∠ECG=∠ECD+∠HCG,也包含一个45°角,于是剩下的∠HCG=90°;

方法四:

擅长相似的同学,或者懒得作辅助线的同学,也有其独特的解法,既然在第一问中用到了相似,那就接着用吧!但是DH=2不能使用,那就设其为x好了,如下图:

从阅卷过程中看学生不同思路的形成原因

(2)

方法A:

和上一问的方法一类似,同样构造“一线三直角”模型,得到△IME≌△EDH,和①中的证明基本一致,然后连接BF,证明△IBF≌△HCG,如下图:

从阅卷过程中看学生不同思路的形成原因

于是在△CBF中,我们可以得到∠BFI=∠G=45°,而∠EFG=45°,正好凑成直角即∠BFC,由勾股定理可求得FC=4√2,则FG=4√2+2,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边数量关系,可得结果EF=4+√2;

方法B:

而对前面旋转变换使用得心应手的同学,依然可以构造这样的一对全等三角形,如下图:

从阅卷过程中看学生不同思路的形成原因

和方法A类似,△BEF≌△CEG之后,BF=CG=2,∠BFE=∠G=45°,同样在Rt△BCF中用勾股定理求FC,最后再求EF;

方法C:

题目中的等腰直角△EFG中,∠G=45°,CG=2,于是再构造出一个等腰直角△EMC,作EM⊥FG于点M,连接CE,如下图:

从阅卷过程中看学生不同思路的形成原因

设CM=x,于是GM=2+x,则EM=2+x,在Rt△EMC中,由勾股定理列方程可得(3√2)²=(2+x)²+x²,解得x=2√2-1,于是GM=2√2+1,EF=4+√2;

方法D:

既然可以利用∠G来构造等腰直角三角形,那么最直接的方法莫过于过点C作CN⊥EG,再连接CE,如下图:

从阅卷过程中看学生不同思路的形成原因

在图中最小的等腰直角△CNG中,可求得CN=NG=√2,而在Rt△ECN中,可求出EN=4,于是EG=EF=4+√2;

部分学生答题图片如下:

从阅卷过程中看学生不同思路的形成原因

从阅卷过程中看学生不同思路的形成原因

从阅卷过程中看学生不同思路的形成原因

从阅卷过程中看学生不同思路的形成原因

从阅卷过程中看学生不同思路的形成原因

从阅卷过程中看学生不同思路的形成原因

从阅卷过程中看学生不同思路的形成原因

从阅卷过程中看学生不同思路的形成原因

从阅卷过程中看学生不同思路的形成原因

这些答题过程并非全对,有些错误正是踩坑结果,但基本上所描述方法都能找到,学生错误的原因较多,无法一一列举,但看图审题绝对是丢分最多的因素。

阅卷反思

以上种种解法,均出自学生答题过程,甚至还有在第1小题第②问中,为了绕开B,C,G三点共线,而又作了一个点G',然后证明它与G点重合的学生。说明在答题过程中,确实有学生注意到了这个坑,但是更多学生却置之不理,想当然地以为它们共线,于是各种默认共线的条件便那么被使用了。

在几何综合题中,这种坑其实考查的就是学生审题能力,特别是图形理解能力,看上去像就认为是条件的学生,无疑在平时学习中经常这么说,不经过严密的思维证明就充当条件或结论,态度上也有明显问题,应付作业的习惯使然,可见形式主义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学生这个未成年人群体。

从学生使用的各种方法来看,无论我们的教学侧重哪一类,学生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思考方式,偏爱全等,相似,代数计算,特殊直角三角形的学生都能找到相应的思路,可谓条条大路通罗马。但在课堂上,一个老师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将这么多方法全部都涉及到,时间有限,但在多节习题课中,分别展示不同的思维方向引导学生是可行的。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老师研究多种解法,并在不同场合引导学生思维,下课后学生必须将这些方法进行消化整理,方能为已所用。

这道题的原型依然是教材,旋转变换中有它,矩形中有它,等腰三角形中也有它,而“一线三直角”更是经典模型。事实上,当点C经过FG时,三角板的大小已经确定,于是图中可求线段远不止EF,其实DH,CH也可求,若将最后一问改为求DH:CH的值,难度就上升不少了,私下计算了一番,貌似数字不好算,还需要对条件进行修改,由于本人较懒,就没下文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