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三学生每天睡5个小时,考试却一塌糊涂!老师痛批:不值得同情

 天地之籁2 2019-12-17

一位家长给“赢在高三”发了求助信:孩子现在是高三,学校态度非常好,每天早上5点多起床,晚上12点后才睡觉,家长都感到非常心疼,但是期中考试后,我们都要崩溃了:400多分的成绩,上本科恐怕都困难。这到底为什么?孩子如果不学,我们也认了,孩子这么学习,结果却这样,我们心有不甘啊!

作为重点高中的老师,我见过很多这样的学生:高三早起晚睡,开夜车学习,非常勤奋,但是成绩却很难提高,有些学生也许高考完了也不知道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

其实,这些学生的学习,都是“浅表”学习,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上课一听就懂,但是并没有真懂

老师讲得我都能听懂,但是为什么做题就想不起来?这是很多学生的困惑。在这里,我想问你真的懂了吗?

举个例子:坐车的不记路,开车的记路,这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个常识。如果你坐车,即便是司机耐心给你讲解到哪个路口往哪拐,等到你自己走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往往会出现模糊不清的情况,这个时候你需要问,当你问着走过一遍时,回来的时候基本上就不用问了,如果你多走几遍,就不需要问任何人了。

老师就是“司机”,你就是“乘客”,只是听“司机”讲解还远远不够,你所谓的懂,其实是顺着老师的思路懂了,未必是真正懂了。

对策:不懂就问,一定问懂!学习不能不求甚解,没听懂的一定要在当时弄懂。如果在课堂上没懂,课后一定要问,可以问老师,也可以问同学。总之,要短期内就消化掉未解知识。

高三学生每天睡5个小时,考试却一塌糊涂!老师痛批:不值得同情

二、看书一看就会,但是没有真会

学习的过程,应该包括:预习——上课——复习——作业。多数学生省略了预习和复习环节,直接保留上课和作业两部分,在他们看来,预习和复习没有用,因为他们都会。但是,他们所谓的预习和复习,都如同蜻蜓点水,翻看一下就过去了,无法深入看书,所以也就没有多大用处了。

在高中,预习和复习特别重要,不好预习和复习的学生,是学不好的。

对策:采用“SQ3R”阅读法,做好预习工作。SQ3R代表着五个单词:Survey(浏览),Question(提问),Read(阅读),Recite(复述),Review(复习),也就是说拿着教材,先浏览一遍,然后提问自己问题:本课讲什么?解决什么问题?带着这个问题进行深入阅读,通过阅读找到答案;然后合上书,自己再复述一遍:本课讲了哪些问题,是怎样解决的。如果说不出来,再复习,直到巩固预习结果,不明白的地方,就是上课重点听讲的地方。

课后看书:深入已经掌握的问题,再次寻找问题;近期所学的整个内容体系是否明确?本节课与已经学过的什么知识点有联系?这个部分的知识学到这里,接下来应该学习什么?我自己能不能把要学的内容创造出来?


三、作业做完就完,但是没有真完

高三的作业非常多,很多学生加班加点就是为了补作业而已,但是作业中暴露的问题,他根本没有去解决,也不想去解决。

那么,做作业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只是为了完成而完成吗?做作业应该是巩固知识,发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才对。

对策:作业宁愿完成不了,也要针对作业中暴露的问题去解决,看看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是知识点的原因还是审题能力的原因?找到原因,对症下药,举一反三,解决问题。

四、题目拿来就做,但是一做就错

还有的学生,平时学习就糊里糊涂,考试也是非常糊涂,虽然基础知识比较扎实,但是做题时却不去研究题目的特点和做题技巧,导致学不能致用,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很多学生更不不会审题,在他们看来,所谓的审题就是把题目读完而已,好一些的学生,还会勾勾画画,程度差的学生,试卷上都是空白。

对策:一定要加强审题能力的训练,对题干进行“三审”:一审限定词,二审核心词,三审求答词,这些词都找出了,才能明确答题的方向。比如我让你找一个“高个子胖胖的戴眼镜的男生”,你忽略了任何一个条件,答案都会选错。

五、错了就归咎为粗心,但是并非真是粗心

考完试,不是结束,而是开始,这个时候学生应该从考试中发现问题,深究原因,找明方向,然后再去努力。但是,很多学生的考试,却没有反思,很多学生的反思,都停留在面上。

明明是知识点掌握不好,他偏偏总结为是自己粗心;明明是审题能力不高,他也总结为自己粗心,殊不知,粗心的问题只是表象,而且基本上无法解决。

对策:再粗心的高中生,也不会把“1+1=2”这样的问题算错,粗心的背后是知识点掌握不清或者审题能力不强导致的,也许老师一提醒你就恍然大悟,但是实际上你没有真正掌握好,所以不要把失分总结为粗心,这没有多大效果,也没有什么意义,要善于使用'SK试卷分析法“,对试卷进行分析,找出哪些是知识性错误,哪些是技能型错误,知识性错误涉及哪些知识?技能型错误涉及哪些技能?总结出各项失掉的分数,然后对症下药,才能真正提高。

高三学生每天睡5个小时,考试却一塌糊涂!老师痛批:不值得同情

总而言之,那些看似很努力但是成绩却不高的学生,其实并不是真正的勤奋或者努力,他们是“假努力”、“伪勤奋”。他们试图用体力劳动来掩饰自己不愿动脑的毛病,所以并不值得同情。真正懂得努力的人,应该是真努力的学生,他们是善于进行“深层次学习”的学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